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品讀
柳永是宋代詞壇的明星,而且是最閃耀的一顆,在女人堆兒里尤其有人緣,“柳陌花衢,歌姬舞女,凡吟詠謳歌,莫不以柳七官人為美談”,不少歌女都請柳永幫忙寫詞抬高身價呢!柳七天生就招桃花,當時煙花柳巷圈兒里的耀眼明星謝玉英、趙香香、陳師師那都是和柳永有交情的,至于這《雨霖鈴》到底寫給誰真是沒什么標準答案了。端杯茶吧,一起品味“楊柳岸,曉風殘月”,茶涼了,心也隨著涼了……
柳永紀念館
黃昏時分老天爺還痛哭了一把,好在來得快去得也快。小亭子里要上演一幕離別的悲劇,背景音樂是蟬最慘烈的叫聲。這蟬是宇宙間最不高明的歌唱家,盡唱些令人聽了極其不爽的曲子,“蟬聲未發(fā)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xù)弦”(劉禹錫《答白刑部聞新蟬》)。古人送別總是得有一個什么長亭,應該相當于火車站的站臺,不是有首歌《送別》么:“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比思夜湃苏f道多,走之前得搞個祭祀,還有個專門的名稱叫“祖道”,就是向路神祈禱,保佑遠行的人一路平安。我們今天也繼承了祖上傳下來的規(guī)矩,親朋好友回來的時候擺一桌接接風,走的時候再擺一桌餞餞行。要走的人和送別的人都沒什么興致,酒自然喝得也不知是個什么滋味,當時大概都希望時間就此停止,可船家播放公告了:岸上的旅客請注意,馬上就要開船了,沒有登船的旅客請馬上登船。催得人心慌啊。“斷腸攜手,何事太匆匆”(秦觀《臨江仙》),你倒是問一句啊,有什么事非得走??!這兩位“造分手而銜涕,感寂寞而傷神”,只顧著傷心,在那兒握著手流眼淚,或許所有的叮囑安慰、所有的埋怨苦恨都在眼淚里,再說什么都是多余的,尤其分別的時候,說得再好聽也會令對方更難過,“此時無聲勝有聲”吧。煙波浩渺天大地大,兩個人分別了想再見面難如登天,還能說什么呢?連自己都不知道還能對心愛的人承諾些什么,我們似乎能聽到柳永心碎的聲音。
柳蟬圖清·蔣廷錫
自古以來“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別賦》),更何況是在秋天,看到這些景象都夠令人悲傷得喝一壺了,再上演送別的一幕,本來就很脆弱的神經(jīng)如何能承受!酒入愁腸,腦袋是暈暈乎乎,等酒醒的時候應該走出很遠了吧!坐在船上吹著小風,看著岸邊的楊柳和殘剩不多的月牙,景致輕輕柔柔,但這能使人忘卻離別的傷痛嗎?古代沒有汽車、火車、飛機,有個自行車也行啊,偏偏什么都沒有,發(fā)不了電報還沒個電話、手機,兩個人再見面哪能那么容易啊,所以古人離別的切膚之痛我們是沒法子了解的。兩個人分別以后擔心總是有的,“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愿意等待”,能否再續(xù)前緣真是沒法預料。沒有心愛的人在身邊,再美的景致也形同虛設,“倚闌無語傷離鳳,一片風情無處用”(歐陽修《玉樓春》)。和心愛的人花前月下那只能是在夢中了,想去制造點兒小浪漫、弄點兒小風情對她好一點兒卻沒有機會了。
煙江疊嶂圖(部分)宋·王詵
雨余柳色圖明·弘仁
“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人生的最冷處,大概也就在于命運的孤單了吧!
相關(guān)鏈接
柳永情事
江州謝玉英是柳永的鐵桿兒粉絲,曾用蠅頭小楷抄錄“柳七新詞”,與柳永一讀傾心。臨別時柳永寫詞表示永結(jié)同心,玉英則誓不接客。柳永后來雖結(jié)識多名江浙名妓,但仍念念不忘玉英,任滿回京與之相會,不料玉英又接新客陪酒去了,柳永很郁悶,于墻壁題詞:“見說蘭臺宋玉,多才多藝善詞賦。試問朝朝暮暮,行云何處去?”玉英自覺慚愧,賣掉家私尋找柳永,二人重修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