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補記(黟程鴻 詔伯敷)
宋皇祐時,欲行人閣儀,莫知故實,仁宗得《唐長安圖》,儀始定。元豐時,都官員外郎蒙安國得《唐都省圖》,獻於朝,遂遷舊七寺監(jiān)如唐制。政和時,宋升奏端門橋制,考《唐洛陽圖》之四橋。而胡身之注《通鑒》亦引《閣本太極宮圖》、《閣本大明宮圖》。唐宮省圖之珍重,在宋時已如此。大興徐星伯太守松,讀《舊唐書》及唐小說,於宮苑曲折,里巷歧錯,以《長安志》證之,得其舛誤。而東都則於《永樂大典》中得《河南志圖》,證以《玉?!匪督狻匪d,知是次道舊本,其源亦出於韋述《兩京記》而加詳。亟為摹鈔,采金石傳記,合以程大昌、李好問之《長安圖》,作《兩京城坊考》,時嘉慶庚午歲也。道光戊申,平定張石洲大令穆刊之靈石楊氏《連筠叢書》中。予得而讀之,愛同球璧。庚戊自雞澤南歸,舟中暇,有校補次而記之,以貽好古者。
西京外郭城圓
龍首渠〔補:產水?!?
興道〔補:即瑤林?!?
安仁〔補:本安民?!?
務本〔補:即玉樓?!?
永樂〔補:即平樂?!?
靖安〔補:或作靜安?!?
大業(yè)〔補:本弘業(yè)。〕
崇仁〔補:昌化附。〕
晉昌〔補:或作進昌。〕
長樂〔補:即廷政?!?
安興〔補:即廣化?!?
勝業(yè)〔補:本宜仁。〕
宣平〔補:或作宣政。〕
修行〔補:本修業(yè)。〕
修政〔補:或作循政?!?
興凌〔補:奉隆窿?!?
常樂〔補:亦名大同?!?
靖恭〔補:即靜恭?!?
立改〔補:《長安圖》分為談寧?!?
敦化〔補:印敦教?;蜃魍ɑ?,或分長和?!?
缺〔補:殖業(yè)附?!?
崇業(yè)〔補:即安善?!?
光行〔補:即光仁?!?
興化〔補:客戶、冶成附?!?
崇德〔補:本弘德?!?
懷貞〔補:即懷賢?!?
豐安〔補:俗作安豐?!?
修德〔補:本貞安?!?
輔興〔補:正乎附?!?
布政〔補:本隆慶?!?
光德〔補:善和附?!?
醴泉〔補:本承明?!?
嘉會〔補:和會附?!?
永乎〔補:本永隆?!?
昭行〔補:本顯行?!?
義寧〔補:本熙光?!?
崇化〔補:本弘化。〕
永和〔補:本淳和。〕
西京三苑圖
漢未央宮、漢長樂宮〔中間補:〕秦樗里子墓。
西京宮城圖
凝香閣〔校:〕考從《大典閣本圖》作凝陰閣,此依《長安志》作凝香,當依《考》改。
凝陰殿〔校:〕《考》從《通鑒》注引《閣本太極宮圖》作凝云閣,此仍《長安志》作凝陰殿,當依《考》改。
卷一 西京
太極殿〔注:〕《困學紀聞》、《唐會要》:武德元年五月,改隋大興殿為太極殿。
承天門〔注:〕正當唐興村門首?!惭a:〕《朝野僉載》:開元二年六月,大風,長安街中樹連根出者十七八。長安城初建,隋將作大匠高穎所植槐樹殆三百余年,至是拔出。
〔又注:〕唐興村,隋曰楊興村,唐時改之?!惭a:〕《廣記》百三十五《西京記》云:長安朝堂郵舊楊興村村門,大樹今見在。初,周代僧根言多驗,時村人於此樹下集,根來逐之曰:“此天子坐處,汝等何故居此?”及隋文帝即位,便有遷都意。
左藏庫〔注:〕《酉陽雜俎》:天寶初,於左藏中得五色玉。
凝陰閣〔校在圖下?!?
凝云閣〔校在圖下?!匙ⅲ骸嘲础懂惵勪洝罚禾鞂毱咻d,秦中大旱,帝親幸龍?zhí)闷碇?,不應。幸凝陰殿,召葉法善祈鏡龍,雨大澍。亦作凝陰殿也。
東宮麗正殿〔注:〕麗正殿有藏書,陸龜蒙《和皮日休詩》云:貞觀購亡逸,蓬瀛漸周旋。
炅然東壁光,與月爭流天。偉矣開元中,王道真平平。八萬五千卷,一一皆涂鉛。人間盛傳寫,海內來窮研。自注云:開元《麗正殿書錄》。
承天門街東,第四橫街北,從西第一尚書省?!沧ⅰ场洞筇菩抡Z》〔下補〕《兩京新記》并云。
〔又注〕俗誤為樗里子墓〔下補:〕《朝野僉載》:尚書考功廳前一雙桐樹,開元四年東樹忽枯,月余,西邊樹又枯。
第五橫街北,次東禮部南院注:〕《逸史》:齊映應追士舉,至省,歇禮部南院,遇雨,徐步墻下。
街西,第六橫街北,次西御史臺〔注:〕《御史臺記》:京臺監(jiān)察院西行中間,號橫擘房,先無窗,后人置之。
百官待漏院注:〕《國史補》:凡拜相,府縣載沙填路,自私第至於手城東街,名日沙堤。百官早朝,必立馬建福、望仙門外,宰相則列於光宅車坊避風雨。元和初,始置待漏院。
含元殿注:〕《芝田錄》:會昌、開成中,含元殿換一柱,右軍采造。整屋工人遇一巨材,鋸解至二尺血流,中是巨蟒,急推曳渭流下。
含元殿后曰宣政殿〔注:〕《杜陽雜編》:德宗試制科於宣政殿,獨孤綬始成,術者劉門奴見鬼,稱漠楚王戊太子葬於此,是其故宅。
日華門外為門下省〔注:〕《舊唐書地理志》:京師東內正門日丹鳳,正殿日含元,含元之后日宣政,宣政左右有中書、門下二省。高宗以后,天子常居東內。
月華門外為中書省〔注:〕《感定錄》:韋執(zhí)誼為職方員外,所司呈諸州圖,每至嶺南州圖,必令將去。及為相,北壁有圖,經閱之乃崖州圖,果貶崖州司馬。
〔又注:〕樂天故於省北瓶亭,以通騎省牖也?!蚕卵a〕:蘇軾有《樂天西掖通東省詩跋》云:唐時得西掖作窗,以通東省,而今日本省不得往來,可嘆也。
光范門〔注:〕《集異記》:宰相狄仁杰入奏事,出至光范門,以昌宗裘付家奴衣之,促馬而去。是宰相奴得至此門,門外方可馳馬。又摭言:新進士過堂日,先於光范門裹東具供張,同年於此候宰相上堂。是新及第得於此門飲酒。
紫宸之后曰〔下補:〕玉宸觀?!膊⒆ⅲ骸吃 都恼阄骼畲蠓蛟姟纷ⅲ河皴酚^在紫宸殿后。
太液池有亭,〔注:〕太液亭有尚書君臣事跡〔余下補〕:又有網(wǎng)索,元稹詩云:綢索西臨太液池。〔注:〕網(wǎng)索在太液池上,學士侯對,歇於此。又李紳有《太液池東亭候對詩》。
鱗德殿〔注:〕《洞天集》:嚴遵仙槎,唐置之鱗德殿,長五十余尺,聲如銅鐵,久而不蠹。
翰林院〔注:〕在轔德殿西〔校:〕當云翰林院在銀臺門北,瞵德殿西。
長生殿〔注:〕閻氏若璩云:大明宮寢殿也〔補:〕閻又云:唐寢殿皆日長生。按鄭喁《津陽門詩》自注:長生殿乃齋殿也,有事於朝元觀,郎御長生殿以沐浴。飛霜殿郎寢殿,而白傅《長恨歌》以長生為寢殿,誤矣。喁就華清官言,然自注如此,可證閻說是非。
壽春殿〔注:〕《北夢瑣言》:天復元年,李茂貞入朝,昭宗御安福樓。翌日,宴於壽春殿。
興慶殿〔注:〕殿有復壁?!抖抨柧帯罚旱伦谛遗d慶宮,於復壁寶匣中獲玉鞭。
殿后為龍池〔注:〕《明皇雜錄》、《神異錄》并云開元中三輔大旱,玄宗密以玉龍子投南內之龍池,風雨隨作。池之下,〔補:〕上為龍池新殿?!膊⒆ⅲ骸抽_元時,關輔大旱,上於龍池新瓶一殿,令少府監(jiān)馮紹正於四壁各畫一龍,設色未終,陰云四布。見《明皇雜錄》。
宮之西南隅日花萼相輝樓〔注:〕《盧氏雜記》:玄宗集登科人於花萼樓前重試,張曳白。
其東曰勤政務本樓〔注:〕《舊書讓皇帝傳》:玄宗於興慶宮西南置樓,西面題曰“花萼相輝”,南面題日“勤政務本”。按西面、南面極確。
禁苑未央宮〔注:〕有秦樗里子墓?!墩摵狻吩疲洪死镒釉嵛寄险屡_之東,日后百年有天子宮夾我墓。至滇,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武庫正值其墓。
西樓〔注:〕《朝野僉載》:姜師度於長安城中穿渠,繞朝堂坊市,上登西樓望之,師度堰水隴柴幟而下。
不知共處〔上補:〕北樓,〔并注:〕《因話錄》:玄宗嘗登苑北樓,望渭水,見一醉人臨水臥。按知為禁苑樓者,苑北枕渭也?!灿盅a:〕落雁殿,〔并注:〕《朝野僉載》:太宗養(yǎng)一白鶻,號曰將軍,取鳥嘗驅至殿前,然后擊之,故名殿云落雁也。上令鵑從京送書至東都與魏王?!惭a:〕中渭橋,〔《三苑圓》有,在玄武門外?!尺M士楊楨宅?!蹲氘愑洝罚簶E家於中渭橋。
卷二 西京
東敝夏門〔注:〕啟夏門在南之東,廷興門在東之南;皆巽維也。王洙《東陽錄》:長安之巽維,御宿川之東峙,地名茍家觜。當在兩門之間。《霍小玉傳》:葬御宿原,亦此間也?!队详栯s俎》:工部員外張周封舊莊在城東茍架觜?!肚岸ㄤ洝罚贺懺?,太學杜思溫夜宿茍家觜。架、家音同。又終南山亦在此門外?!对洝罚洪_元中,陸生出敝夏門,直至終南山下。《續(xù)仙傳》:終南山子午谷。
通化門〔注:〕《集異記》:上都通化門長店多是車工所居,輪轅輻轂,皆有定價。
春明門〔注:〕春明門,時即稱東門,門外有鎮(zhèn)國寺,寺東偏有僧運乎舍利塔,塔旁有賈昌舍,竹森然。見陳鴻祖《賈昌傳》。又《唐闕史》:春明門外有逆旅及灞水橋石岸?!堵勂驿洝罚亨嵅龍A居長安,夢出春明門,至合大路石橋上遺履一只。及寤、床前果失一履,於石橋上尋得之?!冻皟L載》:王無尋於春明門待諸州庸車,屬灞橋破,唯得麻三車。
廷興門〔注:〕《河東記》:盧佩妻乘馬出廷興門,至城東墓田中。
西面三門〔注:〕長安城西有漕店,見《異聞錄》,蓋城西漕渠旁地。
金尤門〔注:〕《御史臺記》:太常寺卿裴明禮於金光門市不毛之地。
萬年縣所領
蘭陵坊〔注:〕《河東記》:有使者出蘭陵坊西門,見一道士,身長二丈余?!菜臈l并注:〕校書郎殷?;奁薹馐涎彻?jié)處?!沧ⅲ骸撤饷k,字景文,能文章草隸。黃巢入長安,封與?;弈涮m陵里,拒賊遇害。見《廣記》二百二十。
坊南小門,〔注:〕《酉陽雜俎》:京兆尹黎干怒杖老人,疑其非常,命坊卒尋之,至蘭陵里之南入小門。
大菜園,〔注:〕《逸史》大歷中,王員外好道術,裴老約於蘭陵坊西大菜園后相覓。果見小門,引入有小堂,甚清凈,旬日復來,其宅已為他人所賃。賃宅。〔注:見上。〕
保寧坊吳天觀〔注:〕《芝田錄》:有僧謁李德裕,言京都一井與常州惠山寺泉脈相通,在吳天觀常祝堲后是也。又李德?!都拿┥綄O鏈師詩》云:欲馳千里思,惟戀鳳門泉?!沧⒃疲骸趁┥骄淝?,金陵地肺,土良水清,作井正是長安鳳門外井水味,當是洞泉遠通耳。按鳳門或即丹鳳門。李德裕宅在安邑坊,父吉甫舊居也,近丹鳳門外,亦可證泉脈可通之說。
務本坊〔補:〕民家,〔并注:〕《酉陽雜俎》;上都務本坊,貞元中有一人家打墻,掘地遇一石函,見物如絲,滿函飛出,忽有一人起於函中,被發(fā),長丈余。蓋太陰練形,日滿必露。
崇義坊〔注:〕執(zhí)金吾王因宅,〔并注:〕《乾裡巽子》:王因亡,移其宅崇義里。
〔又補:〕萬年縣尉薛少殷宅,〔并注:〕《前定錄》:少殷舉進士日,暴卒於長安崇義,既醒,具述;其事。
長興坊旅館,〔注:〕《酉陽雜俎》:段成式,元和中假居在長興里〔補:〕自后徒居數(shù)處。按段亦居修行里。又《南楚新聞》:段於私第鑿池,獲鐵片,懸室中北壁。時有金書兩字報十二時。此池不知在修行宅否?
永樂坊
張說宅,〔注引《常侍言旨》〕有永巷者永巷,當依《大唐新語》、《戎幕閑淡》作求土。
蕭寅宅〔注:〕韓愈有《奉和李逢吉題蕭家林亭詩》,樊氏注:蕭璃、嵩、華、復、僥、寞、敞、遇,凡七葉宰相。嵩第在城南永樂坊,見《長安志》?!秳≌勪洝罚糊垙捅旧拼Ч窍囿耍罉肥捪嘁又G署日,詣之,授以所持竹笏,復本曰:宰相笏。后如復本言也。
蘇遏宅,〔注:〕永樂第〔校:〕第,當依《博異記》作里。〔注:〕旅舍,〔并注:〕《玉堂閑話》:元和中,湖州錄事參軍旅舍俯逼裴晉公第。〔校:〕裴宅在此永樂坊。
〔又補:〕相國李石宅,〔并注:〕據(jù)《廣記》四百七,《舊書》在親仁坊。
靖安坊
韓愈宅〔注:〕《宣室志》:愈於靖安里晝臥,見神人曰:威粹骨蔥國,世與韓氏罵仇,今欲討之。十二月,愈卒。又韓愈示兒詩言屋內外景物甚詳。又有《庭揪詩》,此宅庭內有揪樹五株,他樹四株,東堂可以見山南亭,有松果瓜芋之區(qū),西偏有槐榆,北屋乃內室。
元稹宅〔注:〕元稹《鶯鶯傳》云:貞元歲,李公垂宿於予靖安里第。
卷三 西京
翊善坊〔補:〕韋蒙宅,〔并注:〕《仙傳拾遺》:東京翊善里韋蒙妻許氏。按東京無翊善,當是西京此坊。
光宅坊〔補:〕車坊,〔并注:〕《國史補》:初百官早朝,立馬建福、望仙門外,宰相則於光宅車坊避風雨。按車坊屬太仆寺。
光宅寺〔注:〕《唐畫斷》:光宅寺七寶臺后面,尉遲乙僧畫降魔像,千怪萬狀。
永興坊
魏徵宅〔后補:〕殿中侍醫(yī)孫迥璞宅,〔并注:〕《冥祥記》:孫迥璞與魏徵灶家。
民家〔后補:〕漁人許儼宅,〔并注:〕《法苑珠林》:京師永興坊許儼,取漁為業(yè)。
崇仁坊
資圣寺〔注:〕《西京記》:秀禪師,長安中入京,在資圣寺,忽戒弟子滅燈燭,因說火災不可不備,佛殿、鐘鼓樓、經藏可惜。至夜,果焚佛殿、鐘樓、經藏三所。
王立傭居〔校:〕傭居二字,改宅字。立所傭居在大寧坊。〔注:〕旅館,〔并注:〕《乾裡巽子》:李僖伯早往崇仁里訪同選人。
平康坊
菩提寺〔注:〕《紀聞》:開元十八年,西京菩提寺長生豬死,焚之,得舍利百余粒?!队详栯s俎》:束草,師坐臥寺西廊下,不肯住院。
張弘靖宅,〔注:〕本國子司業(yè)崔融舊第〔校:〕字上脫“尚書故實’四字。
王哲宅,〔注:〕拾得一石子〔校:〕石子下脫朱書日“修此不吉”。
馮震宅〔校:〕馮當改馬。
宣仁坊〔注:〕崔尚書宅,〔并注:〕《李娃傳》,詳布政坊。
〔又補:〕蕭余宅,〔并注:〕《云仙雜記》:蕭余於上元夜,宣陽里第酒盤下得一物,類美石,光彩射人。
親仁坊
回元齪〔注:〕鄭喁《津陽門詩注》云:時於親仁里南陌為祿山造甲第,今回元觀是也?!沧ⅲ骸呈汤晒胸耪?,〔并注:〕《尚書故實》:郭詩郎承嘏初應舉,誤納試卷,一吏為換出,承嘏歸親仁坊,自以錢三萬送興道里酬之?!残#骸吵胸耪勺觾x宅。
馮宿宅〔注:〕宿從子袞〔條下補:〕《雜說》又記:馮給事人中書只候宰相,尚食令云:給事宅在何處?曰:在親仁坊?!舶矗骸场靶枴币蛔鳌按洹弊帧?
〔又補:〕大理韓息宅,〔并注:〕《絞定命錄》:德皇末,馮蕪任太常奉禮,與尸同官。其年,前進士時元佐任協(xié)律郎,三人同約上丁日釋奠武成王廟。芫住長樂,息住親仁,元佐住安邑,蕪拉二官同之太平、興道西南角。
永寧坊
楊憑宅〔注:〕《唐書》:憑筑第永寧里,廣蓄妓妾於永樂別宅,為御史中丞李夷簡所糾,貶臨賀尉。張籍《傷歌行》:長安里中荒大宅,朱門已除十二戟。高堂舞榭鎖管弦,關人遙望西南天。為憑詠也。
王涯宅〔注:〕《宣室志》:王涯字仲翔,避暑於山亭?!队详栯s俎》:永寧王相涯宅南有一井,水腐不可飲。又內齋有禪床,柘材絲繩,工極精巧。
李聽宅〔注:〕《博異志》:元和中,聽從子任金吾參軍,自永寧里出。
永崇坊
孝廉陳巖宅〔校:〕孝廉上增秦州上邦尉?!沧ⅲ骸澈戮邮空?,〔并注:〕《宣室志》:郝居士在里中有符錄所禁之術。
李晟宅〔注:〕李洞有《贈永崇李將軍充襄陽制置使詩》。
司徒兼中書令韓弘宅〔校:〕依韓愈撰碑,增太尉、許國公”。
崔涂宅〔此條后補:〕崔氏宅,〔并注:〕《乾裡巽子》:華州柳參軍,長安上巳曲江,見車子入永崇里,知其大姓崔氏女,有青衣名輕紅。
昭國坊
尚書右丞庾敬休宅〔注:〕《唐畫斷》云:庾右丞宅有壁王維圖山水兼題記,亦當時之妙。〔注:〕李家南園,〔并注:〕李商隱有《過昭國李家南園詩》,又《病中訪昭國李十將軍遇挈家游曲江詩》,又《送李千牛將軍赴闕五十韻》,注者以千牛為李西平之孫。
晉昌坊〔注:晉,一作人進。注:〕《長安圖》:自京城啟夏門北入東街第二坊曰進昌坊。進,亦作晉。
大慈恩寺〔注:〕寺有三藏院,《酉陽雜俎》:慈恩寺唐三藏院后檐階,開成未有苔狀如古苣,布於博上,藍綠可愛。
寺西院浮圖〔注:〕《名畫記》:塔院有吳道玄、尹琳、尉遲乙僧、楊廷光、鄭虔、畢宏、王維、李果奴、張孝師、韋鑾畫〔校:〕按《唐畫斷》:吳道玄所畫塔前面、西面又小殿前門也。尉遲乙僧所畫,塔前面功德,又凹垤花西面中間,千手千眼菩薩也。王維、畢宏、鄭虔所畫,乃寺東院小壁,非西院也。
若耶女子寓宅〔注:〕此女子自題度詞:二九子,為父后,玉無瑕,弁無首,荊山石,往往有。乃李姓名弄玉也?!沧ⅲ骸沉詈k宅,〔并注:〕《唐書》:絢字子直。李商隱詩集有《子直晉昌李花詩》、《晉昌晚歸詩》、《宿晉昌亭聞驚禽詩》。
長樂坊〔注:〕《酉陽雜俎》:寶歷中,長樂里門有百姓刺臂,出血斗余。大安國寺注:睿宗在藩舊宅〔補:〕即尊位,乃建道,施一珠鎮(zhèn)常祝堲,見《紀聞?!贰沧ⅲ骸乘^,〔并注:〕李商隱有《長樂水館送趙滂詩》?!沧ⅲ骸硞魃?,〔并注:〕《摭言》:崔郾侍郎既拜命於東都試舉人,三署公卿皆祖於長樂傳舍。冠蓋之盛,罕有加也。
大寧坊
典唐寺〔注:〕寺有御注《金剛經》院,見《唐畫斷》?!沧ⅲ骸秤喔煽h尉王立傭居,〔并注:〕見《集異記》,詳崇仁坊。
勝業(yè)坊
勝業(yè)寺〔注:〕寺有僧齊之卒夕二日而蘇,因移居東禪定寺院中,建一堂極華飾,長座橫列等身像七軀,見《紀聞》云。
〔又補五條并注:〕羽林軍士王忠意宅,〔注:〕見《博異記》,忠憲弟忠弁。
李司倉宅,〔注:〕《廣異記》:王老於西京賣藥,李司倉家在勝業(yè)里,知是術士,敬待有加。
北街槐樹北門短曲,〔注:〕《劇談錄》:王超過勝業(yè)坊北街,有三女子於道側槐樹下蹴皰,居坊北門短曲。
司門令史辛察宅,〔注:〕見《河東記》。
車傭宅,〔注:〕《河東記》:在辛察宅居之西百余步。
東市
〔下補注:〕《廣異記》:薛矜開元中為長安尉,主知宮市,迭日於東、西二市。
資圣寺〔補注:〕《東城老父傳》:賈昌大歷元年,依資圣寺僧運平,居束市海池,立陀羅尼石幢,建僧房佛舍,植美草甘木。六條〔并注:〕趙太宅,〔注:〕《法苑珠林》:長安市里風俗,每至歲元日已后,遞飲食相邀;號為傳坐,束市筆生趙太次當設之。
王布宅,〔注:〕《酉陽雜俎》:永貞中,東市百姓王布知書,藏錢千萬,鄉(xiāng)旅多賓之。
李和子宅、畢羅肆,〔注:〕《酉陽雜俎》:東市李和子見鬼將入畢羅肆,鬼不肯前。
旗亭,〔注:〕東市有杜氏旗亭,見《酉陽雜俎》。
酒肆,〔注:〕衛(wèi)庭訓恒游東市,隱於酒肆,見《集異記》。又《仙傳拾遺》云:穆將符給事中,仁裕之侄,長安東市酒肆姚生與之善。
小曲內臨路店,〔注:〕《原化記》開元時吳郡舉人逢俠女事,東市小曲內有臨路店數(shù)間。
安邑坊
奉誠園,〔注:〕杜牧《過田家宅詩》:安邑南門外,誰家板筑高。奉誠園裹地,墻缺見蓬蒿。按《雍錄》:奉誠園在安邑坊西。
元法寺,〔注:〕《寺塔記張穎》〔校:〕《酉陽雜俎》載此事作“張頻”。
李吉甫宅注:〕《尚書故實》:李師晦得落星石一片,如斷磐,端刻狻猊,首有孔,穿絳處光漏滑,此石流轉到安邑李吉甫宅中。又《唐書》:裕所居安邑里第,有院號“起草”,亭曰“精思”,每計大事,則處其中?!沧ⅲ骸硡f(xié)律郎時元佐宅,〔并注:〕詳親仁坊下。
宣平坊三條并注:〕裴遵慶宅,〔注:〕《國史補》:裴遵慶罷相知選,朝廷優(yōu)其年德,令就第注官,自宣平坊榜引士子,以及東市兩街。
太子賓客賀知章宅,〔注:〕《原化記》:賀知章西京宣乎坊有宅,對門有小板門,是西市賣錢貫王老。
羅邵輿宅,〔注:〕《唐語林》:邵輿居宣平,余詳安邑坊封敖宅下。
升平坊
漢樂游廟〔注:〕《兩京新記》:樂游廟二名樂游苑,亦名樂游原,基地最高?!撤槐遍T旁鬻餅舍,〔并注:〕見《任氏傳》。
修行坊
段成式宅〔注:〕《酉陽雜俎》:段成式城南別墅有水耐冬?!灿衷ⅲ骸愁櫡切苡小断娜諘扌卸螌④娬姟?,未知誰宅,俟考?!惭a曰:〕《雜俎》記秀才顧非熊見壞裙化睫事,知顧、段有往還也。惟段官太常少卿,不得稱將軍。
道改坊
東乎進奏院,〔注:〕《奇鬼傳》〔校:〕“奇鬼傳”改“乾裡巽子”?!沧ⅲ骸痴抡终?,〔并注:〕朱慶馀《題章正字道政新居詩》云:獨在御樓南畔住。又云:眼前惟稱與僧鄰。蓋此坊近花萼、勤政二樓之南,章宅又與寶應寺鄰也。
常樂坊五條并注:〕八角井,〔注:〕此井與渭通,《酉陽雜俎》:景公寺前街中有巨井,俗呼八角井。元和初,有公主令婢以銀盛水,誤墜井,出於渭河?!泊藯l補趙景公寺一條后?!?
江嶺從事王直方宅,〔注:〕《續(xù)玄怪錄》記錢義方事云,王直方居同里,久於江嶺從事?!泊藯l補錢徽宅一條之后?!?
太常丞岳州刺史馮蕪宅,〔注:〕詳親仁坊下。
秘書監(jiān)姚合寓,〔注:〕姚合詩:舊客常樂坊,井水濁而咸。
王居士宅,〔注:〕《闕史》:常樂王居士耄年,持誦施藥,有危病不救者,能活之。
〔附校一條:〕錢徽宅〔注〕所引《續(xù)玄怪錄》常樂第《廣記》三百四十六引作長短之“長”,長樂又別一坊矣。
靖恭坊楊汝士宅注〕《新書楊汝士傳》:所居靖恭里,兄弟并列門戟。歐陽修《楊侃墓志銘》:太和、開成之間,汝士、虞卿、魯士、漢公居靖恭坊夕大以其族著。
新昌坊
楊於陵宅,〔注:〕具慶中〔校〕“中”字當依本書作“下”字。路巖宅〔補注:〕《劇談錄》:丁重善相人,至路巖新昌里第,值于驚至,路曰:“此人作宰相否?”重曰:“作相必矣?!?
西北〔此二字校增〕太子少師牛僧孺宅注:〕本將作大匠康誓宅,事詳《盧氏雜說》。又《明皇雜錄》云:牛相第在新昌里西北,本誓宅。四條并注:〕哥舒翰宅,〔注:〕《幽明記》:哥舒翰長安宅新昌坊。
呂逸人宅,〔注:〕王維有《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詩》云:柳市南頭訪隱淪。又云:城上青山如屋裹,東家流水入西鄰。裴迪亦有《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詩》。
旅館,〔注:〕《聞奇錄》:程顏稅居新昌里,調選不集。
民家,〔注:〕《唐闕史》:青龍寺西廊繪毗沙門天王,新昌坊民時疫,肩置繪壁下,逾旬能步,逾月以力聞。
曲江二條〔并注:〕曲江亭子,〔注:〕《摭言》:曲江亭子,安史未亂前,諸司皆列於岸滸,幸蜀后,皆燼於兵火,唯尚書有亭子存焉。進士開譙,每寄其間。
校書郎李周南宅,〔注:〕《國史補》:李周南居曲江,拜校書郎。
卷四 西京
長安縣所領
安業(yè)坊唐昌觀〔注:〕程瑤田《釋草小記》引《長安志》:安業(yè)坊唐昌觀舊有玉枼花,乃唐昌公主手植也。
太平坊
定水寺〔注:〕《摭言》:賈島遇武宗皇帝於定水精舍,侮慢,謫長江縣尉。
鄭云逵、王彥伯宅,〔注:〕適云逵立於中〔校:〕中下脫庭字,依本書增。
裴坦宅,〔注:〕太平坊〔校:〕依釋子蘭詩題作太平里。
〔又補二條并注:〕法壽寺,〔注:〕《廣記》二百五十:西京太平坊法壽寺有滿師善九宮。
王崇、竇賢宅,〔注:〕《摭言》:太平王崇、竇賢二家,以科目為資,足以升沉后進,故科目舉人相謂曰:來見王、寅,徒勞慢走。
興化坊劉震宅,〔注:〕且就客戶一宿,來早同去未晚〔補:〕按客戶猶言客舍也,《摭言》云:牛僧孺謁韓愈、皇甫浞二公曰:可於客戶稅一廟院。據(jù)《摭言》及此《無雙傳》,皆不謂坊里。《會昌解頤錄》:牛生至京,止客戶坊,自坊至菩提寺三十余里。又《河東記》:段何賃屋客戶里。此二書有坊里之名,意與《廣異記》所云“楊元英開元中亡,已二十載,其子至冶成坊削家,識其父壙中劍”文同。客戶坊、客戶里、冶成坊,皆假借之稱,不能定其所在。附記於此。
懷貞坊王郎中宅,〔注:〕劉禹錫有《題王郎中宣義里詩》云:愛君新買街西宅〔校:〕此當在宣義坊,誤刻重出。
宣義坊安祿山池亭注:〕劉得仁有《宣義亭子詩》,備言池島菰蒲竹鶴之勝。又姚合有《題宣義池亭詩》。
安樂坊王拱舊宅,〔注:〕創(chuàng)建遵堂〔校:〕遵改道字。
布政坊〔三條并注:〕波斯胡寺,〔注:〕本在醴泉坊,景龍中移此坊西南隅。
司戈張無是宅,〔注:〕《紀聞》:天寶十二載,司戈張無是居布政坊,行街中,夜鼓絕,門閉遂趨橋下。忽有騎至,言至布政坊取無是妻,其一則同曲富叟王翁。富叟王翁宅?!沧ⅲ阂娚??!?
延壽坊:〕鬻金玉者家,〔并注:〕《集異記》:廷壽坊鬻金銀珠玉者女,遘病物故,長樂王居士神丹活之。
〔又補:〕民家,〔注:〕《宣室志》記王薰事云:里中民家驢失一足。
光德坊
鄱陽公主邑司〔補注:〕盧照鄰《病梨賦序》云:余臥疾長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石是鄱陽公主邑司,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廢。
裴咱宅〔注:〕元稹《西歸詩》:腸斷裴家光德宅,無人掃地戟門深。
孔緯宅,〔注:〕緯又有賜宅在善和里〔按:〕《摭言》:善和韋中令在閣下,中和初,隨駕西川命相。又《云仙雜記》引《大康龍髓記》:許芝有妙墨八廚,巢賊亂,瘞於善和里第。事平取之,唯石蓮匣存。又《國史補》:善和坊舊御井,故老云非可飲之井,地卑水柔,宜用濯。開元中,以駱駝數(shù)十馱人大內,以給六宮。以上皆言善和里,檢圖考皆無善和,僅見此注,因附記其事。又《云溪友議》:崔涯、張祜贈李端詩:善和坊裹取端端。下云揚州近日渾成錯,又云涯、祜久在維揚,則又揚州之善和坊也。
廷康坊西明寺〔注:〕《廣異記》:則天時,西國獻青泥珠,后以施西明寺,布金剛額中。胡人云,西國青泥泊多珍寶,泥深不可得,以此珠投泊中,泥悉成水,其寶可得。又《玉堂閑話》:長安西明寺鐘,貧民竊鑿鬻之,后盜鐘者抱鏨坐枯。
崇賢坊法明尼寺〔注:〕《乾裡巽子》:元和中,寇鄘與崇賢里法明寺僧普照為徒。按此時又為僧寺矣。
延福坊
玉芝觀〔注:〕觀有上清院,詳蘭陵坊?!惨粭l并注:〕杜氏家廟,〔注:〕杜牧《求湖州第二啟》:元和末,十徙其居,歸於廷福私廟,支擰鼓壞而處之。
西市
市署〔注:〕《朝野僉載》:魏伶為西市丞。
秋轡行〔注:〕行有酒樓。七條并注:〕麩行,〔注:〕《績玄怪錄》:張高有驢,其子和牽入西市麩行,王胡子與緡半易之。
絹行,〔注:〕《乾裡巽子》:功曹王恕在西市絹行,舉錢共人長行。
賣飲子家,〔注:〕《玉堂閑話》:長安西市一家賣飲子藥,百文一服,千種之疾,入口而愈,蓋福醫(yī)也。
酒肆,〔注:〕《國史異纂》及《紀闔》,并云李淳風奏,北斗七星化人,至西市飲酒。太宗使人往候,有七人自金光門至西市酒肆,登樓齲栱飲。使者宣,請至宮。笑曰:李淳風小兒言我也。
波斯邸,〔注:〕見《續(xù)玄怪錄》。
卜者李老居,〔注:〕《原化記》:開元中,西市有李老善卜。
西市北坊新宅,〔注:〕《逸史:》齊映行至西市北,入一靜坊新宅,門曲餒潔。
懷遠坊寺內有浮圖,〔注:〕田圖西壁南圖〔校:〕南圖之圖,依《名畫記》改南壁。
嘉會坊寅氏家廟〔附注:〕《乾裡巽子》又云:竇義京城和會里有邸,弟侄宗親居焉。檢圖考無和會坊,附記於此。
通軌坊〔一條并注:〕三衛(wèi)劉公信宅,〔注:〕《法苑珠林:》唐龍朔三年,長安城內通軌坊三衛(wèi)劉公信妻陳死復蘇。
普寧坊李積宅〔注:〕積宅后為弩營,《獨異志》云:唐樂懸獨無徵音,天后末,李嗣真聞砧聲在今弩營,當時英公宅,無由得之。后敬業(yè)敗,潴其宮,乃於東南隅掘得石一段,裁補樂缺。
義寧坊
化度寺〔注:〕《報應記》:龍朔二年,高紙出長安順義門,欲往化度寺。按順義是皇城西面南門,歷頒政、金城兩坊,便至義寧也。
波斯胡寺,〔注:〕貞觀十二年,太宗為大秦國胡僧阿羅斯立〔補注:〕《槐西雜志》:西洋艾儒略作《西學凡》一卷,末附唐碑,稱貞觀十二年,大秦國阿羅木將經卷來獻,即於義寧坊建大秦寺,度僧二十一人?!豆锼阮惛濉罚禾平ㄖ卸?,大秦國僧景凈立《景教流行中國碑》,言大秦寺始貞觀十二年七月。按《通典職官》二十二,視流內有薩寶府襖正,視流外有薩寶府襖祝、薩寶府率、薩寶府史。注云武德四年置,群胡奉事,取火祝詛。貞觀二年,改波斯寺。開元二十年,禁民習末摩尼法。天寶四年,改波斯寺為大秦寺。其言不相應。碑稱三一妙身無元真主阿羅訶,又稱其母為三一分身景尊施訶,云室女也,誕圣於大秦。一條并注:〕五娘宿處,〔注:〕《酉陽雜俎》:上都義寧坊有婦人風狂,俗呼五娘,嘗止宿永穆墻下。
群賢坊〔補:〕華州參軍柳生宅,〔并注:〕自金城坊遷此,詳金城坊。
崇化坊〔補:〕襖寺,〔并注:〕《西溪叢語》:貞觀五年,有傳法穆護何祿將襖教詣闕奏聞。敕令長安崇化坊立襖寺,號大秦寺,又名波斯寺。天寶四年七月敕:波斯經教,出自大秦,傳習而來,久行中國。爰初建寺,因以為名,將以示人,必循其本。其兩京波斯寺,并宜改為大秦寺,天下諸州縣有者準此。〔襖音天地之天?!?
豐邑坊〔下補注:〕《敝顏錄》:上都豐邑坊出方相。又《紀聞》:京中方相編竹,太原無竹,用荊。
永陽坊大莊嚴寺,〔注:〕隋仁壽三年,立禪定寺。武德元年,改為莊嚴寺。大中六年,改圣壽寺。按《異苑》記大莊嚴寺釋智興嗚鐘感應事,在隋大業(yè)五年,猶稱禪定寺也。
龍首渠渡水北流至長樂坡〔注:〕《紀聞》:開元二十二年上尿城東長樂村有人家齋僧,一僧云:適到渡水,見老僧坐水濱,洗坐具。按此長樂坡下有村近渡水之證。余詳禁苑光泰門及外城通化門下。又項斯有《和李中丞期王敞君同游漁水舊居詩》。又《北夢瑣言》:盧渥於渡水遇宣宗微行,帝揖與相見,請詩卷,袖之,乘驢去令主司擢第。
永安渠又北流經大通、敦義、永安、廷福、崇賢、延康六坊之西〔補注:〕《乾裡巽子》云:竇義日傭人於崇賢西門水澗洗破麻鞋、碎瓦子,印此渠也。
東都外郭城圖
宜人〔補:〕本宜民。
安業(yè)〔補:〕安宜附。
正平〔補:〕即政平。
康俗〔補:〕即康裕。
敦化〔補:〕本基化。
道化〔補:〕一作遵化。
道德〔補:〕本道訓。
仁和〔補:〕本民和。
正俗〔補:〕利俗附。
興教〔補:〕即興道,一作“敬”。
宣教〔補:〕本弘教。
履信〔補:〕恭儉。
會節(jié)〔補:〕即惠節(jié)。
睦仁〔補:〕本睦民。
永通〔補:〕本依仁。
仁風〔補:〕一作仁豐。
寧人〔補:〕本寧民,亦作寧仁。
大同〔補:〕本植業(yè)。
承義〔補:〕一作永義。
明義〔補:〕本顯義。
西市〔補:〕本固本坊。
道政〔補:〕本元吉。
北市〔補:〕本臨德坊,又附振德。
毓財〔補:〕《考》作“材”。
通逮〔補:〕或作通達。
卷五 東京
長樂門〔注:〕按此印光政門改名?!冻皟L載》:婁師德於光政門外橫木上坐。即此門也。
觀文殿〔注:〕《大業(yè)拾遺》:武德四年,東都平后,觀文殿寶廚新書八千許卷,欲載往京師,於河值風覆沒,一卷無遺。又陸龜蒙《和皮日休詩》云:近有隋后主,搜羅勢駢闐。寶函映玉局,彩翠明霞鮮。伊唐受命初,載史聲連延。砥柱不我助,驚波涌淪漣。遂令往古書,半在余浮泉。即詠此事也。
集仙殿〔注:〕《困學紀聞》:武后在洛陽,不歸長安,張東之等舉兵至后所寢長生殿,又遷后於上陽宮,皆在洛陽。程泰之《雍錄》誤為長安宮殿,長安別自有長生殿。
麗景門〔注:〕《舊書來俊臣傳》:麗景門亦號新開門。
宮之正殿日觀風,〔注:〕武后還朝政后居此〔注:〕張東之等遷后於上陽宮,即此。
鱗趾殿〔注:〕《逸史》:麟趾殿廷有大方梁,長數(shù)丈,徑六七尺。
黃女宮〔注:〕《西晉洛陽圓》有皇女臺,在外郭廣陽門內流杯池畔。
凌波宮〔注:〕《逸史》:玄宗在東都,夢凌波池中龍女,上為鼓《凌波曲》。及覺,遂宴從官於凌波宮,臨池奏新曲,有神女出於波心,良久乃沒,因遣置廟於池上,歲祀之。
長夏門〔注:〕皇甫枚《三水小牘》:出長夏門,由闕塞渡伊水而東南,踐萬安山之陰麓。
上東門〔注:〕上東門外有郭仁鈞別墅,見《戎幕閑談》。又《集異記》:裴珙家洛陽,自鄭西歸,至石橋,有少年以后乘借之,疾馳至上束門而別。珙居水南,促步而進,徘徊通衢,復出上東門,投白馬寺西竇溫之墅。按水南在歸德坊,去上東門甚遠。
建春門注:〕《唐闕史》:洛城建春門外有信安盧尚書莊,竹樹亭臺,芰荷洲島,實為勝境。
〔又補原注敬愛寺一條之后:〕《尚書故實》:敬愛寺東廊有雉尾病龍,繪素奇巧入神。《三水小牘》云:東都敬愛寺北禪院從諫,姓張。武宗時毀塔廟,諫潛於皇甫枚之溫泉別業(yè)。又按,李頎有《敬愛寺古藤歌》。
徽安門,〔注:〕此門外郎北邙山注:〕《錄異記》:李義范住邙山玄元觀,每人洛,徽安門必歇轡馬。又《劇談錄》:北邙山有玄元觀,觀南有老君廟,廟有吳道子畫。杜甫《配極元都閎詩》,即此廟。又《乾裡巽子》:老君廟東北二百余步,有大邱三四,時號后漠諸陵。有貴戚車出徽安門,抵榆林店,一老翁歌曰:我家在何處?北邙松柏鄰。又《紀聞》:婆羅門執(zhí)幡花出城門北去,至北邙墟墓間。又《朝野僉載》:北邙有白司馬坂。
尚善坊
坊北天津橋,〔注:〕貞觀十四年,更令石上〔校:〕《元和郡縣志》作“石工”。一條〔并注:〕天津橋天宮寺,〔注:〕《續(xù)玄怪錄》:李恕登天津橋,因入天官寺。《原化記》:華嚴和尚在洛都天官寺,弟子三百余人?!段骶┯洝罚郝宥继鞂m寺秀師,玄鑒默識,中若符契?!丢毊愔尽罚禾旃偎掠袇堑佬?。
旌善坊李翱宅,〔注:〕正月〔下校〕增“己丑”。
惠訓坊長寧公主宅注:〕宅倉庫為將作大匠楊務廉所造,見《朝野僉載》。
道街坊
〔校注:〕則道街坊,“街”是“術”字。注:〕《傳奇》:廣德中,孫恪游洛,至魏王池畔,有一大第,土木皆新,路人云此袁氏第?!参和醭卦诖朔??!?
歸德坊盧言宅〔注:〕此注所引《語林》與《盧氏雜記》文同,《雜記》即盧言撰。
敦化坊
轔趾觀,〔注:〕《劇談錄:》東都敦化坊有鱗跡見於興慶觀〔校:〕《廣記》百七十一引作“有轔德廢觀”。一條并注:〕邕管經略使張同宅,〔注:〕《五代史唐六臣傳》:張策父同為邕管經略使,居洛陽敦化里。浚井得古鼎,銘曰“魏黃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十一字,策曰:“建安二十五年改廷康,十月又改黃初,是黃初元年無二月?!?
溫柔坊〔補:〕王將軍宅,〔注:〕詳思恭坊。
擇善坊婁師德宅〔補:〕袁德師樓,〔并注:〕《嘉話錄》:故給事汝南袁高之子德師於東都買得婁師德故園,起書樓。洛人語曰:昔日婁師德園,今日乃袁德師樓。
道德坊〔補:〕書生宅,〔并注:〕《紀聞》:東都道德里書生行至中橋,遇貴人與語,因南去長夏門,遂至龍門,入一甲第。
仁和坊許欽明宅注:〕《西京雜記》:唐東部仁和坊許欽明宅,院內有竹林。
永豐坊西南隅柳樹,〔注:〕盧貞《和白尚書賦永豐柳詩序》:永豐西南角有柳樹一株,柔條極茂?!惭a注:〕事詳《云溪友議》,引白詩“永豐坊裹東南角”,白集作“永豐西角荒園裹”。按“西南”是也。又宣宗取入禁中乃兩株。
安眾坊坊北中橋
〔此注后補二條并注:〕卜筮胡蘆生居,〔注:〕《逸史》:中橋胡蘆生善卜夕聞人聲印知貴賤。《原化記》:宰相李蕃嘗寓東洛時,胡蘆生在中橋,李往候之,生曰:“郎君兩紗寵中貴人也?!薄陡卸ㄤ洝罚褐袠蛴畜哒吆J生,神之久矣。席氏旅舍,〔注:〕《集異記》:王琚侄四郎停中橋逆旅席氏家。
宣教坊李紳宅注:〕紳有《初到雒陽寓居宣教里時已春暮而四老已洛中分司詩》。
嘉善坊秘書監(jiān)蘇踐言宅,〔注:〕《五行記》:蘇踐言,左相溫國公長子〔校:〕據(jù)《廣記》引?!疤K”上增“司禮寺”三字,下增“良嗣”二字。
南市注:〕續(xù)玄怪錄:南陽張茂實,唐大中初游洛中,假仆於南市,得王復。一條并注:〕麩行,〔注:〕《酉陽雜俎》:開成初,東市百姓騎驢,驢語:“南市賣麩家欠我錢?!逼淙梭@異,牽往麩行賣之。
通利坊〔補:〕靜曲,〔并注:〕《河東記》:韋丹、胡蘆生至通利坊靜曲幽巷一小門入,數(shù)十步復一板門,又十余步乃見大門,有人稱元浚之,流連竟日。
崇讓坊河陽節(jié)度使王茂元宅注:〕《西溪叢話》:洛陽崇讓坊有河陽節(jié)度使王茂元宅,宅有東亭,見李商隱詩。
履道坊
白居易宅,〔注:〕《新書》本傳〔下增:〕東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種樹,構石樓香山,鑿八節(jié)灘,自號醉吟先生?!灿盅a注:〕居易《詠興詩序》:七年四月,予罷河南府,歸履道第?!堵逑虏肪釉姟吩啤扒颐撾p驂”,易自注:買履道宅,價不足,以兩馬償之。又有〔履道池上作〕詩。又〔汎春池詩〕注:此池始暢常侍開鑿,中間田氏為主,予今有之,蒲浦、桃島,皆池上所有?!对伵d詩》云:百吏放爾散,雙鶴隨我歸。歸來履道宅,下馬入柴靡。劉禹錫《鶴嘆詩序》云:樂天罷吳郡,挈雙鶴雛歸,今為秘書監(jiān),不以鶴隨,置之洛陽第。
〔又補:〕宅東王大理宅,〔注:〕白居易《聞樂感鄰詩》注。又劉禹錫〔鶴嘆詩〕:鄰舍夜吹笙,〔注:〕東鄰即王家。
履信坊〔補:〕北墻,〔注:〕《玄怪錄》:洛州刺史盧頊姨蓄一媧子,骸在履信坊街北墻委糞中。
會節(jié)坊趙懷正宅,〔注:〕《酉陽雜俎》:趙懷正住雒會節(jié)坊,段成式家雇其妻賀氏紉鋮〔校:〕據(jù)《雜俎》本文,汴州百姓趙懷正住光德坊,病死,妻賀氏住洛惠節(jié)坊。
永通坊〔補:〕西北有井,〔注:〕李商隱〔井泥詩〕云:皇都依仁里,西北有高齋。昨日主人良,治井堂西郵。按此齋不知何人所宅。永通本名依仁。
歸仁坊牛僧孺宅,〔注:〕《舊書》本傳雒都〔校:〕雒都上依本傳增“留守”二字。
仁風坊〔補:〕李著作園,〔并注:〕元稹《仁風李著作園醉后寄李十詩》:朦朧春月照花枝,花下音聲是管兒。卻笑西京李員外,五更騎馬趁朝時。又《琵琶歌寄管兒兼誨鐵山詩》云:段師弟子數(shù)十人,李家管兒是上足。管兒不作供奉兒,拋在東都雙鬢絲。著作曾邀連夜宿,盡日聽彈無限曲。自茲聽后六七年,管兒在洛我朝天。去年御史留東臺,今年制獄正撩亂。暫輟歸時尋著作,著作南園花坼萼。
積善坊李及宅〔下補:〕南曲,〔并注《廣異記》文,下補:〕及云往南曲婦家將息。
銅駝坊注:〕洛陽銅駝街在洛陽城東,漢置銅駝二於官之南街四會道頭,兩銅駝夾東西,夾路相對。諺云銅駝陌上集少年,言人物盛也。又《異聞集》:垂拱中,駕在上陽宮,太學進士鄭生晨發(fā)銅駝里,乘曉月度洛橋。一條并注:〕隱士薛弘機宅,〔注:〕《乾裡巽子》:東都渭橋銅駝坊有隱士薛弘機,營蝸舍渭河之隈。
立德坊
胡襖祠〔注:〕《朝野僉載》:河南府立德坊及南市西坊皆有胡襖神廟,每歲商胡酬神祈福,募一胡為襖主,有幻術法?!沧ⅲ骸酬愔俟膊⒆ⅲ骸场恫┊愑洝罚宏愔俟毒S陽清化里假居,移居立德坊。
清化坊〔補:〕旅店,〔并注:〕《乾裡巽子》:閻濟美到洛,投清化旅店。
道光坊〔補:〕安樂寺,〔并注:〕《朝野僉載》:景龍年,安樂公主洛州道光坊造安樂寺,用錢數(shù)百萬。
北市本臨德坊〔注:〕《云仙雜記》:洛陽振德坊皆貧民,賀知章目為糠市。按振德坊不見所在,《廣異記》:張仁直貧,居北市。與賀糠市言相應。又本臨德坊地,疑振德是臨德或名。
教業(yè)坊裴休貞宅,〔注:〕與弟元素居啟業(yè)里〔校:〕《紀聞》本云:弟休元,素多力?!八亍弊謱傧戮?,“休元”乃弟名,此注誤。
通遠坊李龜年宅,〔注:〕移於定鼎門〔校:〕“門”字下依本書增“南”字,《廣記》引同。
雒渠〔注:〕《伽藍記》:洛水橋南道東,后魏時有白象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