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讀《易》(三)
(九月十二日)
《易·系辭》下第二章,可作一章進(jìn)化史讀。其大旨則“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之意也。此數(shù)語含有孔子名學(xué)之大旨。包犠氏一章,則敘此作器制法之歷史也。此章中象卦制器之理,先儒說之,多未能全滿人意。今偶以適所見及記于此,以俟博學(xué)君子是正之。其不可解者,則記所疑焉。
一、作結(jié)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韓說:“罔罟之用,必審物之所麗:魚麗于水,獸麗于山也?!笨资枰浴跋筘灾破鞑划?dāng)取卦名”疑之,是也。朱注以為“象兩目”,疑亦不盡當(dāng)。此象殊不易解。
二、耒耜,象《益》。
是木,象動(dòng)?!兑妗坟阅瞬菽旧L之象,故曰“益”。草木始于種子,終成本干,益之至也。
三、交易貨物,象《噬嗑》。
(電)(雷)象爭軋,故曰《噬嗑》?!笆舌尽闭?,“頤中有物”之謂,今所謂“嚙”也。鑒于爭軋,乃為日中之市,聚天下之民,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所以去紛爭也。
四、垂衣裳而天下治,象《乾坤》。
《乾坤》者,“簡易”之象,《系辭》中再三言之。韓說謂“垂衣裳以辨貴賤,乾尊坤卑之義也”。其說似更有理。
五、舟楫,象“渙”。
(木)在(水)上之象。此最明顯。
六、服牛乘馬,引重致遠(yuǎn),象《隨》。
《隨》乃“休息”之象。“澤()中有雷(),君子以響晦入宴息?!鄙w眠睡之象。牛馬以行遠(yuǎn),而乘者可休息不勞,故象之。
七、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象《豫》。
韓朱皆曰豫備之意,是也。然此但由卦名言之,非卦象也。此卦“雷出地奮”,天下事之不可測不可預(yù)防者,無過此者矣。以象豫備,何其切當(dāng)也。朱注曰:“雷出地奮,和之至也?!笨芍^夢囈!
此卦象所謂“建侯行師”“作樂崇德”,祭天祀祖,皆以備不可預(yù)度之患也?!对ァ分唬骸敖橛谑?,不終日,貞吉。”孔子論之曰:“知幾其神乎?……幾者,動(dòng)之微,吉兇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敝獛?,豫之至也。
八、杵臼,象《小過》。
朱說,“下止上動(dòng)”,是也。此言大有科學(xué)意味。
九、弧矢,象《睽》。
舊說皆以為“暌乖”,然后威以服之。此又舍象取名矣?!额ァ分笤唬骸吧匣鹣聺?,暌,君子以同而異?!被鹣蛏?,而在上,澤向下,而在下:所取道相反而所志(心之所之)相同。故曰“以同而異”。又曰:“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被∈钢?,以挽為推。亦“所取道相反而所志相同”之象也。此象亦有科學(xué)意味。
十、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fēng)雨,象《大壯》。
舊說皆非也?!袄祝ǎ┰谔欤ǎ┥稀?,乃將有暴雨之意。故云,“以待風(fēng)雨”。亦“思患而預(yù)防之”之意。
十一、棺槨,象《大過》。
舊說皆以過厚為言,非也。
《大過》之象曰:“澤滅木”,乃朽腐之意。唯懼其“速朽”,故為之棺槨以保存之。既而思之,木在水中并不腐朽?!皾蓽缒尽?,蓋是淹沒之意耳。故曰“大過大者過也”,言惟大物乃能不有淹沒之虞耳。懼其淪沒,故為之棺槨以保存之。封之樹之,以志其所在也。
十二、書契,象《夬》。
舊說皆以“夬,決也”為言。然皆以決為決斷之意,則非也。決之本義,《說文》曰:“下流也”(依段玉裁校本)?!秹分笤唬骸皾缮嫌谔臁保熬右允┑摷跋?,居德則忌。”朱注曰:“澤上于天,潰決之勢也。施祿及下,潰決之意也?!苯樱幢M然也。澤上于天,乃下雨之象,所謂“下流”也。施祿及下,亦“下流”之意。書契之作,一以及下,一以傳后。傳后亦及下也。《夬》之上六曰:“無號(hào),終有兇?!碧?hào)即名號(hào)之號(hào),符號(hào)之號(hào),蓋謂書契文字之類也。故曰:“無號(hào)之兇,終不可長也?!迸f讀號(hào)為呼號(hào)之號(hào),故不可解也。卦象:“揚(yáng)于王庭,孚號(hào)(孚號(hào),信其名號(hào)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碧?hào)亦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