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花開紅艷艷(代序)
網絡是個神奇的世界,我很慶幸在幾年前認識了汨水沙粒,開始以為取名這么低調近似卑微的,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文學愛好者。隨著進一步交往了解,才知道他的不凡實力,當教師,做律師,寫文章,樣樣拿得出手,這樣的多面手還真是不多見。他熱愛文學半輩子,和眾多發(fā)燒友一樣,行走在追夢路上。近幾年,佳作頻出,成績斐然,特別是刊發(fā)在紙媒的大量描寫長壽的作品,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長壽成了文化網紅,走進更多人的視野,他推介地方文化功不可沒,如果長壽能有一個代言人,他當屬最佳人選。再怎么低調,別人也知道那是鼎鼎大名的方緒南。花甲之年,他文學創(chuàng)作呈井噴之勢,結出碩果——《悠悠古鎮(zhèn),長壽情》。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由衷地贊美和祝福!
《悠悠古鎮(zhèn),長壽情》是一部多角度解讀長壽的文學作品集,不論童年往事、 居鄉(xiāng)瑣憶、樂山樂水、 古鎮(zhèn)風情,還是長壽特色小吃、蕓蕓眾生、 懷念師長親友、人生百味,都以長壽為創(chuàng)作原鄉(xiāng),用深情和細膩的筆觸描寫熟悉的人事和景觀。長壽鎮(zhèn)山清水秀、民風淳樸、人文薈萃、底蘊深厚,蘊藏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方緒南先生是地地道道的長壽人,更是生活有心人,平時注意觀察和積累,心中有,才會筆下有,他的長壽風情自帶流量,自成風景。舉例為證:介紹的特色食品有醬干、臘肉面、手工面、炸肉、年糕、油豆腐等;描摹的山水風光有三峰疊嶂、多福洞、砂巖水庫等;記敘的文物建筑有育嬰堂和仁壽堂、長春禪寺等;再現(xiàn)的勞動情景有保聯(lián)村釀蜜、灌塘、冬修、挑塘泥等;記載的民俗有湘東民歌、改墳、中秋燒塔等。這些植入了故鄉(xiāng)元素的作品,讀來接地氣,倍感親切,現(xiàn)實意義強,更好地體現(xiàn)了文學價值。
《悠悠古鎮(zhèn),長壽情》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氣息,不論寫人記事還是繪景狀物,都來源于實際生活,或所觀所感,或親自參與。手捧文集,能鮮明感受到方緒南先生熾熱而深沉的情感。有對師長親友的懷念《子才,來生再做同學》《符主任,你莫走》《高中語文老師黃景湘》《胞弟周年祭》等;有童年往事的美好回憶《露絲狗哉》《尋找五色石崖花》《年年歲歲采摘金銀花》等;有親情回味《我的父親》《遠去的外公》《姆媽的笑聲與歌聲》等;有游覽觀光《碧玉青箬笠,汨水盤石洲》《汨羅江上鰲魚潭》等,或直抒胸臆,或細節(jié)刻畫,或借物詠懷,用不同方式,從不同方面表現(xiàn)了對生活的個性體驗。生活是文學作品的生命線,離開了生活的文學作品如同海市蜃樓。不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如何取舍,如何用文學形式表現(xiàn)生活,需要一定領悟力和創(chuàng)造力,更需要游刃有余的寫作技巧,方緒南先生做到了。
他的生活閱歷比一般人豐富,躋身教育界四十年,擔任過多年學校領導;在此期間靠自學獲取法律工作者資格證,長期兼職或專職(退休后)擔任民事訴訟委托代理,助弱幫貧,匡扶正義,維護了不少百姓的合法權益。令人好奇的是,法律人職業(yè),偏重理性思維一些;而文學創(chuàng)作,偏重感性思維一些,方緒南先生如何在二者之間轉換的?其人,才不可量也。更難得他持之以恒地執(zhí)著追求文學事業(yè),勤勉有加,辦案之余,幾年時間寫就三十多萬字,可不是小數(shù)目。不會電腦,他在手機上完成一篇幾千字文章可以通宵達旦。他寫作態(tài)度更是嚴謹,為得到準確信息,甚至要走訪、考察、多方查資料。《長壽茶香》可以看出,從文中諸多具體數(shù)字可以看出。
我想起了堅韌不拔的長壽花,花形珍奇,花香濃郁,甚是惹人喜愛。方緒南的《悠悠古鎮(zhèn),長壽情》不正是一朵鮮艷的長壽花嗎?汲取故土營養(yǎng),沐浴著陽光和雨露,吐露芬芳,分外妖嬈。只有深愛家鄉(xiāng)的人,只有精神世界豐盈的人,才會朝著目標不顧風雨兼程,才會最終獲取鮮花和掌聲。歲月悠悠,未來可期,期待方緒南先生再譜華章。
(彭定華,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散文學會會員,湖南省教師作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