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試驗
入學試驗有幾種功用。第一,維持或提高一個學校的課業(yè)標準。第二,求同級學生程度的比較劃一。第三,維持學校風紀的整飭。第四,根據(jù)了入學試驗的成績,可以預測未來三四年內(nèi)各個學生的造詣深淺。
要得到這幾種功用,入學考試的考材和手續(xù)都不能無一定的標準,并且年去年來,不宜輕易更動。例如美國大學里,我們都曉得哈佛大學是最有名望的一個,這種名望一部分其實就從不輕易接受學生中得來。中學的畢業(yè)生,許多大學肯容納的,哈佛大學往往不肯收受,因為他有比較嚴格的標準,而夠得上這個標準的人比較要少。這種標準便包括在入學試驗里。自從各種教育測驗發(fā)達后,入學試驗也參用了它,來推測錄取各生的前程:有的不上三年,有的不上二年,一年,便要因?qū)W力不足而退學,都可以預測得很有把握。
國內(nèi)各大學,對于入學試驗,似乎并不十分重視,有的簡直不當它一件事做??荚嚨念}目大都是一二人的急就章,不用說了。甚至監(jiān)考閱卷都沒有特別負責的人。某年上海某大學招考大學一年級生,因為尋不到監(jiān)考的人,急忙中就請了幾位暑期留校的高中學生權當考官;以高中學生監(jiān)考大學生,真是有趣極了,真可以算得開中外古今教育事業(yè)未有的先例。每個大學總有一個招考委員會,但事實上招考委員幾乎成了一種名譽職,很少做事的。
不注重入學試驗的結(jié)果,不特一個學校的課程標準,不能確立,或一年要低似一年,就是平日教務上,訓育上,也要發(fā)生許多困難。當此學風不靖的時期內(nèi),因為一二學生的偏激的信仰,往往可以引起很大的風潮;不僅是平日訓育上發(fā)生困難而已。這是近年來已經(jīng)數(shù)見不鮮的。
讀過孟子的也許還記得他有一段很有趣的逸事。“孟子之滕,館于上宮。有業(yè)屨于牖上;館人求之弗得?!碑敃r便有人疑心是孟子的門徒偷的,就向孟子算賬。“若是乎,從者之度也!”孟子說:“子以是為竊屨來與?”那個人總算客氣地說:“殆非也。夫子之設科也,往者不追,來者不拒;茍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薄皝碚卟痪堋币徽Z的意義是很清楚的?!巴卟蛔贰币徽Z,作“不追究來學者以前的生活”講。因為不追究徒弟們以前的生活背景,竟把?手都招進來了!孟子是一個唯心派的教育家,他當時也沒有種種比較客觀的挑選學生的方法。但是今日我們談教育,在原則上與方法上似乎都應該比孟子多懂一些。
聽說最近上海某大學某次招生,投考的一百四十六人中,錄取的多至一百四十五人;那末錄取的一人交的是白卷!可見,很不幸的,這一篇小小的討論至今還未失時效。
光旦補識
(選自1930年11月《讀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