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伯時畫馬禮部試院作 ①
儀鸞供帳饕虱行,翰林濕薪爆竹聲,風(fēng)簾官燭淚縱模 ② 。木穿石槃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貧馬百 逢一豆 ③ 。眼明見此玉花驄,徑思著鞭隨詩翁,城西野桃尋小紅 ④ 。
① 《目錄》第九卷:元祐三年戊辰(1088,山谷四十四歲),是歲山谷在史局。其春東坡知貢舉,山谷與李公麟等皆為其屬。
黃《譜》二十三 元祐三年戊辰 正月東坡知貢舉,先生為參詳。
按題大學(xué)試院云:元祐二(?)年正月乙丑(十七日)鎖太學(xué),試禮部進士四千七百三十二人。三月戊申(初一日)奏號進士五百人,宗室二人。子瞻、莘老知貢舉,熙叔、魯直(五人)參詳,君貺、無咎(十四人)點檢試卷。是日侍御吏日晏不來,為子發(fā)書。
② 上三句言供擬之寒陋也。供張弊壞,卒徒以為臥具,故有貪饕之虱行于其間?!秶瘯吩唬骸皟x鸞司在拱宸門外嘉平坊,掌奉供帳之事。翰林司在大寧門內(nèi),掌供御酒茗湯果,及游幸宴會,內(nèi)外延設(shè)?!薄渡癞惤?jīng)》曰:“山臊畏爆竹聲。后漢巴祗與客暗坐,不燃官燭。”李商隱詩曰:“風(fēng)簾殘燭隔霜清。”老杜詩曰:“四座淚縱橫。”
③ 言鎖宿甚久,出院未有期,郁郁自苦,如貧馬之得瘦。《真誥》曰:“太極老君與傅先生木鉆,使穿一石槃,厚五尺許。積四十七年而石穿,遂得神丹。”《庭燎詩》注曰:“夜未央,猶言夜未渠央也。”《音義》曰:“渠,音其遽反?!痹紊皆娫唬骸柏M欲皂櫪中,爭食籺與 ?”自注云:“
,糠中可食者,下沒反。牛馬食余草節(jié)曰
,下諫反。”按《集韻》:“
音何間反,莝余草也,又侯裥反?!?
④ 老杜詩:“吾與汝曹俱眼明?!庇帧兜で嘁吩唬骸跋鹊厶祚R玉花驄。”(一本作“五花驄”)《晉書·劉琨傳》曰:“??肿嫔任嶂蕖!痹娢讨^東坡。老杜詩:“點注桃花舒小紅?!?
《目錄》第七卷:伯時名公麟。
《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蘇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內(nèi)集》七):李侯畫隱百僚底,初不自期人誤知。戲弄丹青聊卒歲,亦如閱世老禪詩。
《次韻子瞻和子由觀韓幹馬因論伯時畫天馬》(《內(nèi)集》七):曹霸弟子沙苑丞,喜作肥馬人笑之。李侯論幹獨不爾,妙畫骨相遺毛皮。況我平生賞神駿,僧中云是道林詩。
《叢話》前集四十八:《禁臠》謂之促句換韻。其法三句一換韻,三疊而止。此格甚新,人少用之。
紀(jì)呁曰:此法本之嘉州《走馬川》詩。嘉州又本之《嶧山碑》,但碑是四言耳。(《蘇詩編注集成》卷三十五按)
《詹言》十二:起三句極言供奉之陋,當(dāng)一傳。收入題,神化,極言貧困。此是在試院作。坡和尤妙。
蘇軾《次韻黃魯直畫馬試院中作》:“少年鞍馬勤遠行,臥聞齕草風(fēng)雨聲,見此忽思短策橫。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詩瘦!不如芋魁歸飯豆。門前欲嘶御史驄,詔恩三日休老翁;羨君懷中雙桔紅。”查注:“本集書試院詩后云:‘元祐三年正月二十一日領(lǐng)貢舉事。辟李伯時為考校官。三月初,考校既畢,待諸廳參會。伯時苦水悸,欲作 馬以排悶。魯直詩先成,余次韻;蔡天啟、晁無咎、舒堯文、廖明略皆繼。’”
翁方綱曰:“貧馬”句比興,夾寫7入題無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