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 歌詠兒童的文學

自己的園地 作者:周作人


五 歌詠兒童的文學

高島平三郎編,竹久夢二畫的《歌詠兒童的文學》,在一九一○年出板,插在書架上已經有十年以上了,近日取出翻閱,覺得仍有新鮮的趣味。全書分作六編,從日本的短歌俳句川柳俗謠俚諺隨筆中輯錄關于兒童的文章,一方面正如編者的本意,足以考見古今人對于兒童的心情,一方面也是一卷極好的兒童詩選集。夢二的十六頁著色插畫,照例用那夢二式的柔軟的筆致寫兒童生活的小景,雖沒有夢二畫集的那種艷冶,卻另外加上一種天真,也是書中的特彩之一。

編者在序里頗嘆息日本兒童詩的缺乏,雖然六編中包含著不少的詩文,比中國已經很多了。如歌人大隈言道在《草徑集》,俳人小林一茶在句集及《俺的春天》里多有很好的兒童詩,中國就很難尋到適例,我們平常記憶所及的詩句里不過“閑看兒童捉柳花”或“稚子敲針作釣鉤”之類罷了;陶淵明的《責子詩》要算是最好,因為最是真情流露,雖然戴著一個達觀的面具。高島氏說,“我想我國之缺乏西洋風的兒童文學,與支那之所以缺乏,其理由不同。在支那不重視兒童,又因詩歌的性質上只以風流為主,所以歌詠兒童的事便很希少,但在我國則因為過于愛兒童,所以要把他從實感里抽象出來也就不容易了。支那文學于我國甚有影響,因了支那風的思想及詩歌的性質上,缺少歌詠兒童的事當然也是有的;但是這個影響在和歌與俳句上覺得并不很大。”我想這一節(jié)話頗有道理,中國缺乏兒童的詩,由于對于兒童及文學的觀念之陳舊,非改變態(tài)度以后不會有這種文學發(fā)生,即使現(xiàn)在似乎也還不是這個時候。據(jù)何德蘭在《孺子歌圖》序上說北京歌謠中《小寶貝》和《小胖子》諸篇可以算是表現(xiàn)對于兒童之愛的佳作,但是意識的文藝作品就極少了。

日本歌詠兒童的文章不但在和歌俳句中很多,便是散文的隨筆里也不少這一類的東西。其中最早的是清少納言所著的《枕之草紙》,原書成于十世紀末,大約在中國宋太宗末年,共分一百六十余段,列舉勝地名物及可喜可憎之事,略似李義山《雜纂》,但敘述較詳,又多記宮廷瑣事,而且在機警之中仍留存著女性的優(yōu)婉纖細的情趣,所以獨具一種特色。第七十二段系記“可愛的事物”者,其中幾行說及兒童之美,是歌詠兒童的文學的標本,今將原文全譯于后。

“瓜子臉的小孩。(案此句意義依注釋本)

人們咮咮的叫喚起來,小雀兒便一跳一跳的走來;又〔在他的嘴上〕截涂上胭脂,老雀兒拿了蟲來給他放在嘴里,看了很是可愛。

三歲左右的小孩急急忙忙的走來,路上有極小的塵埃,被他很明敏的看見,用了可愛的手指撮著,拿來給大人們看,也是極可愛的。

留著沙彌發(fā)的小孩,頭發(fā)披在眼睛上邊來了也并不拂開,只微微的側著頭去看東西,很是可愛。

交叉系著的裳帶的上部,白而且美麗,看了也覺得可愛。又還不很大的殿上童裝束著在那里行走,也是可愛的。

可愛的小孩暫時抱來戲弄,卻馴習了,隨即睡著,這是極可愛的。

雛祭的器具。

從池中拿起極小的荷葉來看,又葵葉之極小者,也很可愛。—無論什么,凡是細小的都可愛。

肥壯的兩歲左右的小孩,白而且美麗,穿著二藍的羅衣,衣服很長,用帶子束高了,爬著出來,極是可愛。

八九歲的男孩用了幼稚的聲音念書,很可愛。

長腳,白色美麗的雞雛,仿佛穿著短衣的樣子,喈喈的很喧擾的叫著,跟在人家的后面,或是同著母親走路,看了都很可愛。

鴨蛋。(依注釋本)

舍利瓶。

瞿麥花?!?

關于清少納言的事,《大日本史》里有一篇簡略的列傳,今鈔在后邊,原文系古漢文體,亦仍其舊。

“清少納言為肥后守清原元輔之女,有才學,與紫式部齊名。一條帝時,仕于皇后定子,甚受眷遇?;屎笱┖箢欁笥以?,香爐峰之雪當如何?少納言即起搴簾。時人嘆其敏捷?;屎筇丶纹洳湃A,欲奏請為內侍,會藤原伊周(案即皇后之兄)等被流竄,不果。老而家居,屋宇甚陋。郎署年少見其貧窶而憫笑之,少納自簾中呼曰,不聞有買駿馬之骨者。笑者慚而去。著《枕之草紙》,行于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