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釋?。ㄡ苁。┢跷氖枳C之一

古典新義 作者:聞一多


卜辭 二形,羅振玉釋相,他家皆釋省。又有 字,諸家或釋省,釋 ,或釋循,或釋德,或釋直,釋徝,其參差如此。今案 從目從 , 象目光所注,煩其筆畫則為 ,確系省視字。然卜辭凡言省似皆謂周行而省視之,故字又作 ,從 ,示行而視之之意。此字以今隸定之,當(dāng)書作 ,若嫌今無此字,則如王氏逕書作省,亦無不可。 ,后變作巡。《禮記·祭義》“君巡牲”,即《周禮》之“省牲”,《說文》“巡,視行貌”。有說別詳。 蓋以字體演進(jìn)之程序言之, 誠為省之孳乳,若以卜辭文義觀之,則毋寧謂省為 也。至卜辭此二字之義訓(xùn),雖皆導(dǎo)源于省視,然亦有去本義略遠(yuǎn)者,諸家未之深究,故其說此字,多未得其環(huán)中。今就諸辭中出省 二字而文義復(fù)稍完具者五十馀例,比類觀之,定其義訓(xùn),證諸彝器經(jīng)傳,有確信而無可疑者三事焉,述之如次:

一曰:省,巡視也。

(1)庚寅卜,貞 人,令省在南 。己巳卜,貞令 省在南 。

(2)……翌 令省在南 。十月。

(3)……南 省……

(4)丁亥卜, 貞省至于

,羅釋鄙,甚確?!秶Z·吳語》注曰:“鄙,邊邑也。”有辭曰“貞乎從 三邑”,是 即邊邑之鄙無疑?!抖Y記·月令》“四鄙入?!保秶Z·周語》“立鄙食以守路”,注“鄙,四鄙”。四鄙,即東西南北四鄙。卜辭中除上揭各辭稱南鄙外,又有稱東鄙西鄙者:

“……曰:辛丑,月 ?!嬖唬簴| ?!?

“□亥(原文此處為□),月 。壬寅,王亦冬終月 。東 二邑。

“(上略)沚 告曰:土方 征我東啚, 二邑, 方牧我西啚田?!?

是四鄙之稱,殷世已有之?!对铝睢罚骸懊舷闹隆就窖残锌h鄙,命農(nóng)勉作,毋休于都。”“巡行縣鄙”,即卜辭之省鄙也?!? 鼎》“王令 農(nóng)省北田四品”,《荀子·王制》篇“省農(nóng)功”二省字義同。

省一作

(5)□午卜(原文此處為□), 貞今春王 方,帝受我□(原文此處為□)。

(6)戊寅卜,亙貞 方。

(7)貞王勿 方。

(8)□□卜,□貞□夻(原文此處為□)。貞疾止趾隹 。貞 方。

(9) 方。寅。

省方之語,經(jīng)傳習(xí)見?!兑住び^》曰“先王以省方觀民設(shè)教”,《復(fù)》曰“后不省方”,《楚辭·天問》曰“禹之力獻(xiàn)功,降省下土四方”,《淮南子·精神》篇曰“禹南省方”,注“巡狩為省,省視四方也”,《文選·東京賦》曰“省方巡狩”。(5)“今春王 方,帝受我□”(原文此處為□),我下一字疑是年。因知省方亦與農(nóng)事有關(guān),與上省鄙性質(zhì)略同。以上凡言省鄙,字皆作省, 方字皆作 ,然在意義上省 實(shí)無大別。

(10)貞勿求 于邦土社。省。

(11)貞王勿往省黍。

(12)□亥卜(原文此處為□),王白 ,其受 又祐。

以上諸辭均與農(nóng)事有關(guān),諸省字義當(dāng)與前同。

(13)丁卯卜, 貞王往省牛。

(14)貞勿往省牛。貞王往省牛。

(15)貞王勿往省牛于

以上諸省字亦訓(xùn)巡視。惟羅振玉、商承祚并謂省牛即《周禮·大宗伯》《小宗伯》之“省牲”,則似未諦。案《周禮·充人》曰:“掌系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系于牢,芻之三月。……凡散祭祀之牲,系于國門使養(yǎng)之。展牲則告牷?!薄端翈煛纷⒃弧罢?,省閱也”是展牲即省牲?!豆騻鳌ば辍贰暗凵谟跍?,三月”,注曰“滌,宮名,養(yǎng)帝牲三牢之處也”。《獨(dú)斷》上曰:“帝牲,牢三月,在外牢一月,在中牢一月,在明牢一月,謂近明堂也?!别B(yǎng)牲之處,近則密邇明堂,遠(yuǎn)亦不過國門,然則省牲不用遠(yuǎn)行,明矣。后世之制如此,殷制理亦宜然。今卜辭曰“往省牛”,曰“往省牢于 ”, 者,他辭曰:

“戊午王卜,貞田 ,往來亡 。王 曰吉?!?

“戊申王卜,貞田 ,往來亡 。王 曰吉。”

“戊申王卜,貞田 ,往來亡 。王 曰吉?!?

“辛巳卜在 ,貞王田率衣,亡 ?!?

“辛酉卜在 ,貞王田衣逐,亡 。”

為田獵之地,而往 又必須卜問往來亡災(zāi),是其地去國都頗遠(yuǎn),因之,卜辭之“省?!狈恰吨芏Y》之“省牲”,亦可斷言。余意《禮記·中庸》“日省月試”,注“考校其成功也”,《詩·無羊序》“宣王考牧也”,此省牛蓋即考牧之事歟。

二曰:省,田獵也。

(16)貞王 。貞王往 。貞王往省。貞其雨。

“往省”與“往 ”并舉,是省亦狩也。

(17)戊王 田省,亡 。其 ,亡 ,吉 。

(18)射鹿; 禽。王其射 鹿,亡 , 。其 ,亡 ?!酢跆锸。ㄔ拇颂帪椤酰?

卜辭動詞之田皆當(dāng)讀為畋,名詞之田亦謂獵獸之地,非田疇之田也。此曰“ 田省”, 義與往略近,田為名詞,猶言往田中獵獸,故與“ ”“射鹿”并舉。又曰“省田”,則謂獵于田中也:

(19)丙辰卜,永貞乎省田。

(20)貞□(原文此處為□)乎 畢省田。

(21)……勿乎省田。二月。

(22)壬,王從省田。于□(原文此處為□)王逌?zhǔn)√铩?

(23)辛,王從省田,其每。

(24)從省田。

(25)□(原文此處為□)日入,省田, 日,不雨。翌日,辛,王其省田, 入,不雨。

或出所省之田名,曰“省某田”:

(26)從省盂田,從。

(27)從省盂田。

(28)王其省噩田, 日,亡 。

曰“ 某田省”:

(29)王 盂田省,亡

(30) 盂田省,亡

(31) 盂田省,亡 。

(32) 盂田省。

(33) 噩田省,亡 。

(34) 噩省,亡

(35) 噩省。

(36) 宮田省。

(37) 宮田省,亡才。

(38) 田省,弗每,亡 , 王大吉。

字奇詭,以文義求之,疑田之繁文。他辭曰“從省田,其每”,曰“從田,其每”,曰“……從射,其每”,曰“王弗每,禽”,此亦曰“弗每”,又其證也。盂田,噩田,宮田,確系殷人田獵之地,他辭曰:

“戊申卜,貞王其田盂,亡 ?!?

“戊戌王卜,貞田噩,往來亡 。王 曰吉。只一?!?

“戊戌王卜,貞其田噩,往來亡 ,丁酉王卜,貞其 于宮,往來亡 。乙未王……,往來亡 ……, 二?!?

略舉數(shù)例,已足互證。

(39)王 ……□(原文此處為□)田省?!??!瓕m田,不雨。

(40)今日乙,王從省 ,其雨。從噩田,其雨。王其省噩田, 日,亡 。從 ,其。

上文(22)(23)(24)曰“從省田”,(26)(27)并曰“從省盂田”,此又“從噩田”與“省噩田”并見,是從與省義近?!对姟み€》“并驅(qū)從兩肩兮”,《傳》“從,逐也”,從即從字。孳乳為蹤,又變作踵,《說文·足部》“踵,追也”。追逐為獵獸之手段,故田獵又謂之從。他辭曰:

“王其田斿,不冓大雨。從射斿鹿。其 ,亡 ?!?

“王自往從 。九月?!?

“之日王往于田,從 京,允只 二,雉十?!?

“之日王往于田,從東,允只豕三。十月。”

“戊申……千 …… 東□(原文此處為□)自西從于之, 執(zhí)。”

“……中。翌其乎 □(原文此處為□)從?!?

并其確證。從義既明,則凡曰“省從”者,省亦謂田獵也。

(41)貞翌癸丑,王勿往省從。

(42)不省從。

(43)□□卜,□貞王往省從南(原文此處為□)。

(44)□□卜(原文此處為□),韋貞王往省從西,告于大甲。

(45)貞王往出省從西,告于祖丁。

(46)丁酉卜, 貞王往省從西,大……。

(47)王往省從西。王往出省。王往省。

以上論卜辭省字有田獵義,就卜辭本身觀之,亦既堅確不可移易矣。雖然,猶有外證焉?!抖Y記·玉藻》“唯君有黼裘以誓省”,注“省當(dāng)為狝,狝,秋田也”。又《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蠟,天子之禮也?!弊ⅲ骸笆∽x為狝,狝,秋田名也?!卑浮稜栄拧め屘臁罚骸按韩C為蒐,夏獵為苗,秋獵為狝,冬獵為狩。”蒐苗狝三字,論其意義,當(dāng)屬一系。蒐之言 也, 《谷梁傳·桓四年》釋文引《爾雅》麋氏本,蒐又作 。 凡有所 求者,必周行偵察之。田獵謂之蒐,殆即此義。因之,蒐或與閱互訓(xùn),《左傳·成十六年》注“蒐,閱也”,昭七年注“閱,蒐也”。閱者,《漢書·車千秋傳》注“閱,經(jīng)歷也”,《管子·度地》篇注“閱謂省視”,經(jīng)歷而省視之,既蒐之義。苗之言覒也?!墩f文·見部》“覒,擇也,讀若苗”,擇與視義相因,故《廣雅·釋詁一》又曰:“覒,視也?!苯窨谡Z曰瞄,即視察審諦之謂,實(shí)苗之形聲孳乳字。變作覒,從毛與從苗聲同,從見與從目義同。古者田獵謂之苗,苗即瞄字耳。曰蒐,曰苗,義并與視相關(guān)。省亦視也,是秋田之名,字本當(dāng)作省,鄭君顧謂省當(dāng)為狝,昧其本根矣。

三曰: ,征伐也。

(48)庚申卜, 貞今春王 伐土方。庚申卜, 貞今春…… 。

(49)庚申卜, 貞今春王 土方, 。庚申卜, 貞伐土方,受 。

(50)貞王 土。王從馘。貞王勿 土方。

(51)勿 土方……?!瓲悆酝跷? …… 土方。

(52)壬辰卜, 貞今春王 土方,受 。癸巳卜, 貞今春王 土方,受 。

(53)貞王 土方。

(54)貞多□(原文此處為□)不其 方。

(55)…… …… 伐羌。

羌字作 ,即 之變體。卜辭羞作 ,所從之 與此作 者,結(jié)體尤肖,此特改欹置者為正置耳。葉玉森釋蒙,非是。 方,卜辭屢見。

(56)丁未卜,王貞余 。

此羌字作 ,不從人,當(dāng)即前之羌方。

(57)□卜(原文此處為□),貞 于□□(原文此處為□),王 方,受辰年。

(58)伐 往于來 衛(wèi),又有 。

(49) 伐并見,(48)(54)(55) 伐連文,(58)又作伐 ,是 義與伐同。試征之于金文,《 鼎》曰:“師 至于 。” ,郭沫若初讀道國之道,繼改讀為討,證以師 父見于他器者悉為武將,而舒復(fù)世為周敵,則后說為長。郭知 之義為征討,顧必欲認(rèn) 為直字,則未免膠執(zhí)之見。又《中鼎》曰:“隹王令南宮伐反虎方之 ,王令中先省南或 行, 在夔 山?!薄吨挟[》亦曰:“王令中先省南或 行, ?!贝怂o(jì)則明為征伐之事,二省字并與卜辭之 同。又《 鼎》曰:“王令 東反尸, 肈從 征,攻 無啻,省 尸身,孚戈?!? ,郭據(jù)魏石經(jīng)《春秋》捷字古文作 ,釋為捷,得之。《周書·謚法》篇:“捷,克也?!薄痘茨献印け浴菲鞍僮逯樱輶蹡惰檀?,注“捷,疾取也”,克與疾取并與征伐義相通。下尸字刻本誤作人?!笆∮谑怼保q言傷及夷身。此義為省伐之引申,書傳則多以眚?yàn)橹?

以上金文 省諸字與卜辭合者也。再驗(yàn)之于經(jīng)籍?!吨芏Y·大司馬》之職曰:“以九伐之法正邦國:馮弱犯寡則眚之,賊賢害民則伐之,暴內(nèi)陵外則壇之,野荒民散則削之,負(fù)固不服則侵之,賊殺其親則正之,放弒其君則殘之,犯令陵政則杜之,外內(nèi)亂鳥獸行則滅之。”眚,伐,壇,削,侵,正,殘,杜,滅,九者并舉而總名之曰九伐,是眚亦伐也?;菔科嬷^眚?yàn)橹纹渥铮础对姟こN洹贰笆〈诵焱痢敝?。案省眚古本同字,《詩》“省此徐土”,正謂伐此徐土;治其罪之說,義轉(zhuǎn)迂闊?!洞笏就健贰捌咴豁蚨Y”,二鄭并訓(xùn)為殺禮。案眚亦即省字,殺滅之殺謂之省,猶殺伐之殺謂之省。凡此又經(jīng)籍省眚二字與卜辭合者也。

問者曰:如上所述,則巡視,田獵,征伐三者皆謂之省或 ,三事而總為一字,此其故可得而聞乎?對曰:一字含有三義,正為古者三事總為一事之證。上世地曠人稀,林菁邃密,封豕長蛇,出沒無常,故民罕遠(yuǎn)行,行必結(jié)徒侶,備器械,且行且獵,既以自衛(wèi),兼利其皮肉角齒之屬,以為衣食日用之資也。后世人君出游,省視四方,謂之巡狩,明行不空行,有行必有狩矣。游獵所屆,或侵入鄰境,獵弋之事,即同于劫掠,于是爭端即肇,戰(zhàn)事生焉。故游田與戰(zhàn)爭,亦不分二事。典籍所載,司馬之職,掌兵事,亦掌田事,祃禱之祭,為田祭,亦為兵祭,并其明驗(yàn)。后世儒者,不明其故,輒曲為之說,惟《易·明夷》“明夷于南狩”,王注曰“狩者征伐之類”,斯為一語破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