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秋痕》 ◎作者:紫伊
今年的秋天來得格外清冷,涼風(fēng)中夾著幾絲細細的冷雨。
走在校園清幽的林蔭道上,我獨自感受著那份寂寞,雨點打在微黃的葉上,穿過空間的碎片,滴入心田,擊起一片漣漪。
三年前我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從安徽的手中掙脫,被重慶收容,就在我玩夠了掙扎著要離開的時候,重慶用平和的眼神看著我,我也看著她,這才知道,玩,不再是一種理由。注定我是逃不走的,也許是四年,也許更長。當(dāng)每一次短暫的鄉(xiāng)音過后就落回原地時,我學(xué)會了惆悵。
每當(dāng)結(jié)束一天的繁忙學(xué)習(xí)時,我便會在操場旁邊找一個僻靜的角落坐下,仰視著天空,等待月亮的出現(xiàn)。其實我明白在這夜霧彌漫都市里很少能夠感受到月光的存在。這時我便想起了家鄉(xiāng),在那祥和的鄉(xiāng)村上空,每當(dāng)此時月亮便悄悄地爬上了樹杈上,像一盞油燈,散發(fā)著古老而又靜謐的光芒。而我則是那個被月光喂大的孩子,正帶著昔日的影子尋找月亮的舊址。廣寒宮的神話,再次在耳邊一波三折,有一種懷念正被一種深重的意境打濕。
三年來,在偌大而陌生的城市中,我總是處于游離狀態(tài)。我時常用惡毒的語言排斥和中傷這個城市。因為默默中,我的城市,不,是那個幽靜的鄉(xiāng)村已在心中沉淀,所有的不同讓我無法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于是我試圖融入這個喧鬧而又匆忙的城市,但我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留下了滿身的傷痕。也許我天生就是一只生活在寂靜泥土下的蚯蚓,在這個只有混凝土與玻璃的城市里我找不到屬于自己生存的空間。
漸漸地,我愛上了獨行,愛上了落寞,愛上了著清冷的秋季……
喜歡看秋葉飄落的樣子:鐘情于它超然灑脫的柔美,那種舒緩自然的氣質(zhì)和淡雅的神韻,如一杯撣泊清透的香茗,讓人輕輕一撮,便透徹心扉。
喜歡聽秋雨滴落的聲音:置身于“高樓目盡魚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的情景中。“愁云滿天,淚無痕,點點雨絲情”恰似那種溫柔與情懷,接納了我并托起我的茁壯。魚習(xí)慣了深沉,人不是魚,怎能了解魚的憂愁:
鳥習(xí)慣了自由,魚不是鳥,怎能了解鳥的快樂;
人習(xí)慣了荒謬,鳥不是人,怎能了解人的幼稚;
我習(xí)慣了寂寞,你不是我,怎能了解我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