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五

梁遇春書信 作者:梁遇春


二十五

影清:

前天接到你的信,大有同感。弟自去年回滬后,頗覺我們既然于國于家無補,最少對于由我們?nèi)ヘ撠煹娜藗冊摼瞎M瘁。換句話說,就是該當個“理想的丈夫”和“賢明的父母”。這句話雖然布爾到似乎研究系,然而弟卻覺得做人總是該做“責任”的忠臣,做人的藝術(shù)就在乎怎樣能夠“美”地履行責任。這些意思當年讀 Charles Lamb 時就已悟到,他真是個知道怎樣把“責任”化成“樂事”的人,但是弟一面又不無野心,常有遐思,那當然是七古八怪的,可是近來有些覺得空虛了,所以常向老哥訴那莫名其妙的苦。記得《世說新語》里面有一個人說:“做人手揮五弦易,目送飛鴻難”。手揮五弦就是足下所謂“做庸人”,弟所謂“盡責”,其實也并不易,晉人未免有些一塵拂拂過去了。至于目送飛鴻,那是走到超凡入圣的路上,近乎涅槃的想頭,我輩俗人當不敢希冀,但是我們有時卻不無妄想,可是恐怕終免不了一個惆悵,拿個香奩詩來比喻吧,“此夜分明來入夢,當時惆悵不成眠”,我們仿佛現(xiàn)在都在“不成眠”的時候,輾轉(zhuǎn)反側(cè)。這些話說得胡涂,但是你一定能“相視而笑,莫逆于心”也。至于你說“就只好忍耐著生活下去”,昨日同雁兄談到這句話,我們都也覺得無論如何,我們當個明眼人,就是遇鬼,也得睜著眼睛。雁兄很有這副本領(lǐng),恐怕在你我之上,你以為如何?

Lamb 134那段,細看是你對的,想起不覺失笑自己的胡涂。至于你所編的《青年界》,弟可以補一“大白”。

弟現(xiàn)擬寫十幾篇“杰作”的批評,預(yù)定寫:

Boccaccios's Decameron;

Dostoivsky's Brother Karamazove;

Gogol's Dead Souls;

Goethe's Faust;

Dante's Divine Comedy;

Plutarch's Lives;

Burton's Anatomy of Melancholy;

Cellini's Autobiography;

Blake's Poems;

Poe's Tales;

Lessing's Lavcoon;

Stendel's Red and Black;

Leopardi;

Hazlitt;

Conrad's Lord Jim;

Montaigne's Essay;

Pascal's Pensees;

Aeschylus' Prometheus (Bound) & Shelley's Prometheus Unbound.

大約每篇約四、五、六千字以至一萬字,取評傳的體裁,注意啟發(fā)讀者鑒賞文字的能力(這話說得太儼然了),對于杰作作個詳細的敘述和批評。寫的方法是弟先把杰作讀一兩遍,然后再讀幾篇別人對于他的批評和一兩本他的傳記,但是一切批評完全是“我”同“書”接觸時所生的感想,當然說得比較有系統(tǒng),此外先講些作者的生涯,他的環(huán)境和他對后世的影響,那當然是抄襲了。大概每篇里自“我”的立場和批評占十之六、七,其他就是敘述作者和他的書了。近來頗有折節(jié)讀書之意,打算下些苦功,也許日子可以過得容易些。Johnson 不是說過“工作”是最好的止痛劑嗎?這么一來,每月總得寫一篇或半篇東西,當然可以督促讀書,打算由 Boccaccio入手,現(xiàn)已讀一大半了。

元旦日弟大請客,你聽到不無垂涎乎?

劉君信已寫去了。請你告我近況。

復(fù)此,順祝

新年

弟 秋心 頓首

十二月廿八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