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jié) 游宦生活,思親懷友

《素軒詩集》校注 作者:(清)黎建三


第二節(jié) 游宦生活,思親懷友

“思鄉(xiāng)懷人”是人類共同的情感,離愁別緒也就成了詩歌永恒的主題。黎建三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分發(fā)甘肅,除乾隆五十二年(1787 年)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 年)這五年時間,告假在家,黎建三把二十年時間留在甘肅。所以,黎建三的《素軒詩集》當(dāng)中有大量思親懷友的詩歌,這類懷人思鄉(xiāng)詩不乏佳句。

這類懷人思鄉(xiāng)詩可以分為:思鄉(xiāng)詩和懷人詩。

這類懷人思鄉(xiāng)詩中的思鄉(xiāng)詩,大多表達詩人宦游久不歸,滯留異鄉(xiāng)他地,表達思鄉(xiāng)之情?!堵靡埂罚骸安桓遗e頭看明月,因循歸計已三年?!贝嗽娨锰评畎住鹅o夜思》中“舉關(guān)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詩句,作者融情于景,化用詩句、不漏斧鑿之跡,實為思親之佳句?!缎略滤氖住罚骸耙仓降脠F圓好,只我團圓又怕看。”此詩采用對比手法,表達詩人糾結(jié)的心情:盼望月圓,他家能團圓;害怕月圓,只身處異域?!稓q暮河湟道中思鄉(xiāng)雜詠七首(其一)》:“漠漠同云欲雪天,鄉(xiāng)心歸夢粵江邊?!痹娙丝吹窖┗婏w的情景,不由自主想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廣西平南,因而倍感孤獨、思鄉(xiāng)心切。此詩運用聯(lián)想手法將甘肅和廣西勾連起來,似無意之情,有意為之?!稓q暮河湟道中思鄉(xiāng)雜詠七首(其二)》:“擬上昆侖最高頂,天南遙望白云飛?!痹娙讼胍巧侠錾降淖罡咛?,向南遙望自己的故鄉(xiāng),讓白云將自己的相思帶回故鄉(xiāng)?!陡咂铰蜜〖韰我碇罚骸扒镲L(fēng)不遂鱸魚約,孤負(fù)東籬菊又黃?!贝嗽娺B用了兩個典故,先是用晉張翰辭官歸鄉(xiāng)之典,后用晉陶潛辭官歸隱之典,間接地表達了詩人渴望歸鄉(xiāng)之情?!侗』隆罚骸肮噬絽补鹄希f里一相思?!贝嗽娗鞍刖渌坪跏窍嗨脊枢l(xiāng)的桂樹(喻親人),后半句直接抒情:即使遠隔萬里,也不能阻礙思鄉(xiāng)之情。

詩人三十一歲便開始遠離親人到處于絕域的甘肅任職,“與君去年出帝都,五千長路痡且瘏”(《翼之以憂南歸,值大雪,不能行,治觴話別,因作此贈之》)的詩句,便是詩人當(dāng)年出仕的情景。作為身在異鄉(xiāng)的游子,黎建三也如常人一般受著鄉(xiāng)愁的煎熬。鄉(xiāng)愁詩寫得情真意切,真摯感人。詩人用這些詩作來抒發(fā)對故鄉(xiāng)山水的思念,熱愛之情、眷戀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間。即使遠離家鄉(xiāng),但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還是深深烙印在詩人的腦海里,如《四仙峪即事五首(其五)》所寫“遙情卻憶家山好,竹繞池塘水滿溪”,又如《歲暮河湟道中思鄉(xiāng)雜詠七首(其六)》“家在青山綠水邊,破寒晴日欲辭綿”。一字一句道盡詩人對故鄉(xiāng)的無限思念。

這類懷人思鄉(xiāng)詩中的懷人詩,詩人多為漂泊之苦與羈旅之思所累,不自覺思念親人和朋友,渴望朋友們和親人們的慰藉、陪伴。

懷人詩有寫對父母親的思念的,如《乙丑春日仙堤寓邸作三首(其三)》:

兩地春暉淚眼枯,芒鞋作計尚艱虞?!赌馅搿诽m葉空顏色,寸草東風(fēng)吹不蘇。

此詩先寫父母思念詩人,淚已苦干。次寫擔(dān)心父母年老,難以生計?!对姟つ馅搿贰把四馅?,言采其蘭”本為描述人們侍養(yǎng)父母的詩句,現(xiàn)因詩人遠離父母,因而孝心無法實現(xiàn)?!翱疹伾卑娙说臉O大失望。最后作者化用了唐孟郊《孟東野集·游子吟》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兩句,寄托了詩人對父母深深的思念。此詩既寫父母對詩人的思念,也寫詩人對父母的思念,雙向思念加重思念的重量,空間上的距離使得詩人與父母天涯相隔,唯有相思,成為他們精神上的寄托。再如《漓江舟行》:

早識澄江好,頻驚行路難。故鄉(xiāng)秋里別,明月客中看。山抱孤城靜,灘鳴古渡寒。憑誰報慈母,一語寄平安。

此詩先寫行路難,不由想起秋季自故鄉(xiāng)出發(fā),一直漂泊在外。在這群山環(huán)抱孤城,江水嘶鳴奔流的夜晚,唯有一人一舟,更顯得詩人孤獨、寂寞。后化用唐岑參《逢入京使》的“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寄托對父母的思念。

懷人詩也有寫對兒子思念的,如《得長兒計偕北上信》:“憑人嗤宦拙,喜爾得名遲。北道難為客,南云有所思。”長兒即黎君弼,嘉慶三年(1798 年)舉人,當(dāng)時在廣西隆安縣任縣學(xué)教官。詩中流露出對長兒得名后的喜悅與思念。詩人四十四歲喪次子黎君良,悲傷不已。故作《悼次兒君良八首》則表達了他的哀傷的感情。八首詩既有對命運不公安排的不滿,“人間有恨偏敦我,穹昊蒼蒼問得無”(《其一》);又有將兒子留在身邊,卻沒能照顧好的悔恨,“同來萬里成何事,一錯真難鑄六州”(《其二》),“不為彭殤惜修短,離鄉(xiāng)背母太虧佗”(《其四》);也有對君良短暫一生的悲鳴,“讀書了了竟何成,六尺灰釘便一生”(《其三》),“年華十五疾如梭,幼小伶俜病折磨”(《其四》),“從此便當(dāng)隨分過,奈何天里學(xué)長生”(《其七》);又有對亡兒的思念之情,“應(yīng)是精魂猶戀我,一絲不斷待歸來”(《其五》),“魂魄有靈歸故國,隨風(fēng)一路向東南”(《其七》);也有描寫妻子思念對兒子的思念,“可憐愁病荊釵婦,猶作嬌兒遠別看”(《其六》)。喪子之痛,充斥文字間。

懷人詩也有寫對友人思念的,《長安二首(其一)》:“故人不到陽關(guān)少,莫更匆匆唱渭城?!边@詩句中作者化用了唐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一句,字里行間顯露出詩人對友人的不舍與勸勉,情感真摯?!肚镆褂袘言と祝ㄆ湟唬罚骸安刹刹挥洌朴平L?!痹娙藢τ讶藙⒃さ乃寄?,比作連綿不絕的江水,可見思念之深、思念之久,也是這連綿不絕的江水見證二人友誼之深厚、長久。再如《月夜懷劉芝亭》:“惆悵前游意惘然,相思極目斷云邊?!贝嗽姡娙藢τ讶藙⒅ネさ乃寄?,用“望斷天涯”方式發(fā)泄,卻也是難以紓解愁緒,只好付一片相思于斷云。

詩人數(shù)量可觀的思鄉(xiāng)懷人詩,表明:再遠的距離隔不斷對家鄉(xiāng)、對親人、對朋友的思念。詩人漂泊之苦、羈旅之累被思鄉(xiāng)之情、懷人之念取代,故詩人身在苦中,亦在甜中。

注: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xué)作品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注: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xué)作品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注:(清)裘彬,江有燦.平南縣志[M].清光緒九年(1883 年)刻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