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典新義 作者:聞一多


》有 字,即益之古文 字, 《漢書·百官公卿表》伯益字作 。《說文》隘籀文作 ,是 即益字,明甚?!墩f文》乃以 為嗌之籀文非是。 化布曰“ 六化”,“ 四化”, 即賹,與鎰同。字從 之訛變, 又訛為 也。

, 相似,象貫貝之形,疑古賏字?!墩f文》:“賏,頸飾也,從二貝。”“嬰,頸飾也,從女賏。賏,貝連也,賏亦聲?!卑纲a嬰一字?!盾髯印じ粐菲笆仟q使處女嬰寶珠也”,注“嬰,系于頸也”。賏為女子之飾,故字或從女。 ,古音賏在耕部、 在支部,支耕為陰陽對轉(zhuǎn),是 乃從 得聲。 從古文賏,賏為系頸之飾,故 孳乳為縊,以繩系頸以自殺也;又為扼,以手捉喉也。《韓非子·說難》篇:“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有人嬰之者,則必殺人。”嬰猶扼也?!秴斡[·本生》篇:“始生之者天也,養(yǎng)成之者人也,能養(yǎng)天之所生而勿攖之,謂之天子?!卑笖t之扼之也。

捉喉之義又孳乳為嗌,噎也;又為齸,麋鹿屬吞芻而反出嚼之也。嗌又訓(xùn)咽喉,乃噎義之引伸,去 之本義已遠(yuǎn)?!墩f文》乃以 為嗌之籀文,云“上象口,下象頸脈理也”,其誤甚顯。

《至 》文曰:“隹王三月初吉癸卯, 叔□□(原文此處為□)于西宮, 貝十朋?!弊謩t讀為易。易益音同義通?!稄V雅·釋詁二》:“益,加也?!薄兑住p》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益》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益之即易之也?!睹献印とf章下》篇“賜之則不受”,注“賜者謂禮之橫加也”。易錫予之義與加相近,故益可假為易。

益從水皿,乃溢之本字,與 迥別。從益之縊、扼、齸、隘,皆假益為 。惟謚之義為死后加號,為益之本義。 蠲二文未詳。以上皆見《說文》。他若《士虞禮》記“取諸左膉上”,注“膉,脰肉也”亦假益為 ?!秲x禮·喪服傳》“朝一溢米,夕一溢米”,釋文引王肅劉逵、袁準(zhǔn)、孔倫、葛洪并云“滿手曰溢?!?

《小爾雅·廣量》“一手之盛謂之溢”,案猶握也,亦假為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