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君子之交淡若水 此中真意兩心知

鯉魚嶺上木棉紅 作者:陳志強


君子之交淡若水 此中真意兩心知

曾幾何時,懷念某一段日子。那時,十幾戶老師住平房,鄰里關系特別融洽。好多老師的孩子來我家玩。我家是個開放型的幼兒園,我母親是“園長”,我是小老師。許多鄰居愛來我家串門,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許多年過去了,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大家都住上洋房,開上小車了,可鄰里、親朋間的串門越來越少。

很多人認為,串門少了,人際關系會越來越淡。

其實未必!

我與一位小學同學,長達二十年未見面。前年我們倆在外面吃個飯,聊得難舍難分;之后,就在微信朋友圈關注彼此的動態(tài),極少私聊,感情一如從前。

今年回老家,去她那兒串個門,帶點兒小禮物。結果她母親批評我:“你怎么如此老土,來我家吃個便飯,還帶什么禮物?搞那么復雜干嗎?”

她家有臺留聲機,我非常喜歡。初去別人家會膽怯的女兒,竟把她家當成自己家,玩得很開心。這種偶有一次的輕松愉快的串門,更是鞏固了我與老同學之間的情誼。

當串門文化漸行漸遠,我們也不必過于留戀,遺憾。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紐帶不是靠串門就能維系的。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我(當然,我不是君子),極少與人深交,但朋友、同學見面,無論相隔多少年,一如從前。許多人對我的評價是:你沒變。

其實,串門的熱鬧是一群人的狂歡和集體記憶。斯已遠去,化作甜蜜回憶即可。人與人相處的方式很多,淡如水的真情意,是我喜歡的方式。

與人交心,“淡抹濃妝總相宜”。偶爾串個門就好,約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