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論書 ① 一題作“次韻子由論書”
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 ② 。貌妍容有顰 ③ ,璧美何妨橢 ④ 。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好之每自譏,不謂子亦頗。書成輒棄去,繆被旁人裹。體勢本闊落,結束入細幺 ⑤ 。子詩亦見推,語重未敢荷。邇來又學射,力薄愁官笴 ⑥ 。官箭十二把,吾能十一把箭耳。多好竟無成,不精安用伙 ⑦ 。何當盡屏去,萬事付懶惰。吾聞古書法,守駿莫如跛 ⑧ 。世俗筆苦驕,眾中強嵬騀 ⑨ 。鐘張忽已遠 ⑩ ,此語與時左?!对娫u》中:“茍能”二句,直足以文為詩,何意不達?!岸饲f”二句,讀此十字,知少陵“瘦硬”未是定評。裹字葉未穩(wěn)?!拔崧劇彼木?,所謂寧拙毋巧。
① 《總案》五:英宗治平元年甲辰(1064),公年二十九。時夏人大舉犯邊,公方有轉餉之役。復觀德于射圃,和子由《善射》詩。復以岐陽十五碑寄之,并和子由論書。
② 王注:堯卿曰:“魯直常謂東坡心通,得于翰墨之外?!焙献ⅲ汉戊淘唬骸皬垜循徳疲骸胖?,但能其事,不能言其意。今仆雖不能其事,而輒言其意’,公用以發(fā)端?!?
③ 邵注:《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臏其里?!?
④ 王注:次公曰“《爾雅》:‘ 小而橢?!ⅲ骸葱∝?。’橢謂狹而長?!?
⑤ 邵注:班彪《王命論》:“幺麼不及數(shù)子?!弊ⅲ骸凹毿≡稽N。”
⑥ 自注:官箭十二把,吾能十一把箭耳。合注:《考工記》:“妢胡之笴?!?
⑦ 王注:《前漢書·陳涉?zhèn)鳌罚骸翱驮唬骸?!涉之為王沈沈者!’注:‘楚人謂多為伙。’”合注:《后漢書·馬融傳》:“鄭君博而不精。”
⑧ 查注:《長公外紀》:“趙子固云:‘徐會稽之濁在跛偃,李北海之濁在欹斜?!?
⑨ 王注:堯卿曰:“嵬騀,不安帖貌。”《說文》謂馬搖頭曰“騀”。
⑩ 又:程縯曰:“鐘繇、張芝也?!辈樽ⅲ鹤泳粗患耙萆?,猶逸少之不及鐘、張。
《諸家雜綴酌存》:黃山谷云:“東坡云:‘大字難于結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余’,此確論也?!?
又:魏了翁題跋云:“文忠公自謂作大字不如小字,雖亦有之;然其英姿杰氣,有非筆墨所能管攝者,則無問大小,一也?!?
蘇轍《子贍寄云岐陽十五碑》:堂上岐陽碑,吾兄所與我。吾兄自善書,所取無不可;歐陽弱而立,商隱瘦且橢;小篆妙詰曲,波字美婀娜。譚藩居顏前,何類學顏頗?魏華自磨淬,峻秀不包裹。九成刻賢俊,磊落雜幺麼。英公與裹、鄂,戈戟聞自荷。何年學操筆,終歲惟箭笴。書成亦可愛,藝業(yè)嗟獨伙。余雖謬學文,書字每慵惰。車前駕騏驥,車后系羸跛。逾年學舉足,漸亦成 騀。古人有遺跡,
短不及鏁。愿從兄發(fā)之,洗硯處兄左。(《欒城集》一)
《次韻和子由聞予善射》:中朝鸞鷺自振振,豈信邊隅事執(zhí) !共怪書生能破的,也如驍將解論文。穿楊自笑非猿臂,射隼常思逐馬軍。觀汝長身最堪學,定如髯羽便超群。(《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