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國際形勢與中國抗戰(zhàn)
關于國際形勢與中國抗戰(zhàn),記者在上期已略貢管見,認為歐洲政局最近的變化,對于中國的抗戰(zhàn)并不致有不利的影響,國人實無所用其悲觀?,F(xiàn)在想再就有利的方面,略加以分析研究,以供國人的參考。
我國政治部“某要員”誠然說得對,他說“我國為求民族生存而抗戰(zhàn),決不因任何一國的外交轉變而動搖我既定的國策?!蔽覀兊膰呤且獡尵茸鎳臏S亡,倘若因為別國的外交轉變而便動搖意志,坐視淪亡,甘做奴隸,這是任何人都知道是荒謬絕倫的。但是這只是說我們?yōu)闋幦∶褡宓纳?,必須堅持抗?zhàn),卻不是說我們便無須注意國際形勢的發(fā)展,因為運用國際形勢以加速我們的抗戰(zhàn)勝利,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自歐洲政局變化以來,有些人因未明真相而陷于悲觀,固屬不幸的現(xiàn)象,但是有許多人深切注意到國際形勢與中國抗戰(zhàn)前途的關系,卻是一種進步的可喜的現(xiàn)象。
我們研究國際形勢與中國抗戰(zhàn)前途的關系,有兩個原則非常重要。第一個原則是我們必須從整個的國際形勢觀察,而不應該犯“群盲摸象”的毛病。例如這次德國最初大有一口并吞奧國的神氣,侵略者的氣焰萬丈,好像聲勢洶洶,銳不可當,可是因為意德對于奧國的矛盾,奧總理許希尼格宣言維護奧國“獨立”,奧國民眾也有強有力的示威運動,并不是像表面上那樣簡單。又例如希特勒承認偽滿,雖在口頭上為我們的敵人張目,甚至有人由此想到東西兩侵略國的愈益團結,可是德國在遠東的商業(yè)受到日帝國主義的獨占侵略,同時德國深怕日帝國主義的實力因繼續(xù)侵華而受損失,減少它對蘇的力量,德日間也有著矛盾的存在。侵略陣線的日德意三國間不但彼此的矛盾很深,而且它們的內部的經濟危機與政治危機,日益加甚,并非它們內部鞏固而有力量外侵,恰恰相反,它們對外的瘋狂正是它們內部不穩(wěn)的反映。侵略陣線中的外強中干,必然要促成和平陣線進一步的新的開展,所以從整個形勢看來,國際形勢是仍然要向有利于我國抗戰(zhàn)的方面移轉的。
第二個原則是我們自己對國際必須有正確的立場,才能把得住舵,不為一時的表面的現(xiàn)象所動搖而犯著投機的弊病。例如有人認為英對意德妥協(xié)能安定歐洲,這樣安定歐洲是怎樣有利于中國的,依照這樣的看法,中國也盡可以加入侵略陣線,更大大有利于中國!在事實上只有和平陣線的加強,才能抑止侵略陣線的得寸進尺,才真能安定歐洲,才真能有利于我國的抗戰(zhàn);在事實上,英國盡管在主觀上想對侵略者妥協(xié)而企圖茍安,但在客觀上是暗礁重重,在外則侵略者的貪得無厭,無法滿足它們的欲壑,在內則反對黨及廣大群眾的反對,張伯倫妥協(xié)政策的前途無法順利達到目的,是可以預料得到的。我國有些人對于國際因缺乏正確的立場,對于我們的敵人的友人往往存著種種幻想,認不清真正的友人與敵人,以致外交上不能作敏捷而堅決的運用,現(xiàn)在不該再蹈覆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