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徐家的祖墳是一個靠山臨水的吉地。墳地占地七八十畝,遍栽松樹、柏樹,樹蔭蔽日。草木葳蕤,經(jīng)常有狐貍、山貓、野兔等動物出沒。
徐才就埋在這里。徐才死在了日本人的監(jiān)獄,根本沒見到尸首,是個衣帽冢。墳前立有一塊碑,上書:抗日烈士徐才之墓。
楊書記面對越圍越多的鄉(xiāng)親們說:“二子雖然沒有死在鬼子的屠刀下,但也是為救鄉(xiāng)親們才被誤會為叛徒而死的。日本鬼子沒有屠村,多虧了徐才,也多虧了二子。這樣的好孩子,我們能把他扔到荒郊野外嗎?”
這時,徐老爺子站出來:“楊書記,不要說了,愧得慌!其實,大家不是不知道二子是一個不會說謊的孩子,但這事太匪夷所思了,他說的話讓人沒法相信。徐才這招‘瞞天過?!?計,不但騙了鬼子,連我們也被騙了!二子是我們徐家的驕傲,不但要進祖墳,認祖歸宗,還要厚葬!用我的棺材給二子下葬!”徐老爺子讀過私塾,說起話來,滿嘴是詞。
徐老爺子的壽材是他老人家73歲那年預(yù)備的,上等的紅松木材。老爺子今年85歲,12年間,徐老爺子每年都叫人刷一遍漆,黑亮黑亮的,發(fā)著幽幽的青光,是老爺子的心肝寶貝。
大家伙兒帶上鍬鎬,去尋找到當(dāng)年僧人埋二子的地方。扒開厚厚的積雪,小墳包已被歲月蝕平了,墳上的草木已經(jīng)和荒地野草連成了一片。鄉(xiāng)親們含淚挖開小墳包,收斂二子的遺骨。
村里搭起靈棚,請人給二子畫了遺像,設(shè)了靈堂。還請來二人轉(zhuǎn)演員演唱《小寡婦上墳》 《楊五郎探母》 等悲情苦劇來寄托哀思。全村哭聲一片,哭得最厲害的是婦女和二子的小伙伴。村長徐貴親自主持葬禮,出殯時,全村人都出動了,隊伍浩浩蕩蕩,花圈排了幾里長。
二子的墳緊挨著徐才,新墳前立著一塊木牌,上寫著:抗日小英雄徐小寶之墓。楊書記帶領(lǐng)全村人給二子三鞠躬,然后親自燒紙錢、燒紙扎的三牲,讓二子在那邊不再挨餓受凍。祭奠完后,楊書記掏出一百塊錢,說為了應(yīng)急,先立木牌。等春節(jié)過后,幫二子買最好的大理石刻碑,自己明年清明節(jié)過來驗收。
一百塊錢像一個燙手的山芋,徐貴不敢不接,接了,又覺得燙手。老虎溝村的人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當(dāng)晚,老虎溝村家家戶戶的油燈一夜都沒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