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屬蛇的孩子(1893~1910)

毛澤東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典藏紀念版,西方學者眼中的毛澤東) 作者:(英)迪克·威爾遜(Dick Wilson)著,國外研究毛澤東思想資料選輯編輯組 譯


第一部 引弓待發(fā)

1屬蛇的孩子(1893~1910)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生于華中一個叫韶山?jīng)_的小村子里,此時還是19世紀光緒皇帝統(tǒng)治的時期。按陰歷算,這一年叫蛇年,如果他的父母向算卦人求教的話,算卦人會說,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將具有蛇的稟性:靈活、狡黠、生存能力強。當時的算命人一般會這樣解釋:屬蛇的人“在保護自己時,反應強烈,兇狠惡毒;在躲避和擊敗敵人時,身手敏捷;喜歡黑夜”。

毛澤東出生在其父母的臥室里

毛出身農(nóng)民家庭,他的父親毛順生(1870~1920)精力充沛、性子暴烈。相反,毛的祖父生性懦弱,也不會經(jīng)營,為維持生計被迫出賣田地—毛童年時,他祖父還活著。毛的父親16歲就離家出去做工,賺錢貼補家用。毛后來回憶說:“我父親原是一個貧農(nóng),年輕的時候,因為負債過多而只好去當兵。他當了好多年的兵。后來,他回到我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別的營生,克勤克儉,積攢下一點錢,買回了他的地。”

另有一次,毛回憶說:“我父親曾經(jīng)認為,如果一個人不能照料自己,他就會受到老天的懲罰。我母親不同意他的看法。我父親死時,有很少一些人來參加他的葬禮,而我母親死時,卻有許多人來送葬。”毛75歲時曾經(jīng)很坦率地對一些紅衛(wèi)兵說,他父親不好。要是他今天還活著的話,他也要坐“噴氣式”(“噴氣式”是紅衛(wèi)兵在“文革”時期所施行的一種很痛苦的懲罰措施:彎腰低頭,胳膊反剪在背后,高高舉起)。但是他并不完全無知?!拔腋赣H讀過兩年書,”毛回憶說,“認識一些字,足夠記賬之用?!泵^承了他父親那倔強的個性。

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母親文其美(文素勤)

毛的母親叫文其美(1867~1919),是湘鄉(xiāng)縣唐家圫人。她性情完全不一樣,善良、敦厚,長著一副中國婦女所羨慕的梨子型臉盤。毛長得更像他母親,而不像他父親?!澳赣H完全不識字?!泵髞砘貞浾f。但她在村里很受尊敬,按照毛的傳記作者的話說,她“心地善良”,為人慷慨厚道,“隨時愿意接濟別人。她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也很相信各種地方迷信。

半瓦半茅的房子從中分開,毛家住一半,另一半住的一家姓周。房子前面有一個池塘,據(jù)說毛第一次游泳就在這池塘里。

毛家還有一個牛棚,一個豬圈,一個谷倉和一個小磨房。韶山坐落在狹長的谷地里,地勢蜿蜒起伏,住著300來戶人家,許多人都姓毛,毛姓是當?shù)刈畲蟮男?。該村的全名叫“韶山?jīng)_”,即“美麗和平之山?jīng)_”,當?shù)亓鱾髦@么一首歌謠:

韶山?jīng)_來沖連沖,

十戶人家九戶窮;

有女莫嫁韶山?jīng)_,

紅薯柴棍度一生。

農(nóng)民頭上三把刀,

稅多、租重、利息高;

農(nóng)民眼前三條路,

逃荒、討米、坐監(jiān)牢。

韶山?jīng)_坐落在群山之中,樹木蔥蘢,翠竹青青,離市鎮(zhèn)湘潭約有100里路,但毛在童年時代從未去過湘潭。毛在韶山?jīng)_度過的童年生活是平靜、貧窮而閉塞的,他所知道的只有他家族和鄰居的人情瑣事。

湖南省有3,000萬人口,在歷史上落后而閉塞,脫離于國家世事滄桑之外。但在毛的時代,湖南不僅因為貿(mào)易和交通而變得重要起來,與外界的聯(lián)系得到了改善,而且已經(jīng)在知識上領導中國,自然而然地成為變革的中心。在過去兩個世紀,湖南的知識分子,特別是王夫之,已經(jīng)因為重新解釋儒家學說而聲譽鵲起。他們強調(diào)人類社會和政治制度要根據(jù)新的時代的需要進行演變,必須對法律的產(chǎn)生進行科學的探討。部分是由于他們的影響,19世紀的湖南成為引進現(xiàn)代教育和工業(yè)的先鋒,成為婦女解放的先驅(qū)。這就是毛的誕生之地的知識環(huán)境和氛圍,他自己就很喜歡引用一句很流行的話:如果把中國比作德意志,那么湖南就是普魯士。

四分之一世紀之后,毛描述了橫跨湘江的他的湖南家鄉(xiāng)的情景:“住在這江上和他鄰近的民族,渾渾噩噩。世界上事情,很少懂得。他們沒有有組織的社會,人人自營散處。只知有最狹的一己,和最短的一時,共同生活,久遠觀念,多半未曾夢見。他們的政治,沒有合議和徹底的解決,只知道私爭……他們中也有一些有用人材,在各國各地方學好了學問和藝術。但沒有給他們用武的余地,閉鎖一個洞庭湖,將他們輕輕擋住。

毛出生在一個充滿巨大潛力的國家,后來他在對自己的共產(chǎn)黨伙伴演講時說:“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它的領土和整個歐洲面積差不多相等。在這個廣大的領土之上,有廣大的肥田沃地,給我們以衣食之源;有縱橫全國的大小山脈,給我們生長了廣大的森林,貯藏了豐富的礦產(chǎn);有很多的江河湖澤,給我們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長的海岸線,給我們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從很早的古代起,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殖在這塊廣大的土地之上。

但是到了毛的時代,中國已淪為“東亞病夫”,成為經(jīng)濟、文化落后的國家—毛說:“經(jīng)濟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講衛(wèi)生,打球也不行,游水也不行,女人是小腳,男人留辮子,還有太監(jiān),中國的月亮也不那么好,外國的月亮總是比較清爽一點……”

毛家當時居住的半瓦半茅的房子

毛澤東故居—湖南省湘潭縣韶山?jīng)_上屋場

在毛出生前后幾十年,列強給他的國家?guī)砹藧u辱。毛在一次演說中說:

用戰(zhàn)爭打敗了中國之后,帝國主義列強不但占領了中國周圍的許多原由中國保護的國家,而且搶去了或“租借”去了中國的一部分領土。例如日本占領了臺灣和澎湖列島,“租借”了旅順,英國占領了香港,法國“租借”了廣州灣。〔4〕

最糟糕的是中國人民不能組織起來以應付各種挑戰(zhàn)。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不久,毛抱怨說:

原來我國人只知道各營最不合算最沒出息的私利,做商的不知設立公司,做工的不知設立工黨,做學問的只知閉門造車的老辦法,不知同共〈共同〉的研究。大規(guī)模有組織的事業(yè),我國人簡直不能過問。政治的辦不好,不消說。郵政和鹽務有點成績,就是倚靠了洋人。海禁開了這么久,還沒有一頭走歐州〈洲〉的小船。全國惟一的“招商局”和“漢冶萍”,還是每年虧本,虧本不了,就招入外股。凡是被外人管理的鐵路,清潔、設備、用人,都要好些。鐵路一被交通部管理,便要糟糕,坐京漢,津浦,武長,過身的人,沒有不嗤著鼻子咬著牙齒的!其余像學校辦不好,自治辦不好,乃至一個家庭也辦不好,一個身子也辦不好,“一丘之貉”“千篇一律”的是如此。

毛的祖國就是這樣腐敗,毛后來為消除這種腐敗而獻身。

毛在韶山?jīng)_頭三年的生活雖然說不上很奢華,但至少是很溫暖的,因為他得到母親深切的、全身心的愛撫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他3歲時,又有了一個弟弟毛澤民(1896~1943),從此毛就進入了競爭的世界。1958年他對自己的同事說:“每一個人都有憂患與歡樂。學生們怕考試,兒童怕父母有偏愛。8歲的毛在中國的家族制度中的地位無疑“上升”了,他得在家里負起小責任,盡一些小義務,以補償由于有了弟弟而突然失去的母親以前所給予他的那一部分愛與關心。但他可能還太小了,不懂得這種補償?shù)暮锰?,因而由于有這種失落感而受到了較深的傷害。

與此同時,家業(yè)開始發(fā)達,毛的父親逐漸成為“富農(nóng)”。毛后來回憶說:“這時我家有15畝田地,成了中農(nóng),靠此每年可以收60擔谷。一家5口一年共吃35擔—即每人7擔左右—這樣每年還有25擔剩余。我的父親利用這些剩余,又積蓄了一點資本,后來又買了7畝地,這樣我家就有‘富’農(nóng)的地位了。那時候我家每年可以收84擔谷。

最后,毛的父親做起了販運谷物和生豬的生意。

“我父親還是一個中農(nóng)的時候,就開始做販運谷子的生意,賺了一些錢。他成了‘富’農(nóng)之后,就用大部分時間做這個生意了。他雇了一個長工,還叫孩子們和妻子都到地里干活……我父親做生意并沒有開鋪子,他只是從貧苦農(nóng)民那里把谷子買下來,然后運到城里賣給商人,在那里得到個高一些的價錢。在冬天碾谷的時候,他便多雇一個短工干活,那時我家就有7口人吃飯。毛6歲時,義和團(韶山還不知道,因為沒有報紙)正在圍攻北京的外國使館。毛的父親開始要他放牛,干農(nóng)活。兩年后毛8歲了,他開始在韶山的小學堂里念書,一直讀到13歲,但家里的活他還得干?!霸缤砦业降乩锔苫睢0滋煳易x孔子的《論語》和《四書》?!?sup>

毛澤東的大弟毛澤民

毛剛識了幾個字,他的父親就要他給家里記賬。“他是一個嚴格的監(jiān)工,”毛后來回憶說,他“看不得我閑著;如果沒有賬要記,就叫我去做農(nóng)活。

毛的母親教她的孩子要信佛,他解釋說:“我們都因為父親不信佛而感到傷心?!?歲時,“曾經(jīng)同母親認真地討論過我父親不信佛的問題,從那以后我們好幾次想把他轉(zhuǎn)變過來”。毛當然對宗教更是抱懷疑態(tài)度,因而“我母親……責備我不熱心拜佛。

毛把午飯帶到學校去吃。但有一段時間,他晚上放學回來,總是喊餓,吃得特別多。他母親很奇怪,問他:“你晚上怎么吃得這么多?是不是午飯不夠吃?”

毛告訴母親說:“在我們班來了一個新同學,家里窮,沒飯帶,我就把自己的飯菜分一半給他?!?/p>

“為什么不早告訴我?”母親贊揚他,以后總是讓他帶兩個人的飯去。

《四書》《五經(jīng)》引不起毛的興趣,雖然他背書很在行?!拔业膰慕虇T是主張嚴格對待學生的。他態(tài)度粗暴嚴厲,常常打?qū)W生,因為這個緣故,我10歲的時候曾經(jīng)逃過學?!?/p>

他又不敢回家,怕挨父親的打,在外面亂跑了三天,終于被家里的人找到了。但出乎他意料之外,他受到了溫和的對待,“我父親比以前稍微體諒了一些,老師態(tài)度也比較溫和一些。我的抗議行動的效果,給了我深刻的印象。這次‘罷課’勝利了。

1905年毛12歲,他又有了第二個弟弟毛澤覃(1905~1935),這個弟弟受到了父親的溺愛。12個月后,毛的父母又領養(yǎng)了一個女孩,她本是毛的堂妹,名叫毛澤建,或毛澤紅(1906~1930)。大約在這個時候,毛的年邁的祖父去世了,因而毛在家庭中也就有了一定的地位。第二年毛13歲,他離開了小學堂,整天在地里干活,為父親記賬。他種菜、鋤草、放牛、喂豬,什么活都干,50年代他住宅的墻上還掛著金屬刷,據(jù)說他曾用這把刷子為牛刷洗。

但毛的父親對毛的勞動不滿意,“他性情暴躁,”毛回憶說,“常常打我和兩個弟弟。他一文錢也不給我們,給我們吃的又是最差的。他每月十五對雇工們特別開恩,給他們雞蛋下飯吃,可是從來沒有肉。對于我,他不給蛋也不給肉?!?/p>

相反,他的母親“心地善良”,“為人慷慨厚道,隨時愿意接濟別人。她可憐窮人,他們在荒年前來討飯的時候,她常常給他們飯吃。但是,如果我父親在場,她就不能這樣做了。我父親是不贊成施舍的。我家為了這事多次發(fā)生過爭吵?!?/p>

毛澤東的小弟毛澤覃

毛澤東的堂妹毛澤建

后來毛確實用政治術語來分析他家的形勢。他說,他家分成兩“黨”。一黨是他父親,是“執(zhí)政黨”,毛和他母親、弟弟組成了“反對黨”,“有時連雇工也包括在內(nèi)”。但在這個“反對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內(nèi)也有分歧。毛的母親特別反對直接打擊或公開的感情流露,主張講究斗爭策略,不要施加太強硬的壓力。

毛的母親也反對毛的激進主義。毛后來在回憶一些哥老會成員搶了他們家囤積的糧食的情形時說,搶得好!人家沒有米嘛!但我的母親不同意我的觀點。也可能他們沒有偷毛所珍愛的書籍,否則他也不會這樣寬容。

毛澤東當時的還書便條和《盛世危言》

他后來說他在小學堂里沒有學到什么有用的知識,如地理、歷史或科學都沒學到,他收獲最大、享受最多的是讀舊小說—特別是那些“關于造反的故事”,如14世紀的《水滸傳》《三國演義》等,他的老師討厭這些“禁書”、“壞書”,但毛在學校里還是照樣看個不停。“老師走過來的時候就用一本正經(jīng)書遮住……我認為這些書大概對我影響很大,因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齡里讀的。毛常常在深夜里把屋子的窗戶遮起,好使他父親看不見燈光,這樣他就可以看書了。

這一時期對他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一本書是《盛世危言》。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在日本受過訓練的中國商人強烈地呼吁給私人企業(yè)以更大的發(fā)展自由,要通過引進西方技術實現(xiàn)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這本書確實對毛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他甚至跑去找本地的一個學法律的學生,和他一起學習,以獲取更多的教益。稍后,他又在村里從師一個叫毛鐘楚的老先生,學習經(jīng)書古籍。毛鐘楚在官方的科舉考試中考中最低的學位“秀才”。

毛的父親不僅對經(jīng)書很推崇,甚至希望毛能盡快掌握它們,尤其是在一次打官司時,由于他的對手在法庭上能恰當?shù)匾?jīng)據(jù)典從而使他敗訴之后,就更是這樣了。與此同時,老頭兒繼續(xù)聚財,這筆財產(chǎn)在那個村子里已被認為是筆大財了。他不再買進土地,而是典進了許多別人的地。他的資本增加到約300美元。

毛13歲時和他父親發(fā)生了兩次嚴重的沖突。一次他父親請了許多客人到家里,毛當眾和他吵了起來并離開了家?!案赣H當眾罵我懶而無用。這激怒了我。我罵了他,就離開了家。母親追上前來,竭力勸我回去?!?/p>

毛的父親也趕來,一邊罵一邊命令他回去?!拔遗艿揭粋€池塘旁邊,”毛回憶道,“恫嚇說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边@樣他父親停住了,雙方達成了妥協(xié)?!案赣H堅持要我磕頭認罪。我表示如果他答應不打我,我可以跪一條腿磕頭?!卑凑彰钜玫耐瑢W的說法,毛兩次對他的父親磕頭認罪,一次是在眾多客人之前,另一次則是在他們走了之后,他母親又把他帶到父親跟前,要他磕頭,但毛只跪一條腿,他母親雙手壓住他肩膀,要他跪兩條腿。

“戰(zhàn)爭這樣結(jié)束了,”毛后來評論說,“我從這件事認識到,我如果公開反抗,保衛(wèi)自己的權(quán)利,我父親就軟了下來;可是如果我仍然溫順馴服,他反而打罵我更厲害……我學會了恨他……”對中國人來說,這是反抗自己父親的一個很突出的故事,這個故事選自1936年毛對埃德加·斯諾簡述的自傳的中文本。

毛13歲那年發(fā)生的另一件事也是個人私事。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毛的父母在他13歲那年給他“娶”了一個19歲的女子,名叫楊翠花。這樁“婚姻”可能是在一個火柴商人的幫助下安排的,其目的在于促進毛家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毛的父親可以把這個女孩當雇工使用而不付錢,同時,這個女孩的出現(xiàn)可以使毛家傳宗接代,養(yǎng)育潛在的勞動力,盡快地派上用場。

但毛背叛社會傳統(tǒng),反對這樁婚事。毛后來在談到自己的早年生活時說:“我14歲的時候,父母給我娶了一個20歲的女子,可是我從來沒有和她一起生活過—后來也沒有。我并不認為她是我的妻子,這時也許并沒有想到她。據(jù)說這個女子最終也沒有和別人結(jié)婚。

毛13歲時,長得和他父親一樣高大,每天能夠挑一副沉重的糞桶往田里送好幾趟肥。毛養(yǎng)成了帶書到田里的習慣,這樣,他隨時都可以跑到古墓后的大樹下讀那些英雄傳奇和造反的故事。他的父親總是抱怨看不見他的影子,最后當場抓住了他,手里拿著書,兩只空桶放在他身邊。

“你是不是成心不想干活?”他父親問。

“不,爹,”毛回答說,“我只是歇會兒。”

“今天一早你還一擔都沒挑呢!”

“誰說沒挑,”毛抗議道,“從天亮起我已經(jīng)挑了好幾擔了?!?/p>

“到底幾擔?”他父親問。

“至少也有五六擔吧!”毛說。

“半天才挑五六擔!你以為干那么點活,我就得白養(yǎng)著你嗎?”

“那你說你半天能挑幾擔?”

“20擔,”他父親回答,“起碼也得15擔?!?/p>

“從家里到田頭有不少路程呢。”

“那你的意思是不是我該把家建在田埂邊,你就省心了?!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還不是一樣干這種活。我看你一點也不關心這個家。你說我們該怎么過日子?你生得倒安穩(wěn),好像沒事人似的。你知不知道感恩圖報?耗費時間讀這些破書,有什么用?你不是三歲小孩了,要想吃飯,就得干活!”

“夠了,”毛說,“你老是嘮叨個沒完?!?/p>

這事發(fā)生在上午,吵完之后他們回家吃午飯。但下午五點鐘時,毛又不見了。他父親現(xiàn)在知道到哪里去找他。他徑直走到古墓那里,看到兒子像上午一樣坐在那兒,手拿著書,身邊放著空桶,兩個人又吵了起來。

“你真的鬼迷心竅,中了這本書的魔了?把你爹的話只當成耳旁風嗎?”

“不是,爹,”毛回答說,“我還是聽你的,你叫干什么就干什么?!?/p>

“我的意思明白得很,”毛父接著說,“我要你一門心思撲在田里,規(guī)規(guī)矩矩地干活,別再看這些閑書?!?/p>

“我會規(guī)規(guī)矩矩干活的,”毛回答說,“但我也要看書。我保證先干活,后看書,田里的活干完后,總可以干點自己的事吧??茨氵€有什么話說,只要做完了田里的那份活,你就不用管我看自己的書了?!?/p>

“可是,小子,”毛父反駁道,“你才挑了幾擔就躲到這兒來看書?”

“來看書之前,”毛堅持道,“你要我干的我都完成了?!?/p>

“完成什么了?”

“吃過午飯后,”毛說,“我已經(jīng)挑了15擔肥。要是不信,自己到田里數(shù)數(shù)去,搞清楚了你再來?,F(xiàn)在你還是讓我清靜一點吧,我要看書了?!?/p>

毛的父親很吃驚:一個下午挑了15擔肥可是很重的活,那我還有什么話說呢。他走到田里,仔細數(shù)了數(shù),真有15擔。他兒子沒撒謊。此后這個孩子繼續(xù)在他那隱秘的地方讀他的傳奇小說,他知道如果他干完了他父親規(guī)定的任務,他父親就不會干涉他了。

毛的父親決定送他到湘潭的米店學徒,他和這家米店有些聯(lián)系,毛也同意了。但就在此時他聽到他的文家表兄說,在他母親的家鄉(xiāng)湘鄉(xiāng)縣辦了一所新學校,這所新學校教授西方的“新學”,教學方法也是很“激進”的,那里不太注重經(jīng)書。毛此時在地方小學堂受到一個“激進”的反佛教先生的影響,這位先生號召人們?nèi)コ穹?,把廟宇改成學堂。

他還讀到一本談到列強瓜分中國的小冊子。30年后毛回憶說:“我還記得這本小冊子的頭一句話是:‘嗚呼,中國其將亡矣!’這本書談到了日本占領朝鮮、臺灣的經(jīng)過,談到了緬甸、越南等地的主權(quán)的喪失。我讀了以后,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沮喪,開始意識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切導致毛去尋求更多的現(xiàn)代知識。

但他沒有錢上學,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他已15歲了,早過了上小學的年齡,當毛最終決定和他的父親談他不想去米鋪當學徒而想去上學時,他遭到父親的一頓嘲弄。

“真是白日做夢太荒唐,”他父親咆哮道,“你這么個牛高馬大的人能和小娃娃坐在一起念書嗎?你都是在發(fā)瘋?!?/p>

毛決定自己想辦法。他不顧父親的反對,請每一個親戚朋友借給他一點錢,而他父親一點也不知曉。當他弄到了足夠的錢時,一天晚上他在飯桌上宣布說:

“我決定上東山學堂念書去,三天后我就走?!?/p>

“你是不是得了獎學金,可以不交學費?”他父親嘲弄道,“要不就是你今早中了頭彩?!?/p>

“錢的問題你不用操心,”毛平靜地回答,“不要你破費一文錢?!?/p>

毛的父親離開了飯桌,點燃了一鍋煙,幾分鐘后又回來問:“你弄到獎學金了嗎?我不付錢你怎么能進學堂?我知道上學的人都得交學費、伙食費和房錢,貴得很。王家小兒子想念書想了好幾年,也沒念成。唉,學堂的門不是可以說進就進的。只有財主老爺家的人才進得去,我們這樣的人家那是沒有指望的?!?/p>

“你不用操那份心,”毛詭秘地一笑,“反正不要你破費,就這么回事?!?/p>

他父親反駁道:“事情可不像你想的那樣簡單。你要是走了,就少了一個人手,誰會幫我們干地里的活計?你說是不用我破費,可你忘了我得要給頂替你的長工發(fā)工錢。小子,你心里有數(shù),我出不起工錢呀!”

毛沒有想到這一招,一時無言以對。最后他還是被狡黠的父親難住了。愣了一會兒,他起身去找一個遠親,這個親戚有幫助年輕人讀書的好名聲。毛向這位親戚講了自己的抱負和具體困難,于是這位親戚給了他一筆錢。

當天晚上,毛問他父親:“雇一個長工得多少錢?”

“每月至少1塊錢,”他父親答道,“一年就是12塊。”

毛不動聲色地把錢遞過去說:

“給你12塊錢,明天一早我就去東山學堂?!?/p>

第二天,天剛破曉,毛就起身收拾自己的行裝,一頂藍布蚊帳,兩條很有年頭、已洗得發(fā)灰、布滿補丁的白床單,幾件褪了色的長衫。他把這些東西卷成一捆,扎到扁擔的一頭,另一頭則挑著兩本小說。

“你不打算跟你爹道別嗎?”他母親問。

“不?!泵卮鹫f。

“要不要再帶點東西?”

“不用,”他說,“夠了?!?/p>

再沒多說一句話,也沒揮手作別,毛澤東毅然上了路。頭也不回。走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山腳的一棵樹下,毛看見一個衣衫簇新的孩子和一個老農(nóng)坐在地上。他走過去,坐下來,和他們聊了起來。

當他知道這個孩子在湘鄉(xiāng)縣上小學時,毛急忙向他打聽情況。他的第一個問題是,這個學校有多少學生。第二個問題是他最感緊張的:

“他們都是多大年紀?有沒有比你大的?”

接著毛又問老師是不是很嚴厲,那個孩子告訴他,有一個老師經(jīng)常用粗手杖打他們。

“那么,你們就任他這樣而不想法子對付他嗎?”

“你真是,”那個孩子反問道,“又能怎樣呢?”

“你們不應該讓他把你們打得那樣重?!泵f。

“但我們只是小孩子啊,而他是一個大人?!?/p>

“但是你們有很多人,他只是一個人,要制止他不會太困難?!?/p>

“是的,不過他是一個先生,我們必須尊敬先生,你難道不了解嗎?”

“但是當他對你們太兇的時候,”毛問,“你們?nèi)匀蛔鹁此麊???/p>

“我們都害怕他—所有的同學都怕他,我們連一句反駁的話也不敢說,我們實在沒有辦法?!?/p>

“你們這些小孩簡直都是些傻瓜?!泵p蔑地說。

“你這樣嘲笑我們最容易的,可是如果你在我們那種情況你也和我們沒有兩樣?!?/p>

“哈哈,我也會這樣子?”毛堅定地說,“假定我是你們,我就把他殺掉!

當毛在路上第一次看見東山小學時,他停了一會兒,仔細地打量著,他從來沒有見過這么高大的房子。一條小河環(huán)繞著學校而過,小河有一百來尺寬,上面架著一座寬大的白石橋。沿河有一堵高約15尺的堅固石墻,孩子們稱之為“長城”。

在這重要的時刻,毛鼓起勇氣,朝著第一道大門走去。他慢慢地跨過白石橋,第一個碰到的是看門人。他不讓毛進去,因為毛太大了。

“我為什么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進學堂呢?”

在場的一個孩子喊道:“你進大學都夠大了!”

另一個孩子叫道:“你為什么要到這里來上學呢?我們都不是工人呀!”

其他的孩子打量著他的行李卷,發(fā)現(xiàn)有兩本很破舊的卷了邊的小說。

“你總共就帶了這兩本書來嗎?”一個孩子問。

“你知道不知道,”另一個說,“我們不許閱讀這一類壞書的?!?/p>

“我只懇求你告訴校長,”毛懇求道,“我想找他談談。”

“我不敢去打擾校長,”看門人回答說,“你是個傻瓜,而我卻不傻!真是胡鬧透頂了!”

“要是你們不去通報,”毛大聲說,“我就自己去?!?/p>

“你敢!”看守人恐嚇道。

學生們也都沖著他大聲喊叫著,毛挑起行李向門口走著,看門人擋住了他,吼著說:“走開!東山學堂不是瘋?cè)嗽?!?/p>

與此同時,一個孩子跑去對校長說:“先生,一個小土匪想進我們學堂……他在打看門人,學生都在幫看門人,但這個土匪又高又壯,非常蠻橫,你快去幫我們,先生,快點!”

校長出來察看情況。

“怎么回事?”他問,“這么吵吵嚷嚷的?”

“先生,”看門人指著毛說,“這個傻瓜說他想進我們學堂,并且要見你,他是一個十足的地痞無賴!你見他嗎?喏,就是這人!”

毛走向校長,用恭敬的口吻說:“先生,請您準許我在您這里讀書?!?/p>

“把他帶到我辦公室來!”校長吩咐看門人。

毛挑起行李,但看門人又攔住他:“你以為是讓你挑行李進去嗎?把行李放在這兒,隨我進去!”

毛不想把行李丟下,怕孩子們會拿走什么東西。

“我想帶上行李?!?/p>

“你怎么帶這樣的東西進校長辦公室?”看門人吼叫著,“把它放在這兒,誰會對這破東西感興趣?學校不是瘋?cè)嗽?,也不是小偷窩,把東西放這兒,丟了我負責,告訴你,東西被偷了找我!

毛猶豫了一會兒,把行李放在看門人的屋角里,然后跟著他進了校長辦公室,學童翻遍了他的行李卷,拿走了那兩本寶書。

一進校長辦公室,毛又懇求道:“先生,您能準許我在這里讀書嗎?”

校長不能置信似的打量著他,問他的名字和籍貫。

“多大了?”

“剛剛滿15歲,先生。”

“你長得可夠大的,看上去至少有十七八?!?/p>

“沒有,先生,我才15歲零幾個月。”

“你在村里念過私塾嗎?”

“我跟著王先生念了幾年書,能夠看懂小說。”

“你看的是什么小說,毛澤東?”

“《三國演義》和《水滸》我都看過很多遍?!?/p>

“你讀過小學的課本嗎?”

“沒有,先生,沒讀過。”

“你能閱讀二年級的課本嗎?”

“差不多吧,”毛如實回答說,“也有些字不大認得。”

“學過算術嗎?”

“沒有,先生?!?/p>

“你了解多少歷史、地理?”

“一點沒學過?!?/p>

“你寫兩行正楷字給我看看?!?/p>

毛寫了幾行,字寫得歪歪扭扭,又大又難看。他的手更適合干農(nóng)活,而不是拿筆桿。

校長宣判說:“唔,不行,不能讓你上這間學堂,我們沒有專為初入學者設的初級班,再說,你的年齡進小學太大了?!?/p>

“請您留下我吧,我要讀書,”毛懇切地說。

“你跟不上來,那是毫無希望的?!?/p>

“讓我試試,”毛懇求道,“留下我吧?!?/p>

“那不可能,你肯定跟不上班,只會是白白糟踏你的時間。”

“但是我一定拼命用功……”

就在這時,另一個老師聽到他們的對話,也走進了校長辦公室,毛的懇求打動了他。他建議說,讓毛跟班試學五個月。校長最后同意了。就這樣,毛進了東山小學堂。

毛交了1400個銅元,作為五個月的膳宿費和學雜費。他父親也勉強同意了他進這所學堂。因為朋友們對他說,這種先進的教育可以教會他賺更多的錢。

毛被其他學生鎮(zhèn)住了。“我以前從沒見過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他后來說。他們多數(shù)是地主子弟,穿著講究。有些學生穿綢緞,著輕裘,華衣美服,很少有農(nóng)民能送孩子到這樣的學堂上學,毛與其他學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拔抑挥幸惶紫駱拥亩躺姥潯S多闊學生因此看不起我?!?/p>

毛還成為復雜的地域觀念的犧牲品,他們認為他不是湘鄉(xiāng)人,把他當做外來者,毛后來說:“我精神上感到很壓抑。

然而毛也交了朋友,其中一個蕭三,他的另一個名字叫艾米·蕭,更為人所知。他是個瘦弱的孩子,比毛小兩歲。前額高高的,偏好語言和詩歌,他后來寫了一本書叫《毛澤東的青少年時代》。

還有一些很不錯的老師,其中一位是從日本留學回來的。他在毛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已剪掉了辮子,回國后,只得戴著假辮子?!昂苋菀卓闯鰜硭霓p子是假的?!泵貞浾f,“大家都笑他,叫他‘假洋鬼子’?!?/p>

盡管人們都笑他,但毛從這個“假洋鬼子”那兒學到了許多東西。他教音樂和英語,講了許多關于日本的事。毛回憶說:“我當時了解到并且感覺到日本的美,也感覺到一些日本的驕傲和強大?!崩缢趯W懷念日本在1905年日俄戰(zhàn)爭中戰(zhàn)勝俄國的歌曲時就有這種感受。一個受人蔑視的東方民族第一次在正式戰(zhàn)爭中戰(zhàn)勝了一個歐洲強國,日本對沙俄的勝利不僅鼓舞了像中國的毛澤東那樣的年輕人,也激勵了整個亞洲的青年人。

毛在學校表現(xiàn)不錯,盡管他自己說他表現(xiàn)不怎么樣。如果老師的課枯燥乏味,他就看小說或打瞌睡—他后來解釋說,這是對那些不會用提問和對話引起學生興趣的老師的一種懲罰。

“我在這個學堂里有了不少進步?!泵貞浾f,“教員都喜歡我,尤其是那些教古文的教員,因為我寫得一手好古文?!钡姓J他心不在古文上。他當時正在讀表兄送的兩本書(毛很遺憾,他的表兄后來在革命中站到了另一邊,反對共產(chǎn)黨)。這兩本書一本是梁啟超編的《新民叢報》,另一本講的是康有為1898年發(fā)起的流了產(chǎn)的“戊戌變法”?!斑@兩本書我讀了又讀,”毛回憶說,“直到可以背出來。我崇拜康有為和梁啟超……那時我還不是一個反對帝制派;說實在的,我認為皇帝像大多數(shù)官吏一樣都是誠實、善良和聰明的人。他們不過需要康有為幫助他們變法罷了。

一天晚上玩耍之后,毛和蕭三隨著鈴聲走進教室,蕭手里拿著一本書。

“你那是什么書?”毛問。

“《世界英雄豪杰傳》。”

“借給我讀一讀?!?/p>

幾天之后毛把書還給蕭三,道歉說把書弄臟了。蕭打開書一看,發(fā)現(xiàn)書上許多地方圈圈點點—特別是那些講華盛頓、拿破侖、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女皇、惠靈頓、格萊斯頓、盧梭、孟德斯鳩和林肯的章節(jié),圈點更多。

毛后來對蕭三感慨地說:“中國也要有這樣的人物。我們應該講求富國強兵之道,才不致蹈安南、朝鮮、印度的覆轍……

毛回憶說:“在一篇講述美國革命的文章里,我第一次聽到美國這個國家,里面有這樣一句:‘華盛頓8年苦戰(zhàn)始獲勝利遂建國家……

與此同時,毛還關心中國各地的政治、經(jīng)濟危機。他聽說在大饑荒時在省城長沙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反抗運動,許多暴動饑民的領袖被砍了頭,高掛在樹桿上示眾。毛的朋友們都在議論這件事,他對政府如此殘暴對待起義者表示極大的憤慨。大約在同時,秘密會社哥老會同本地的一個地主發(fā)生了沖突。哥老會奪取了他的糧倉;他們的領袖是一個鐵匠,后來被砍了頭,但他在毛和該省的其他年輕人眼里成了英雄。

一年以后,韶山也鬧米荒,窮人要求富戶接濟他們。毛解釋說:“我父親是一個米商,盡管本鄉(xiāng)缺糧,他仍然運出大批糧食到城里去。其中一批被窮苦的村民扣留了,他怒不可遏?!泵⒉煌樗赣H,“可是我又覺得村民們的方法也不對。

這個孩子確實在實踐他的理想。有一次回家過新年,他父親讓他去收豬錢,一個朋友回憶說,在回來的路上,他碰見幾個衣衫襤褸的窮人,便馬上把收來的錢分給他們。五個月以后,毛由于取得的成績而被允許留下來。那些偷了他兩本小說的孩童們對毛友好起來,并把書還給毛。他們確實是把他當做講授這些傳奇故事的權(quán)威,而這又引起了熱烈的爭論?!度龂萘x》在毛的心目中占有如此高的地位,以至于他不能容忍人們對它表示非議。歷史教員告訴他,這本書很多是歷史事實的演繹,但毛在激烈的辯論后也不承認這一點,他跑到校長那兒尋找支持,但校長支持歷史教員的觀點。所以他向鎮(zhèn)長寫了一份請愿書,要求撤換校長,但其他學生都不愿在上面簽名。

在這種情況下,毛喪失了他最初從老師和同學那兒獲得的同情,而按照他一個朋友的記述,這是促使毛決定離開東山學堂的原因。

2守規(guī)矩的學生(1911~1915)

當毛決定去大城市上中學時,已快滿18歲了。他特別想去離他家約120里的湖南省會—長沙。1911年暑假以后,他請東山小學的一位教員介紹他進長沙的湘鄉(xiāng)駐省中學。他帶著這封寶貴的推薦信和蕭三一同步行去長沙。按照毛后來的話說:“當時極其興奮,一面又擔心不讓我入學,我?guī)缀醪桓蚁M婺苓M這所有名的學堂。

他們在湘潭停下,換乘渡船去長沙,蕭三說當他們看見“喧鬧的城市,街上擁擠的人流”,他們感到“說不出的激動”。出乎毛的意料,他幾乎沒費什么周折,便順利地被湘鄉(xiāng)中學錄取了。

在這里他見到了第一份報紙《民立報》,它是革命運動的喉舌,刊載著反清起義以及孫逸仙在1911年至1912年革命運動前夕政治活動的激動人心的報道。孫逸仙是廣州的一農(nóng)家孩子,他先進教會學校讀書,成為基督教徒,后又去香港學醫(yī),最后成為共和運動的領袖。毛回憶說:“我激動之下,寫了一篇文章貼在學堂的墻上。這是我第一次發(fā)表政見,思想還有些糊涂。”他仍然強烈地欽佩他在東山學堂讀書時知道的政治維新派,所以在他貼出的第一張大字報里提出,孫逸仙當共和國的總統(tǒng),康有為當國務總理,梁啟超當外交部長,后來他自己承認說:“我并不清楚他們之間的差別。”

帝制政權(quán)垂死掙扎,竭力阻止變革潮流,反滿情緒在學生中進一步加強了,一群愛國者在湘鄉(xiāng)中學相約把辮子剪掉,以蔑視帝制。毛和另一個同學剪掉了辮子,但其他人最后都不守信用,沒有剪辮子。

毛回憶說:“我的朋友和我就出其不意強剪他們的辮子,總共有十幾個人成了我們剪刀下的犧牲品。”但是毛在這所學校里感到不自在。半個世紀之后毛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說:“我小時候,在中學時,只要一聽到不合我意的消息,我就火冒三丈……

毛到長沙不久,武漢就爆發(fā)了推翻滿清統(tǒng)治、實現(xiàn)共和的大起義。起義代表來到毛的學校演講。這次演講激勵著毛去參加革命軍。他和幾個朋友決定到武漢去。出發(fā)前他們借了一些雨鞋,因為聽說“漢口的街道很濕”。

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毛和他的朋友未被錄取,他們只好再返回長沙。

這時毛能夠親眼觀察政治風云的變幻。1911年10月22日,他親眼目睹了共和軍奪取長沙的經(jīng)過。起義軍沿著鐵路線推進,在長沙城外打了一個大仗,同時城里也爆發(fā)了大起義。城門被轟開,被中國工人奪取,毛站在一座小山上觀察戰(zhàn)斗。

起義勝利后,建立了新政府,但新政府的執(zhí)政時間并不長,幾天之后毛看見新都督和副都督橫尸街頭,他們成為保守派復辟的犧牲品。皇帝仍未退位,毛因而決定參加當?shù)氐墓埠蛙姡瑸橥瓿蛇@場革命而盡力。

毛所在連的連部設在法院里。在軍隊里他接受了正規(guī)的訓練,當然也承擔了一些額外的義務,如軍隊轉(zhuǎn)移時,為長官挑床鋪、被褥和衣箱。一些士兵,每天都得到城外的白沙井去為連隊、為軍官挑水。毛回憶說:“我的軍餉是每月7元……每月伙食用去2元。我還得花錢買水。士兵用水必須到城外去挑,但是我是一個學生,不屑挑水,只好向挑夫買水?!泵贻p時很看重勞動的貴賤。

毛剩下的餉銀主要用在訂報上,他貪讀不厭。蕭三回憶說:“每張報的四面他一字不漏地看完,報紙上也有新聞,也有政論,也有各種各樣的文章,他覺得,真是五花八門,美不勝收!從報紙上可以得到許多的知識。特別從這時起,他就注意研究時事與社會問題。

就是在一張報紙上,他第一次看到了論述社會主義的文章。文章很簡略,寫得也很糟,但毛受到了啟發(fā),他急切地開始和士兵們討論社會主義?!罢J為它是迄今為止所提出的拯救世界和人類的最好理論?!笔捜貞浾f。在他的戰(zhàn)友中,只有兩個人毛很喜歡,一個是湖南的礦工,一個是鐵匠?!捌溆嗟亩际且恍┯孤递?,有一個還是流氓?!泵髞碓u論說。

在軍隊里過了六個月灰心喪氣、平淡無奇的軍營生活后,毛決定退出軍隊。上層政界達成停戰(zhàn)協(xié)議,因此“我便退出軍隊,決定回到我的書本上去”。當時毛已很清楚,無論他們怎么動搖君主制,新的共和軍隊也無法戰(zhàn)勝頑固保守的中國地方軍閥。孫逸仙成為中華民國的總統(tǒng),但不久就被一名將軍所取代,湖南的革命者被愚弄,他們的領袖被代表地主官僚的軍閥譚延闿暗殺。

毛的軍隊生活給他上了很好的一堂課。他的一個老師后來解釋說:“毛在軍營中的雇傭兵生活使他懂得,依靠這種軍隊來達到革命的目的是徒勞的,因為在政治上很難教育他們。毛明白,要成功地進行農(nóng)村改革運動……就必須武裝農(nóng)民自己。

離開軍隊后,毛在省城長沙沒有明確目的地轉(zhuǎn)游了一年。他試著讀幾所學校,但沒有一所合他的意。他開始注意報紙上的廣告。毛回憶說:“我并沒有一定的標準來判斷學校的優(yōu)劣,對自己究竟想做什么也沒有明確主見?!?/p>

一則警察學校的廣告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去報名投考。但是考試之前,他又改變了主意,交了一元錢去報考一所制造肥皂的學校。招生廣告說學校供給膳食住宿,還給一些津貼,又大吹制皂業(yè)對社會大有好處,可以富國利民?!斑@則廣告很吸引人,鼓舞人?!泵f。

這時一個學法政的朋友勸他進他的學校,毛也讀到了這所學校娓娓動聽的廣告。它許諾“在三年內(nèi)教完全部法律課程”,并且保證畢業(yè)后“馬上可以當官”。毛聽從了他朋友的勸告,向家里寫信要求寄學費來?!拔野褜懋敺ü俚墓饷鲌D景向他們描述了一番?!?/p>

但又一則廣告引起了毛的注意,這是一所商業(yè)學堂的廣告。毛的另外一個朋友勸告他說,國家面臨的真正挑戰(zhàn)是在經(jīng)濟方面,最需要經(jīng)濟人才來建設國家。毛又被他的觀點打動了,向這個商業(yè)學校交了寶貴的一元報名費,并且被錄取了。

他在被錄取后,還不斷受到新廣告的誘惑。這一次看到的是一則“把一所公立高級商業(yè)學校說得天花亂墜”的廣告。毛又交了錢,進了這個學校,并寫信告訴他的父母,他父親很贊成—這個老頭現(xiàn)在很支持他的兒子接受進一步的教育。

但是毛碰到了一個沒有想到的難題?!霸谶@所新學校上學的困難是大多數(shù)課程都用英語講授。我和其他學生一樣,不懂得什么英語。說實在的,除了字母就不知道什么了?!倍疫@所學校沒有英語教師?!斑@種情況使我感到很討厭”,所以到月底他就退學了,繼續(xù)留心報上的廣告。

他下一個嘗試上學的地方是省立第一中學,他又花了一元錢的報名費。結(jié)果考試發(fā)榜時,他名列第一。這所學校很大,偏重歷史。毛受到了校長的鼓勵,他欣賞毛的寫作。但是毛在這里并不感到愉快。“它的課程有限,校規(guī)也使人反感。”他自己閱讀了一本歷史書《御批通鑒輯覽》,是一個老師借給他的。他感到自學比在校學習更好,他在這個學校待了六個月就退學了,開始嘗試一種新的生活。

在1912年至1913年冬這段時期,他每天都去坐落在瀏陽門定王臺的湖南省立圖書館讀書,一直讀到關門才出來?!爸形缰煌O聛碣I兩塊米糕吃。這就是我每天的午飯。”

他那時住在新安巷的湘鄉(xiāng)會館里,因為伙食便宜。唯一麻煩的是會館里還住著湘鄉(xiāng)籍的被遣散的士兵,他們沒有工作,總是跟學生吵架。一天晚上,這種敵對發(fā)展成為武斗,士兵想殺死學生?!拔叶愕綆锶?,”毛回憶道,“直到毆斗結(jié)束以后才出來?!?/p>

然而,這是毛的知識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他閱讀了在英國受教育的達爾文主義者嚴復翻譯的許多西方重要思想家的著作?!拔以谀抢锏谝淮危?8歲的時候)看到一幅世界地圖,懷著很大的興趣研究了它?!彼x了查爾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亞當·斯密的《原富》、穆勒的《名學》、赫伯特·斯賓塞的《群學肄言》、孟德斯鳩的《法意》、讓-雅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以及赫胥黎的《天演論》。

最后一本書對毛的影響特別大,因為它與中國固有的認為今不如昔的傳統(tǒng)思想針鋒相對。除了閱讀這些重要哲學著作外,毛“在認真研讀俄、美、英、法等國歷史地理的同時”,還廣泛地閱讀了“詩歌、小說和古希臘的故事”。

毛沉醉在知識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暢游,毛父卻非常惱怒,到最后斷了他的生路,拒絕對他的這種自學提供資助。毛不得不離開會館,另找安身之處。毛回憶說,當時,“我也認真地考慮自己的‘前途’,我差不多已經(jīng)作出結(jié)論,我最適合于教書。”

1913年在湖南省立第四師范學校求學時的毛澤東

毛又開始留意廣告了,他看到了一所師范學校的廣告,說不收學費,膳宿費低廉。毛的兩個朋友也想進這所學校,他們請毛幫助他們準備入學考試的作文?!拔姨婺莾晌慌笥褜懥俗魑模瑸樽约阂矊懥艘黄?。”毛回憶說。他們兩個人都被錄取了,所以毛夸口道他實際上是被錄取了三次?!澳菚r候我并不認為我為朋友代筆是不道德的行為,這不過是朋友之間的義氣。但正是毛后來要求50年代的年青一代把對國家和國家思想的忠誠放在高于朋友義氣和家庭觀念之上。

毛將在湖南第四師范學校度過騷動不安而又思想定型的五年。湖南第四師范學校是辛亥革命之后的1912年創(chuàng)辦的,幾個月后就和第一師范學校合并。它坐落在長沙南門外的“書院坪”,前臨湘江,長沙一片新興的工業(yè)包括石墨廠、電燈廠和造幣廠就在附近。此外,粵漢鐵路在1917年以后就日夜嘯叫著從附近通過。

這是一所公立學校,學生用不著交學費,其方向是把出身貧苦家庭不能上大學的孩子培養(yǎng)成小學教師。學校的基礎是最新式的民本主義教育理論,不僅包括傳統(tǒng)的學科,還包括身體活動、社會生活和道德實踐。學校還有一個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教員思想比較開明,提倡自己思考,這是毛所喜歡的。學校很強調(diào)愛國主義,表現(xiàn)為使用全國通用的語言而不是本省方言,教師強調(diào)要牢記中國的國恥。

毛1913年春進入該校時已19歲了,幾乎可以說這是毛真正受教育的開始,毛后來回憶說:“我過了20年甘露般的生活,對世界一無所知?!?/p>

毛計算過,他在這所學校共花了160元。“在這筆錢里,想必有三分之一花在報紙上,因為訂閱費是每月1元。我常常在報攤買書,買雜志。我父親罵我浪費。他說這是把錢揮霍在廢紙上??墒俏茵B(yǎng)成了讀報的習慣。從1911年到1927年……我從來沒有中斷過閱讀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報。”星期天如果學生們起來晚了吃不上飯,他們就把食堂里剩下的冷飯冷菜自己熱一下,每當別人熱飯、熱菜時,毛總是一個人吃冷飯、冷菜,也不知道他是節(jié)儉呢,還是不在乎,抑或是太懶了。

這所學校給每個新生發(fā)一套藍色的毛料校服,這件校服毛穿了許多年,直到校服已褪了色,磨出了洞還在穿。此外,毛經(jīng)常穿一件灰色的布料學生長袍,冬天在長袍里面再加一件舊式的夾克衫,一年四季都穿一條肥大的布褲。夏天他幾乎從不穿襪子,布鞋也常常是裂著口子。他經(jīng)常蓋一床很粗糙的藍色棉被,被里的棉花又舊又硬。

毛每天都起得很早,漱洗完畢就去教室讀書。下課后,一般都在讀報室看報,或去圖書館借書。別人都上床睡覺了,他還在茶爐室、讀報室看一會書,有時就在走廊里通宵不滅的燈光下讀書。他的朋友說,毛手里總是拿著一本書,他從來不開玩笑,也不閑聊。他還常常獨自一個人或邀幾個朋友到校后的山上讀書。難得幾次上街時,他一般也都要去玉泉街或府正街逛逛,因為這兩條街上有些舊書攤和新書店,毛常掏空了羞澀的腰包買些他喜歡的書。

他學習中國文學、道德、地理和歷史。他的一個同學回憶說,毛特別喜歡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和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這兩本書分別成于11世紀和17世紀。毛習慣于把讀報時看到的外國人名、地名記下來,和地圖上、書上的相比較,再查找原文。正確的名稱或引文他就記在一張小紙條上,再把小紙條夾在書里,這樣他就可以隨時瀏覽和復習。無論什么時候要找他,朋友們都知道他“在閱報室”。

他的古文和新式文章都寫得很好,文筆流暢,為學生們所傳頌。他讀書時很細心,他所喜歡的句子都圈點起來,而對他不贊成的話則批上諸如“荒謬”、“不通”等評語。每讀一本書都這樣,甚至第二次讀書時還對前一次所作的圈點加上新的評語。

他的蘇格拉底式的特征也是很突出的,他的中文傳記作者說他:“還特別有好問……的習慣,他最懂得學與問是不可分離的。”

但不是每一件事毛都喜歡。特別是該校至少有35種煩人的校規(guī)禁令,限制了他的自由,諸如禁止經(jīng)商、禁止組織政黨、禁止唱下流的歌曲、禁止看壞書、禁止非法集會,等等。毛還討厭必修的自然科學課程,因為他想專修社會科學。他回憶說:“我對自然科學并不特別感興趣,我沒有好好地去學,所以大多數(shù)這些課程我得到的分數(shù)很差?!彼囊粋€老師還記得,毛的數(shù)學成績特別差,有時考試還交白卷。

毛后來說,他尤其討厭一門靜物寫生課,他認為這門課“極端無聊”。他往往想出最簡單的東西來畫,草草畫完就算了。有一次他畫了一個橢圓說這是蛋,結(jié)果考試不及格?!拔耶嬃艘粋€橢圓形就算了事。”

但毛的社會科學各科的成績都非常好,這就彌補了他在自然科學和藝術各科上的低分數(shù)。毛后來描繪自己對學校的態(tài)度就像是反抗者一樣,“我不服從校規(guī),”他承認說,“我的原則是只要不被開除就沒關系。就拿考試來說吧,我的分數(shù)從50分、60分到80分都有,平均分是70分?!?/p>

毛承認他對學校是欠了債的。“我沒有正式進過大學,”他告訴他的一個朋友說,“也沒到外國留過學,我的知識,我的學問,是在一師打下了基礎,一師是個好學校?!?/p>

就是在這里,毛的組織才能開始顯露,蕭三回憶說,無論什么時候其他人談話時,毛都“略低著頭或偏著頭聽別人談話,而自己只‘嗯’、‘是的’的回答,在傾聽對方說完之后,他有條有理地給對談者分析,提出要點,作出結(jié)論。他的話并不多,但每一句都很中肯,都能啟發(fā)人,再往前進,再往遠處大處著想,你有什么疑問他只要一談,便會迎刃而解,一切都明朗化,都有了辦法。

另外一個記述毛這段學校生活的人總結(jié)說,毛在會上“從不輕易表態(tài)”,無論是主持會議還是一般發(fā)言—最突出的是他從不作冗長、離題而混亂的講話。如果他旁邊的其他人開始辯論,甚至吵起來的時候,毛都靜靜地用心傾聽各方面的意見。

他的生活方式是清教徒式的,他完全贊同這種觀點。一個人如果過不了金錢與女性這兩關,這個人就不值得一談。他的朋友都說他不輕浮放蕩,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對自己的操行和知識從不感到滿足。

但所有這一切加起來并不意味著他就有了領導別人的公認的才能。他的老師徐特立后來說:“毛在學校里并沒有特別顯示出領導才能,他具有一種謙恭的氣質(zhì)……

十年后,當毛被敵人通緝追捕時,他的家人在后院焚燒他留下來的所有書籍和筆記,有人從“灰燼里”救出了毛的一本作了注釋的課本和一本他自己的筆記本。這本94面的筆記本寫了一萬多字,其中有一部分是公元前4世紀兩本詩集的手抄本。

另一部分是道德和文學課的課堂筆記,可能是1914年記的,內(nèi)容有先秦的哲學、楚辭、漢賦、拿破侖、愷撒、福澤諭吉(日本明治維新的倡導者和把西方文化介紹到日本的人)以及自然科學。

從這本筆記本反映的幾個主題可以看出毛在那一時期的思想發(fā)展狀況。一個是他自己的雄心,這是從他無限的自我中心論發(fā)展起來的。筆記中說:“我之界當擴而充之,是故宇宙一大我也?!泵赋龉糯娜嗜酥臼俊坝袣⑸硗黾叶换谡咭印薄C忉屨f,這樣的人毒蛇螫手,他必斷腕。

毛評論說:“彼仁人者,以天下萬世為身,而以一身一家為腕,惟其愛天下萬世之誠也,是以不敢愛其身家。身家雖死,天下萬世固生,仁人之心安矣。從毛自己寫的這些話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毛就自己的行為對家庭的影響有一種社會犯罪感,可以看出,他是在為他后來拋棄自己的家庭進行辯護。從筆記中當然也看出毛的使命感。

貫穿筆記的第二個主題是強調(diào)刻苦力行的重要性。筆記說:“閉門求學,其學無用。欲從天下國家萬事萬物而學之,則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庇终f:“農(nóng)事不理則不知稼穡之艱難,休其蠶織,則不知衣服之所自。

他特別痛恨的是懶惰。“懶惰為萬惡之淵藪……國而懶惰,始則不進,繼則退行,繼則衰弱,終則滅亡……少年須有朝氣,否則暮氣中之……故曰怠惰者,生之墳墓。

此外毛還注重精細。“人立身有一難事,即精細是也……忽小敗大而可鑒者,愷撒是也。

那本留存下來的加了批語的教科書是弗里德里?!づ轄柹鷮懙摹秱惱韺W原理》,這門課是毛在第一師范求學的最后兩年(1917~1918)由楊昌濟教授的。在這本約十萬字的書上,毛寫了一萬二千字的批語,加上圈點、單杠、雙杠、三角等符號。毛根據(jù)泡爾生的《倫理學原理》曾寫了一篇《心之力》的文章,楊昌濟大加贊賞,給了滿分100分,還寫上“加5”。毛對此非常驕傲,一個朋友說,毛為此到處向人夸耀。

毛特別反對個人的壓抑,他說:“凡有壓抑個人、違背個性者,罪莫大焉。故吾國之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在所必去,而教會、資本家、君主、國家四者,同為天下之惡魔也。

楊昌濟教授曾一度以“長沙的大儒”聞名,他對學生時代的毛澤東影響最深。毛后來評論,楊“是一個唯心主義者,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對自己的倫理學有強烈信仰,努力鼓勵學生立志做有益于社會的正大光明的人。

楊曾在國外留學十年—先在日本,后到倫敦大學,最后到愛丁堡大學,拿了哲學學位。他回國之前在德國一所大學研究康德,成為塞繆爾·斯邁爾恩、T.H.格林和康德的忠實信徒。那些到歐洲“鍍金”、到日本“鍍銀”的留學生回國后大多數(shù)鉆營從政做官或辦實業(yè),而楊先生卻選擇了一個微不足道的位置,當一個師范學校的教員,培養(yǎng)青年人才。

作為一個唯心主義者和進化論者,楊特別熱衷于將思想付諸個人實踐,實事求是。他非常相信意識對物質(zhì)的操縱作用。他特制了一個澡盆,每天早晨都在澡盆里洗冷水澡,不論春夏秋冬,氣候寒熱。他解釋說:“人必須每天做一件艱苦的事來磨煉自己的意志。冷水不僅磨煉意志,還能增強體質(zhì)。但楊自己也乘坐符合他身份的三人抬的轎子來來往往。

毛澤東的導師(后成為他岳父)楊昌濟

楊的學生都很尊敬他,一些學生,包括毛,在楊的倫理學課后也常到楊的家里與他繼續(xù)討論。在這種非正式的討論中,楊敦促他們要有所作為,要爭取留名后世?!胺踩擞谏鐣üαI(yè)者,欲深謀遠慮,動之萬全……”毛第一次到板倉楊家拜訪時,風塵仆仆,一把雨傘,一雙草鞋,步行前往。

與此不同的是徐特立。他出身農(nóng)民家庭,曾留學日本,是學校唯一不坐轎子和人力車而步行去學校上課的兩位教員之一。徐先生曾割破手指,在一封血書上簽名,向皇帝請愿要求召開國會,這一舉動傳遍全湖南,婦孺皆知。

徐的堅定信念對毛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毛后來對他說:“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現(xiàn)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在長沙對毛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第三個人是袁仲謙,人稱袁大胡子,他教古文。毛回憶說,他“嘲笑我的作文,說它是新聞記者的手筆……我只得改變文風……多虧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時仍然能夠?qū)懗鲆黄^得去的文言文。袁要毛從梁啟超的半口語化的文體上改過來,要他改習9世紀韓愈的古文體。

毛開始聽他的,但逐漸覺得袁太保守、太專制。有一次他拒絕重寫一篇把袁不喜歡的句子刪掉的文章,而只是原封不動地重抄一遍,袁氣得把它撕了。另有一次毛剛好碰到袁在大聲斥責一個工友,毛平靜地說:“哪有這樣惡,要這樣罵人!”

學校里其他教員也都幫助過毛,一個教員借給毛舊版的《民報》,另一個曾讓毛暑假在他家住過,第三個和毛一起參加了共產(chǎn)黨。毛和他的同學也相處得甚好,特別是有兩個朋友不僅和他趣味相同,而且和他一樣很有才華。一個是蔡和森,另一個是蕭子升,人們都稱他為蕭瑜—毛在東山小學的老朋友蕭三的哥哥。

楊教授曾經(jīng)說過,他在長沙教過的幾千弟子中有三個最為出色,依次是:蕭瑜、蔡和森、毛澤東。這三個人并不都是同一年級的,但年齡和興趣都很接近,他們常常聚在一起,被稱為“三杰”。

蔡和森來自湘鄉(xiāng),上學前是放牛娃,他高而瘦,兩顆門牙突出,意志堅強,很固執(zhí)。盡管他缺乏“首創(chuàng)精神”,但他對他的朋友說,他想書寫人民大眾而非帝王的歷史,他想統(tǒng)一中國的書面語和口語。整個20年代,直到1931年就義前,蔡和森在中共黨內(nèi)一直是毛最親密的盟友。

在1913年第一師范與第四師范合并的第一天,第一師范的蕭瑜好奇地打量著從第四師范來的學生。和第一師范不同的是,第四師范沒有統(tǒng)一的校服,穿得五花八門。

“有個‘新兵’,”蕭瑜后來回憶道,“長得高大,粗手大腳,粗布衣褲,鞋子破舊,這個年輕人就是毛澤東。“他的臉部生得相當大。但眼睛卻既不大也不銳利,看起人來也是直愣愣的。毛的鼻子扁平,典型的中國鼻。耳朵長得倒是很勻稱,嘴相當小,牙齒白而齊。這一口好白牙使毛笑起來相當有魅力,所以沒有人會認為他不真誠,他走起路來很慢,兩腿合不太攏,搖搖擺擺有點兒像鴨步。他坐下或站起來的動作都是慢吞吞的,而且他講話也很慢,但無疑他是個天才的演說家。

他們?nèi)齻€人在第一天就認識了,因為他們各自的家鄉(xiāng)離得很近,但他們結(jié)成朋友只是因為該校有每周展出優(yōu)秀作文的習慣,蕭瑜和毛澤東的文章好幾次都從各自的班里被挑選出來參加展出。因此他們都讀到了對方的文章。

蕭瑜后來說:“這時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的字跡。他的筆畫粗重,總是把字寫到格子外?!?/p>

后來毛自愧地對蕭瑜說:“你一個小格子里能寫兩個字,而我寫三個字得占兩個格子?!?/p>

蕭瑜當然是全校最優(yōu)秀的學生,毛也很拔尖,但他主要是作文寫得出色,他的作文被認為是特別優(yōu)秀的。作文好就是好學生,所以毛算是好學生。

“他的記憶力很強,”蕭三后來回憶說,人們“說出一個地名,他會立刻說出它在中國的哪個省,或在某一外國的具體地點,在對地理進行特殊研究的同時,他用同樣的方法對付歷史—抓住事件的要點,收集廣泛資料,但并不扯到題外。這種孜孜不倦地獲取知識,很久以來就是毛澤東的特點。而他不遺余力的學習和研究,終于使他成為一個博學者”。

第四師范并入第一師范的幾個月后,毛才得到一個適當?shù)臋C會和蕭瑜面談,他們偶然在走廊上相遇,毛站在這個高年級同學面前,用英語打招呼:“密斯脫蕭。”當時在學校里,學生們用英語交談很時興。

“密斯脫毛。”蕭瑜也客氣地回答。

“你在第幾教室?”毛問。

“第一教室?!?/p>

毛說:“今天下午課后,我想到你們教室看看你的作文,行嗎?”

下午四點鐘下課后,毛來到蕭的教室,他們談了很長時間,談論學校的課程、組織和教員,最后毛借走了他這位新朋友的兩篇文章,鞠了個躬離去。

第二天課后,毛建議蕭飯后出去散步。他們沿著湘江走了兩個小時,毛贊揚蕭的文章寫得好,但不同意他文章中就嚴光問題提出的觀點。嚴光是公元1世紀中國著名學者。他和后來成為當朝皇帝的劉秀私交很好。新皇帝邀請嚴光輔佐他治理中國,嚴光應邀前往京城與皇帝同榻而臥。據(jù)說當晚睡覺時,嚴光無意之中將腳擱在皇帝身上,由此可見他們的關系很親近。皇帝請嚴光當宰相,但他拒絕了,因為他認為政治是卑鄙的行當,他無意吃政治飯。

毛認為嚴光應當接受宰相的職位,而蕭瑜則說毛不懂嚴光的觀點。

何叔衡,人稱何胡子,是共產(chǎn)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他也是毛的校友和朋友,毛說何“非學問之人,乃做事之人……是一條牛,是一堆感情”。其他還有陳章甫、羅學瓚、張昆弟、郭亮與夏曦—他們都是于30年代初犧牲了的共產(chǎn)黨黨員,有些人死前還受到嚴刑拷打。

在長沙上學時,他們常開玩笑稱自己是“棟梁之才”,意指自己是經(jīng)世濟國之才,但只有毛堅持不懈,最后登上了權(quán)力之巔,而蕭瑜走上了無政府主義道路,既反對共產(chǎn)黨,也反對國民黨,大部分時間流落歐洲、南美。

在所有有關毛的學校生活的記載中,很少提到他的性生活,毛自己解釋說,這是因為他們都有崇高的責任感。

“這是一小批態(tài)度嚴肅的人,他們不屑于議論身邊瑣事。他們沒有時間談情說愛,他們認為時局危急,求知的需要迫切,不允許他們?nèi)フ務撆嘶蛩饺藛栴}。我對女人不感興趣……這個年齡的青年生活中,議論女性的魅力通常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是我的同伴,非但沒有這樣做,而且連日常生活的普通事情也拒絕談論?!?/p>

“記得有一次我在一個青年的家里,他對我說起要買些肉,當著我的面把他的傭人叫來,談買肉的事,最后吩咐他去買一塊,我生氣了,以后再也不同那個家伙見面了。我的朋友和我愿意談論大事—人的天性、人類社會、中國、世界、宇宙!

當然也有一些青年婦女有著與毛澤東和他的朋友共同的理想,其中包括蔡和森的妹妹蔡暢,她后來成為共產(chǎn)黨杰出的婦女領袖之一。但是,出于羞澀和社會傳統(tǒng)的束縛,毛19歲、20歲待在長沙的時候沒有去追求艷遇—作為某種補償,這些青年通過這種不同尋常的關系在20世紀頭10年結(jié)成了同盟。

一個暑假,毛留在了學校,沒有回家?guī)退赣H干活,他的朋友蕭瑜說:“他那唯一的一雙鞋,已十分破舊,鞋底都快磨透了,為了拿雙新鞋,他晚些時候總得回家一趟?!?/p>

毛反駁說:“一心想治理天下的大英雄,沒有時間考慮打掃房間!”

在湖南炎熱的夏季,蕭瑜每天都洗澡,而毛澤東幾天都不洗澡,還說蕭瑜洗得太勤了。

“潤之,”蕭瑜揶揄說,“你的汗臭太難聞了?!?/p>

“潤之”(有點兒女人味)是毛澤東給自己取的學名,意思是“滋潤東方”。

這是真的,但毛對汗臭味根本感覺不到,也不在乎別人說他,他不想改變蕭瑜所說的“邋遢”樣。其他兩個暑假留校的學生開始是和毛澤東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后來不得不移到別的桌子上去,與毛保持距離,毛不明白為什么。但蕭瑜可能夸大了毛的邋遢,因為后來毛澤東因每天淋浴而在全校聞名。

毛和蕭還不斷地討論報紙上登載的最新消息,特別對德國的形勢感興趣,因為中國很尊重德國。按照蕭瑜的說法,毛“崇拜”俾斯麥和威廉二世。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在歐洲爆發(fā),這場戰(zhàn)爭對中國產(chǎn)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與此同時,中國的共和革命被軍閥們叛賣。

3深淵蛟龍(1915~1918)

毛在師范學校的頭兩年較平淡,他潛心學習以達到他老師所要求的水平和他的朋友所具有的學問,但1915年以后的中國政治引起了他的關注,新建立的共和國走入歧途,全國發(fā)生動亂,而日本帝國主義則開始對中國提出一系列要求。毛開始投身繁忙的組織活動和政治活動。第一個活動是以抗議學校當局開始的,這是一個標志。起因是該校的校長下令,從秋季開始每一個學生都必須交10元學雜費。

學生們都表示強烈反對,一個學生寫了一篇宣言,專談校長的私德如何不好。毛認為不妥,說他們應該批評學校的管理不善而不應指責校長的私生活,學生們于是讓毛另寫一篇。宣言很快被印好了,但從印刷廠攜帶回校時,被學監(jiān)截獲了。學監(jiān)報告了校長,校長大怒,決定開除包括毛在內(nèi)的17名學生。很幸運的是,一些教員進行干預,毛也就未被開除。

毛澤東在師范期間最有成效的倡儀之一是半夜從宿舍逃睡時想出來的。毛和蕭瑜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夏天吃完晚飯后他們每天都要沿著江邊散步,坐在妙高峰的草坡上休息。1915年的夏天,他們有一次在學校后面的山上待了一整夜,討論他們通過創(chuàng)辦一個新的社團來改變中國的計劃。

袁世凱曾是滿清時期的一個將軍,現(xiàn)在已成為新共和國的總統(tǒng),毛和蕭這兩個青年急切地討論著北京事變,討論這些事件將如何改變中國的未來。當他們交談時,山下學校的號角吹響了熄燈號,只有他們兩個還沒有睡覺的學生,但當時他們都得意忘形地沉浸在交談中,全然沒有考慮熄燈后仍在校外的后果。

他們都認為需要一種新的力量,蕭瑜認為,每個公民都需要進行改造。

“我們兩個就能夠做任何事情!”毛熱烈地堅持道。但蕭不同意,認為必須有許多人、許多有同樣思想的人。“我們兩個可以去組織他們。

他們對自己的同學進行考慮,決定一些最有才智、具有崇高理想的人,10個最優(yōu)秀的人就可以形成一個新社團的核心。新社團的目標是在社團成員中鼓勵良好的道德行為,交流知識,建立緊密的友誼—其最終目的是拯救國家。

他們商定,毛澤東寫一封致長沙各校學生組織的信,闡述他們的行為,以引起他們的興趣,署名是“二十八畫生啟事”—“毛澤東”三個字共有二十八畫。在毛起草第一個章程時,蕭也草草寫了一些有關學會的規(guī)章,然后兩人互相交換,并作了一些修改。這時天已黎明,突然他們聽見了號角聲,這是學生早晨起床的號聲。毛澤東和蕭瑜為制訂他們的計劃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對于毛澤東來說,通過在他最喜歡的新聞媒介—報紙上登廣告來尋求志同道合者是很自然的事。毛后來回憶說:“這時我感到心情舒暢,需要結(jié)交一些親密的同伴。有一天我就在長沙的一家報紙上登了一個廣告,要求有志于愛國工作的青年和我聯(lián)系。我指明了要結(jié)交能刻苦耐勞、意志堅定、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青年。我從這個廣告中一共得到了三個半人的回答?!?/p>

最終結(jié)果是令人沮喪的,那三個響應的人最后都反對或背叛了共產(chǎn)黨,只有那“半個”后來部分實現(xiàn)了毛的理想,還在做共產(chǎn)黨的領導時受到了毛澤東的批評。這半個回答來自一個沒有明白表示意見的青年,名叫李立三?!袄盍⑷犃宋艺f的話之后,沒有提出任何具體建議就走了。我們的友誼始終沒有發(fā)展起來。

毛在1915年秋,廣為張貼他那著名的“二十八畫生啟事”,這封公開信和毛登的廣告用詞差不多,也是邀請人參加的。這封信的最后一行引用了《詩經(jīng)》中的一句“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毛自己動手刻字印刷了這封信,又把它寄到長沙的所有重要學校,信封上寫著“請張貼在大家看得見的地方”。但不是很多人都理解他的曲高之音,毛只收到五六個人的回音。而湖南省女子師范學校第一次收到毛澤東的信時,非常懷疑作者的動機。

一個在學校廣告欄里看到這封信的人給毛寫了一封肯定信,并收到了毛的回信?;匦耪f:他的來信恰似“空谷足音,跫然色喜”。一個星期天他們在定王臺圖書館見了面。沒有什么客套寒暄,毛直截了當?shù)卦儐栠@個青年讀過些什么書。事實上這個青年后來與毛非常接近,參加了毛和他的朋友發(fā)起的辯論會。后來,這個思想相同的朋友的聯(lián)系網(wǎng)正式組織為“新民學會”。

1915年毛當選為第一師范“學友會”干事,他引進了日本學校的一些做法,如組織球賽、游泳、遠足和其他體育活動。毛還組織了一個“學生自治會”,并成為“船山學社”的會員(“船山”是17世紀湖南的反清思想家王夫之的晚號)?!按綄W社”成立于1915年,是湖南愛國人士不滿中國的衰落而創(chuàng)辦的一個論壇。毛呼吁他的同學參加這個學社的每周例會。

1915年9月陳獨秀在北京開始出版《新青年》雜志,從而揭開了中國新文學復興的序幕?!缎虑嗄辍返奈恼潞芏嗍抢畲筢?、魯迅等撰寫的,提倡白話文,強烈呼吁民主和科學。楊昌濟教授為他的學生訂了幾份《新青年》,其中一份給毛澤東?!缎虑嗄辍钒l(fā)表了李大釗寫的許多評論,鼓勵青年一代打碎舊中國,創(chuàng)造新中國,號召他們“沖決過去歷史之網(wǎng)羅”。 毛被這些文章的語言和內(nèi)容所打動。

在楊昌濟教授的介紹下,毛與全國各地一些進步學者建立了通信聯(lián)系,討論國內(nèi)形勢、學習方法、物質(zhì)文化、哲學和世界形勢等問題。他給一個據(jù)說準備為野心勃勃的袁世凱效勞的人去信,告誡說:“方今惡聲日高,正義蒙塞,士人丁此大厄,正當龍潛不見,以待有為,不可急圖進取。 這是1915年11月,幾天之內(nèi)袁世凱采取了自我毀滅的舉動,宣布他要稱帝坐龍廷,結(jié)果引起了強烈的反對,他再也不能恢復元氣,于次年夏天死去。

1917年3月毛第一次和一個外國人進行了聯(lián)系,他和蕭三聯(lián)名給日本著名的民主主義知識分子白浪滔天寫了一封信,這時白浪滔天正來中國參加一個朋友的葬禮。信中寫道:“久欽高誼,覿面無緣,遠道聞風,令人興起……”

然后,這封信談到了實質(zhì)問題:“植蕃、澤東,湘之學生,嘗讀詩書,頗立志氣。今者愿一望見風采,聆取宏教。惟先生實賜容接,幸甚,幸甚! 我們不知道是否真的實現(xiàn)了會面。

毛確實是在鍛煉自己的意志。毛解釋說:“我‘身亦不強’。因而他和他的朋友都成為熱心的體育鍛煉者。

“在寒假當中,”毛回憶說,“我們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繞城,渡江過河。遇到下雨,我們就脫掉襯衣讓雨淋,說這是雨浴。烈日當空,我們也脫掉襯衣,說是日光浴。春風吹來的時候,我們高聲叫嚷,說這是叫做‘風浴’的體育新項目。在已經(jīng)下霜的日子,我們就露天睡覺,甚至到11月份,我們還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這一切都是在‘體格鍛煉’的名義下進行的。這對于增強我的體格大概很有幫助,我后來在華南多次往返行軍中,從江西到西北的長征中,特別需要這樣的體格。

毛第一篇發(fā)表的文章《體育之研究》登在1917年4月的《新青年》雜志上,認為體育與德育、智育同等重要,忽視體育的學生將“僂身俯首,纖纖素手,登山則氣迫,涉水則足痙”。

毛當時最喜歡的一種鍛煉方式是每天洗冷水澡,他從未間斷過,冬天也如此。按照他的官方傳記的說法,在一師的最后兩年,他組織20多人,每天清晨起來就來到井邊,大家脫光衣服,各人從井里提起一桶桶冷水從頭澆淋全身。自己淋,也彼此對著淋。

即使在下雨、下雪和寒風刺骨的秋冬季節(jié),他們還經(jīng)常赤著上身,在學校的后山跑動,摩搓……有次學校開運動會,忽然大雨傾盆,大家都急著跑回屋內(nèi),唯有他毫不在乎,候大家走盡,才回教室,全身都濕透了。

另一項喜愛的運動是游泳。毛常和蔡和森等幾個朋友課后到湘江游泳,暑假他們結(jié)伴住在岳麓山時,常常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到湘江中一狹長的沙洲那兒去游泳。游完后,他們“就在沙灘上或坐、或睡、或賽跑,興之所至,隨意漫談,他們的身體淋浴在流光晚照之中,他們的心卻馳騁在人生的戰(zhàn)場上”。

他完全是在實踐孟子的教誨:“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p>

這時毛的才干開始得到承認。1917年6月第一師范進行復雜的“人物互選”,400余名學生投票選舉各方面杰出的學生。毛在德育和智育方面得票最多,尤其是在敦品、自治、文學、言語、才具、膽識方面得到的評價最高。

就在這年暑假,毛順便去看他的朋友蕭瑜。他已經(jīng)畢業(yè),并在長沙楚怡學校教書。毛澤東想問問蕭瑜打算怎樣過暑假。

蕭瑜告訴毛澤東說:“我有一個新計劃。我決定做一段時間的乞丐?!?/p>

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蕭瑜詳細地向他解釋說,他曾經(jīng)當過兩三天乞丐,覺得很放松,很令人振奮。他現(xiàn)在想再試一次,時間長些,去體驗乞丐的生活。

“聽起來很有趣?!泵辛似饋?,“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嗎?

實際上,毛以前就讀過《民報》上登載的介紹兩個中國學生旅行全國直至西藏的文章?!斑@件事給我很大的鼓舞,”毛后來回憶說,“我想效法他們這些榜樣,可是我沒有錢,所以我想應當先在湖南旅行一試。]聽起來這個新奇的暑假旅行建議似乎是毛澤東提出來的,而蕭瑜則說是他的主意。

最后兩人決定一起出去“行乞”。放假后,毛來到蕭瑜的學校,他穿著一身舊的褲褂,頭剃得像個士兵,帶著一把雨傘和一個小布包。包裹里有一套換洗衣服、毛巾、筆記本、毛筆和墨盒。這次旅行他們都是身無分文。

他們離開長沙,蕭瑜走在前面,毛澤東走在后面。蕭瑜后來據(jù)此畫了一幅漫畫。不久走到了湘江邊上,他們都不想弄濕行裝,又沒錢雇人擺渡,但又不想去上游乘免費渡船,最后他們上了一條劃船。直到船行江中,他們才告訴船夫他們身無分文。他們知道這時船東也不會把船劃回去,因為船上還有其他幾個乘客。船靠岸后,他們和船夫吵了一架,然后把布鞋脫下?lián)Q上草鞋,繼續(xù)上路。

下午,他們饑腸轆轆,于是打聽附近是否有讀書人家。經(jīng)人指點,他們找到了一個并不認識的現(xiàn)已告老還家的翰林。為翰林寫了一首詩,翰林才接待了他們,并給了他們一點錢,夠他們花一兩天。

接下來他們又到了以前的老校友何叔衡—何大胡子的家。

“我們在進行一項嘗試,”毛對驚訝的何大胡子解釋說,“嘗試著不帶分文地旅游,愈遠愈好。我們真像是叫花子一樣!”

何震驚了。蕭瑜解釋說,他們是想看看他們是否也能解決各種困難。

何嘆息說:“你們真是兩個奇怪的家伙。你們做的事真乃怪哉也!”

這兩個青年人繼續(xù)往前走,但他們行乞的下一家不愿給他們飯吃,他們就坐在門口不走。最后,吝嗇的主人塞給他們一把花生,要他們走。

那老頭毫無辦法,最后只好答應他們。

在游歷中,毛澤東和蕭瑜談政治,談社會。在談及公元前3世紀的皇帝劉邦時,他們爭論起來了。毛認為劉邦是大英雄,因為他是第一個由平民當上皇帝的,蕭瑜則認為他是個暴君。

“他并不能算殘暴,”毛大聲說,“如果你把劉邦放在他那個時代考慮,并把他與其他皇帝相比較的話。

還有一次他們討論起中國的家族制度。

毛說:“我以為中國人的家族觀念太重,所以人們?nèi)狈γ褡甯星??!?/p>

蕭也認為,把兒子完全當做家庭的私產(chǎn),一定要站在父母一邊的做法是錯誤的?!暗膊⒉煌耆珜儆趪摇?浯蟮膰矣^念和夸大的家庭觀念是一樣有害的?!?/p>

“你對子女的觀念,我覺得有些奇怪?!泵J為國家應當高于一切。毛進而說道:“在未來理想的國家中,兒童們將由國家來撫養(yǎng)和教育……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有一個強有力的好政府!”

游歷一個月,走了900多里路,他們回到長沙,然后就分手了。分手前,蕭瑜告訴毛澤東,他想回去看看父母,又問毛:“你呢?”

毛告訴他:“我也要回家,他們給我做了兩雙鞋子,正等著我呢。

毛自己總結(jié)這次旅行說:“我們走遍了這五個縣,沒有花一個銅板。農(nóng)民給我們吃的,給我們地方睡覺,所到之處,都受到款待和歡迎?!痹谒约旱乃枷胫?,他是把這次旅行與公元前2世紀的史家司馬遷相比的。司馬遷差不多在同樣的年齡游歷了當時的中華帝國,并記載了帝國內(nèi)的世俗民情。

在第一師范時,有一年毛和他的朋友蔡和森、張昆弟經(jīng)常住在江那邊岳麓山頂上的愛晚亭里。他們不帶早飯、晚飯,主要是以新鮮蠶豆為食。每天早上跑到山頂去沉思,再下到江里或池塘里游泳。他們的另一個喜好是“練聲”。蕭三回憶說:“他們跑上山頂大嚷大叫,或朗讀唐詩。他們還爬上城墻,吸足氣向呼嘯著的亭風喊叫。”

他們宿在亭里時,三個人每人只有一條毛巾、一把傘和盡可能少的幾件換洗衣服。毛通常穿一身灰色長袍,和其他兩人不同。即使回校后,他們?nèi)艘渤T诓賵錾下端?,直至寒冬降臨。

后來其他朋友也參加了這個三人小組,逐漸發(fā)展成一種夏令營。這些青年心憂國家、關心未來,他們把苦難當做一種訓練,為即將到來的改造國家的社會的斗爭而“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青年毛澤東最初寫的一首很有名的詩句說:

與天奮斗,其樂無窮。

與地奮斗,其樂無窮。

與人奮斗,其樂無窮!

1917年中秋節(jié),他們在一起討論是政治還是教育才是救國良方,毛堅持必須戰(zhàn)斗。

從毛的朋友張昆弟的日記中,可以窺見當時這些身體鍛煉和思想辯論的熱烈場景。

“1917年9月16日。今日星期,約與蔡和森、毛潤之、彭則厚……作一二小時之旅行。早飯后……三人遂沿鐵道行,天氣炎熱,幸風大,溫稍解。走十余里,休息于鐵路旁茶店,飲茶解渴,稍坐又行。過十余里,經(jīng)大托鋪,前行六里息飯店,并在此午飯,飯每大碗五十文,菜每碗二十文,三人共吃飯五大碗,小菜五碗。飯后稍息,擬就該店后大塘浴,以水淺不及股,止。遂至店拿行具前行,未及三里尋一清且深之港壩,三人同浴,余以不善水甚不自由。浴后,行十四里至目的地,時日將西下矣。遂由山之背緣石砌而上,湖水清臨其下,高峰秀挹其上,昭山其名也。山上有寺,名昭山寺。寺內(nèi)有和尚三四人,余輩告以來意,時晚,欲在該寺借宿,和尚初有不肯意,余輩遂有作露宿于叢樹中之意,和尚后允借宿,露宿暫止。晚飯后,三人同由山之正面下,就湘江浴。浴后,盤沙對語,涼風暖解,水波助語,不知樂從何來也。久之,由原路上,時行時話,不見山之倒立矣。和尚待于前門,星光照下,樹色蒼濃,隱隱生氣勃發(fā)焉。不久進寺,和尚待余輩至一客房,指曠床為宿處,并借余輩小被一塊。房外有小樓一間,余輩至小樓納涼,南風亂吹,三人語笑稱善者久之。談話頗久,甚相得也。

在幾周前另外一篇日記中,張昆弟描述了他夜宿蔡和森家的情況,毛也在蔡家度過很多愉快的夜晚。日記中說:“床即就長凳兩條,門板一塊,架走廊邊。蔡君云,自移居此地,未曾進房睡宿。”

毛此時雄心勃勃,要改造中國,要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一個新社會,他的朋友說他“身無半文,心憂天下”。

然而中國的形勢,尤其湖南本省的形勢正在日益惡化,帝制推翻后,政治力量兩極分化,封建軍閥在北京建立政府,占據(jù)北方,而孫逸仙領導的共和派則以廣州為中心,南方為基地,與北洋軍閥分庭抗禮。中國的軍閥混戰(zhàn)“引狼入室”,軍閥各自勾結(jié)渴望在中國立足的帝國主義國家。長沙的湘江河里,游弋的是列強的戰(zhàn)艦,日本的“太陽旗”,美國的“花旗”,英國的“米字旗”隨風招展,河岸上則是“日清”、“太古”、“怡和”等外國公司的洋房。

戰(zhàn)火連年又逢自然災害,民不聊生。1915年有四條江河包括湘江,洪水泛濫,人死無數(shù)。土匪趁機燒殺搶掠,強奸婦女,綁票勒索。湖南遭遇了幾百年未遇的大劫難,人們看不到一線光明和希望,“中國將亡,中國將亡”的論調(diào)隨處可以聽到。

毛和他的朋友則完全不是這樣,他們對中國的前途仍然抱有信心和責任感。他們在1917年下半年受到了托爾斯泰的巨大鼓舞,他的《俄國的偉大精神》一文以及他對世界和平與博愛的向往激勵著毛和他的戰(zhàn)友們。張昆弟9月23日的日記說:“毛君潤之云:現(xiàn)在國民思想狹隘,安得國人有大哲學革命家、大倫理革命家,如俄之托爾斯泰其人,以洗滌國民之舊思想,開發(fā)新思想?!泵种鲝垺凹易甯锩熒锩?;革命非兵戎相見之謂,乃除舊布新之謂”。

毛在讀了泡爾生的《倫理學原理》后所寫的批評中也闡發(fā)過這種思想:

吾嘗慮吾中國之將亡,今乃知不然。改建政體,變化民質(zhì),改良社會……無憂也。惟改變之事如何進行,乃是問題。吾意必須再造之,使其如物質(zhì)之由毀而成,如孩兒之從母腹胎生也。國家如此,民族亦然,人類亦然。各世紀中,各民族起各種之大革命,時時滌舊,染而新之,皆生死成毀之大變化也。

1917年8月在寫給北京學者的信中,毛闡述了中國哲學之必要,這不是簡單的西方來取代的問題,因為西方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也已表明,它不能解決人類的問題,因而東、西方的思想都應利用。“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盡是,幾多之部分,亦應與東方思想同時改造也。

有一次在第一師范與耶魯預備學校(由海外華人資助)進行足球比賽時,毛突然從觀眾中跳起來大喊:“揍這幫洋奴!”

1917年,毛在擔任第一師范“學友會”干事兩年后被選為“學友會”總務兼體育研究部部長,他認為“學友會”應注意學術研究和體格鍛煉。為此“學友會”設立了15個部,包括手工、拳術、劍術和競技等。他甚至還提出設立合作社性質(zhì)的營業(yè)部,但校方不同意。

毛主張各部部長由高年級學生擔任,不要像過去那樣由教員擔任。他認為四五年級的學生就要畢業(yè)了,應培養(yǎng)主動和管理的能力,根據(jù)毛的建議,“學友會”通過的決議有發(fā)表學生成績,設立學生成績展覽處,設立圖書館,征集資金等。

湖南省立第一師范湘潭學友會合影,二排左三為毛澤東

其目的是要求學生在下課之后或在晚上,參加各種各樣的學術或體育活動,以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品格和技能。這樣大的一個學生自治組織在湖南歷史上還是前所未有的,顯然毛澤東功不可沒。“學友會”舉辦公開的辯論會、學術研討會和演講會,并組織體育運動會和旅游,為在雨天提供活動場所,毛還在學校設立了乒乓球桌。

“學友會”的會議通常都由毛澤東主持,他的半官方傳記作者評論說:“在大家爭辯激烈時,從不輕易表態(tài),等到大家意見發(fā)揮已盡,他才從容作出總結(jié)。他的總結(jié)總是取長舍短,斟酌盡善;對于一個問題,一種爭論,總是分析深入,抓住要害。所以大家都心悅誠服。好些爭論即因他精切簡當?shù)钠饰龆玫浇鉀Q。

毛這時與許多城市的學者和學生建立了通信聯(lián)系。毛后來回憶說:“我逐漸認識到有必要建立一個比較嚴密的組織。1917年,我和其他幾位朋友一道,成立新民學會?!碑敃r在中國的一些大城市已建立了一些類似的組織,如周恩來在天津創(chuàng)辦的“覺悟社”。所有這些組織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新青年》的影響。

新民學會是根據(jù)1915年某天晚上毛澤東和蕭瑜在山坡上的靈機妙想創(chuàng)辦的。1918年在蔡和森家舉行了一個會議,正式宣布成立新民學會。那天是星期天,出席會議的13個人,除了毛和蔡外,還有何叔衡、陳昌、羅學瓚等人。他們都推舉毛當總干事,但毛推辭了,最后擔任副干事。一年以后新民學會的成員超過70人,大多數(shù)是優(yōu)秀學生和進步教師。

新民學會甚至還有一些女會員,包括蔡暢,即蔡和森的妹妹,這在那個時期相當不尋常。婦女地位是新民學會從一開始就關心的問題。學會每周或每兩周開一次會,由毛主持,討論學術或政治問題。據(jù)說,有時候,某個問題的討論持續(xù)一個星期。

毛澤東起草了學會的章程,宣布學會的宗旨是改造中國和世界,同時規(guī)定:不狎妓,不賭博,不納妾,反對其他不良行為。毛在1918年吸收進新民學會的數(shù)十名會員,后來多半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中毛派集團的核心成員,包括劉少奇、任弼時和王若飛。

除此以外,毛還負責開辦了一所夜校。夜校是1917年第一師范的教員開辦的,但未能堅持下去,學友會后來接替了這一工作。毛把開辦夜校視為擴大學校影響,使其越出校園的重要手段,同時創(chuàng)辦夜??梢詣?chuàng)造某些一師所缺乏的東西,對一師毛常感到厭煩。有天早晨他對一個朋友說:“昨天晚上我差點退學,我三次走到校長辦公室門口,準備提出退學申請?!?/p>

夜校面向鄰近的產(chǎn)業(yè)工人招生。招生廣告是用白話文寫的,這在當時也是新鮮事物。招生廣告通過警察所張貼出去,但僅有9人報名,因而毛組織一批同學帶了600份廣告,深入到住戶區(qū)進行張貼宣傳,結(jié)果3天內(nèi)就有120多人報名,后來又不斷地有人來報名,最后不得不截止報名,毛在《夜學日志》上記載當時工人這種迫切要求學習的情形“如嗷嗷之待哺也”。

招生廣告是毛澤東寫的:

列位大家來聽我說句白話。列位最不便益的是甚么,大家曉得嗎?就是俗話說,講了寫不得,寫了認不得,有數(shù)算不得……所以大家要求點知識,寫得幾個字,認得幾個字,算得幾筆數(shù),方才是便益的。雖然如此,列位是做工的人,又要勞動,又無人教授,如何能到這樣,真是不易得的事?,F(xiàn)今有個最好的法子,就是我們第一師范辦了一個夜學。今年上半年學生很多,列位中想有聽過來的。這個夜學專為列位工人設的,從禮拜一起至禮拜五止,每夜上課兩點鐘;教的是寫信、算帳,都是列位自己時刻要用的。講義歸我們發(fā)給,并不要錢。夜間上課又于列位工作并無妨礙。

在20世紀第一個10年,湖南成為南北各派軍閥混戰(zhàn)的場所,幾乎每年都有各家軍隊進入大城市招兵買馬,燒殺掠奪。毛在1913年、1917年和1918年親眼目睹了一系列兵禍。來往的軍隊占學校為軍營,因而學校教學常被打斷。第一師范有大量的宿舍樓,又緊臨鐵路,也就成為軍隊經(jīng)常駐扎的地方。毛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第一師范就被占過3次。

1915年臨時軍事當局頒發(fā)文告,指責學校的政策,教員和學生都非常憤怒。毛以“學友會”的名義,把以前一些重要學者的文章集成小冊子,抨擊弊政。同學們都這樣贊揚他,“我們只知道暗里罵,就沒有想到如何更進一步去做”。軍方派警察到學校搜查,連學生的書籍、行李都被搜遍了,但因為毛事先做了準備,結(jié)果并沒有查到什么。

1917年當軍隊再度逼近長沙時,毛領導全校學生志愿軍“分夜逡巡,警衛(wèi)非?!?。他們用的武器是一些上操時用的木槍。軍隊即將進城時,毛從地方警察局弄到了一些真槍,領人在校后守衛(wèi)。有一段文字記載說:

“膽小的同學和教職員都伏在后面寢室的地板上,一動不敢動。學校的辦事人員這時都聽從‘學友會’總務毛澤東的指揮。待王部潰軍在暮色中慢慢蠕動,距離伏地不遠時,他就命令警察在山頭鳴槍,其余持木槍的同學便大放爆竹,齊聲呼喊:‘傅良佐逃走了,桂軍已經(jīng)進城,繳槍沒事!

結(jié)果潰軍把槍繳了,并由地方商會出錢遣散了。第二年當長沙又被侵入時,毛澤東又領導同學們組織“警備隊”,并和其他學校聯(lián)合,組織學生保安隊,巡邏街市,維持秩序,還組織了一個“婦孺救濟會”,到街頭救濟受兵災的婦女和兒童,毛后來說,這是我第一次搞軍事。他感到這不是最后一次。

毛后來回憶說:“我在……1918年畢業(yè)。”5月底,他把“學友會”的工作移交給了別人。他認為,在第一師范學校的生活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我的政治思想在這個時期開始形成。我也是在這里獲得社會行動的經(jīng)驗的。

當然,那時他還沒有接觸到馬克思的著作。在1918年他畢業(yè)離校時,“我的思想是自由主義、民主改良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等思想的大雜燴。我憧憬‘19世紀的民主’、烏托邦主義和舊式的自由主義,但是我反對軍閥和反對帝國主義是明確無疑的。

關于在長沙所受的學校教育,毛一直持嚴厲的否定態(tài)度。在將近50年后,他回憶總結(jié)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時說:

我就是綠林大學的,在那里學了點東西。我過去讀過孔夫子,四書五經(jīng),讀了6年,背得,可是不懂。那時候很相信孔夫子,還寫過文章。后來進資產(chǎn)階級學校7年。七六十三年。盡學資產(chǎn)階級那一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還講了教育學。5年師范,2年中學,上圖書館也算在內(nèi)……十三年學的東西,搞革命卻用不著,只用得工具—文字。寫文章是個工具。

把國家的、社會的問題同教室、走廊和長沙的山水、田野分離開來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畢業(yè)后,毛就立刻面臨更困難得多的挑戰(zhàn),這就是尋找實現(xiàn)那牢牢扎根于他頭腦中的理想的途徑。

4 轉(zhuǎn) 變(1918~1921)

毛澤東畢業(yè)時24歲,但在自由等待工作的新生活的最初幾周內(nèi),他過的仍是一種他喜歡的浪漫生活,他和朋友們住在岳麓山“湖南大學籌備處”。他們和過去一樣用蠶豆拌米煮飯吃,赤腳上山撿柴,到很遠的地方挑水。其余時間則讀書討論他們的未來計劃,有時也到愛晚亭上遠眺,去岳麓宮、禹王墳憑吊。

1918年夏,毛又徒步游歷了湖南。這次是和蔡和森一起。一條毛巾,一把雨傘,一雙涼鞋就是他們的全部行裝。他們倆用兩個月的時間調(diào)查各村各鄉(xiāng)的風土人情、農(nóng)民生活、租稅情況,了解地主與佃農(nóng)和無地農(nóng)民的關系。調(diào)查途中,他們常常露宿野外,以山楂野果為食。毛和蔡很快就成為新民學會中親密的伙伴。

同時,新民學會的會員也開會討論自己的前途,提出了出國留學的主張。毛在會上說:“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去什么國家,然后是怎么去。我們要把每件事都組織得十分周密。我認為我們分開到各個國家去留學最好。主要是美國、法國、英國和日本。

楊昌濟教授已在北京大學任教,他給毛寫了一封信,告訴他,現(xiàn)在青年人中出現(xiàn)了去法國的新浪潮。毛回憶說:“當時湖南有許多學生打算用‘勤工儉學’的辦法到法國去留學。法國在世界大戰(zhàn)中曾經(jīng)用這種辦法招募中國青年為它工作。這些學生打算出國前先去北京學法文。

毛熱情支持赴法勤工儉學,實地了解俄國和歐洲的革命真相的主張,因此他和蔡和森開始組織湖南省的進步青年參與這一運動。蔡和森在6月底去北京進一步了解有關情況并與各方面進行聯(lián)系。蔡到北京后回信敦促毛澤東速去北京,和他一起領導實施赴法勤工儉學的計劃,又說楊昌濟教授也希望毛到北京,就讀北京大學。

1920年5月8日,毛澤東在上海半淞園為翌日赴法勤工儉學的新民學會會員送行(左起:蕭三、熊光楚、李思安、歐陽玉生、陳紹休、陳純粹、毛澤東、彭璜、劉望成、魏璧、勞君展、周敦祥)

9月,毛澤東決定到北京去,和他同去的還有20多名自愿赴法留學的青年。那一年黃河漲水,沖斷了鐵路線,火車在河南郾城附近停運。毛利用候車的時間走訪了附近的村莊,考察農(nóng)民的生活狀況。

當毛澤東和同伴們抵達北京時,湖南自愿赴法的青年已有40多人,比任何省都多。就連毛的老師徐特立雖已年過40歲,也放棄了在湖南的教授職位,志愿赴法。

毛特別注意鼓勵女青年參加赴法勤工儉學。在長沙,他組織了一個“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這其中蔡暢是毛最要好的朋友蔡和森的妹妹,后來嫁給中共副總理李富春為妻。值得一提的是,蔡暢自己回憶說,她和她的哥哥和毛一樣,在那時都表示反對婚姻,宣布他們決不結(jié)婚。

當一群湖南女青年,包括蔡暢以及她哥哥的未婚妻向警予即將赴法時,毛認真地對向警予說:“希望你能引大批女同志出外,多引一人,即多救一人。

在北京時,毛和蕭瑜以及其他兩個朋友應楊昌濟教授的邀請,最初住在豆腐池胡同楊家新宅,但不久就搬到了鄰近北大的三眼井胡同。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來自湖南長沙新民學會的8名會員就擠在兩間租來的房子里,其中一間作書房,另一間作臥室。

床是北方的炕,用磚壘起,底下燒火取暖。但8個湖南學生生不起火,所以8個人只好擠在一塊兒,以保持體溫,抵御北京冬天的嚴寒。毛回憶說:“我們大家都睡到炕上的時候,擠得幾乎透不過氣來。每逢我要翻身,得先同兩旁的人打招呼。 他們自己在一個小爐子上做飯,大家掙錢,大家花。8個人只有一件大衣,所以天氣特別冷的時候,他們只好輪流穿著大衣出去。到了年底,他們有了3件大衣,但毛一直沒有設法替自己買一件。

然而這個住處地點特佳,對毛和他的朋友工作和學習都很方便,他們可以隨便去北京大學聽課。羅學瓚在給家里寫的信中說,他們“皆敦品力學之人,侄素所欽佩者,朝夕與處,時有受益”。

盡管經(jīng)常鍛煉,毛的身體并不太好。毛在北京的一個朋友說,毛那時還在咯血,可能染上了肺結(jié)核,因而堅持要和別人分筷吃飯。他的腳底曾受感染,在醫(yī)院治了一個月。

盡管條件艱苦,但“故都的美對于我是一種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補償”,毛后來回憶說,在公園和故宮的庭院里他看到了北方的早春?!氨焙I线€結(jié)著堅冰的時候,我看到了潔白的梅花盛開。我看到楊柳倒垂在北海上,枝頭懸掛著晶瑩的冰柱,因而想起唐詩人岑參詠北海冬樹掛珠的詩句:‘千樹萬樹梨花開?!本?shù)不盡的樹木激起了我的驚嘆和贊美?!?/p>

最后雖然毛被邀請赴法,但他選擇留在國內(nèi)。對他來說,這是個很有趣的決定,因為這是他第一次拒絕一個上升發(fā)展的機會。他后來解釋說:“我并不想去歐洲。我覺得我對自己的國家還了解得不夠,我把時間花在中國會更有益處。

毛向他的老師徐特立解釋他留在國內(nèi)的原因與此稍有不同。

“毛具體研究了辛亥革命的失敗,”徐特立后來說,“得出結(jié)論認為失敗的原因在于中國知識分子脫離廣大人民群眾。知識領袖要取得任何革命的勝利都必須密切聯(lián)系這個國家的公民。就因為這個原因,在大戰(zhàn)結(jié)束后當我邀請他和我同去法國時,他拒絕了。他更愿意增加有關中國的知識,而不是去法國。

毛對他的同學、朋友談了4點他留下來的原因。首先一個原因顯然是由于資金問題。他一點錢也沒有,盡管路費大大減少了。但200元錢對他來說是一大筆錢,他知道沒有人能借給他這么多錢。第二,語言上不能過關。在學校時,他甚至連最簡單的英語發(fā)音都沒有掌握,更不要說學法語了。第三,他覺得留在北京不僅可以繼續(xù)學習,而且也可以為新民學會招收新會員,并且可以在北京為那些去法國的人充當可靠的聯(lián)系人。最后,他明白自己是個行動者,自己的未來發(fā)展在政治組織上,而不是在學問上,所以他對為學習而出國并不真的感興趣。學習對毛來說只不過是達到目的的一個手段。

對于那些他不很了解的人,毛首先強調(diào)他年齡太大了,那時已25歲了(其他人的平均年齡是19歲),其次說他外語能力很差。但真正的原因,也許從來沒有明確地說過,雖然7年以后毛寫的一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的文章中有所披露。毛指出,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又在資本主義化的城市里學習的學生只能扮演“半身土氣半身洋氣的角色”。毛害怕法國之行會使他在文化上成為一個國際主義者,因而失去了他自己國家普通老百姓對他做領袖的支持。他也感覺到在外國環(huán)境下,他就不能在他的同伴中出類拔萃。

其他人也同意毛留下來,蕭瑜和蔡和森曾就他如何能在首都生活下去討論過好幾次。他們正在北大吸收新民學會會員,因此毛最好的去處就是進北大。蕭瑜后來回憶說:“我們想到教室清潔員的工作,因為教室清潔員做完他的工作后,還可以旁聽。北京大學確實需要一個人在課后擦黑板、掃教室。這項工作很輕松,而且還可以經(jīng)常接觸到教授和學生?!钡敲鯓硬拍艿玫竭@樣一個工作呢?

他們?nèi)フ倚iL,這位校長當時正密切注意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他給他們寫了一個條子,讓他們帶著去找北大圖書館館長李大釗。條子上說:“毛澤東為實行勤工儉學計劃想在校內(nèi)工作,請將他安排在圖書館中……”李大釗恭敬地照辦了,給毛安排的工作是打掃圖書館,整理書刊雜志。

蕭瑜回憶說:“這完全是蔡校長幫忙的緣故,因為李大釗身居高位,是不過問用人之類的小事的?!睅啄旰?,李在回憶這件小事時還有點發(fā)窘。“我收毛澤東做清潔工作,”李大釗告訴蕭瑜說,“完全是遵守蔡校長的指示。我并不知道他是你的好朋友,希望你能原諒我。

李大釗過去發(fā)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曾給毛以巨大的鼓舞,又是他把馬克思主義介紹到中國來,現(xiàn)在毛發(fā)現(xiàn)他就在隔壁房間里。毛回憶說,他當時“工資不低,每月有八塊錢”。那時一個月五六塊錢就夠吃飯,但毛仍非常節(jié)省,只在晚上吃頓飯,而且只吃土豆和花生,從不吃肉,也不吃青菜。對多數(shù)人扔掉的北京大白菜幫子,據(jù)說他發(fā)明了一種新的吃法:加鹽煮。

如果毛希望通過他的工作之便結(jié)識當時的一些知識界巨人的話,那他就會失望。毛抱怨說:“我的職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項是登記來圖書館讀報的人的姓名,可是對他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我這個人是不存在的?!痹谀切﹣韴D書館的人中,毛澤東認出了一些文學和知識界頭面人物的名字,毛對他們極有興趣?!拔掖蛩闳ズ退麄兣收務魏臀幕瘑栴},可是他們都是些大忙人,沒有時間聽一個圖書館助理員說南方話。

北京大學紅樓。1918年8月至1919年3月毛澤東在北京期間,曾在這里擔任圖書館助理員

當時的中國新文化運動領袖胡適后來回憶說,毛要求去聽他的課。胡評論說,在作文方面,他很出色。但另有一個傳聞說,有次胡適上完課后,毛想向他提一個問題,胡適拒絕了,因為毛不是他的正式學生。

文科學長、《新青年》雜志的主編陳獨秀和圖書館館長、政論作家李大釗是北大兩位激進領袖,也是無可爭辯的最早把馬克思主義介紹到中國的人,但他們在毛第一次默默無聞地進北京的時候,都沒有注意到他。和過去一樣,毛受到了那些表面上是他前輩的人的冷遇。這也正是毛的生活哲學:越是被人視為粗俗的鄉(xiāng)巴佬,遭人鄙視,他越是堅定了通過艱苦而激烈的政治斗爭,強行對社會提出自己的要求的決心。

他在北京的時間并沒有完全荒廢,他參加了哲學會和新聞學會,為的是能夠在北大旁聽。在這些圈子里,他認識了一些人,諸如張國燾,后來成為他爭奪共產(chǎn)黨領袖地位的對手。

他在首都最好的朋友都是無政府主義者,其中包括他的3個湖南籍的室友,還有一個學生。但這4個人都沒有成為共產(chǎn)黨,盡管他們也都贊成群眾運動和革命。他們介紹毛閱讀克魯泡特金、巴枯寧和托爾斯泰的著作。

他在北京的時候正是十月革命的影響在中國逐步深化的時期。30年以后毛宣布:“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國人不但不知道列寧、斯大林,也不知道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chǎn)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jié)論。

1918年10月毛參加了李大釗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還參加了一個類似的但更廣泛的組織“少年中國學會”,李大釗也是組織者之一。這時毛自己讀的書基本還是傳統(tǒng)主義者的著作。他告訴他的朋友,他讀了許多史書,特別是司馬光的古典著作。

但毛最感興趣的還是馬克思主義。他贊同馬克思主義以理性和唯物主義為前提,和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確定性以及它對人類平等和尊嚴的肯定,而毛最為贊嘆的是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革命信條在俄國的成功實踐。當時中國毛那一代年輕人都有這種看法。

第二年2月,就在毛離開北京之前,李大釗的文章《青年與農(nóng)村》發(fā)表。其中一些話一定深深地打動了毛,文章特別指出:“我們中國是一個農(nóng)國,大多數(shù)的勞工階級就是那些農(nóng)民。他們?nèi)羰遣唤夥?,就是我們國民全體不解放。

毛自己承認正是在北京,他第一次產(chǎn)生了愛情。他說:“也正是在這里,我遇見而且愛上了楊開慧。她是我以前的倫理教員楊昌濟的女兒。在我的青年時代楊昌濟對我有很深的影響,后來在北京成了我的一位知心朋友。但他們第二年才結(jié)婚。

1919年初,毛陪同赴法的學生去上海,他們要在上海乘輪船。毛記得:“我只有到天津的車票,不知道到后怎樣才能向前走?!钡质怯捎谶\氣,他從另一個同學那兒借了20元錢,使他能夠繼續(xù)去南京。這次華北之行,使毛飽覽了祖國的許多名勝古跡。

“我在北海灣的冰上散步。”他驕傲地回憶道,還環(huán)行走過保定府、徐州和南京的城墻。“我在曲阜下車,去看了孔子的墓。我看到了孔子的弟子濯足的那條小溪,看到了圣人幼年所住的小鎮(zhèn)?!泵吹较鄠魇强鬃佑H手栽植的那株有名的樹,并且看了孟子的出生地,他還登了中國最有名的五岳之一,山東的神岳泰山。

這時大多數(shù)中國知識分子都對中國國內(nèi)的動亂和凡爾賽和會上中國在國際上的命運感到焦慮。日本公開收買中國代表團,以謀求日本在中國的特權(quán)的繼續(xù)存在,其他戰(zhàn)勝國更不愿意放棄在中國的“治外法權(quán)”,伍德羅·威爾遜所鼓吹的自決難以實行。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北京自發(fā)產(chǎn)生的抗議內(nèi)憂外患的學生運動,當時毛正在參觀他自己國家的圣地—顯然他從中汲取了營養(yǎng)。

從南京起,“我……又不名一文了,我也沒有車票?!边@次沒有人借給他錢,他不知道怎樣才能繼續(xù)前進?!翱墒歉愀獾氖?,我僅有的一雙鞋子被賊偷去了!”好運又一次解救了他,他在火車站外遇見了從湖南來的一個老朋友。這個人借錢給毛買一雙鞋,還足夠買一張到上海的車票。到了上海,毛了解朋友們到已經(jīng)募集了大批款項,不僅可以送學生到法國去,而且他還可以回到長沙。

學生們3月下旬乘一條日本輪船走了,毛送他的朋友上船后就起程返回長沙。在長沙,他寄宿在這座城市對面的河邊,重新開始了一天一頓蠶豆加米飯的斯巴達式的生活。

他回湖南后的一項任務是維持新民學會的聯(lián)系。許多會員當時正在歐洲各地學習,他建立了一個每月通信制度,印刷、發(fā)送在法國的會員們給他寄來的有待進一步研究的信件和他們提出的問題。在毛的編輯下,最后出版了三卷通信集。

1919年,在長沙時的毛澤東

1919年,毛澤東三兄弟與母親在長沙合影

然而,這個青年社團的團結(jié)不可避免地難以持久。大部分會員和毛一樣都很革命,他們不滿現(xiàn)狀,但也出現(xiàn)了一個改良派,主張從現(xiàn)實出發(fā)。還有一個中間派,他們左右搖擺,沒有確定的思想。后來,當共產(chǎn)黨在湖南正式建立組織時,新民學會發(fā)生了分裂,大多數(shù)會員—但不是全部—參加了這個新黨。

毛開始應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在修業(yè)小學教歷史。作為一個單身漢,他住在學校里,仍然只有幾件極簡單的行李:“一頂農(nóng)家用的老藍夏布蚊帳,一床席子,幾本書作枕頭,經(jīng)常穿的是一件洗得不藍不白的竹布長衫。”在25歲的時候,毛終于開始掙錢了。

小學的生活幾乎談不上享受,當了幾個星期的教師后,毛在一篇長文里給教師的命運畫了一幅像:

諸君!我們是小學教師。我們整天的教課,忙的真很!整天的吃粉筆屑,沒處可以游散舒吐。這么一個大城里的小學教師,總不下幾千幾百,卻沒有專為我們而設的娛樂場。我們教課,要隨時長進學問,卻沒有一個為我們而設的研究機關。死板板的上課鐘點,那么多,并沒有余時,沒有余力—精神來不及!—去研究學問。于是乎我們變成了留聲器,整天演唱的不外昔日先生們教給我們的真?zhèn)髦v義。我們肚子是餓的。月薪十元八元,還要折扣。有些校長先生,更仿照“克減軍糧”的辦法,將政府發(fā)下的錢,上到他們的腰包去了。

接著個人的不幸又接踵而來。毛從上海迅速返回的一個原因是他母親病了,1919年10月他母親去世,死于急性扁桃體炎。毛寫了一篇《祭母文》:

…… ……

吾母高風,首推博愛。

遠近親疏,一皆覆載。

愷惻慈祥,感動庶匯。

愛力所及,原本真誠。

不作誑言,不存欺心……

頭腦精密,擘理分情。

事無遺算,物無遁形……

病時攬手,酸心結(jié)腸。

但呼兒輩,各務為良……

盡管他有教學任務,但毛仍投入湖南的組織工作。在1919年6月和7月的5個星期內(nèi),他幫助建立了3個協(xié)會,都和改革有關。

但毛對湖南政治舞臺作出的獨特貢獻是通過辦報實現(xiàn)的。7月14日出版了學生聯(lián)合會創(chuàng)辦的第1期《湘江評論》,毛是《湘江評論》的主筆?!断娼u論》是一張四開的報紙,第1期很快就賣出去了,第2期印了5,000份。在《湘江評論》上,毛對湖南的進步讀者介紹了西方工會和工人罷工情況,揭露了西方列強在凡爾賽和會上的分贓行動。他譴責勞合·喬治和伍德羅·威爾遜是“一類的強盜”。

用毛的中國傳記作者的話說,《湘江評論》每期付印之前,“約好的稿件往往不能集齊”,于是毛只有自己動手多寫一些。在溽暑和蚊蟲的侵擾下,他“常常寫到半夜之后,早晨一起床,來不及洗臉吃飯,就到教室教課”。《湘江評論》第1期的幾乎全部、第2期的三分之二、第3期和第4期的各一半稿件都是由毛澤東執(zhí)筆的—他不僅要寫稿、審稿,而且還要當編輯、看校樣。毛甚至有時還上街賣報。

《湘江評論》第2期開始連載毛的一篇重要文章,題目是《民眾的大聯(lián)合》。就在這篇文章中,毛最早提出了必須建立人民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戰(zhàn)略思想,敦促他的同胞按照馬克思的思想,建立農(nóng)民組織和工人組織。文章說:“國家壞到了極處,人類苦到了極處……”

“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我們中華民族原有偉大的能力!……他日中華民族的改革,將較任何民族為徹底。中華民族的社會,將較任何民族為光明。中華民族的大聯(lián)合,將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薄拔覀兛傄?!我們總要拼命的向前!我們的黃金世界,光輝燦爛的世界,就在前面!

《湘江評論》震驚了長沙政府,只出到第5期就被查封了。毛立刻又接手主編另一份報刊《新湖南》,這是一份地方學聯(lián)的周刊,不久也被當局查禁。

這時湖南督軍張敬堯?qū)W生惱羞成怒。9月他召集學生代表訓話,指責學生干預政治,特別是擾亂了政府的對日政策。他威脅說,你們要是不聽,我就砍你們的頭。面對他的威脅,一個女生嚇得哭了起來,就在她身邊的毛要她不要理睬張的恫嚇,只當狗吠。

毛在文章中就婦女地位問題慷慨陳詞,特別對貞節(jié)的雙重標準—婦女失貞,導致自殺,而男人亂性卻無關緊要—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就此問題在《女界鐘》刊物上撰文,他的長文《民眾的大聯(lián)合》中也有這一段:

諸君!我們是女子……我們都是人,為甚么不許我們參政?我們都是人,為甚么不許我們交際?……無恥的男子,無賴的男子,拿著我們做玩具,教我們對他長期賣淫,破壞戀愛自由的惡魔!破壞戀愛神圣的惡魔!整天的對我們圍著。什么“貞操”卻限于我們女子!“烈女祠”遍天下,“貞童廟”又在哪里?

1919年11月14日長沙發(fā)生的一件事轟動全省,也使毛澤東大為震驚。一個姓趙的眼鏡店老板按照傳統(tǒng)的媒人說合,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鄰近一個富裕的古董商的兒子。這個姓趙的女青年對婚前只見過幾面的新郎非常不滿意,她要求解除婚姻,但不被理睬?;槎Y那一天,不幸的趙小姐被強行推上花轎,送往新郎家。在花轎中,她抽出剃刀割頸自殺。

這一自殺事件轟動一時。一家地方報紙評論說,這個可憐的女青年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犧牲品。兩天后毛在《大公報》上發(fā)表了他評論這一自殺悲劇的第一篇文章。他在該報共發(fā)表了9篇文章,登了兩個星期才登完。

毛的文章指花轎為“囚籠檻車”,他進而提出了其他批評,說不僅新郎、新娘的家庭應對趙女士的死負責,罪惡的根源還在社會。他宣稱,青年人應該鼓足勇氣自己站起來反抗老一代對他們規(guī)定的種種框框。毛鼓動說:

一個人剛剛掉下母親的肚子,便說他的婚姻是已經(jīng)前定了。年紀大一點,自己發(fā)生了婚姻的要求,卻不敢自己議婚,一聽父母、媒妁來處置……這些關于婚姻的迷信應該首先打破,最要緊是“婚姻命定說”的打破。此說一破,父母代辦政策便頓失了護符……夫婦一發(fā)生了不安,家庭革命軍便會如麻而起,而婚姻自由、戀愛自由的大潮,接著便將泛濫于中國大陸。

毛不贊成趙女士的自殺,“吾人是以求生為目的,即不應反其道而求死……自殺的條件是社會奪其希望。吾人于此,應主張與社會奮斗,爭回所失的希望。奮斗而死……

毛在趙女士事件中表現(xiàn)的激情,能否說是他因違背他自己父母為他安排的婚姻而生出的負疚感的一種反應?

驅(qū)逐萬人痛恨的長沙督軍的運動在12月2日達到緊要關頭。這一天學聯(lián)藐視張敬堯的命令,公開舉行焚毀日貨大會。學生們事先調(diào)查了破壞抵制日貨的商店,清理出了大批日貨布匹,運到中心廣場焚毀。但張督軍的弟弟帶領大批武裝軍警沖擊會場,襲擊學生領袖。

當晚毛召集新民學會全體會員和學聯(lián)領導人開會,他說人民對張敬堯的憤怒已到極點。華中其他軍閥也反張,張已成孤家寡人,現(xiàn)在是驅(qū)張的好時機。

學生們醞釀二三天內(nèi)總罷課,并組織驅(qū)張代表團,到中國各個中心城市包括北京進行宣傳和外交工作。1920年初毛負責領導前往北京的驅(qū)張代表團,長沙商會為代表團提供資助。

但毛的行動也不完全是政治性的。1月17日,他尊敬的楊昌濟教授在北京去世。毛的朋友蕭瑜認為,在北京冬季仍堅持冷水浴的斯巴達式的習慣可能導致了楊的死。訃告是由毛和其他楊先生的學生起草的:“先生操行純潔,篤志嗜學……吾國學術不發(fā)達,積學之士寥落如晨星。先生固將嗜學終身者,因不假年,生平所志,百未逮一。無疑毛要利用這次待在北京的機會幫助料理楊先生的后事,包括楊先生女兒的未來問題,從她那里可以了解更多的情況。

但是毛沒有直接去北京,他和他那個驅(qū)張代表團在武漢停了一段時間,并起草了驅(qū)張宣言送交當?shù)貓蠹埌l(fā)表。他還組織了一次宣傳活動,在一個公共汽車站拍到了由張敬堯的家人送給張的20多袋鴉片煙種子的照片。照片見報后,張名聲更臭。毛還和湖南學生組織了一次驅(qū)張運動群眾報告會。

第二次進京時,毛住在北長街99號一座喇嘛廟里。他忙碌地進行反張宣傳,參加2月4日的赴總理府請愿,盡管請愿沒有結(jié)果。毛還領導一個通信社,宣傳不僅要反對張敬堯,還要全面反對軍閥統(tǒng)治。他參加了由李大釗等人組織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愛國組織“少年中國學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