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宗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宋試戶部尚書郭德麟、宜州觀察使蔡錫賀正旦。
秋七月己巳,遣禮部尚書王翛等賀宋生日。
八月己酉,宋使賀天壽節(jié)。
冬十一月乙卯,遣簽書樞密事巴達(dá)爾呼等賀宋正旦。
二年春正月庚戌朔,宋試?yán)舨可袝K山、潭州觀察使劉詢賀正旦。辛酉,孝懿太后崩。丙寅,遣左副都點(diǎn)檢 等報哀于宋。
三月丁丑,宋使來吊祭。
秋七月己巳,遣同簽大睦府事兗等賀宋生日。
八月乙巳,宋使賀天壽節(jié)。
冬十一月丁巳,遣豳王傅宗璧等賀宋正旦。
三年春正月乙巳朔,宋煥章閣學(xué)士黃申、明州觀察使張宗益賀正旦。
秋七月辛卯,遣都點(diǎn)檢布薩端等賀宋生日。
八月丁卯,宋使賀天壽節(jié)。
冬十一月戊寅,遣右副都點(diǎn)檢溫都忠等賀宋正旦。
四年春正月己巳朔,宋顯謨閣學(xué)士鄭汝諧、均州觀察使譙令雍賀正旦。
秋七月己丑,遣御史中丞董師中等賀宋生日。
九月甲子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
冬十一月戊寅,遣翰林直學(xué)士完顏匡等賀宋正旦。
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宋使賀正旦。
夏六月戊戌,宋孝宗崩。
秋七月甲子,光宗遜位,甯宗立。
九月戊午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壬寅,宋使來告哀。戊寅,遣知大興府事尼瑪哈鑒等使宋員祭。
冬十月庚寅,宋使獻(xiàn)遺留物。
閏月戊午朔,宋使告即位。甲戌,遣河?xùn)|南、北提刑使王啟往賀。
十一月庚子,遣右宣徽使伊喇敏賀宋正旦。
六年春正月丁亥朔,宋使賀正旦。
二月癸未,宋使來報謝。
秋八月辛未,遣吏部尚書吳鼎樞等賀宋生日。
九月壬午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
冬十一月丙申,遣刑部尚書赫舍哩貞賀宋正旦。
承安元年春正月辛巳朔,宋使賀正旦。
秋九月丁丑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癸未,遣吏部尚書張嗣等賀宋生日。
冬十一月甲午,遣陜西統(tǒng)軍使崇道等賀宋正旦。
二年春正月乙亥朔,宋使賀正旦。辛丑,宋遣使告母后哀。
秋九月辛丑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丁未,遣知?dú)w德府事完顏愈等賀宋生日。
三年春正月己亥朔,越辛丑,宋使來賀正旦。乙丑,宋遣使告祖母后哀。
二月辛巳,遣都指揮使烏凌阿天益等使宋吊祭。
秋八月癸未,宋遣使報謝。
九月丙申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遣中都都轉(zhuǎn)運(yùn)使孫鐸等賀宋生日。
冬十一月丁未,遣太常卿楊庭筠等賀宋正旦。
四年春正月癸巳朔,宋使賀正旦。
秋九月庚寅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己未,遣知東平府事布薩琦等賀宋生日。
冬十一月甲寅,遣知濟(jì)南府事范楫等賀宋正旦。
五年春正月戊子朔,宋使賀正旦。
秋九月甲寅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
冬十月庚子,宋使告母后哀。
十一月己巳,宋復(fù)遣使告哀。辛未,遣右副點(diǎn)檢赫舍哩忠定賀宋正旦。
十二月癸未朔,遣河南統(tǒng)軍使充等使宋吊祭。
泰和元年春正月壬子朔,宋使賀正旦。壬戌,宋使獻(xiàn)先帝遺留物。
三月乙亥,宋使報謝。
秋八月丙申,宋復(fù)遣使謝。
九月戊申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遣右宣徽使圖克坦懷忠等賀宋生日。
冬十一月庚申,遣右衛(wèi)將軍赫舍哩齊勤等賀宋正旦。
二年春正月丁未朔,宋使賀正旦。
秋九月壬寅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甲寅,遣都指揮使完顏瑭等賀宋生日。
冬十二月癸酉,遣武安節(jié)度使圖克坦公弼等賀宋正旦。
三年春正月辛未朔,宋使賀正旦。
秋九月丙寅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壬申,遣刑部尚書承暉等賀宋生日。
冬十一月辛未,遣簽樞密院事通吉思忠等賀宋正旦。
四年春正月乙丑朔,宋使賀正旦。
秋八月乙卯,遣知真定府事完顏昌等賀宋生日。
九月庚申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
冬十一月丁卯,遣右副都檢點(diǎn)烏凌阿毅等賀宋正旦。
五年春正月己未朔,宋使賀正旦。
三月乙丑,宋兵入秦川界。辛巳,入鞏州來遠(yuǎn)鎮(zhèn)。唐州得宋諜言,韓侂胄屯兵鄂、岳,將謀北侵。
夏四月癸巳,命樞密院移文宋人,依誓約撤新兵,毋縱入境。
五月甲子,以平章布薩揆為河南宣撫使,籍諸道兵備宋。甲申,宋人入漣水縣。
六月戊子,復(fù)漣水縣。甲寅,召諸大臣問備宋之策,皆以設(shè)備養(yǎng)惡為言。帝以南北和好四十余載,民不知兵,不忍先發(fā)。
秋八月辛卯,詔罷宣撫司。時宋殿帥郭倪,濠州守將田俊邁誘虹縣民蘇貴乖為間。河南將臣所遣諜多受宋賂,皆言宋增戍本虞他盜。及聞行臺建,亦畏讋不敢去備,且兵皆白丁,饑疫死者什二三,由是中外信之。宣撫司以宋三省、樞密院及盱眙軍諜來上,又皆攜點(diǎn)邊臣為辭。揆固請罷司,從之。復(fù)奏罷臨洮等路新置弓箭手。
九月甲申朔,宋使賀天壽節(jié)。戊子,遣河南統(tǒng)軍使赫舍哩子仁等賀宋生日。戊戌,宋兵三百攻比陽寺莊,副巡檢阿里哈肆嘉努死之。甲辰,宋人楚黃澗,擄巡檢高原。
冬十月丁丑,宋人襲比陽,唐州軍事判官索多死之。
十一月乙酉,宋人入內(nèi)鄉(xiāng),攻洛南之固縣,商州司獄壽祖追至丹河擊敗之。己丑,遣太常卿趙之杰等賀宋正旦。
十二月,宋吳曦?fù)肀娕d元,欲窺關(guān)隴,皇甫斌擾淮北。
六年春正月癸未朔,宋史賀正旦。丁亥,宋使陳克俊朝辭,諭曰:“大定初,世宗皇帝許宋世為侄國,朕遵守遺法,和好至今。豈意爾國屢有盜賊犯我邊境,故遣大臣宣諭河南。及得爾國公移,已黜邊臣,抽去戍卒,朕不介意小嫌,遂罷宣撫。比來群臣屢以爾國渝盟為言,朕惟和好歲久,委曲涵容??种端位实刍蛭丛斨?。若依前不息,朕雖兼愛生靈,事難終已。卿等歸國,當(dāng)具言之?!?
三月己酉,宋人攻靈璧,南京按察使行部至縣,匿民舍得免。
夏四月丙辰,宋人圍壽春,防御使賢圣努擊卻之。統(tǒng)軍使赫舍哩子仁遣嚴(yán)整等覘敵,還言皇甫斌聚兵規(guī)取唐鄧,以降人田元、張貞、張勝為鄉(xiāng)導(dǎo),乃請以南京副留守赭舍哩毅及副統(tǒng)軍圖克坦鐸分統(tǒng)諸軍,而自以兵駐汴防守,從之。丙寅,詔平章布薩揆領(lǐng)行省于汴,便宜從事。以赫舍執(zhí)中為都統(tǒng),完顏薩喇為副統(tǒng),盡徵諸道兵。復(fù)以完顏充為陜西五路都統(tǒng)。語詳《規(guī)取隴蜀事》中。丁丑,守人入新息,內(nèi)鄉(xiāng)及泗州、虹縣、潁上。
五月壬午,宋李爽圍壽州,田俊邁入蘄縣,秦詵攻蔡州,防御使完顏佛珠敗之。入金城海口,殺長山尉,執(zhí)二巡檢去。丙戌,以出師告于天地太廟。戊子,命平章揆兼左副元帥,完顏匡為右副元帥,陜西都統(tǒng)充為右監(jiān)軍,烏庫哩毅為左都監(jiān)。癸巳,宋田俊邁率步騎二萬攻宿州,安國節(jié)度副使納喇邦烈與同知防御使穆延薩克達(dá)逆擊,敗之。邦烈中流矢。宋郭倬、李汝冀以眾五萬繼至,遂圍宿州。會霖雨,邦烈遣騎潛出敵后,擊敗之。薩克達(dá)率驃蹂之,殺傷數(shù)千人。敵復(fù)聞援軍將至,遂夜遁,黎明踵擊,追至蘄,執(zhí)田俊邁。甲辰,宋皇甫斌攻唐州,刺史烏克遜鄂屯拒之,行省遣泌陽副巡檢納哈塔軍勝來援,遂敗之。
六月辛亥朔,宋李爽圍壽州,刺史圖克坦義拒守,踰月不能下。河南統(tǒng)軍判官奇珠及邁珠等來援,合擊敗之。同知軍州事布埒庫中流矢死。部曲魏全亦不屈死。庚申,右翼都統(tǒng)完顏薩布敗宋曹統(tǒng)制兵于溱水。丁巳,詔彰德府,宋韓侂胄祖琦墳毋得損壞,仍禁樵采。有宋宗族所居,各具以聞。長官常加提控。
秋七月癸未,宋商榮復(fù)攻東??h,令完顏繃擊敗之。還,中伏矢死。甲午,宋統(tǒng)制戚春以舟師攻邳州,刺史完顏從正敗之。春赴水死,斬其副夏統(tǒng)制。
九月戊戌,命尚書左丞布薩端行省于汴。
冬十月戊申朔,平章揆分九道侵宋。以行省兵三萬出潁、壽,統(tǒng)軍使子仁兵三萬出渦口,副元帥匡兵二萬五千出唐、鄧,左監(jiān)軍執(zhí)中兵二萬出清口,右監(jiān)軍充兵一萬出陳倉,右都監(jiān)貞兵一萬出成紀(jì),安撫使綱兵一萬出臨潭,都總管舒穆仲溫兵五千出鹽川,防御使完顏璘兵五千出來遠(yuǎn)。
十一月壬午,匡遣烏庫哩慶壽攻下棗陽,完顏江山克光化軍,烏克遜尼敦攻神馬坡。完顏圍德安,別以兵徇下安陸、應(yīng)城、云夢、孝感、漢川、荊山等縣,遂攻襄陽,破其外城。芬徹并克宜城。丁亥,行省揆克安豐軍,取霍邱縣,進(jìn)次廬江。壬辰,宋督師邱崈遣劉祐來乞和。庚子,復(fù)遣林拱持書來議。癸卯,復(fù)遣宋顯等以書幣來獻(xiàn)。時,執(zhí)中克淮陰,自清河渡淮,遂圍楚州。子仁克定遠(yuǎn)縣及滁州,徇下來安、全椒二縣,取真州。時宋真州兵數(shù)萬保河橋。子仁分軍涉淺,潛出敵后,敵大驚,不戰(zhàn)而潰。斬首二萬余級,生擒其將劉挺、常思敬、蕭從德、莫子容,皆驍將也。
十二月丁未朔,揆攻和州,薩克達(dá)中流矢死。敵騎萬五千駐六合,揆以右翼掩擊,斬首八千級。進(jìn)屯瓦梁河,以控真、揚(yáng)諸路之沖。整步騎,列旗幟,沿江上下,江表大震。邱崈復(fù)遣陳璧等奉書乞和。
是歲,吳曦叛宋來降,封蜀王。
七年春正月丁丑朔,完朔匡攻襄陽,遂取谷城。乙酉,贈故壽州死節(jié)軍士魏全宣武將軍。庚寅,行省揆還駐下蔡。時宋復(fù)遣陳璧來,揆卻之,宋人乃決巨勝、成公、雷湧曳渚積水為阻,盡焚其廬舍、儲積,過江遁。揆以方春地濕,欲休養(yǎng)士馬,乃振旅還軍。遂有疾,以左丞相宗浩兼都元帥代之。
二月丁巳,宋知樞密院嚴(yán)遣方信孺以書詣行省議和。己未,完顏匡克荊門軍。戊辰,左副元帥揆卒于軍。
三月庚子,以完顏匡為左副元帥,子仁為右副元帥。
五月丙申,宋張巖復(fù)遣方信孺以書至元帥府,增歲幣,乞和。秋八月戊申,方信孺復(fù)齋其主誓書藁來。
九月甲戌朔,都元帥宗浩卒于軍。
冬十一月丙子,宋遣左司郎中王柟以書講和,稱伯,增犒軍錢,誅蘇師旦,函首以獻(xiàn)。壬辰,宋參政錢象祖以誅韓侂胄移書行省。詔檄宋以侂胄首贖淮南地。
八年春二月乙巳,宋錢象祖復(fù)遣王柟來請川、陜關(guān)隘。
夏四月癸卯,日暈三重,皆內(nèi)黃外赤。
閏月乙未,宋獻(xiàn)韓侂胄等首于元帥府。
五月丁未,御應(yīng)天門,備黃麾立仗,北王文武合班起居。平南撫軍上將軍赫舍哩貞以宋賊臣首獻(xiàn),并奉露布以聞??h其首、畫像于市,罷兵。丙辰,平章匡至自軍。改元帥府為樞密院。
六月癸酉,宋通謝使試禮部尚書許奕、福州觀察使吳衡奉其主書入見。甲戌,謁謝于衍慶宮。丁酉,以左副都點(diǎn)檢完顏侃為宋諭成使,禮部侍郎喬宇副之。
秋七月戊申,宋使朝辭,致答通謝書及誓書于宋。
八月己丑,遣戶部尚書高汝礪等賀宋生日。
冬十月辛巳,宋使來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