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致覺圓法師

李叔同書信集 作者:李叔同


(一九三八年舊十月,晉江安海水心亭)

承轉(zhuǎn)寄佛學(xué)書局兩函,已收到,感謝無盡。據(jù)書局來函,謂有梵文《普賢行愿品》十包,寄至尊寺。如寄到時,乞代收藏存貯,不可轉(zhuǎn)寄。因余稍緩或返泉州。候此處弘法之事略有根基,即可酌定他往之期也。謹復(fù),不宣。

演音啟

覺徹法師乞代致候。

(一九三九年舊四月十九日,永春普濟寺)

三奉惠書,具悉一一。諸承費神,至用感謝。前存之草包箱、竹籠、經(jīng)包、紙包、棉被等物有雨水沖入,乞一一打開檢看,并在日光中曝曬,為禱?!端帋煛分v稿,想現(xiàn)在不能付印,故擬緩緩奉上。前由性常師代復(fù)一函,想已收到。謹達,不宣。

四月十九日 音啟

(一九三九年舊五月廿五日,永春普濟寺)

惠書誦悉。諸承費神,感謝無盡。講稿,擬于下月十五日以前交郵局掛號寄上。余近來身體尚健。余之物件,乞送至百源庵,托覺徹法師收存,并乞代為問安。

五月廿五日 音啟

此講稿,擬多印。至少兩千冊,能至四五千冊尤善。講稿頁數(shù),與前所印者大致相同。乞預(yù)籌備印費。稿中所載者,為藥師如來法門之供養(yǎng)、禮敬、誦經(jīng)、持名、持咒等方法,最為切要,須廣為流通也。附白。

(一九三九年六月初十日,永春普濟寺)

覺圓法師慧鑒:

茲寄上講稿,乞收入。其中V記號,即是空一字。校對之時,乞十分注意。己字與已字不同。又圈點,亦乞詳校之。此書與《安海法音錄》大致相同,乞帶與彼閱之。仁者于七月十五日后往何處?其通訊地址乞預(yù)示知。余之箱物,乞存于百源庵。仁者離承天寺時,乞囑托可靠之人,代余收信件,至禱。不宣。

六月初十日 音啟

(一九三九年舊六月廿二日,永春普濟寺)

覺圓法師道席:

惠書誦悉?!吨v錄》封面,即寫藥師法會可也。茲有二事奉托如下:

(一)余之特別通行證,已滿期。乞向師部換取新者。乞訪蔣百齊參議室主任,或張參謀長皆可。又有郁達夫居士致錢東亮師長之介紹書,亦乞交去。

(二)前送寄百源庵之大柳條箱(俗稱為草包)中,有《清涼歌集》一小包。乞檢出四冊,交郵局掛號寄下。特別通行證如可換得,亦乞一并寄下。否則先將《清涼歌集》寄下,為感。曾順居士仍在泉州否?仁者晤時,乞為致候。

六月廿二日 音啟

(一九三九年春,永春普濟寺)

覺圓法師慧鑒:

茲擬借閱《藥師經(jīng)》晉譯、隋譯、唐義凈譯三種?!端帋熃?jīng)》各種注解。(唯《纂解》不借,此外皆乞交下。)朽人已著手編輯《藥師經(jīng)析疑》,年內(nèi)可以編就,明春抄寫。

弘一敬上

(一九四○年正月廿五日,永春普濟寺)

覺圓 廣義法師同鑒:

以后泉州諸公屬寫字者,皆暫辭謝,未能收受。乞云:俟將來居住泉州弘法之時(非閉關(guān)用功之時),決定一概收受書寫?,F(xiàn)在往他處弘法或用功,故于泉州之寫件須暫辭謝。并乞云:種種失禮之處,請格外原諒,為禱。

音上 正月廿五日

(一九四○年舊二月十六日,永春普濟寺)

敬借閱《智燈疏》一冊,《疏鈔擇要》一冊,《直解》一冊,《古疏》一冊,《講記》一冊,《旁解》一冊,共六冊。其余十九冊奉還。朽人舊藏古版《纂解》及《義疏》兩部已受收。種種費神,感謝無盡。

覺圓法師道鑒

音啟 二月十六日

(一九四○年十月八日,永春普濟寺)

東華法師道席:

承惠寄石章,已收到,感謝無盡。拙書一紙附奉上。謹復(fù),不宣。

音啟 十月八日

今編《藥師經(jīng)析疑》一厚冊。前年在承天寺講《藥師經(jīng)》時,他人所記之稿,余未閱過,不可登入報中。

一○

(一九四○年舊十一月廿八日,南安靈應(yīng)寺)

東華法師慧鑒:

惠書誦悉。每日誦經(jīng)數(shù)卷。余暇則持名或持咒,能勿間斷,為善。執(zhí)務(wù)、陪客、行路等時,亦應(yīng)持念。明年何時來泉,未能預(yù)定。須視身體精神如何。屆時,由傳貫師預(yù)以函達。略復(fù),不宣。

十一月廿八日 音啟

一一

(一九四一年舊十二月二十二日,晉江福林寺)

東華法師慧鑒:

領(lǐng)請《藥師經(jīng)析疑》寫稿,不預(yù)定日期,俟后通告。以后有送紙來者,不收。有由郵局寄名款來者,不寫。必須托專人,送名款至茀林,守候領(lǐng)取者,乃可書寫。倘有特別之件,必須用宣紙寫者,由余贈送。有送來者決定不收。

辛巳十二月二十二日 弘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