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guān)于試帖

瓜豆集 作者:周作人


關(guān)于試帖

我久想研究八股文,可是至今未敢下手,因為怕他難,材料多,篇幅長。近來心機一轉(zhuǎn),想不如且看看試帖詩吧,于是開始搜集一點書。這些書本來早已無人過問,就是在現(xiàn)今高唱尊經(jīng)拜孔的時代,書店印目錄大抵都不列入,查考也不容易,所以現(xiàn)在我所收得的不過只有五十多種而已。

關(guān)于試帖的書,普通也可以分作別集總集詩文評三類。詩文評類中有梁章鉅的《試律叢話》,見于《書目答問》,云十卷未刊,但是我卻得到一部刻本,凡八卷四冊,板心下端題知足知不足齋六字,而首葉后則云同治八年(一八六九)高安縣署重刊。寒齋有《知足知不足齋詩存》,馬佳氏寶琳著,今人編《室名索引》亦載,“知足知不足齋,清滿洲寶琳?!眳s不能知道刻書者是否此人,查詩集其行蹤似不出直隸奉天,而梁氏則多在廣東,恐怕無甚關(guān)系,高安縣重刊或者是梁恭辰乎?《書目答問》作于光緒元年,卻尚未知,不知何也。其次有倪鴻的《試律新話》四卷,題云同治癸酉(一八七三)閏六月野水閑鷗館開雕,蓋系其家刻,倪氏又著有《桐陰清話》八卷,則甚是知名,掃葉山房且有石印本了。梁氏《叢話》的編法與講制藝的相同,稍覺平板,卷一論唐人試律,卷二三論紀曉嵐的《我法集》與《庚辰集》,卷四五分論九家及七家試帖,卷六說壬戌科同榜,卷七說福建同鄉(xiāng),卷八說梁氏同宗是也,但資料豐富,亦有可取。倪氏《新話》近于普通詩話,隨意翻讀頗有趣味,卻無統(tǒng)系次序也。

別集太多不勝記,亦并不勝收集??偧嗖簧?,今但舉出寒齋所有的唐人試律一部分于下。最早者有《唐人試帖》四卷,康熙四十年(一七○一)刊,毛奇齡編,系與王錫田易三人共評注者,其時科舉尚未用試帖詩也。《叢話》卷二云: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一七一五)始定前場用經(jīng)義性理,次場刊去判語五道,易用五言六韻一首,至于大小試皆添用試律,始于乾隆丁丑(一七五七)?!比~忱葉棟編注的《唐詩應(yīng)試備體》十卷,即成于康熙乙未,魯之亮馬廷相評釋的《唐試帖細論》六卷,牟欽元編的《唐詩五言排律箋注》七卷,都是康熙乙未年所撰,乾隆戊寅年重刊的。錢人龍所編《全唐試律類箋》十卷,亦是乾隆己卯年重刊,可見都是那時投機的出板,錢氏原序似在糾正毛西河的缺誤,其初板想當(dāng)更早,惜無年代可查。臧岳編《應(yīng)試唐詩類釋》十九卷,乾隆戊子(一七六八)重刊,原本未見,唯己卯年紀昀著《唐人試律說》一卷,最得要領(lǐng),為同類中權(quán)威之作,其中已引用臧氏之說,可知其出板亦當(dāng)在丁丑左右也。說唐律的書尚不少,因無藏本故不具舉。

我去八股而就試帖的原因一半固然在于避難趨易,另外還有很好玩的理由:因為試帖比八股要古得多,而且他還是八股的祖宗。經(jīng)義起于宋,但是要找到像樣的八股文章須得到了明朝后半,試帖詩則唐朝早有,如膾炙人口的錢起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作于天寶十年,還在馬嵬事件的五年前呢。關(guān)于試帖與八股的問題,毛西河在《唐人試帖》序中有云:

“且世亦知試文八比之何所昉乎?漢武以經(jīng)義對策,而江都平津太子家令并起而應(yīng)之,此試文所自始也,然而皆散文也。天下無散文而復(fù)其句,重其語,兩疊其話言作對待者,惟唐制試士改漢魏散詩而限以比語,有破題,有承題,有頷比頸比腹比后比,而后結(jié)以收之。六韻之首尾即起結(jié)也,其中四韻即八比也,然則試文之八比視此矣。今日為試文,亦曰為八比,而試問八比之所自始,則茫然不曉,是試文且不知,何論為詩?!边@實在說得明白曉暢,所以后人無不信服,即使在別方面對于毛西河不以為然?!对嚶蓞苍挕肪矶o曉嵐說云:

“西河毛氏持論好與人立異,所選唐人試律亦好改竄字句,點金成鐵,然其謂試律之法同于八比,則確論不磨?!庇志硪灰中辽健娥^閣詩話》云:

“毛西河檢討謂試帖八韻之法當(dāng)以制藝八比之法律之,此實為作試帖者不易之定論,金雨叔殿撰《今雨堂詩墨》嘗引伸其說?!薄对娔废形吹靡姡ā秴苍挕肪矶浧渥孕?,其中有云:

“余謂君等勿以詩為異物也,其起承轉(zhuǎn)合,反正淺深,一切用意布局之法,直與時文無異,特面貌各別耳?!边@都從正面說得很清楚,紀曉嵐于乾隆乙卯年(一七九五)著《我法集》二卷,有些話也很精妙,如卷上賦得池水夜觀深一首后評云:

“此真極小之題,極窄之境,而加以難狀之景,紫芝于樓鐘池水一聯(lián)幾于百煉乃得之,詩話具載其事,方虛谷《瀛奎律髓》所謂詩眼,即此種之隔日瘧也,于詩家為魔道,然既以魔語命題,不能不隨之作魔語,譬如八比以若是乎從者之廋也命題,不能不作或人口氣,誣孟子門人作賊也?!庇仲x得棲煙一點明一首后評云:

“此題是神來之句,所以勝四靈者,彼是刻意雕鏤,此是自然高妙也。當(dāng)時終日苦吟,乃得此一句,形容難狀之景,終未成篇,今更形容此句,豈非剪彩之花持對春風(fēng)紅紫乎。然既命此題,不能不作,宋人所謂應(yīng)官詩也?!睙o論人家怎樣討厭紀大煙斗,他究竟是高明,說的話漂亮識趣,這里把詩文合一的道理也就說穿了。劉熙載在《藝概》卷六經(jīng)義概中有一節(jié)云:

“文莫貴于尊題。尊題自破題起講始,承題及分比只是因其已尊而尊之。尊題者,將題說得極有關(guān)系,乃見文非茍作?!弊痤}也即是作應(yīng)官詩,學(xué)者知此,不但八股試帖得心應(yīng)手,就是一切宣傳文章也都不難做了,蓋土洋黨各色八股原是同一章法者也。

民國二十一年在輔仁大學(xué)講演中國新文學(xué)的源流,我曾說過這幾句話:

“和八股文相連的有試帖詩。古代的律詩本只八句,共四韻,后來加多為六韻,更后成為八韻。在清朝,考試的人都用八股文的方法去作詩,于是律詩完全八股化而成為所謂試帖?!边@所說的與上文大同小異,但有一點不徹底的地方,便是尚未明白試帖是八股的祖宗,在時間上不免略有錯誤。我又說這些應(yīng)試詩文與中國戲劇有關(guān)系,民間的對聯(lián),謎語與詩鐘也都與試帖相關(guān),這卻可以算是我的發(fā)見,未經(jīng)前人指出。中國向來被稱為文字之國,關(guān)于這一類的把戲的確是十分高明的,在平時大家尚且樂此不疲,何況又有名與利的誘引,那里會不耗思殫神地去做的呢。俗傳有詠出恭者,以試帖體賦之云:“七條嚴婦訓(xùn),四品待夫封?!鄙w古有婦人七出之條,又夫官四品則妻封為恭人,分詠題面,可謂工整絕倫,雖為笑談,實是好例。李楨編《分類詩腋》(嘉慶二十二年)卷二詮題類引吳錫麒十八學(xué)士登瀛洲句云:“天心方李屬,公等合松呼?!弊⒃?,“李松拆出十八,新極,然此可遇而不可求?!薄对嚶尚略挕肪砣f拆字切題法,亦引此二句云,“以李松拆出十八二字,工巧之極,惜此外不多見耳?!庇帧缎略挕肪矶疲?

“吳縣潘篆仙茂才遵禮嘗以五言八韻作戲目詩數(shù)十首,語皆工煉,余舊有其本,今不復(fù)存矣,惟記其思凡一聯(lián)云,畫眉真誤我,摩頂悔從師。今茂才已久登鬼箓,而詩稿亦流落人間,能無人琴俱亡之感耶?!边@是詩話的很好的談資,忍不住要抄引,正可以證明中國文字之適用于游戲與宣傳也。

試帖詩的總集還有兩種值得一提。其一是《試帖詩品鉤元》二十四卷,道光乙巳(一八四五)江蘇學(xué)政張芾選,其二是《試律標(biāo)準(zhǔn)》二卷,道光丙午山東學(xué)政何桂清輯也。張何皆道光乙未科翰林,刊書只差了一年,在這方面的成績與工夫當(dāng)然是很不錯的,在別方面就可惜都不大行了。后來太平天國事起,何桂清為浙江巡撫,棄城而逃,坐法死,張芾事則見于汪悔翁《乙丙日記》,卷三記咸豐丙辰(一八五六)六月間事云:

“張芾派兵守祁門之大洪嶺,見有賊來,不知其假道以赴東流建德也,皆失魂而逃,賊見其逃也,故植旗于嶺。此兵等遂來告,張芾驚欲遁,城內(nèi)人皆移居。十五申刻賊從容拔旗去,張芾始有生氣,然亦幾斃矣。既蘇,并不責(zé)逃兵,而猶從容寫小楷哦試帖,明日又官氣如故矣,必飾言偽言擊退以冒功也。噫,欺君如此,真可惡哉,而仗馬不言,真不可解?!被谖炭烊耍f得非常痛快,恐怕也不是過甚之詞。我記得了這一番話,所以翻閱《試帖詩品鉤元》時常不禁發(fā)笑,蓋如上文所述,賊從容拔旗去,官從容寫小楷哦試帖,這一幅景象真是好看煞人也。

我想談?wù)勗囂?,不料亂寫了一陣終于不得要領(lǐng),甚是抱歉。不過這其實也是難怪的,因為我還正在搜集研究中,一點都沒有得結(jié)果,可以供獻給大家,現(xiàn)在只是說這里很有意思,有興趣的人無妨來動手一下,有如指了一堆核桃說這頗可以吃,總是要等人自己剝了吃了有滋味,什師有言,嚼飯哺人,反令噦吐,關(guān)于試帖亦是如此,我就以此權(quán)作解嘲了。

(廿五年九月二十日,于北平苦茶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