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讀張舜民《賣花聲》

一生要讀的美麗宋詞 作者:文真明 著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讀張舜民《賣花聲》

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斂芳顏。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醉袖撫危欄,天淡云閑。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據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零云:張舜民從高遵裕征西夏,掌機密文字,作詩譏議邊事,于元豐五年(1082)十月坐罪謫監(jiān)郴州酒稅。南行途經岳陽,賦《賣花聲》二首。這首詞為其中之一。詞中道出了謫貶失意的心情,是題詠岳陽樓的詞中頗具代表性的一篇。全詞沉郁悲壯,扣人心弦。

上片起首二句“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是從屈原的《楚辭·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轉化而來。短短兩句呈現(xiàn)的是一幅蕭疏的景象:洞庭湖,秋水與長天一色,茫茫無際;秋風里,萬木凋零,樹葉在君山之上紛紛飄落。作者立于岳陽樓上,鳥瞰君山,歷歷在目,但未必能看到片片落葉,這很可能是作者當時正處于失意中的一種感覺,他把自己的處境與落葉聯(lián)想到一起。如是,這景語也就是情語了。這幅洞庭葉落、水空迷蒙的景象,烘托了作者其時的悲涼心境。

第三句“十分斟酒斂芳顏”,詞筆轉向樓內。此時詞人正樓內飲宴,因為他的身份是謫降官,又將離此南行,所以席上的氣氛顯得沉悶?!笆终寰茢糠碱仭保f明歌妓給他斟上了滿滿的一杯酒,表示了深深的情意,但她臉上沒有笑容。“十分”兩字,形容酒斟得很滿,也說明滿杯敬意。寫女子之動情,可謂極宛極真,深得其妙。

接下來,“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這四五兩句,凄愴之情溢于言外;百端愁緒,紛至沓來。《陽關曲》本是唐代王維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詩,譜入樂府時名《渭城曲》,又名《陽關曲》,送別時歌唱。其辭曰:“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所寫情景,與此刻岳陽樓上的餞別有某些相似之處。聯(lián)系作者的身世來看,他因寫了一些所謂反戰(zhàn)的“謗詩”,被從與西夏作戰(zhàn)的前線撤了下來;如今他不但不能西出陽關,反而南遷郴州,所以這首曲,不唱也罷。這兩句熔自我解嘲與譏諷當局于一爐,正話反說,語直意婉,抒發(fā)的是胸中久抑的悲慨。

過片承“酒”而來,“醉袖撫危欄,天淡云閑”將視界再度收回樓前,酒后作者帶著幾分醉意再次來到樓前,他扶著高樓上的欄桿,放眼遠眺,只見淡遠的天空,白云在悠閑地飄動;回首長安,又覺情牽意縈。濃烈的抒情中插入這筆寫景,使感情更為頓宕,深得回旋迂回之妙。“醉袖”兩字,用得極工。不言醉臉、醉眼、醉手,而言醉袖,以衣飾代人,是一個非常形象的修辭方法??吹揭轮木植浚瓤吹饺宋锏拿娌勘砬?,更易引起人們的想象,更易產生美感。從結構來講,“醉袖”也與前面的“十分斟酒”緊相呼應,針線亦甚綿密?!疤斓崎e”四字以淡語、閑語間之,使全詞做到了有張有弛,疾徐有致。由于感情上如此一松,下面一句突然揚起,便能激動人心。作者的思緒隨著這飄動的白云不由猛然驚起:“何人此路得生還?”完全是口語,卻比人工鍛煉的語言更富有表現(xiàn)力。古時嶺南一帶素稱蠻荒絕域,成了歷代貶官的流放之地。此句概括了古往今來多少遷客的命運,也傾吐了詞人壓在胸底的心聲,具有悠久的歷史感和深刻的現(xiàn)實性,負載著無盡的悲哀與痛楚。

詞的末兩句“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從白居易的《題岳陽樓》詩“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化用而來。長安是借指宋朝的汴京。作者因回首夕陽而念及家國,這既有難言的憤懣,也有無限的眷戀。語意雙關,耐人尋味。這里的結句用的是宋人獨創(chuàng)的脫胎換骨法,就是“以妙意取其骨而換之”(釋惠洪《天廚禁臠》)。掌故的巧妙化用中,詞人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對遭貶的怨憤,對君王的期待,和盤托出,意蘊深厚。

這首詞在內容層次上有很大的跳躍,但結構安排自然得體,了無痕跡。全詞起伏跌宕,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內心復雜的感情,深沉真切,悲壯凄涼,將作者對無端遭貶謫的遷愁謫恨寫得淋漓盡致,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這是一首格調很高、有較強感染力的好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