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
理論和實踐是統(tǒng)一的,總是分不開的。換句話說,一個人所承認的理論和他的行為之間有必然的關(guān)系。這并不是說一個人的實踐不會和他的理論發(fā)生矛盾,卻是說倘若這兩面有了矛盾,必有一個理由,而這個理由卻是和實踐有著密切關(guān)系的。最簡明的例子是說謊。倘若我說我未曾做某事,而在實際上我卻做了,那末我的理論和行動之間顯然便發(fā)生了矛盾。但是為什么有這樣的矛盾?這里面便有著它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卻是和他的實踐有著密切關(guān)系的,不是理論的。任何有意的說謊,總有一個為什么要這樣說謊的實際的理由。有的時候,說謊是出于無意的,說出的話不但欺騙了別人,同時也欺騙了自己,通常叫做“自欺”?!白云邸碑斎徊皇浅鲇谟幸饣蛐睦镏溃瑓s是由于不知不覺中受著自己成見的影響,受著潛伏著真正的動機所影響。這種毛病,常人是很容易犯的。例如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人們對于他們所本來討厭的人,評判得特別苛刻。他們自己以為在說老實話,而在旁觀者清的我們,卻知道他們的偏見是受著他們對于這個人的厭惡心理所影響,而他們的這個厭惡心理卻是有著實際的理由,不是理論的。所以理論和實踐的聯(lián)系并不是說理論和實踐總是能彼此融合的,卻是說這兩面有著必然的關(guān)系;倘若這兩方面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必然都有著實際的理由。換句話說,理論常為實踐所決定。
這樣看來,一個人自己在嘴巴上承認的所信仰的東西,未見得就是真正信仰的東西,甚至有許多人自己還莫名其妙,不覺得自己是在欺騙自己!但是遇著這樣的情形,我們怎樣能判斷這個人究竟真正信仰什么呢?我們不能根據(jù)他所說的或是他所想的,必須觀察他在行動上所表現(xiàn)的是什么。我們?nèi)缈匆娙魏稳说男袆雍退哉J的信仰矛盾,便立刻可以判斷他并非真正信仰他所自認的原則。你如要知道他真正信仰什么,你必須研究他的行動上的表現(xiàn),不能僅靠研究他說些什么或想些什么。
這個原則似乎是很簡單明瞭,人人可以同意的。但是我們?nèi)绨堰@個基本原則應(yīng)用于實際,便有很重要的意義。例如我們對于任何政黨,或任何集團,或任何個人,不能僅看了他們嘴巴上所承認的黨綱或理想,便相信它是真確的,必須堅持地把他們所自認的理論和他們在行動上的表現(xiàn)比較比較。你如果要知道一個政黨究竟代表了什么,你必須很不怕麻煩地仔細研究它在行動上的表現(xiàn)究竟是什么。例如有自命什么主義的政黨,我們仔細研究它在行動上的表現(xiàn)不但不能實現(xiàn)它所標榜的主義,而且是反而要阻礙這個主義的成功,那末我們便可斷言這個政黨不是這樣主義的政黨。不但如此,我們發(fā)現(xiàn)理論實踐不符的時候,還要研究這里面所潛伏著的實際的理由。你并且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實際的理由總是含著有欺騙的作用,無論是出于有意的,自覺的,或是出于無意的,不自覺的。因為決定這個政黨的行動是有它的真正的動機,不是該黨所承認的動機,無論這真正的動機是否主持該黨者所自覺,但是對于一般人是具有欺騙的作用卻是一樣的。行動既然決定理論,我們要信任任何政黨,我們所要注意的不是他們說要做什么,或想要做什么,卻是在實際上他們做什么。不但我們對于任何政黨要這樣,對于任何集團或個人的觀察,都應(yīng)注意這基本的原則。
實踐決定理論,真正的理論也有著領(lǐng)導(dǎo)行動的功用。所謂真正的動機,跟僅在表面上標榜著而實際上和實踐不符的理論或動機不同,是指真有領(lǐng)導(dǎo)實際行動的理論或動機,雖則在行動者的本人有的是自覺,有的是不自覺的。倘若一個人不知道他的真正的動機所在,那末他的行動是盲目的,盲目的行動有著很大的危險性,因為理論是實踐的眼睛。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正確的理論來做行動的基礎(chǔ),同時要使實踐和理論融合起來。
從現(xiàn)實做出發(fā)點
“理想為事實之母”,這句話好像是很合于真理的,尤其是因為很耳熟的一個成語,我們往往不加思索地把它認為確切不變的真理。其實我們?nèi)缱屑毸剂恳环?,便知道這句話有著語病,因為很容易使人誤會,以為理想是可以超越現(xiàn)實而憑空虛構(gòu)的,不想到自古以來任何大思想家的理想,都有他的現(xiàn)實的社會背景,都是事實之母,而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由事實產(chǎn)生的理想,再由這理想而影響到后來的事實,這誠然是誰也不能否認的,由這樣的觀點看去,說“理想為事實之母”,這句話原也講得通,但是還不可忘卻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那便是要在現(xiàn)實上運用這個理想,必須從現(xiàn)實做出發(fā)點,必須顧到當前的客觀的事實,不是能夠拋開你當前的現(xiàn)實而可以立刻或很順利地實現(xiàn)你的理想。
哲學(xué)家的重要任務(wù)是要改變世界,而不是僅僅用種種方法解釋世界。人類是能夠改造歷史的。所以我們要推動歷史巨輪的前進,不可屈服于現(xiàn)實,必須負起改造現(xiàn)實的使命,但是要改造必須從現(xiàn)實做出發(fā)點,不能拋開現(xiàn)實而不顧,這是很顯然的。例如你要改造一所屋子,你必須根據(jù)這所屋子的種種實際的情形設(shè)計,無論如何是不能拋開這所屋子而不顧的。
我們倘若能常常牢記著我們是要從現(xiàn)實做出發(fā)點,便不致犯近視病的苦悶,悲觀,為艱苦所克服的等等流弊。
我們閉攏眼睛靜思我們理想中的中國,盡管是怎樣的自由平等,愉快安樂,但是你要實現(xiàn)這個理想,必須從現(xiàn)實的中國做出發(fā)點;現(xiàn)實的中國不能這樣完全的,是有著許多可悲可痛的事實,是有著許多可恥可憤的事實,我們既明知現(xiàn)實的中國有著這種種的當前事實,又明知要改造中國必須從現(xiàn)實做出發(fā)點,便須準備和這種種事實相見,便須準備和種種事實斗爭,這是意中事,是必然要遇著的;從事實做出發(fā)點的斗爭,決不是沒有阻礙的,有阻礙便必然地有困難,解決困難也必然要經(jīng)過艱苦的歷程,這是意中事,也必然要遇著的。其實中國如果是已像我們理想中的那樣完全了,那就用不著我們來改造;改造時如沒有阻礙,沒有困難,那也用不著我們來斗爭。倘若你一方面要改造中國,要排除阻礙,解決困難;一方面卻因中國的糟而苦悶,悲觀,怕見阻礙,怕遇困難:這不是自相矛盾嗎?這矛盾所給與你的痛苦,是因為未曾注意要從現(xiàn)實做出發(fā)點!如果我們注意我們必須從現(xiàn)實做出發(fā)點,我們既不能像孫行者的搖身一變,脫離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翻個筋斗到天空里去,那末我們只有向前干的一個態(tài)度,只有排除萬難向前奮斗的一個態(tài)度。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必須從現(xiàn)實做出發(fā)點,現(xiàn)實就根本是有缺憾的,必然是不完全的,必然是有著許多不滿意的,甚至必然是有著許多事實令人痛心疾首的,我們既不能逃避現(xiàn)實,就不能逃避這種種,就只有設(shè)法來對付這種種;一個人或少數(shù)人來對付不夠,就只有設(shè)法造成集體的力量來對付。
現(xiàn)在有不少青年有志奮斗,但同時卻有許多逃不出苦悶的圈子??鄲炇且ブ練獾模m則在某一場合也可以推動奮斗),所以我們要注意:我們必然地要從現(xiàn)實做出發(fā)點。
地位
我最感到愉快的一件事是展閱許多讀者好友的來信。有許多信令我興奮,有許多信令我感泣,有許多信令我悲痛,有許多來信令我發(fā)指。
最近有一位讀者給我的信,劈頭就說:“你是沒有固定的地位的,所以你肯奮斗,這是我所以特別敬重你的緣故?!毕旅嫠又氯ビ懻撔﹦e的事情。
我凝望著劈頭這三句話,靜思了好些時候。我當然很感謝他的好意,把“肯奮斗”的話來勉勵我,雖則我自己是十分慚愧,對社會并未曾“奮斗”出什么好的貢獻。他認為一個人肯奮斗,是因為他沒有固定的地位。這一點卻很引起我的研究興味。什么是“固定的地位”,這位讀者并未加上什么解釋。猜度他的意思,也許是指穩(wěn)定的地位。例如失業(yè)的人,他的地位便不穩(wěn)定。失了業(yè)的人,或是所有的職業(yè)已靠不住的人,想法得到職業(yè),或得到穩(wěn)定的職業(yè),這是人情之常,不但未可厚非,而且是很應(yīng)該的事情。但得到職業(yè)或職業(yè)穩(wěn)定以后,未必就不肯奮斗。所以我轉(zhuǎn)念又覺得這位讀者所指的“地位”是會有使人墮落的效用,至少是含有使人保守不求前進的效用。例如做了資本家,做了大官僚之類的東西。倘若這個猜度是對的,那末所謂“奮斗”也有兩種意義:一種是因為未得到這樣的地位,所以要奮斗去得到;一種是因為沒有這種地位使一個人腐化或保守,所以他能向較有貢獻于社會的方面奮斗。前一種的奮斗是不值得“敬重”的,所以我想那位讀者所指的是后一種的奮斗:即不是為著自己的地位干,是為著社會的或大眾的福利干。
倘若我們有了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個人的地位原是無足輕重的事情。尤其在中國現(xiàn)在所處的地位,我們尤其要撇開個人地位的私念,同心協(xié)力于增高國家民族的地位。多在國外游歷的人們,對于這一點應(yīng)該有更深刻的感觸。無論你怎樣神氣活現(xiàn),無論你在國內(nèi)是有著怎樣高的地位,他們看去都是中國人——本來都是中國人——他們?nèi)艨床黄鹬袊魏沃袊水斎灰捕疾辉谒麄冄劾?。華僑的愛國心比較熱烈,這便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只要想到中國的國際地位怎樣,個人的地位就更不足計較了。
當然,我們所努力于中國國際地位的增高并不是要步武侵略國的行為,并不是羨慕侵略國的國際地位。我們要首先努力于中華民族的解放,努力使中華民國達到自由平等的地位。當前我們民族的最大敵人是什么,是我們做中國人的每個人心坎中所明白的;當前什么是我們民族解放的大障礙物,什么是我們國家自由平等的劊子手,是我們的中國人的每個人心坎中所明白的。說得實在些,中國在國際上可以說是已經(jīng)沒有了地位!你看見那一個獨立的國家可以坐視敵人的鐵騎橫行,宰割如意,像現(xiàn)在的中國嗎?你在各國報章雜志上看到批評中國的文字,總可以看到“中國”這個名詞是常常和世界上已亡的國家相提并論的。我們看著當然是要氣憤的。在這種時候,誰的心目中都只有“中國”這個觀念,都只有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怎樣的念頭,至于個人的地位怎樣,是拋諸九霄云外的了,但是徒然氣憤沒有用,我們現(xiàn)在必須集中火力對付我們民族的最大敵人的殘酷的侵略;這是當前唯一的第一件大事,是要我們?nèi)珖f眾一心,勇往奔赴的。只須這第一件大事成功之后,什么其他的問題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到那時我們的憲法里也盡可以訂有:“中國對于因保護勞動者利益,或因他們的科學(xué)活動,或因爭取民族解放而受控告的外國公民,都予以庇護權(quán)?!?
這是我們的民族國家未來的光明的地位,是要我們用熱血作代價去換來的,是要我們肩膀緊接著肩膀,對準著我們民族的最大敵人作殊死戰(zhàn)去獲得的。
讓找們拋開各個人的地位,共同起來爭取中華民國的自由平等的地位吧!
苦悶與認識
在現(xiàn)在的中國里,除漢奸賣國賊外,大概都不免在苦悶的氣氛中。尤其是熱情橫溢的青年,他們特富于敏銳的感覺,純潔的心情,每日展開報紙所看到的記載,盡是民族的敵人橫行無忌,激進侵略的事實,悲憤的情緒,實有難于抑制之苦。想不干吧,做了中國人,逃不出中國的現(xiàn)實;你有眼睛,所看見的無法逃避中國的實況,你有耳朵,所聽見的無法逃避中國的實況。要干吧,又苦于滿地荊棘,不知道從何著手。這樣處于不干不是干又不得的苦境,當然要感到難于擺脫的苦悶。這種苦悶已普遍于一般人,尤以青年們?yōu)橛壬酢?
極端苦悶的結(jié)果,大概不外兩途:一是由苦悶而更努力于尋覓出路,終于得到了出路;一是索性頹廢,自暴自棄。當然,這里所謂尋覓出路,指的不是個人的出路,一則在現(xiàn)狀下,整個民族沒有出路,個人實在無法覓得出路,二則看到整個民族到了這樣慘痛的境地,個人的出路也不是值得十分注意的問題。所以大家所注意的,都集中于怎樣使整個民族可以得到出路。
談到這里,便要牽連到認識的問題。認識不正確,不清楚,還是要鉆到苦悶的牛角尖里去。為什么?因為一個民族的出路,在時間上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全達到的;在人力上也不是由一二人或少數(shù)人所能單獨完成的。所以就是你看清了整個民族的出路,在目前,至多是你在工作上有了一個燈塔,知道向什么方向干去。在你干的歷程中,還不知要經(jīng)過多少的艱苦困難,要受到多少的磨折麻煩!你倘若經(jīng)不起這樣的艱苦困難,經(jīng)不起這樣的磨折麻煩,你根本就未曾認識這是在干的歷程中必有的階段,就要因此仍然感到苦悶。這是先要弄清楚的第一點,其次,民族解放的工作是要靠大眾來參加共同奮斗,不是可以像“英雄主義”的幻想,可以由一二人或少數(shù)人一舉手一投足之勞就可以成功的。所以我們的工作要注意于說服多數(shù)人,推動多數(shù)人來參加我們的陣線;這是需要很忍耐的,很堅毅的,很不怕煩的實際工作。倘若你未認識這是在干的歷程中必有的階段,也就要因此仍然感到苦悶。這是要弄清楚的第二點。最后,有些人希望在一種現(xiàn)成的理想的環(huán)境中干自己所要做的救國工作,以為非舍去原有的職業(yè)是無可為的;倘得不到,又在苦悶上加上苦悶!其實這也是由于認識的錯誤。救國的工作是由各種各樣工作配合而成的,各人應(yīng)就各人的力量和境地,從現(xiàn)實做出發(fā)點去干的。倘若希望有個現(xiàn)成的理想的環(huán)境,那是只有到烏托邦去,那只有始終在苦悶的氣氛中翻筋斗,交臂失去了許多可以干的機會,這是多么可惜的啊。
工作的意義
個個人有工作的義務(wù),也有工作的權(quán)利。我們不應(yīng)在社會里做寄生蟲,而且一方面有自維生計的必要,一方面對于社會有各盡所能以作相當貢獻的必要,所以我們無論為己為社會都有工作的義務(wù)。但是這種義務(wù),同時也是我們應(yīng)有的權(quán)利,所以有些國家的憲法就把人民應(yīng)得工作列入國家應(yīng)為人民保障的權(quán)利。尤其是在不合理的社會里面,因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內(nèi)在矛盾,往往一個人的失業(yè),并非因為他的懶惰,或是不負責(zé),或是能力不夠,卻是為著社會的經(jīng)濟恐慌,使他不得不失業(yè)。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他就可以對國家或社會提出工作的要求,因為這是他所應(yīng)有的權(quán)利。我們常常看到或聽到各國失業(yè)工人的游行示威,或失業(yè)者舉行的什么“饑餓隊”,弄得當局手忙腳亂,想出種種方法來抵塞,也就是失業(yè)者群的要求恢復(fù)工作的權(quán)利。
工作的效用,一方面靠著維持自己的生計,一方面藉著對社會有多少貢獻,就一般說來,這可以說是工作的意義。中國的傳統(tǒng)學(xué)說,向來很不喜歡言利,所以常把維持生計的一點擱開不提,只提起認為冠冕堂皇的“社會服務(wù)”。其實做工要吃飯,原是當然的事情,用不著表示羞愧。不過“社會服務(wù)”,也占著很重要的位置,那是無疑的。固然,“社會服務(wù)”,這個名詞,已被濫用得厲害,在許多地方已失卻了它的原義。剝削壓迫者也往往利用這個冠冕堂皇的名詞來欺騙被剝削被壓迫者,所以在今日所謂“社會服務(wù)”的價值,有許多地方是需要重估的。
以上還是就一般的尋常的情形說?,F(xiàn)在是中國的一個特殊時代,是中國民族生死存亡最迫切的一個時代。工作在這樣的時代里自然也增加著特殊的意義。這意義便是:我們必須盡量使我們的工作對于民族的解放運動有著多少的貢獻。對于這方面的貢獻越大,越有意義。
但是這里卻很容易引起一種誤會,以為救國既是大事,好像人人都應(yīng)該拋棄他的原有的事業(yè)去干“大事”,換句話說,他便把原有的事看作小事,原來肯負責(zé)任的,現(xiàn)在不肯負責(zé)了;原來感到興味的,現(xiàn)在不感到有興味了。當然,我們?nèi)缒茉谝粋€整個救國計劃下做一部分所能勝任的工作,這是最有意義的。不過在這樣的整個局面未到以前,我們卻也不是無事可做,而且在許多場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職務(wù),直接或間接對救國運動有所貢獻。事無論大小,只有能盡著自己所有的力量,使自己的工作在這方面有著多少的幫助,在這個人便是有了最大的貢獻,他的工作,便是有著深切的意義了。
以上僅就個人方面說,倘能有機會參加集團的工作,那工作當然更可以有較重要的意義。可是這種機會卻也不是可以坐待的,也還是要靠你自己先有努力的表現(xiàn),然后聲應(yīng)氣求,不怕沒有集團的工作可以參加。
工作的大小
工作有沒有大小的分別?就一般的觀念說,工作似乎是有大小的分別。我們很容易想到大人物做大事,尋常人做小事。這種觀念里面,也許含有個人的虛榮心的成分,雖則沒有人肯這樣坦白地承認。但是有的人要想做大事,不滿意于做小事,不一定出于個人的虛榮心,也許是出于很好的動機,希望由此對于社會有較大的貢獻;依他看起來,大事的貢獻較大,小事的貢獻較小,因為要對社會有較大的貢獻,所以不愿做小事,只想做大事。這個動機當然是很可嘉的。我們當然希望社會上人人都有較大的貢獻,于是對于能夠有較大貢獻于社會的人們,特別歡迎。
不過什么樣的事可算做大?什么樣的事只能算???什么樣的貢獻可算做大?什么樣的貢獻只能算?。窟@卻是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易有一致的見解。
我們?nèi)缭谲娊缱鍪?,就一般人看來,也許要覺得做大將是比做小卒的事大。但是我覺得做丟盡了臉的不抵抗的大將,眼巴巴地望著民族敵人今天把我們的民族生命割一刀,明天把我們的民族生命刺一槍,而不能盡一點軍人衛(wèi)國的天職,做這樣的不要臉的大將,實在遠不如做十九路軍淞滬抗戰(zhàn)時的一個小卒。在這樣的場合,一個小卒的工作對于國家民族的貢獻反而大,一個大將的貢獻不但是小,而且等于零!
也許你要駁我,說對民族敵人不抵抗的不要臉的大將,當然是太不要臉,對國家民族不能有什么的貢獻,這誠然是不錯,但是如做了真能抗敵衛(wèi)國的大將,那便有了較大的貢獻了。這樣看來,大將的工作仍然是比小卒的工作大,大將的貢獻仍然是比小卒的貢獻大。
我承認這話確有一部分的理由,不過我們要知道一個軍隊要能作戰(zhàn),倘若全軍隊都是大將,人人都做指揮官,這戰(zhàn)事是無法進行的;反過來說,倘若全軍隊都是小卒,如同一盤散沙,沒有人指揮或領(lǐng)導(dǎo),那末這戰(zhàn)事也是無法進行的。所以在抗敵衛(wèi)國的大目標下,大將和小卒在與敵作戰(zhàn)的軍隊里雖各有其機能,但是同有貢獻于國家民族是一樣的,在本質(zhì)上,工作的大與小,貢獻的大與小,原來就沒有什么分別的。硬看作工作有大小,貢獻有大小,這只是流俗的看法罷了。
宜于做大將的材料,我們贊成他做大將;宜于做小卒的材料,我們也贊成他做小卒:從本質(zhì)上看來都沒有什么大小高低之分,我們所要問的只是他們?yōu)橹裁醋觥?
寫幾百個有意義的信封
前幾天我和諸位談過工作的意義。我以為工作的有無意義和工作的大小沒有什么關(guān)系。有意義的小事比無意義的大事實在有價值得多,我們做起來也感覺到特別有趣味得多。
關(guān)于這一點,我想起在美國游歷時候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和一位美國朋友一同游歷到了美國中西部的密尼愛普利斯,我們因為要觀察并調(diào)查美國的農(nóng)民對于生活改善的奮斗情形,有人介紹到一個農(nóng)民的集團組織去。這集團組織是美國全國農(nóng)民最前進的一個機關(guān)。我們兩個人到了那個地方之后,很欣幸地遇到另外兩個相識的美國青年朋友。他們也是來游歷的,也是要到該處調(diào)查農(nóng)民斗爭的情形。我們相見之后,當然握手言歡,很暢快地痛談了一番。他們是比我們兩位前三四天到的,原來是打算早一日動身到別處去,但是因為這個農(nóng)民組織的機關(guān)正在籌備召集農(nóng)民大會,需要寫幾千個信封,備作發(fā)通告之用。這種前進的機關(guān)往往因經(jīng)費有限,事多人少,這幾千個信封是需要托許多人來盡義務(wù)幫寫的。他們兩個人已幫忙了兩天。寫信封是一件很尋常而機械的工作,但是我看他們的樣子,簡直對于這種毫無酬報的工作感到很深切的興味。理由很簡單,因為這前進組織里的人都是披肝瀝膽替美國的革新運動努力的,幫助他們多做一分工作,就是替美國的革新運動多盡了一些力。這很小的事情里面實在含有很大的意義。不但這兩個美國青年朋友給我以很深的“因士披里純”(Inspiration),我在美國游歷各地就遇見不少這樣熱誠于革新運動工作的青年朋友。我陶醉于他們的令人永不能忘的真誠友誼之外,還敬佩他們對于工作——無論怎樣微細的工作——只要對于革新運動有意義的,都興會淋漓地干去。
且說我和我的美國旅伴到了該處之后,看見他們還有許多未寫的信封待人幫忙,我們都自動地答應(yīng)多耽擱一天,替他們寫一些。我長時間坐下來專門寫信封,倒是生平第一次,但是我寫的時候并不覺得這種機械工作的乏味,不但不感覺得乏味,而且覺得有著很濃厚的興味,尤其是在我們已和那機關(guān)的幾個辦事人詳細談?wù)摿岁P(guān)于美國農(nóng)民的革新運動的種種令人贊嘆欽佩的英勇事實,而且這運動就是在該機關(guān)領(lǐng)導(dǎo)之下邁進的。我和我的旅伴很辛苦地手不停揮地寫了一天的信封,不但毫無酬報,而且中飯晚飯都是自己挖腰包的。但是我們倆都興味淋漓地干著,都不知疲乏地很勤慎地干著。干完之后,我們倆相視而笑,彼此好像暗中會意,我們是很高興地干了一件有價值的工作!
送胡適博士赴美
五四運動的文化界領(lǐng)袖之一的胡適博士,最近南下,在上海候輪放洋,將以中國首席代表的資格,去美國出席太平洋學(xué)會。據(jù)說此外胡適博士要在美國講學(xué),而且順道游歷歐洲各國。這是一件值得我們注意的事情。
胡適博士最近的政治主張,有許多地方是我們所不能同意的。不僅是我們,凡是熱血的中國人大概都不會愿意跟隨胡適博士,退到勘察加去,而且胡適博士一面主張把東北四省送給外人,一面又主張中央下令討伐西南,薄于己而厚于人,也未免過火了些。但是無論如何,我們不能不承認胡博士是十余年前新文化運動的急先鋒,至少我們相信胡博士是國內(nèi)代表實驗主義思潮的著名學(xué)者。
因為是實驗主義學(xué)者的緣故,胡博士有一個特長,就是發(fā)見客觀事實證明了主觀認識的錯誤的時候,他馬上可以糾正過來。例如以前胡適博士主張放棄東北,保全華北。但到了去年日本繼續(xù)進攻華北的時候,胡博士就再三當眾認錯。這種勇于改過的精神,不僅表現(xiàn)了實驗主義的精神,而且是我們青年人所應(yīng)奉為模范的。
現(xiàn)在胡適博士快要去美國了。胡博士是崇拜美國的。這次舊地重游,我們推想胡博士一定能夠用實驗主義的精神,觀察許多新的事實,甚至因此根本改變一向的觀點,也未可知。因為近幾年中,失業(yè)危機的增加,復(fù)興計劃的失敗,使美國社會走入一個新趨向,使新大陸思想界發(fā)現(xiàn)一個新天地。撫今思昔,這對于實驗主義的胡博士,一定會引起很大的感觸。此外,今年太平洋學(xué)會開會時,蘇聯(lián)代表第一次出席會議,而且把五年計劃的成績列入議程。胡博士似乎不妨順便詢問一下:蘇聯(lián)五年計劃的偉大成就,是否由于逃避到勘察加的結(jié)果,還是由于蘇聯(lián)人民大眾努力奮斗的成果。我想蘇聯(lián)代表一定會給予胡博士以正確的答復(fù)。
以上不過是隨便說說。最后我們鄭重希望胡博士這次赴美,擔(dān)負一個重大的使命,就是向美國人士宣傳太平洋安全的重要,遠東和平的危機和中國被侵略的事實。因為我們認為中美蘇三大傾向和平的國家,是目前太平洋的真正的安定力。這三大國要是一旦攜手合作,共同防止侵略,不但世界和平有望,中國民族獨立自由也有了保障。
胡適博士是中國文化界領(lǐng)袖,而且也是美國人所崇拜的著名中國學(xué)者。所以胡博士要是以國民外交代表的資格,向美國朝野游說宣傳,并且在太平洋學(xué)會公開提出討論,對于太平洋集體安全制度的建立,一定有極大的效果。太平洋集體安全有了辦法,垂危的中國也就不至束手無策。至少這一條路線,總要比勘察加路線更光明得多。
因此,我們竭誠盼禱胡適博士為民族前途努力奮斗;將來遠游歸來,不要使我們失望!祝胡適博士健康!
國聯(lián)的又一幕悲喜劇
國聯(lián)大會于六月三十日在日內(nèi)瓦舉行,阿皇塞拉西發(fā)表沉痛激昂的演辭,各國輿論多認為是國聯(lián)有史以來最動人的一幕。阿皇的態(tài)度沉靜而尊嚴,言詞堅決而悲壯,歷時五十分鐘才完。侵略國的意大利不是口口聲聲以在阿國“宣揚文明”自豪嗎?阿皇在這演辭里卻揭發(fā)了意大利用毒瓦斯和他種延燒性的液體,屠殺成千累萬無辜阿民的最殘酷的最野蠻的行為。全場人士靜聽他的演詞,都受到很深的感動。
據(jù)路透社日內(nèi)瓦電訊所述,當國聯(lián)大會開會時,意國的總領(lǐng)事原在外交官廂廓中旁聽,一到阿皇開始演講時,他就立刻溜之大吉。宣揚文明應(yīng)該是一件很榮譽的事情,何必這樣心虛呢?可見用毒瓦斯殘殺無辜人類究竟和宣揚文明是兩件事,雖在外交的文件上盡管硬著頭皮吹著,在大庭廣眾之前究竟不免有些汗顏無地吧!
意國的總領(lǐng)事知道“宣揚文明”的可恥,早溜之大吉。卻有許多意國的新聞記者因“宣揚文明”而老羞成怒,在新聞記者廂廊里故意叫囂噪鬧,作口笛的喧鬧聲,并對阿皇加以辱罵,叫他做“小黑奴”,被警察到場拘捕,會場中人有許多鼓掌歡呼,慶幸這些新聞界的敗類得到法律的制裁。尤其可笑的是大會里有一個招待員是在歐洲得過輕拳錦標的運動健將,膂力過人,當搗亂會場的意國記者被拉出時,有一個意國記者特別橫蠻,阻止他的同伴被拉,這位運動健將把他掀倒在地上,可謂痛快之至!
在國聯(lián)表演這又一幕的悲喜劇里,我們很顯然地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人對于阿皇的沈痛陳詞是表示著很深厚的同情,對于侵略國的“宣揚文明”是表示著很義憤的鄙棄。阿皇演說完畢,全場掌聲雷動;搗亂的意國新聞記者被捕,在場人士鼓掌歡呼:這都是很明顯的例證。當然,這并不是說國聯(lián)真能主持正義,更不是說被侵略的國家可僅靠他人的旁觀同情而能挽救危亡。其實阿皇所以能引起大多數(shù)人的敬重和同情,還是因為他曾經(jīng)很堅決地很英勇地抗拒過侵略國的進攻。
可是在二十年前,在世界上以平等待遇弱小民族的新國家未出現(xiàn)以前,在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怒潮未涌現(xiàn)以前,侵略國的“宣揚文明”就可便利得多,用不著心虛,也無須老羞成怒;現(xiàn)在時代不同了,侵略國的內(nèi)部危機和被侵略者的繼續(xù)抗斗,必將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世界形勢。這是被侵略的國家所應(yīng)有的認識和信心。
短航剪影
我最近因事由香港到上海去,老友畢先生因我病了好幾天剛好,在船上還須趕還一些文債,天氣又奇熱,承他體恤我,替我買了二等的艙位,所以一向常坐三等艙的我,這次居然坐了二等艙,不知怎的心里不禁感覺到慚愧的情緒。但是我上船以后,在這兩天的短短航程中,冷眼旁觀,卻得到一些關(guān)于二等艙里面的“剪影”,寄給本欄的讀者,這也許可算是一點意外的收獲。
同艙的乘客約有三四十人,其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外國乘客,聽他們的口音,都是美國人。有幾個美國男女孩子,身體非常健康可愛。這使我回想到游歷美國南部時,親看到“窮白”的男女孩子,因營養(yǎng)不足,也面有菜色,骨瘦如柴,和這些健康活潑的孩子大不相同,雖則他們是美國的公民(“窮白”即在美國所著聞的“Poor White”,指美國南部的窮苦的白種勞動者)。
西洋的布爾喬亞在船上吃晚餐時,向例是要把外衣穿得整整齊齊才走進餐廳的,無論天氣怎樣熱,都是這樣,這倒不如三等艙來得自由。他們的婦女在晚餐時,更是打扮得花枝招展,每次換一套新衣。其實他們每天總換兩次或三次的衣服。有幾位中國的摩登少奶奶,也學(xué)著這同樣的派頭。好看誠然是好看的,但是猶之乎那幾個健康活潑的美國孩子使我回想到在美國南部所看見的“窮白”的孩子,這幾個服裝美麗,一天換穿幾套的摩登少奶奶,卻也使我想起我國西北連褲子都沒得穿的大姑娘。
在餐廳里,我的隔壁一桌坐著兩對中國中年摩登夫婦。其中有一個男子穿的是西裝,喜歡對中國人說英國話,但是引起我的特別注意的是他無論喝湯或吃菜的時候,總彎著背把他的那只尊頭往下去就那只盆子,喝湯的聲音很響亮,講話的時候常用著手上的那把刀東揮西指著,好像把它當作指揮刀用!這些舉動在西洋“桌上禮儀”都是最忌的,這也可算是“摩登”中的“矛盾”吧(香港有人把英文的“摩登”譯為“矛盾”)。
在那些美國乘客里面,有一個頭發(fā)斑白的老者和我談得很起勁。他是從美國舊金山來東方旅行的。他也知道中國當前最最重要的唯一大問題是抵抗那個“鄰國”(他這樣說,指的當然是我們的民族敵人)的侵略。他很熱烈地問我:中國到底要到什么時候才抵抗?還是聽任那個“鄰國”吞并整個中國?我想這是任何中國人聽了都要覺得傷心的問句。我雖替我們這個怪可憐的中國勉強說了幾句遮羞的答語,但是心坎里總是深深地感到無限的難過!
七月十二日晚寫于柯立芝總統(tǒng)號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