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論機智
對于人生之成功,機智比才干更為重要,可對天生遲鈍者來說,要獲得機智并不容易。然而,只要留心他人所愿之傾向,后天學(xué)會機智亦有補救之法。
別放過任何能讓人高興的機會。對所有人都謙恭有禮。蒙塔古夫人27曾說:“禮貌并不值錢,可什么都能買到?!贝_乎其然,禮貌可換取許多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所以要努力獲取你所遇到的每個人的好感。伯利男爵28就曾對伊麗莎白女王說:“贏得人心,那你就贏得了他們的熱愛和金錢?!?/p>
在強力不奏效的時候,機智往往會獲得成功。黎里在《才智剖析》中引用過一則古老的寓言。寓言講北風(fēng)和太陽爭勝,誰能脫掉路上行人的斗篷,誰就是勝者。北風(fēng)鼓足力氣,刮起凜冽寒風(fēng),想把行人身上的斗篷吹掉,可風(fēng)刮得越猛,行人把斗篷裹得越緊。隨后太陽登場,用火熱的陽光溫暖那位行人,行人在明媚的陽光下漸覺慵然,不僅解下了斗篷,還脫去了外套。北風(fēng)見狀,遂向太陽認輸。
請始終記住,人易于誘之,難于驅(qū)之,所以在任何情況下,引導(dǎo)都勝過驅(qū)使。
莎士比亞就曾說:“欲遂己愿,最好是展露微笑,而不是揮舞利劍?!?/p>
對政治家來說,放寬管控是條明智的規(guī)則。
設(shè)法獲得與你交往者的信任,但更重要的是要值得人家信任。許多人的影響力主要都歸功于性格,而非歸功于才干。弗朗西斯·霍納29官位不高,但在當時的議會中卻有非凡的個人影響力,錫德尼·史密斯30曾經(jīng)常談及他,說他臉上就印有“摩西十誡”。
在公正而明智的前提下,設(shè)法盡量滿足他人的愿望,但別害怕說“不”字。
人人都會說“是”,但并非誰都能把“是”字說得討人喜歡;不過較之說“是”,說“不”則更為艱難。許多人毀于災(zāi)禍,就是因為不會說“不”字。普盧塔克告訴我們,小亞細亞人之所以歷朝歷代都淪為附庸,僅僅是因為發(fā)不好“不”這個音節(jié)。如果在生活準則中,“不”字非說不可,那幾乎沒必要具有將其說得討人喜歡的能力。對與之打交道的每個人,我們始終都應(yīng)該力求以禮相待,讓他們覺得跟我們交往是件樂事,讓他們愿意再來交往。生意是一種感情買賣,其感情因素比許多人猜想的都多;因為誰都喜歡受到禮遇,所以坦誠和禮貌往往會使成交事半功倍。
只要愿意,幾乎誰都可以讓自己取悅于人。切斯特菲爾德伯爵在給兒子的信中說:“取悅于人的愿望至少是取悅?cè)说囊话爰妓??!?反之,若無取悅于人的愿望,誰也沒法討他人喜歡。如果你年輕時沒學(xué)會這門重要技藝,那今后要想學(xué)就會更難。許多人表面的人生成就主要都歸功于禮數(shù)周全,而非任何實在的業(yè)績,可另一方面,眾多心地善良的英杰,只因不拘禮節(jié)就結(jié)怨樹敵。再則,會取悅于人本身就是件樂事。不妨試試,結(jié)果不會令你失望。
隨時保持機敏和冷靜。同古道熱腸一樣,冷靜的頭腦也必不可少。對任何洽談協(xié)商,堅毅和冷靜的價值都不可估量,它們往往會保你安然熬過危險和困難的時刻。
若偶遇不及你聰明的人,你也沒有權(quán)力睨而視之。除了豐厚的遺產(chǎn),最令人自豪的繼承莫過于與生俱來的能耐,而這兩者的可靠性,僅在于是否能被充分利用。況且,許多人都比看上去要聰明得多。讀懂一本書容易,讀懂一個人卻難,而眼睛是探究人品的重要路標?!叭粲鲅壅f于此,而口言于彼,人情練達者通常會信賴前者?!?span >31
別太相信過度表白的善意。男人不會對男人一見鐘情,女人也不會對女人一見傾心。若不甚熟悉者對你斷然拒絕或滿口承諾,對其所言別盲目相信。即便他并不虛偽,其言也未必是其欲言,或則,他興許是想從你那里得到什么。所以,別僅憑幾句好話就相信誰都是朋友,但也別貿(mào)然假定任何人都是敵人。
世人皆自以為是有理性的智者,但若以為人始終都受理性支配,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人是奇怪的矛盾體,其行為經(jīng)常(或者說歷來)都被偏見和感情左右。結(jié)果就是,贏得他人贊許,更有可能靠的是贏得他們的感情,而非說服他們的理智。并且,較之針對個人而言,贏得感情更適用于人類群體。
爭論始終都有幾分風(fēng)險,屢屢導(dǎo)致冷淡,造成誤會。你也許會贏得爭論而失去朋友,而這很可能得不償失。如果你非要爭論,那就盡力使之有效,但要設(shè)法讓人覺得,某個要點一直都被人忽略。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在進行一場糟糕的爭論,要是他們知道,也就不會爭了。此外,即便爭論者認為自己輸了,那也不意味著人家心里服了。實際上,這樣說或許并不太過分,想靠爭論讓人信服幾乎都是徒費口舌。清晰而簡潔地陳述自己的論據(jù),你所能期待的只是動搖對手固執(zhí)己見的信心。這是贏得爭論的起點。
交談本身是一門藝術(shù),而絕非那些口若懸河地大談?wù)l最會交談的人,不過切斯特菲爾德伯爵有句話肯定說過頭了,他說:“與曾經(jīng)的笛卡爾或牛頓相比,很少有酒館醉鬼不是更好的交談伙伴?!?/p>
我不會說當善聽者和做健談?wù)咭粯悠D難,但這肯定絕非易事,而且?guī)缀跬瑯又匾?。切勿以批評家或法官的身份聽別人說話,切勿急于做出判斷,同時設(shè)法融入說話人的感情。若你和藹友善,有惻隱之心,別人通常會征求你的忠告,而覺得自己對陷入困境的眾生有所助益,那會令人感到舒心。
別指望年紀輕輕就非常引人注目。端坐,聆聽,旁觀。如諺語所說,旁觀者清,因為你至少可以注意到發(fā)生了什么,甚至最好是你自己都注意不到自己,差不多就像是你戴了頂隱身帽。
對許多人來說,思考是件很煩心的事,為避免這種煩惱,人們接納你時往往都根據(jù)你的自我評價。而拉布呂耶爾說:“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價值就只是我們希望的價值?!?/p>
千萬別為自己樹敵,因為那是天下最糟的事。
“勿照蠢人的蠢話應(yīng)答蠢人,以免你像他一樣顯得愚蠢。”32
切記,“委婉之應(yīng)答可使人息怒”33,但即便是憤怒的應(yīng)答也不比譏諷更愚蠢,人十之八九都寧愿挨罵,甚至被中傷,也不愿被人嘲笑。于其他任何不快之事,人們幾乎很快就會淡忘,但對當眾受辱卻會耿耿于懷。
有時被蒙在鼓里比知道真相更好。雅典人色拉西羅斯瘋了,以為比雷埃夫斯港口的所有船只都是他的,但被克里托34治愈之后,他卻終日悲嘆自己遭到了掠奪。
切斯特菲爾德伯爵曾說“為一句笑話而失去朋友是愚蠢之舉”,但我認為,為一句妙語而把平允的中立者變成敵人,此舉并不比愚蠢之舉遜色。
別動輒就懷疑遭人冒犯,或以為自己被人嘲笑——就像《兩個紈绔子弟的計謀》35中那個仆人斯克魯布所說:“我確信他們在編排我,因為他們哈哈大笑。”另一方面,如果你被人嘲笑,那就要設(shè)法占得上風(fēng)。若你能真誠地加入說笑,你就會扭轉(zhuǎn)局面, 轉(zhuǎn)敗為勝。能夠加入對自己的嘲笑,這種人誰都喜歡,因為這展現(xiàn)了一個人的幽默和機敏。如果你會自嘲,別人也就不會嘲諷你了。
要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觀點,應(yīng)該料到有時會被人嘲笑,而嘲笑對你并無傷害。最引人發(fā)笑的莫過于你似乎就像所嘲笑的那樣,而最引人同情的則是你并非所嘲笑的那么回事。人們常因某種假想的委屈而郁郁寡歡,忿忿不平,從而變得待人冷漠。
坦誠待人,但要有所保留。別過多談?wù)撟约海杭炔灰孀约和拷?,也不要為自己抹黑,但要允許別人談他們自己,只要人家愿意,談多少都不為過。別人要夸夸其談,是因為人家喜歡,而且人家會認為你最好是洗耳恭聽。若非責(zé)任所在,千萬別告訴某人,你認為他是個傻瓜,或是個笨蛋。如果你這樣心直口快,人家就有充分理由抱怨。你的判斷也許會出錯,人家也可以同樣說你是個白癡,而且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