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泛論訓(xùn)》有一段論宗教迷忌的起原,很有趣味,我們?nèi)n在這里,作為本節(jié)的引論:天下之怪物,圣人之所獨見;利害之反覆,知者之所獨明達(dá)也。同異嫌疑者,世俗之所?;笠?。夫見不可布于海內(nèi),聞不可明于百姓,是故因鬼神祥而為之立禁,總形推類而為之變象。
何以知其然也?世俗言曰:“饗大高者而彘為上牲”,“葬死人者裘不可以藏”,“相戲以刃者太祖(擠也)其肘”,“枕戶橉而臥者鬼神蹠其首”。此皆不著于法令,而圣人之所不口傳也。
夫“饗大高(高誘注,大高,祖也。一曰上帝)而彘為上牲”者,非彘能賢于野獸麋鹿也,而神明獨饗之,何也?以為彘者家人所常畜而易得之物也,故因其便以尊之?!棒貌豢梢圆亍闭撸酪詾轸谜唠y得貴賈(價)之物也,而可傳于后世,無益于死者而足以養(yǎng)生,故因其資(用)以詟之。“相戲以刃,太祖其肘”者,夫以刃相戲,必為過失;過失相傷,其患必大;無涉血之仇爭忿斗,而以小事自內(nèi)于形戮,愚者所不知忌也,故因太祖以累其心。“枕戶橉而臥,鬼神蹠其首”者,使鬼神能玄化,則不待戶牖而行;若循虛出入,則亦無能履也。夫戶牖者,風(fēng)氣之所從來,而風(fēng)氣者陰陽相捔者也,離(罹)者必病,故托鬼神以伸誡之也。
凡此之屬,皆不可勝著于書策竹帛而藏于官府者也。(《韓非·難三》:“法者,編著之圖籍,設(shè)之于官府,而希之于百姓者也?!保┕室韵槊髦橛拚咧恢浜?,乃借鬼神之威以聲其教。所由來者遠(yuǎn)矣。而愚者以為祥,而狠者以為非,唯有道者能通其志。此一段把民間的宗教迷忌都解作有實用的意義,因為這些禁忌都不能成為法律的禁條,故只能“因鬼神祥而為之立禁”。高誘注,“祥:吉兇也?!薄妒酚洝の遄谑兰摇芳庖疲骸跋?,求福也?!薄稄V雅·釋天》:“,祭也?!薄稘h書·趙王彭祖?zhèn)鳌纷ⅲ骸跋椋傊^鬼神之事?!薄兑住は髠鳌吩小耙陨竦涝O(shè)教”的話,《泛論》之文便是“以神道設(shè)教”的理論?!坝拚咭詾橄椤保闶敲孕抛诮?;“狠者以為非”,便是反對迷信;“唯有道者能通其志”,便是承認(rèn)迷忌都有實際的用處,而愿意假借鬼神祥來維持此類民間禁忌。
道家自附于老子,老子提出一個自然的天道觀念,本可以掃除不少的宗教迷信。但這個自然的天道論是很抽象的,一般人士未必能了解,故自然主義在人生哲學(xué)上只有命定論還能引起一部分人的注意,和一部分人的反抗。孔孟都是信命定論的,知“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便不肯去求神媚灶了。墨子一派是擁護(hù)傳統(tǒng)的天鬼宗教的,故極力反對有命之說,非命即是反對自然主義了。古代的宗教有三個主要成分:一是一個鑒臨下民而賞善罰惡的天,一是無數(shù)能作威福的鬼神,一是天鬼與人之間有感應(yīng)的關(guān)系,故??汕蠖溈杀埽从幸娑┯袨?zāi)(用《墨子·非命上》的語意)。這個民間宗教,勢力最大,決不是幾個自然主義的哲學(xué)家所能完全掃滅。何況左傾的中系思想(儒家)從不敢明白反對他呢?何況右派的思想(墨家)又極力替他主持作戰(zhàn)呢?何況又有君主的提倡,國家的尊崇呢?所以幾百年之間,不但民間宗教迷信漸漸成為國教,并且連那左系的思想家也都不知不覺的宗教化了。老子變到莊子,天道已成了“造化者”了,宗教的意味已很濃厚了。戰(zhàn)國晚年,老子之外,又跳出了個黃帝;黃帝是上海話所謂“垃圾馬車”,什么荒謬的迷忌都可以向這里裝塞進(jìn)去。試看《漢書·藝文志》所收:道家有黃帝書七十八篇。
陰陽家有《黃帝泰素》二十篇。
小說家有《黃帝說》四十篇。
兵家的“陰陽”類有《黃帝》十六篇。
天文有《黃帝雜子氣》三十三篇。
歷譜有《黃帝五家歷》三十三卷。
五行有《黃帝陰陽》二十五卷,《黃帝諸子論陰陽》二十五卷。
雜占有《黃帝長柳占夢》十一卷。
醫(yī)經(jīng)有《黃帝內(nèi)經(jīng)》十八卷,《外經(jīng)》三十九卷。
經(jīng)方有《秦始黃帝扁鵲俞拊方》二十三卷。
房中有《黃帝三王養(yǎng)陽方》二十卷。
神仙有黃帝書四種,凡六十一卷。黃帝一個人名下有十二類,四百二十四卷書,真可算是一部極大的垃圾馬車了!這里畫什么烏煙瘴氣的迷忌都包羅在內(nèi),而神仙與陰陽最占大勢力。神仙與陰陽都假托于黃帝,于是老子加上黃帝便等于自然主義加上神仙陰陽的宗教,這便是所謂“道家”。道家再一變,便成中古的道教了。
神仙出世的人生觀使道家成為“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的悲觀宗教;陰陽祥的迷信使道家放棄傳統(tǒng)的自然主義的宇宙觀,而成為祥感應(yīng)的迷忌的宗教。騶衍之學(xué)雖然上天下地,閎大不經(jīng),然而結(jié)果總歸到“祥制度”與“符應(yīng)”,這便是一種迷忌的宗教。司馬談?wù)f“陰陽家之術(shù),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也是指出這種宗教的迷忌性質(zhì)。(我用“迷忌”一個名詞來翻譯近世人類學(xué)者所謂magic;“迷忌”的界說是“用某種物件,或行某種儀式,以圖影響〔即感應(yīng)〕自然界或超自然界的勢力,以為自身或團(tuán)體求福禳災(zāi)”。)《漢書·藝文志》也說陰陽家的流弊“牽于禁忌,泥于小數(shù),舍人事而任鬼神”,這更明顯了。道家出于齊學(xué),齊學(xué)之神仙陰陽都掛著黃帝的招牌,故號稱黃老的道家吸收了陰陽家的許多禁忌思想,這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須要知道,陰陽家的迷忌所以能在中國哲學(xué)思想發(fā)達(dá)之后風(fēng)靡一世者,正因為陰陽家的學(xué)說頗能利用當(dāng)日的哲學(xué)思想,表面上頗能掛出一面薄薄的自然主義的幌子,用陰陽五行等等自然界的勢力來重新說明“感應(yīng)”的道理。他們并不說那些幼稚的天鬼宗教了;他們竟可以說天是氣,地是氣,鬼神也是氣,這豈不是自然主義的解釋嗎?《淮南·天文訓(xùn)》說:虛廓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之散精為萬物?!@樣的說法,純是自然主義的,純是唯物的,豈不能令自然主義者點頭贊同嗎?好了!陰陽家又說,陰陽之氣分為五行,陰陽相推,而五行相生相勝,相為終始。這豈不也是純粹自然的,唯物的嗎?于是五德終始之說可以得哲學(xué)家的承認(rèn)了。如《淮南·地形訓(xùn)》說的,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參看《呂氏春秋·應(yīng)同篇》)這豈不是常識和哲學(xué)都可以公認(rèn)的嗎?好了!陰陽家又說:“我們現(xiàn)在可以來談舊宗教里的‘感應(yīng)’了。感應(yīng)并不是我在地下叩個頭,就可以感動天上的上帝老頭子。那是迷信,我們不要睬他。我們現(xiàn)在要談?wù)効茖W(xué)的感應(yīng)論!也可以說是哲學(xué)的感應(yīng)論!你愛聽嗎?”你當(dāng)然愛聽了。這種半科學(xué)半哲學(xué)的感應(yīng)論,叫做“氣類相感論”。如《呂氏春秋·應(yīng)同篇》說:類固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yīng)。鼓宮而宮動,鼓角而角動。平地注水,水流濕;均薪施火,火就燥。這種新感應(yīng)論,秦學(xué)的《呂氏春秋》已連同五德終始之說接受了。齊魯?shù)娜寮业兰乙捕冀邮芰?。《淮南王書》中的《天文》、《地形》、《時則》(即《月令》)、《覽冥》、《人間》、《泰族》諸篇,都充分承認(rèn)了這種感應(yīng)論,作為一個基本原則?!短煳挠?xùn)》說:物類相動,本標(biāo)相應(yīng)。故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高注:“陽燧,金也。取金杯無緣者,熟摩令熱,日中時以當(dāng)日下,以艾承之,則燃得火也。方諸,陰燧,大蛤也。熟摩令熱,月盛時以向月下,以銅盤受之,下水?dāng)?shù)滴。先師說然也?!保┗[而谷風(fēng)至,龍舉而景云屬,麒麟斗而日月食,鯨魚死而彗星出,蠶咡絲而商弦絕,賁星墜而勃海決。人主之情上通于天,故誅暴則多飄風(fēng),法苛則多蟲螟,殺不辜則國赤地,令不收則多淫雨?!队[冥訓(xùn)》說:夫物類之相應(yīng),玄妙深微,知不能論,辯不能解。故東風(fēng)至而酒湛溢,蠶咡絲而商弦絕,或感之也。畫隨灰而月運闕,鯨魚死而彗星出,或動之也。故……君臣乖心,則背譎見于天,神氣相應(yīng)征矣。……夫燧取火于日,方諸取露于月。天地之間,巧歷不能舉其數(shù),手征忽恍不能覽其光,然以掌握之中,引類于太極之上,而水火可立致者,陰陽同氣相動也?!短┳逵?xùn)》說:夫濕之至也,莫見其形,而炭已重矣。風(fēng)之至也,莫見其象,而木已動矣?!侍熘绎L(fēng),草木未動,而鳥已翔矣;其且雨也,陰曀未集,而魚已矣。以陰陽之氣相動也。故寒暑燥濕,以類相從;聲響疾徐,以音相應(yīng)也?!ト苏撸瑧烟煨?,聲然能動化天下者也。故精誠感于內(nèi),形氣動于天,則景星見,黃龍下,祥鳳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滿溢,海不溶(動)波。故《詩》云:“懷柔百神,及河嶠岳?!蹦嫣毂┪铮瑒t日月薄蝕,五星失行,四時干乖,晝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詩》曰:“正月繁霜,我心憂傷?!?
天之與人,有以相通也。故國危亡而天文變,世惑亂而虹蜺見,萬物有以相連,精祲有以相蕩也。以上引的都是《淮南書》里的氣類相感說。在表面上看去,這種新感應(yīng)論全是根據(jù)在一個自然界的通則之上,與初民迷信的感應(yīng)論大不相同了。人受天地的精氣,人的精神也是一種精氣,物類能以陰陽同氣相感動,人與天地也能以陰陽同氣相感召。在這個“像煞有介事”的通則之上,遂建立起天人感應(yīng)的宗教。這本是陰陽家的根本理論,卻漸漸成為道家與儒教公認(rèn)的原則,成為中國的中古宗教的基本教條。在這一層薄薄的自然主義的理論幌子之下,古代民間的感應(yīng)宗教便得著哲學(xué)的承認(rèn)而公然大活動,不久便成為國教了?!队[冥訓(xùn)》說:昔者師曠奏“白雪”之音,而神物為之下降,風(fēng)雨暴至,平公癃病,晉國赤地。庶女(齊國的寡婦)叫天,而雷電下?lián)艟肮_隕,支體傷折,海水大出。夫瞽師庶女,位賤尚枲,權(quán)輕飛羽,然而專精厲意,委務(wù)積神,上通九天,激厲至精。由此觀之,上天之誅也,雖在壙虛幽閑,遼遠(yuǎn)隱匿,重襲石室,界障險阻,其無所逃之亦明矣。
武王伐紂,渡于孟津,陽侯之波逆流而擊,疾風(fēng)晦冥,人馬不相見。于是武王左操黃鉞,右秉白旄,瞋目而之曰:“余任天下,誰敢害吾意者!”于是風(fēng)濟(霽)而波罷。魯陽公與韓構(gòu)難,戰(zhàn)酣日暮,援戈而之,日為之反三舍。夫全性保真,不虧其身,遭急迫難,精通于天,若乃未始出其宗者,何為而不成?終日談“自然”,而忽然說魯陽公援戈日,可以使“日為反三舍”!而又相信“全性保真,不虧其身”的真人也可以有超越自然的神通,“何為而不成”!于是我們可以說,古代左系的思想到此完全右傾了,自然主義的哲學(xué)到此完全成了妄想超越自然的道教了。
道家是一個雜家,吸收的成分太多,“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遂成了一部垃圾馬車;垃圾堆積的太高了,遂把自己的中心思想自然主義的宇宙觀埋沒了。直到二百年后偉大的王充出來,自然主義才得從那陰陽災(zāi)異符瑞感應(yīng)的垃圾堆里被爬梳出來,刷清整理,成為中古思想界的唯一炬光。十九,四,十六寫起;十九,四,三十寫完,計費半個月。
(廿年,三,十,改定第(二)(三)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