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鹿虔扆

彩圖全解宋詞三百首 作者:[清] 朱孝臧 編


鹿虔扆

臨江仙

◎鹿虔扆

金鎖重門荒苑靜,倚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fēng)。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注釋】

①煙月:明月,當(dāng)月色極好時(shí),清光似霧,所以稱“煙月”。②夜闌:夜將近,夜深人靜的時(shí)候。

【譯文】

鐵鎖鎖住重門,荒涼的宮苑中靜寂無聲;雕花的窗子愁對秋空。王室儀仗隊(duì)離去后就寂靜無蹤。(往日)樓閣中的歌吹之聲,早已隨風(fēng)消散。

煙月不知道人事已改,殘夜將盡時(shí)還臨照深宮。蓮花在野塘中面面相對,暗自為亡國而悲傷,清澈的露珠就如同荷花泣下的眼淚。

【賞析】

這首詞為詞人在蜀亡后重游故苑所作,抒寫的是亡國之思。

詞人重游故苑,眼前一片荒寂,不由得悲從中來,愁緒滿腹。而今日的破敗全是由于“翠華一去寂無蹤”。“翠華”,皇帝的儀仗,此處代指皇帝。宋乾德三年(965),后蜀皇帝孟昶降宋,被封為秦國公,不久死去。舊主不在,苑中樓閣中的歌吹之聲也跟著消散了。上片每句都運(yùn)用今昔對比的手法,寫出后蜀亡國前后兩種完全不同的情形。

煙月無情,它不知人事已改,原來歌舞升平之故苑如今已隨著蜀國滅亡后變成了寂靜荒墟,仍舊如先前那般,照臨故苑上空。此處以月的無情襯托出詞人的有情,暗傷亡國。那掛著滴滴清淚的“藕花”不正如詞人這個(gè)正為亡國而悲泣的故國遺老嗎?下片詞人續(xù)舉月與花這兩種代表性景物進(jìn)一步渲染了凄清欲絕的環(huán)境氣氛,將那亡國之悲、今昔之慨抒發(fā)得異常深沉。

⊙作者簡介⊙

鹿虔扆(yǐ),生卒年、籍貫、字號(hào)均不詳。后蜀進(jìn)士,累官學(xué)士。廣政間出為永泰軍節(jié)度使,進(jìn)檢校太尉,加太保,人稱“鹿太保”。與歐陽炯等人以小詞為后主孟昶所賞識(shí),忌之者號(hào)為“五鬼”。國亡不仕。詞多感慨之音。《花間集》收詞六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