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難拗滄桑

和大唐詩人對酒當歌 作者:劉斌


難拗滄桑

一貫以“狂”行事的杜審言,卻敵不過命運的滄桑、時間的考驗。

當他的謙卑與無奈禁不住從他的詩句間流淌出來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他人性的另一面。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

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襟。

——《和晉陵陸丞早春望游》

因為他經(jīng)歷了滄桑的磨礪,因為他飽飲了思念的烈酒,所以,自然的那些微小的變化都讓他心驚魂動。

因為他擔心,在自然的每一次更改之后,自己還能不能如期回歸故里。

只有他這類遠離故鄉(xiāng)外出做官的人,才會對物候的轉(zhuǎn)化更新特別地敏感。海上,云霞燦爛,旭日初升;江南已是梅紅柳綠,江北才剛剛回春。和暖的春氣催促著黃鶯歌唱,晴朗的陽光下,綠萍的顏色在漸漸加深。這時,他忽然歌吟起古樸的曲子,勾起了人們思歸的情緒,叫人禁不住淚滿衣襟。

又是一年芳草綠,又是一度物華新。自己卻形只影單,獨在異鄉(xiāng),情難已矣。偏偏在此時,覽讀到友人的詩章,寄予于悠遠古調(diào)里的情致,令人難以自勝。

天地浩闊,己心渺小,異鄉(xiāng)的精彩難以挽留欲歸之心。歸思之切,打濕了這個明艷的春天。唯與友人唱和,暫遣愁思,聊解憂懷。

古歌是一劑藥引,卻難以治愈詩人對故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再美的景色也留不住詩人的歸心。江南的風雅里流淌著一個“宦游人”幽雅的情趣。歲月飛逝,仕途艱辛,惆悵總是難免的。于是,有了這首詩。

忽聞古調(diào)而欲歸,實是詩者的矯情,自己在仕途久不得志才是他真正思歸的原因!或許,詩者言歸是另有所圖,施的是欲擒故縱之法亦未可知。更何況,“欲沾襟”而非真正的“現(xiàn)場直播”,別人不予理睬也屬常事——見得多了,也就熟視無睹,見怪不怪了。

再“狂”的人,也敵不過一天天流逝的時間。春天已經(jīng)來了,春光如此美好。但在詩人心里,意味著他擁有的時間又少去了一年。此時,他想到的已不是如何在春天里“狂歌”,他想找一個地方卸去“狂勁”,首先想到的是他離別多年的故鄉(xiāng)!

他要借故鄉(xiāng)的清靜使自己徹底的清醒,以一雙平常的眼睛,透過春光逝水,穿越鶯歌燕語,好好地去看看身邊的世界,看看平凡生命的底色。

“狂”不應該是我們固有的本色。“狂”僅僅應該是我們某個時刻對自己的堅信。杜審言到底也沒有將“狂”進行到底,詩寫到最后,早沒了底氣。

寫這首詩時,詩人當時大概在江陰縣(今江蘇江陰)做小官,仕途失意的悲,自不必言說。與友人晉陵陸丞一同出游的時候,陸丞作《早春望游》,杜審言因其詩觸動了傷感的神經(jīng),寫下這首和詩。網(wǎng)上搜索,陸丞的詩難得。獨留下杜審言的和詩,足見其詩的地位和影響。

如此看來,杜審言“大唐第一狂客”的名號多少還是要打點折扣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