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 論嫉妒

培根隨筆全集 作者:[英] 弗朗西斯·培根 著,李家真 譯


九 論嫉妒

最近于魔障巫蠱的情感,莫過于愛戀與嫉妒。兩者都能催生刻骨銘心的愿望,隨時幻化為種種想象與遐思,還能輕而易舉地從眼目竄入心底,尤其是在對象在場的時候:所謂對象,指的是誘發(fā)魔障的各種特質(zhì),如果世上真有魔障這回事的話。《圣經(jīng)》把嫉妒稱為兇眼,與此相類,星相師也把星宿的邪惡影響稱為兇視70,由此可見,人們似乎依然認為,嫉妒的行為包含著目光的投射。不僅如此,有些明察秋毫的人還留意到,在嫉妒對象沐浴著榮耀或勝利之光的時候,嫉妒之眼為害最烈,因為這樣的光輝會使嫉妒的目光更為鋒利,何況此時嫉妒對象的精氣71最為外露,本來就最容易遭受打擊。

前述的瑣屑問題雖然值得在適當?shù)膱龊嫌枰运伎?,我們卻不妨拋開它們,轉(zhuǎn)而探究哪些人容易嫉妒,哪些人容易遭人嫉妒,公妒與私妒又有哪些不同。

無才無德的人總是嫉妒他人的才德,因為人心的養(yǎng)分要么是自身之善,要么就是他人之惡,這方面不得饜足,便會從那方面找補;人若是無望擁有他人的才德,便總是企圖破壞他人的運氣,借此尋找平衡。

愛管閑事的包打聽往往心懷嫉妒,原因在于,人若是極力打探他人的事情,絕不是因為那些事情都關乎自身利益,必然是因為對他人的時運抱有一種看戲的心理。除此而外,人若是專注于自己的事情,嫉妒之心便無從產(chǎn)生,因為嫉妒是一種閑不住的情感,總是滿街亂跑,不肯待在家里:包打聽都是不安好心。72

貴族子弟往往嫉妒新晉貴族,因為雙方的間距發(fā)生了變化,情形就像是眼睛出現(xiàn)錯覺,把別人的前進看成了自己的倒退。

殘疾人、閹人、老人和私生子都容易產(chǎn)生嫉妒心理,原因在于,人若是無法補救自身的缺陷,必然會極力破壞他人的健全,除非身有缺陷的人具備十分豪邁的英雄氣概,立志把先天的不足變成額外的榮耀,好讓人們嘖嘖稱奇,閹人跛子也能鑄就如此偉業(yè),也能爭取奇跡般的榮名。閹人納爾瑟斯便是如此,跛子阿格西勞斯和帖木兒也是如此。73

起于困厄的人也有同樣的嫉妒心理,因為他們跟那些悖時倒運的人一樣,把他人的災殃看成了自身磨難的補償。

有的人愛慕虛榮,見異思遷,事事都想勝人一籌。這類人無不嫉妒成性,因為他們不可能樣樣精通,難免在某個方面遜于眾人,由此便總是找得到嫉妒的理由。哈德良皇帝74就是這種脾性,他對詩人、畫家和能工巧匠嫉妒得要死,想要在人家的行當出人頭地。

最后,某人若是飛黃騰達,往往會引起近親、同儕和少時伙伴的嫉妒,因為某人的騰達等于是在對儕輩指指點點,笑話他們時運不濟,不光會使他們自己耿耿于懷,還容易引起旁人的注意,而傳言和輿論總是會使妒火加倍猛烈。該隱對弟弟亞伯的嫉妒,可說是格外歹毒可鄙,因為亞伯的供物雖然更得上帝嘉納,該隱的恥辱卻沒有旁人看見。75關于那些愛嫉妒的人,我們就說這么多。

再來說說那些或多或少遭人嫉妒的人:其一,才德超卓的人如果獲得升遷,招致的嫉妒相對較少,因為好運似乎只是他們應得的酬報。誰也不會嫉妒有功之祿,只會嫉妒濫行之賞。其二,嫉妒之心總是伴隨著與他人的比較,沒有可比性就沒有嫉妒,正因如此,嫉妒君王的只會是其他君王。但我們還須留意,無名小卒在發(fā)跡之初最受嫉妒,日后處境可望好轉(zhuǎn);與此相反,名流耆宿在福運久長之時最受嫉妒,原因是到得此時,他們的才德雖然一如往昔,新秀卻已經(jīng)紛紛崛起,使他們的才德失去了往昔的光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