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 文字的魔力

看云集 作者:周作人


九 文字的魔力

中國是文字之國,中國人是文字的國民。這是日本人時常挖苦中國的話,但是我仔細想過覺得并不怎么冤枉。

中國人之善于做應制文詩,章奏狀詞,傳單揭帖等,截至民國十九年止,至少已有二千年的歷史了。不過這個暫且擱起不談,我所想說的只是文字在中國的一種魔力。

據(jù)說那位有四只眼睛的倉頡菩薩造字的時候,天雨粟,鬼夜哭,就鬧得天翻地覆,惜字圣會的大黃布口袋至今還出現(xiàn)于北平市上,可見不是偶然的事。張?zhí)鞄熍傻墓懋嫹?,以至夜行不恐的手心的虎字,或者是各地都有類似的花樣,等于西洋也有臭蟲,但是“對我生財”等標語則似乎是我們的特別國情了。再看通行全國的戲曲小說,其才子佳人一類的結(jié)構(gòu),無非是小生落難,后花園訂百年盟,狀元及第,考試院對七字課之流,《平山冷燕》與《花月痕》等書里的主人公,唯一的本領(lǐng)幾乎就是吟詩。在秀才階級支配著思想的中國,雖然實際上還是武帝與財神在執(zhí)牛耳,文章卻有他的虛榮,武帝財神都非仗他擁護不可,有時他們還得屈尊和他來做同伴才行。儒將和儒醫(yī)一樣,有特別的聲價,所以說關(guān)圣帝君必得說他讀《春秋》,說岳爺爺也必得舉出他的一首《滿江紅》來。民國以來這種情形還不大變,如威名蓋世的吳子玉先生和馮煥章先生都有一部詩集出世,即是很好的例子。

諸暨蔣觀云先生在《新民叢報》上詠盧騷曰:“文字成功日,全球革命潮,”其是之謂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