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在線閱讀歷史傳記人物傳記新詩評論.2007年第1輯(總第5輯)

新詩評論.2007年第1輯(總第5輯)

新詩評論.2007年第1輯(總第5輯)
作 者: 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版權(quán)說明: 經(jīng)版權(quán)方授權(quán)連載試讀部分章節(jié),全本請購買正版圖書

內(nèi)容簡介

  新詩在其不足百年的歷史中始終面臨著種種質(zhì)疑和指隸,其中最常見也很有影響的一種,是以中國古典詩歌所形成的美學傳統(tǒng)為尺度,來對新詩的總體成就加以評判。這種輿論近些年來又重新浮現(xiàn)出來,其最核心的論點可以被簡單地概括為:新詩缺乏“詩意”。本期中臧棣的《“詩意”的文學政治》一文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為,“詩意”是古典詩歌實踐的一個漫長的美學積累。它并不先于尚典詩歌而存在,并不如大多數(shù)人所習慣以為的那樣,是詩的本質(zhì)的體現(xiàn),或是衡量一種詩歌實踐的終極標準。換言之,不是先驗的“詩意”決定了古典詩歌的形象,而是古典詩歌的實踐塑造了人們現(xiàn)在頭腦中的“詩意”。在這一意義上,對何為“詩意”的理解,實際上深受文學語境的制約,一個古典詩人心目中的“詩意”,與一個現(xiàn)代詩人頭腦中的“詩意”,可能存在很大的區(qū)別:“假如無視兩者之間的差異,‘詩意’就可能深陷在最糟糕的文學政治的泥淖中而渾然不覺?!标伴σ砸环N“關(guān)鍵詞”梳理的方式指出,正是在“詩意”這一批評語匯上,匯聚著不同層面的文學政治的運作,它不僅存在于那些援引古典詩歌美學成規(guī)以責難新詩的廬音中,同樣也存在于新詩自我建構(gòu)的過程中,由此形成多種解釋向蹲和詩學方案。對于“詩意”的這種知識考古學的辨析,一方面是對那認為新詩與舊詩具有美學同一性的假設(shè)的批駁,另一方面,也是通過追蹤“詩意”話語在新詩實踐中的語義蹤跡,來探討新詩“詩質(zhì)”的建構(gòu)。而就此種新型的“詩意”而言,新詩已有的歷史也表明并不存在某種單一的、封閉的、整體性的詩學方案,它仍然面向廣袤的可能性敞開。

作者簡介

暫缺《新詩評論.2007年第1輯(總第5輯)》作者簡介

讀書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