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一 文

秋瑾集 徐自華集 作者:郭延禮,郭蓁 編


卷一 文

演說的好處[1]

演說一事,在世界上大有關(guān)系的,所以我們不能不注意。我國把演說看得很輕,以為口里說說,有什么大不了,何必是要去練[2]習他;到了演說的地方,當作家常話,隨便說說,無關(guān)正事,不足動人,這還可以算得演說么?然卻怪不得,都因為從前不曾練習的緣故。為什么演說一事,在世界大有關(guān)系的呢?因為開化人的知識,感動人的心思,非演說不可。然而我常常聽見[3]人說道:“這如今豈不有報紙么?有了報紙,豈不能開化民智,為何要演說呢?”唉!這話可就差了。如今看報的人,可以分做四等:一等就是官場;一等是商家;一等是閑蕩的人;一等是平常讀書人。讀書人看報:亦有愛新議論的;亦有愛看頑固議論的。閑蕩的人看的報,又與別的不同[4]:不過看些《笑林報》、《花月報》,戲園中那幾個開演,書場中那幾個登臺。商人看報,不過看看報紙的反面:錢米各業(yè)的行情,可以用他居奇的方法。那官場看的報更覺可笑:不過看一種《申報》,因為《申報》上都是恭維他們的話,所以官場中人除了《申報》,別種報都不要看。

現(xiàn)在我們中國,把做官當做最上等的生涯。這種最上等的人,腐敗不堪:今日迎官,明日拜客;遇著有勢力的,又要去拍馬屁;撞著了有銀錢的,又要去燒財神;吃花酒,逛窯子,揣上意,望升官:種種想頭,還忙個不了,那里還有工夫去用心在報紙上呢?并且報上的話,與他水火不相投,為什么要去看他呢?中等的人,做做生意,亦沒有看報的思想。那些下等的人,更不消說了,一萬里頭,能有幾個認得字呢?既然不認得字,拿了報還不知是橫看是豎看呢;況且他們亦不曉得報中的好處。就是有認得幾個字的人,報中議論亦解不透,何苦月月花錢去買報看呢?所以開化人的知[5]識,非演說不可;并且演說有種種利益。第一樣好處是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隨時演說。第二樣好處,不要錢,聽的人必多。第三樣好處,人人都能聽得懂,雖是不識字的婦女、小孩子,都可聽的。第四樣好處,只需用[6]三寸不爛的舌頭,又不要興師動眾,捐什么錢。第五樣好處,天下的事情,都可以曉得。西洋各國,演說亦為一種學問,豈非因演說一事,世界上大有關(guān)系么?

如今我國在日本的留學生,曉得演說的要緊,所以立了一個演說練習會;又把演說的話刻了出來,把大家看了,可以曉得些世界上的世情、學界上的學說。唉!列位不要把這個演說會看輕了,喚醒國民,開化知識,就可以算得這個演說會開端的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