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從“人年五十,不稱夭壽”說壽限
劉備為了給關羽、張飛報仇,不聽諸葛亮勸阻,興兵七十萬討伐孫權,結果被吳將陸遜營燒七百里,大敗而回,退居白帝城永安宮,染病不起,漸漸沉重。劉備急請丞相諸葛亮星夜來永安宮聽受遺命,并付之遺詔。劉備于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駕崩,壽六十三歲。諸葛亮率眾官奉梓宮(尸柩)還成都,舉行哀禮,開讀遺詔。劉備在遺詔中說:“……聯(lián)聞‘人年五十,不稱夭壽’。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復何恨?……”從“人年五十,不稱夭壽”可知,東漢時期人的平均壽命可能在五十歲以下。書中“碧眼兒坐鎮(zhèn)領江東”一回,漢使劉琬入?yún)?,見孫權兄弟眾人后,說:“孫權形貌奇?zhèn)ィ舜筚F之表,又享高壽,眾人不及?!睂O權壽命為七十一歲,在當時已算“高壽”了。
以下三國人物(非戰(zhàn)死)壽命,可供大家一閱。
70歲以上:張昭(81歲)、程昱(79歲)、賈詡(76歲)、王朗(76歲)、黃忠(75歲)、廖化(74歲)、司馬懿(73歲)、孫權(71歲)。
61~70歲:諸葛瑾(68歲)、劉表(67歲)、曹操(66歲)、劉禪(65歲)、陸遜(64歲)、曹洪(64歲)、劉備(63歲)、陳琳(62歲)。
51~60歲:荀攸(57歲)、司馬昭(55歲)、諸葛亮(54歲)、張遼(54歲)、阮籍(54歲)、曹仁(53歲)。
41~50歲:荀彧(50歲)、陸抗(48歲)、司馬朗(47歲)、馬超(47歲)、司馬師(47歲)、魯肅(46歲)、法正(46歲)、孫皓(42歲)、曹植(41歲)、曹純(41歲)、王粲(41歲)、呂蒙(41歲)。
30~40歲:曹丕(40歲)、郭嘉(38歲)、孫峻(38歲)、周瑜(36歲)、李典(36歲)、曹睿(36歲)、孫登(33歲)、陸績(33歲)、孫休(30歲)、孫和(30歲)。
從《三國演義》中可以看到,我國自東漢末年到晉朝的100多年中,連年戰(zhàn)爭、饑荒、疾病,成千上萬的百姓餓死、病死、戰(zhàn)死或被殺死,這可能就是造成當時“人年五十,不稱夭壽”的原因吧!
歷史上人的壽命
歷史上,古代人的壽命確實遠遠不及現(xiàn)代人。據(jù)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化石分析,猿人的平均壽命在15歲以下。在公元前2000年,歐洲人的平均壽命為18歲;公元前50年,古羅馬人平均為29歲。近現(xiàn)代的歐洲,14世紀文藝復興時代,平均壽命35歲;18世紀為36歲;19世紀為40歲;1920年為55歲;1935年為60歲;1979年為72歲。目前,歐洲發(fā)達國家的平均壽命是82~83歲。
1975年,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男性為63.62歲,女性為66.31歲,平均為65歲。1978年,男性為66.95歲,女性為69.55歲。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2011年世界平均壽命為70歲。日本、瑞士、圣馬力諾平均壽命最高,為83歲。其次,澳大利亞、冰島、芬蘭、以色列、新加坡,為82歲。非洲布隆迪、喀麥隆、中非,為50歲。2011年,我國人均壽命為76歲。2011年,上海人平均壽命占全國領先地位,女性為83.29歲,男性為78.87歲,平均為81.08歲。也就是說,上海市的平均年齡已和《三國演義》中最“高壽”者張昭相同。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是“人年五十,不稱夭壽”。20世紀50年代,我國還有“六十花甲是大慶,七十人生古來稀”的說法,而80年代的人們說:“人壽八十不稀奇,百歲老人才大喜?!?/p>
現(xiàn)代人長壽的原因
現(xiàn)代人比古人長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物質(zhì)財富的豐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壽命也逐漸延長。經(jīng)濟水平和疾病、營養(yǎng)、死亡有密切的關系。1975年,世界平均壽命為59歲,但非洲貧困國家只有49歲,而工業(yè)發(fā)達國家平均壽命卻在72歲以上。35年后,世界平均壽命70歲,提高了11歲,歐洲發(fā)達國家為82歲,增加10歲;而非洲貧困國家為50歲,只增加了1歲??梢姴罹嘀?。
(2)現(xiàn)代嬰兒死亡率大幅降低。嬰兒死亡率與人口平均壽命密切相關。貧窮國家的嬰兒死亡率高,因而平均壽命較短。
(3)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延長人類壽命也起到很大作用。如牛痘疫苗的發(fā)明,就使人的壽命平均提高20歲,而青霉素的發(fā)現(xiàn)又使人類壽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19世紀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急性傳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類壽命大幅度地提高了。
壽命期限有規(guī)律
人類的壽命正在逐漸延長,當然這種延長是有限度的。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即壽限,祖國醫(yī)學稱之為“天年”。2000多年前,《素問·上右天真論》中提出:“盡終其天年,度百歲而去?!薄墩摵狻鈮燮分姓f:“若夫強弱夭壽,以百為數(shù),不至老者,氣自不足也……人年以百為壽?!蔽覀兊淖嫦群茉缇椭廊说淖匀粔勖蛇_到百歲,這是完全符合今天的科學理論的。
根據(jù)科學家長期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各種動物都有一個比較固定的壽命期限規(guī)律。例如,狗的生長期2年,壽命為10~15歲;象的生長期25年,壽命為125~175歲。因此,外國學者蒲豐提出壽命系數(shù)學說,壽命系數(shù)為5~7。人的生長期20~25年,那么人的壽命A 100~175歲。
有的科學家指出,哺乳動物的壽命等于性成熟期乘以8~10,那么人的性成熟期約14年,人的壽命應在112~140歲。
美國科學家海弗里根據(jù)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各種動物胚胎細胞成長的分裂次數(shù)和壽命是有規(guī)律的,分裂到一定的次數(shù)就會出現(xiàn)衰老和死亡。例如,雞肺的成纖維細胞分裂為13~35次,平均每次分裂周期1~2年,壽命為30歲左右;小鼠肺的成纖維細胞分裂次數(shù)是14~18次,分裂周期是3個月,壽命為3歲。人的肺成纖維細胞的分裂次數(shù)為40~60次,平均每次的分裂周期為2~4年,人壽至少可達120歲。
如今,人們的平均壽命只達到70歲左右,距人類真正”壽終正寢”的天年,還相差甚遠,這就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努力的目標。
現(xiàn)在,我國一般地區(qū)百歲老人在10萬人口中大致為0.3~3人。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百歲以上老人10萬人口中有18人。截至2013年6月30日,我國有百歲老人54166人,其中男性11307人,占20.87%;女性42859人,占79.13%。其中,最長壽的是出生于1886年6月25日的新疆維吉爾族女壽星阿麗米罕·色依提,127歲。
阿塞拜疆百歲老人在10萬人中就有63人,埃及為27人,希臘為21人,阿根廷為5人,美國為3人,西歐和日本都在1人以下?,F(xiàn)代壽命的最高紀錄是英國人卡恩,死時據(jù)說高齡207歲。
“人年五十,不稱夭壽”的時代已遠去了,人們正在向延年益壽的更高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