什么是“文化”?文化通常被定義為組成一個特定群體生活中所有元素的總和。當然,那可就包含很多很多元素了。中國僅從面積、人口、少數(shù)民族數(shù)量和生活方式多樣性上就是一個超級大國,因此中國文化可能比很多國家更加博大精深。我在中國旅游過很多地方,正是這些地域間巨大的差異最有趣、最吸引人。我可以說出成千上萬種不同的類別,但是我想說得簡單些,所以我選了其中一些,選擇它們沒有什么特殊原因,其排名不分先后。它們只是我在這里生活的過程中最關(guān)注、體會最深的事情。當然,關(guān)于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例如食物等,我都會一一列舉。其中有些內(nèi)容我認為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所以我單獨給了它們幾個小節(jié)。
語言
每種文化都有它自己的語言,自己特有的交流溝通方式,無論是言語交際還是非言語交際。漢語,無論是在口頭還是書寫方面,都被認為是外國人最難學的語言,原因如下:首先,這是一個分聲調(diào)的語言,就是說同一個字在拼音中有四種不同聲調(diào),而不同聲調(diào)又代表不同的意思。這個對西方人來說實在是太困難了,或者說,這種說話方式對于我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相比英語而言,這種聲調(diào)在口語上制造了更多的細微差別。正因為這樣,西方人在發(fā)音的時候很容易出錯,因此他們在學習中文時很快就會感到泄氣。
其次,中文的書寫由成千上萬的圖形字符組成,而不是西方人所熟悉的字母表中的字母。漢字本質(zhì)上是一種“圖形”,是世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并一直沿用至今。不同的圖形組合表達不同的意思,在書寫上也有很多細微的差別,例如,弧度和角度的變化都能改變一個字的含義。有人說你至少需要知道5000個漢字才能去閱讀中文報紙或雜志。總的來說,你很容易明白學習中文是怎樣挫傷西方人的積極性的,也正因為這樣,學習并且掌握中文的西方人相對較少。但現(xiàn)在學習這門語言的西方人的數(shù)量在不斷增加。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jīng)濟體,商業(yè)往來需要這門語言。如果你是個年輕人,我會強烈推薦你去學習漢語。這很可能會給你帶來經(jīng)濟利益。
就我個人而言,我承認我只學會了一點點漢語。如果我是個年輕人,我肯定會刻苦學習漢語,因為它對于我將來的事業(yè)來說是一個精明的商業(yè)行動。然而,對于一個年近70的人來說,這可能并不那么重要。但是我還是學了一些基本的漢語,畢竟我是要在這里待很久的。其實,“基本的漢語”就是我旅行時需要用到的,當然,還有食物。我也學了一些很“搞笑”的說法,有時會在課堂上用。我會對一個女孩說她很美,當我的學生表現(xiàn)出色時我會告訴他/她“我愛你”,我會告訴他們什么東西好什么東西不好,還有更多有趣的說法。當然,我還能在點餐時告訴服務(wù)員我要米飯還是面條。即使我有時發(fā)音不準,這些說法總是能讓我的學生們開心。
煙花爆竹
中國人發(fā)明了煙花爆竹并喜歡煙花爆竹。他們幾乎在所有場合,不論何種原因,都會燃放煙花爆竹。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你都可以經(jīng)常聽到燃放煙花爆竹的聲音。我的學生們告訴我,中國人用放煙花爆竹來慶祝一切喜事:婚禮、生日、建筑竣工、喬遷之喜,等等,這些你所能想到的事他們都會放煙花爆竹慶祝。有的時候如果煙花爆竹離得很近,聲音太大,我必須要在課堂上暫停幾分鐘等它放完。我向來對煙花爆竹就沒有很大的興趣,但是,煙花爆竹是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我也要接受它。
一個對我來說很特別的回憶:
有天,我走在路上,路旁又傳來煙花爆竹聲。那天是星期六,可能是有人在慶祝婚禮。我想到以前住在新奧爾良的時候,也會經(jīng)常聽到類似的聲響,不同的是,那是槍擊聲。當你知道這只是為了慶祝而燃放煙花爆竹時,它聽起來是多么美好。當你生活在一個罕有槍支和槍擊案的社會里,這是多么和諧美好。中國人發(fā)明了火藥,但是至少他們不濫用火藥。我在中國從未感覺到一丁點的不安全。但在新奧爾良或者美國其他大城市我時常感到擔心。
對乒乓球的喜愛
我愛乒乓!我是為數(shù)不多的從小就打乒乓球并且一直愛打乒乓球的美國人。這點很符合中國的情況,因為乒乓球在過去的2000年來都是很受歡迎的運動。雖然有人說現(xiàn)在在年輕人心中籃球已經(jīng)取代了乒乓球的地位,但乒乓球在中國還是最受歡迎的運動。在中國,所有學校都會有幾個乒乓球室,還會有些單獨的乒乓球桌分布在教學樓和辦公樓中。大部分學生都會有自己的乒乓球拍。乒乓球這項運動的好處在于無論男女老少都能玩。我不是吹牛,我的學生們總是驚訝于我精湛的乒乓球技藝,過去幾年里我們經(jīng)常切磋球技。
有關(guān)乒乓球的回憶
1.星期一伴隨著興奮的心情開始。我上了上午九點的課并且按照事先說好的帶了我的乒乓球拍。我的幾個學生也帶了,于是下課后我們一起去乒乓球桌打球。我們一起有六個人,所以我打算教他們一個我最喜歡的玩法,這是很多年前在密爾沃基基督教青年會學會的,叫作“圍著跑”。結(jié)果,作為世界上最擅長乒乓球的中國人竟然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玩法!所以當時我就教他們美國的玩法。有一個我不認識的中國老師看我們打,然后說:“我們中國人打了2000年的乒乓,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玩法。”這種玩法很有趣,我們繞著乒乓球桌跑,玩得很開心。有時候沒接到球,有時候打得很到位。為了去接一個球我摔了一跤,然后我的學生們都馬上跑過來扶我起來,生怕我受傷,其實我笑著自己就跳起來了。我想他們一定驚訝于我在球場上的激情。在玩的過程中,我們記錄著每個人的獲勝次數(shù),在上午的比賽中,我僅僅輸給了一個學生,打敗了其他所有人。
下午兩點上完課后我們又去打乒乓球了。這一次,我們在晚飯前又打了一個半小時。我們還是六個人一起玩,我打敗了其中三個,但是輸給了一個叫弗雷迪的男生和一個叫安迪的女生。很多中國女生乒乓球打得很好。這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大家打累了就停了。之后我們一起去后街吃晚飯。他們好像都很喜歡這個新玩法。我想,如果20年后我再回到中國,會不會有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因為我的關(guān)系而玩“圍著跑”呢?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文化,這感覺太美妙了。
2.我們玩“圍著跑”玩得太開心了,所以大家都笑的特別大聲,結(jié)果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受到了黨委書記的責備。我們因為打乒乓球太過于喧鬧而影響了他們開會。實際上,我們是在他們樓上打球,但由于我們玩得太開心可能使得整棟樓都聽到了我們的歡笑聲。
3.有一年,我所在的部門購置了一個乒乓球桌,主要是為了方便我和學生們打球。之后他們又給我安排了專門的乒乓球室。因為我們打得真的很開心,但學生們打球會很喧鬧,所以他們覺得我需要一個單獨的乒乓球室。那個乒乓球室足夠放一個乒乓球桌并且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很多人。球室的門是有鎖的,他們把球室的鑰匙交給我自由使用。我有了屬于自己的球室!多棒?。?/p>
4.吃完晚飯后,我們會去那個大乒乓球室打會兒球。在這場球之前我一直都打得很自信,很明顯是太自信了。跟第一個人打時,我以1比2的微弱劣勢輸了。在與第三個和最后一個人打?qū)箷r,我開局2比1占優(yōu),但最終以2比3輸給了他們。那么第二個人呢?唉,他實在太厲害了,我三局全輸給了他,而且比分都是7比21,所以我想他應(yīng)該打得比我好三倍!后來,我才知道他是學校乒乓球校隊的,我想如果他不留情面的話我可能會輸?shù)酶鼞K。很顯然,他是我在這里打球以來碰到的最厲害的人。他說我乒乓球打得很好(開心!哈哈)但是在擊球時需要更多的移動。我告訴他我年紀大了,我已經(jīng)盡最大努力去移動了。
5.蘇珊在之前的英文話劇表演中扮演過天真爛漫的白雪公主,但她打起乒乓球來卻像巫婆一樣兇狠!她在球桌的兩邊都控制得很好,調(diào)動對手們不停地來回跑,讓我印象深刻?,F(xiàn)在我已經(jīng)見到三個乒乓球打得很好的女生了,她們是:蘇珊、黛比和安迪。
6.星期三午飯后,我、弗雷迪、哈里,還有斯圖爾特打了一個半小時的乒乓球。我們一直在玩雙打,沒有打比賽或者計分。這一點一直讓我很驚奇,就是中國人會花幾個小時只是打著玩或練習技巧。在美國,我們的好勝心都很強,所以我們不會在不計分的情況下打乒乓球。乒乓球在中國的玩法很不一樣,有時更具有競賽性,有時又很輕松有趣。
7.星期五下午,我和一個不認識的人打了一個多小時乒乓球,他是學校的教職人員同時也很會打乒乓球。我們沒有正式打比賽,不過我在腦袋里記著分,想看看結(jié)果如何。我們在抽球方面不相上下,可能在進攻方面我比他稍強一點,但是在防守方面他的技巧顯然要高多了。我可以對他連續(xù)發(fā)起5、6、7次進攻,而他總是淡定地回球直到我自己出現(xiàn)失誤。但真正讓我搞不定的是他的發(fā)球。那是我見過的最難接的球。他發(fā)的是旋球,我完全接不到,他基本一半的分都是靠發(fā)球直接得分。他的發(fā)球讓我想撞墻。我可以擊到球,但是球總是會被打飛,從不按我的意圖走。很明顯,我還需要多多練習如何對付旋球才有贏的可能。不過,這樣的發(fā)球也很有趣。
8.還有個年輕人,他是研三的學生,被班上同學選舉為班長,同時乒乓球打得很出色,是乒乓球聯(lián)賽的選手,也是在這個校區(qū)里打得最好的。他被其他同學稱為“大師”。我向幾個研一的學生問了他的名字,但他們卻不知道!他們說所有人都叫他“大師”。不知道是因為他是班長還是因為他乒乓球打得好,或者兩者兼?zhèn)洌乙膊磺宄?,但是我看過他打乒乓球,相信我,他不愧是“大師”。
9.這個星期,我多數(shù)時候是看別人打乒乓球,自己打得比較少,因為整個校區(qū)都在舉行乒乓球聯(lián)賽,決賽是在昨天下午。我的一個研一的學生杰克很會打乒乓球,卻在冠軍賽中輸給了一個我不認識的男生。我也看了女教職工的決賽,一位商學院的教授打敗了一位電子學院的教授。最后的贏家是通過層層比賽,從眾多選手中經(jīng)過一輪輪篩選打到最后的。很多人都參加了這個乒乓球聯(lián)賽,在此期間,你可以看到一些真正的乒乓球比賽。
總的來說,我熱愛乒乓球,而且打乒乓也成了我在中國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和學生們之間的橋梁。如果沒有乒乓球,我的生活不會這么有趣。
人們的內(nèi)在力量
在眾多關(guān)于中國學生的趣事中,有一件事反映了中美學生差異,那就是中國學生基本上從來不抱怨—對于任何事情都不抱怨!他們很冷靜地接受了生活中的許多困難,沒有人會去抱怨什么,而是努力去克服它們。這是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鼠”在中國十二生肖里面排第一位?!笆蟆弊钍芊Q贊,因為不管生存環(huán)境多么惡劣、多么艱難,它都能生存繁衍。對于中國和它的14億人口來說也是這樣,他們從來不抱怨,只是盡量在生活和發(fā)展中把自己的事做好。在我的課堂上,從來沒有人抱怨過作業(yè)太多或者有什么困難。負責某項任務(wù)的學生或負責人,即那些承擔最艱難工作的學生,他們很樂意接受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wù),而且每個人都會告訴我他們將如何盡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務(wù)。這是我在此任教感到愉快的原因之一。我的學生中有已經(jīng)結(jié)婚的,還有已經(jīng)有孩子的,我知道他們的處境有些困難,但是對他們來說,只要以后的生活會過得更好,現(xiàn)在的這些困難或者壓力似乎都不算什么。我很喜歡的一個學生經(jīng)常說一句話:“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更好的明天?!?/p>
即使是在四川成都附近遭受大地震的創(chuàng)傷之后,也很少有人抱怨,相反,大多數(shù)人都接受了這場災難是自然現(xiàn)象的事實,繼續(xù)過著中國人典型的堅忍生活—生活固然艱難,但我們必須努力。中國人經(jīng)常把生活和他們國家的歷史稱為“苦海”。生活并不總是愉快的,但不管怎樣,你必須堅持。我理解這種想法,因此我在這方面變得很中國化,不管怎樣,我會堅持。
有一本有趣的小書,名叫《中國人的精神》,是一位已過世的北京學者所寫。我在讀的同時不斷地想,是啊,是啊,是啊,我看到的這些人就是這樣的!這是為什么我如此深愛著這種“精神”的原因!這也是我深愛這個國家的原因。這本書描述了一些東西方的主要思想差異和“真正的中國人”,我們從未接觸過這樣的中國人,因為我們美國的學校、教育和政治體制從未告訴過我們真正的中國人是什么樣的,而是不斷向我們進行政治宣傳,向我們灌輸共產(chǎn)主義各種假想的罪名和我所發(fā)現(xiàn)的其他謊言。書中說,實際上,所有來過中國的外國人都會很快地愛上中國和中國人,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了“真正的中國人”是什么樣的。我能千真萬確地說,中國人熱情友好,我和我所見過的每一位曾到過中國的外國人都這么認為,無論他們在這里待了多久。
我讀過一篇當?shù)厣缯?,講的是中國文化道德是如何在物質(zhì)財富積累的同時分崩離析,中國人為何不再像以前一樣頑強地抵抗罪惡的。我覺得這聽起來很像美國或大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我想能否在維持道德的同時保持物質(zhì)財富的增長。這一問題讓中國政府和這個民族十分擔憂。如果生活變得太輕松,人們是否會喪失掉他們傳統(tǒng)的內(nèi)在精神力量?
性本善
中國人總會問我為什么美國認為自己是“世界警察”呢?為什么美國不管自己國內(nèi)的事呢?他們說因為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沒有歷史,沒有道德準則。道德準則是由歷史教訓、先人智慧,如儒家思想、佛教等一脈相傳、發(fā)展而來的。或許他們說的也有部分是事實,但美國似乎很大程度上繼承了他們從歐洲帶來的道德準則,而歐洲人一向具有侵略性?;蛟S這是人的天性?或許是極小一部分人的天性,但這足以引發(fā)一場戰(zhàn)爭了。
另一方面,美國總問為什么中國不插手或采取更多行動以制止世界范圍內(nèi)的戰(zhàn)爭呢?問這種問題就說明你不了解中國和它根深蒂固的哲學。中國人認為不應(yīng)該插手別國戰(zhàn)爭,不應(yīng)該成為“世界警察”。他們認為國內(nèi)事務(wù)是他們自己的事。這與美國政策恰好相反,我們經(jīng)常公開干涉別國內(nèi)政。這是我們兩個民族個性上的根本差別。有人認為中國在某些方面比美國更民主,中國主張各國有權(quán)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一件事是確定的,中國不會為干涉他國而犧牲年輕軍人的生命。這難道不是中國和東南亞人民共同的性格和處世哲學嗎?很可能是這樣,因為在歷史上除了日本這個好戰(zhàn)民族之外,他們沒有在國土范圍外打過仗。一位同樣也是老師的中國朋友告訴我,“中國人的性格和日本人的性格完全不同。他們是戰(zhàn)士,是日本武士。我們富有同情心。我們熱愛和平。我們中國人發(fā)明了火藥,但卻是你們西方人發(fā)明的槍?!?/p>
從哲學上講,中國人沒有侵略性。他們豎起一面墻把別人擋在外面,自己也不去侵略他人。他們主張國內(nèi)穩(wěn)定與世界和平。
與中國人形成鮮明對比的主要是高加索民族,他們在歷史上總是行軍萬里,與不構(gòu)成其邊境威脅的國家打仗,如英國/大不列顛王國、西班牙、葡萄牙、德國、意大利和俄羅斯。這些國家的青年們戰(zhàn)死在世界各地。這讓我想到民族的“哲學”和個人“性格”哪個更為重要,或許二者無異,同等重要。
價值評價
中國評價和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標準與西方社會完全不同。西方人崇尚外貌體態(tài)和強健體魄。在西方社會中,一些沒有接受過教育、智商不高的人反而收入最高,因為他們會打球!他們不會讀書,不會寫字,說話時離不開“你懂的”,但是他們會打球!在中國不會有這種人,幾乎沒有。最重要的是,中國很少有職業(yè)比賽,那些職業(yè)球員的薪水也不高。中國人崇尚智慧、勤奮和家庭觀念,他們從這些方面評價別人。中西方差異就體現(xiàn)在一個重視內(nèi)在,而一個崇尚膚淺的外表。
我想起了我的兩對學生“情侶”。他們分別是杰克和吉爾,布拉德和安吉麗娜。用西方人的眼光看,安吉麗娜美麗、高挑、模特一般迷人。她本可以追求班上最“帥氣”的男孩或者被他們追求。如果在美國,吉爾就像是啦啦隊長,應(yīng)該被學校所有的“運動健將”追求或者主動追求他們。杰克和布拉德長相平平,兩人都帶著厚厚的眼鏡。在美國,他們會被戲謔為“書呆子”或“怪胎”,他們根本沒機會和最美的女孩在一起,女孩們也根本不會搭理他們,甚至還會嘲笑他們。在我們的高中,那些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運動健將們和“受歡迎的人”一定會嘲諷他們,向他們?nèi)印鞍宕u”,用各種卑鄙的手段欺負他們。在餐廳吃飯時,他們不得不坐在“書呆子”和“怪胎”專用桌上。
現(xiàn)在,杰克和布拉德這兩位年輕人才華出眾、勤奮上進、彬彬有禮、家庭觀念很強。如果有這樣的兒子,你會感到很自豪。而吉爾和安吉麗娜這兩位年輕女孩也才華出眾、勤奮上進、彬彬有禮、家庭觀念很強。如果有這樣的女兒,你會感到很驕傲。杰克和吉爾在一起三年多了,布拉德和安吉麗娜在一起將近四年了。我希望他們?nèi)蘸竽芙K成眷屬。中國人幾乎只注重人的內(nèi)在品格,很少關(guān)注他的外貌。在中國,所有人都很看重在學校努力學習并取得好成績。中國的教育體系要求高、競爭激烈。中國大學生很少退學或輟學—退學或輟學對他們個人和家庭來說是很羞恥的。而在美國,大約有一半的大一新生退學,班上成績最好的學生總是亞洲或印度后裔。真實的情況是,中國學生忙著學習,而美國學生忙著玩游戲、喝酒,甚至吸毒。
現(xiàn)在仔細思考這些差異,你就會清楚地發(fā)現(xiàn)為什么中國正逐漸成為世界強國。要登峰問鼎,你必須有所成就;你也必須渴望有所成就。中國是一個饑餓的民族,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和進步,而我們西方人只是像胖子一樣,坐享其成、不思進取,這只是我對當前狀況現(xiàn)實的誠實看法。當然,這也是我愛上中國和中國人的直接原因。他們的價值觀與我的相同。他們的價值觀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價值觀,那時的我生長在威斯康星州,我們還是一群饑餓又充滿渴望的人,一點也不肥胖、不自滿。據(jù)說,每個外國人離開這個國家時都會為之深深震撼。有人說你在中國待的時間越長,就越熱愛它。我認為此言不假。
我向那些對中國人心理和文化思想更為感興趣的人大力推薦胡適寫的《中國的文藝復興》(芝加哥大學出版社,1934年)。我非常喜歡這本書。雖然是很久以前寫的,但它展現(xiàn)了2000多年來中國人的思想,幫助我們了解中國人為什么熱愛和平,為什么認為社會主義是最民主的政治體制。你可能覺得這聽起來很矛盾,但讀完書后你就不會這么想了。讀一讀吧,自己體會一下它的思想。
尊老
我61歲時曾輕微中風,長話短說,我最終不得不面對這一事實,并提前從一所美國大學退休。我總是對自己的狀況感到很沮喪,所以很長時間心情不太好,幸運的是,我發(fā)現(xiàn)自己逐漸從絕望中走出來了,我的頭腦也清醒了很多。當然,我在美國肯定找不到工作,因為他們不會讓一個“睿智的”老頭身兼要職,而且事實上,他們更愿意把我們和垃圾一起丟掉。西方社會在一個以年輕人為中心的文化中迷失了。亞洲、中東和世界其他社會卻并非如此。幸運的是,中國和中國人相信“老者的智慧”,他們很樂意請我來這里教書。在中國,我可以每天思考,感受我身邊的世界。沒有他們給我的這次機會,我現(xiàn)在一定覺得自己毫無用處。在中國得到的機會和受到的尊敬真正拯救了我的生命。我在教育界的朋友從個人經(jīng)歷中能體會到我的感受,能體會到教學給老師帶來的快樂。
在等校車的時候,每個人都站在一條筆直的隊里,井然有序地上車。有一次,我前面站著大約30個人,司機從車上下來走到我身邊,把我?guī)У疥犖榈淖钋懊?!后來我知道了,在我這個年紀和職位的人不需要排隊,直接走到隊伍最前面就行了。我又一次體會到他們對老師、老人的尊敬。這和美國截然不同。在西方世界,為了生活,我們不得不自食其力,而自立更像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性。我們認為老人是沒有用的東西,是有志青年的絆腳石。有哪個高中生或大學生愿意和祖父、祖母、姑姑、伯伯待在一起?而在中國,他們爭著搶著這么做。我問一個女孩為什么愿意和我這樣的老人一塊出去,和我待在一起,她說這就是原因!我年紀大,和她祖父一樣很睿智,和我在一起聊天可以學到知識。或許我比較有智慧,但我無法用語言描述有人傾聽你的話和思想以及受人尊敬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幾年時間里,我再一次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有一次,我提著大包從超市里出來,里面裝著幾件睡衣、幾袋麥片和幾瓶酸奶,我聽到有人說:“你好,羅伯特!”原來是我的學生蘇爾。我的購物袋很重,他立刻堅持要幫我把包提回四個街區(qū)以外的公寓里。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學生。無論是男生女生,只要有學生看到我拿著什么東西,他們都會立刻過來幫我,并且堅持這么做。要是我拒絕他們,他們就好像很受傷一樣,我只好讓他們?nèi)プ?。在他們的文化中,幫助老人就是他們的義務(wù)。一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堂兄和他的妻子來看我時說,在中國,最讓他們震驚的是,那些年輕人,包括我的學生們在街上總會攙扶著老人的胳膊。
每當我生病了需要有個人陪我去醫(yī)院時,一位名叫夏洛特的女生經(jīng)常幫助我。我有時很不好意思讓人幫忙。在送我回公寓的路上,夏洛特告訴我不用不好意思,我隨時都可以找她幫忙。她幫她祖父做了很多事情,那位老人的身體情況比我還差。她告訴我:“你們西方人太獨立。在中國尋求幫助或者接受幫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在我們需要幫助時也會有人幫助我們?!蔽野l(fā)現(xiàn)在中國確實如此。只是有時候這對我們“獨立的”西方人來說有點難以適應(yīng)。
后來我請夏洛特吃了頓中午飯以示我對她的謝意,飯后我們又聊了一個小時。我也因此對她本人、她的家庭、她的生活以及夢想有了更深的了解,而這在課堂上是很難做到的。她人很好,英語說得很棒,和她在一起很快樂。她說正因為我的課,她的發(fā)音有了很大的提高,還說我比其他外教更能夠理解我的學生和中國人。“你有一顆中國心。”聽她說這番話,我感到十分榮幸。
尊敬老人體現(xiàn)在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是我的學生,甚至是一些陌生人對我的態(tài)度都很友好。在武漢,我經(jīng)常需要坐公交車,而公交車又總是非常擁擠,很少有座位可以坐。但是卻總有年輕人起身給我讓座。我想,假如有一天我回了美國,我一定會懷念這種受人尊敬的感覺和人們單純的善良。
有一天,我在《中國日報》上看到一篇關(guān)于江蘇省如皋市的報道,稱這里住著世界上最長壽的人。世界上每10萬人中有5人是百歲老人。在中國,每10萬人中有7人超過百歲。而在如皋,每10萬人中竟有10.5人超過百歲,并且還有很多90歲以上的人。目前,最長壽的人有106歲。一家人四世同堂并不稀奇,還有很多家庭甚至是五世同堂。他們認為這里的人之所以能長壽是因為人們有著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著粗糧,并且人老之后能被善待、被視為家中之“寶”。我不懂這有什么科學依據(jù),但我相信受到尊敬的人必定會延年益壽。以我在這個國家的閱歷,我覺得這很有道理。
宗教和“上帝”
為完成課堂任務(wù),學生們有時需要編一些故事并用英語表達出來。大多數(shù)西方人認為中國人不信仰宗教,但學生有時也會在故事中提到“上帝”,例如,桑迪講過一個老人向上帝發(fā)誓的故事,金姆講過一個老人感謝上帝的故事。在課堂上這時不時會發(fā)生,但如果你問大多數(shù)學生他們信不信教時,他們會說不怎么信。
金姆是我的學生中少有的幾個基督教徒之一,她總是去武漢的基督教堂做禮拜。她的朋友阿琳告訴我,金姆對此非常認真,并且她和埃倫、琳恩都跟著金姆去過幾次教堂。琳恩彈鋼琴,她們唱歌。除了金姆,其他三個都不是基督徒,我也從來不知道她們的興趣是濃是淡。正如我之前提到過的,在中國,人們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他們只是對此沒有很濃厚的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會有所改變嗎?誰知道呢!雖然宗教和古代中國哲學在很多方面都并不一致,但在其他某些方面可能會有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