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下,流離之子條下云:
“流離,梟也,自關而西謂梟為流離。適長大還食其母,故張奐云,鹠鷅食母,許慎云,梟不孝鳥,是也?!壁w佑《校正》案語云:
“竊以鸮梟自是一物,今俗所謂貓頭鷹,謂即古之鸮鳥一名休鹠者,人常捕之。頭似貓而翼尾似鷹,目晝昏夜明,故捕之常以晝,其鳴常以夜,如號泣。哺其子既長,母老不能取食以應子求,則掛身樹上,子爭啖之飛去。其頭懸著枝,故字從木上鳥,而梟首之象取之。以其性貪善餓,又聲似號,故又從號,而枵腹之義取之?!?
梟鴟害母這句話,在中國大約是古已有之。其實貓頭鷹只是容貌長得古怪,聲音有點特別罷了。除了依照肉食鳥的規(guī)矩而行動之外,并沒有什么惡行。世人卻很不理解他,不但十分嫌惡,還要加以意外的毀謗。中國文人不知從那里想出來地說他啄母食母,趙鹿泉又從而說明之,好像是實驗過的樣子,可是那頭掛得有點蹊蹺,除非是像胡蜂似的咬住了樹枝睡午覺。姚元之《竹葉亭雜記》卷六有一則云:
“乙卯二月余在籍,一日喧傳滌岑有大樹自鳴,聞者甚眾,至晚觀者亦眾。以爆驅之,聲少歇;少頃復鳴,如此數(shù)夜。其聲若人長吟,乍高乍低,不知何怪,言者俱以為不祥,后亦無他異。有老人云,鸮鳥生子后即不飛,俟其子啄其肉以自哺。啄時即哀鳴,數(shù)日食盡則止。有人搜樹視之,果然??芍僖姸喙?,天下事往往如是也?!边€有一本什么人的筆記,我可惜忘記了,里邊也談到這個問題,說梟鳥不一定食母,只是老了大抵被食,窠內(nèi)有毛骨可以為證。這是說他未必不孝,不過要吃同類,卻也同樣地不公平,而且還引毛骨證明其事,尤其是莫須有的冤獄了。英國懷德(Gilbert White)在《色耳邦自然史》中所說卻很不同,這在一七七三年七月八日致巴林頓氏第十五信中:
“講到貓頭鷹,我有從威耳茲州的紳士聽來的一件事可以告訴你。他們正在挖掘一棵空心的大秦皮樹,這里邊做了貓頭鷹的館舍已有百十來年了,那時他在樹底發(fā)見一堆東西,當初簡直不知道是什么。略經(jīng)檢查之后,他看出乃是一大團的鼷鼠的骨頭,(或者還有小鳥和蝙蝠的,)這都從多少代的住客的嗉囊中吐出,原是小團球,經(jīng)過歲月便積成大堆了。蓋貓頭鷹將所吞吃的東西的骨頭毛羽都吐出來,同那鷹一樣。他說,樹底下這種物質(zhì)一共總有好幾斗之多?!币υ浭聻榍×?,即西歷一七九五,為懷德死后二年,而差異如此,亦大奇也。據(jù)懷德說,貓頭鷹吞物而吐出其毛骨,可知啄母云云蓋不可能。斯密士(R.B. Smith)著《鳥生活與鳥志》,凡文十章皆可讀,第一章談貓頭鷹,敘其食鼠法甚妙:
“馴養(yǎng)的白貓頭鷹—馴者如此,所以野生者亦或如此—處分所捉到的一個鼷鼠的方法甚是奇妙。他銜住老鼠的腰約有一兩分鐘,隨后忽然把頭一擺,將老鼠拋到空中,再接住了,頭在嘴里。頭再擺,老鼠頭向前吞到喉里去了,只剩尾巴拖在外邊,經(jīng)過一兩分鐘沉思之后,頭三擺,尾巴就不見了?!鄙线呌钟幸还?jié)講他吐出毛骨的事,不辭煩聒,抄錄在這里,因為文章也寫得清疏,不但可為貓頭鷹作辯護也。
“他的家如在有大窟洞的樹里的時候,你將時常發(fā)見在洞底里有一種軟塊,大約有一斗左右的分量,這當初是一個個的長圓的球,里邊全是食物之不消化部分,即他所吞食的動物的毛羽骨頭。這是自然的一種巧妙安排,使得貓頭鷹還有少數(shù)幾種鳥如馬糞鷹及魚狗凡是囫圇吞食的,都能因了猛烈的接連的用力把那些東西從嘴里吐出來。在檢查之后,這可以確實地證明,就是獵場監(jiān)督或看守人也都會明白,他不但很有益于人類,而且向來人家說他所犯的罪如殺害小竹雞小雉雞等事他也完全沒有。在母鳥正在孵蛋的樹枝間或地上,又在她的忠實的配偶坐著看護著的鄰近的樹枝間,都可以見到這些毛團保存著完整的橢圓形。這軟而濕的毛骨小塊里邊,我嘗找出有些甲蟲或贓螂的硬甲,這類食物從前不曾有人會猜想到是白貓頭鷹所很愛吃的。德國人是大統(tǒng)計學家,德國博物學者亞耳通博士曾仔細地分析過許多貓頭鷹所吐的毛團。他在住倉貓頭鷹的七百另六個毛團里查出二千五百二十五個大鼠,鼷鼠,田鼠,臭老鼠,蝙蝠的殘骨,此外只有二十二個小鳥的屑片,大抵還是麻雀。檢查別種的貓頭鷹,其結果也相仿佛。據(jù)說狗如沒有骨頭吃便要生病,故鼠類的毛骨雖然是不消化的東西,似乎在貓頭鷹的消化作用上卻是一種必要的幫助。假如專用去了毛骨的肉類飼養(yǎng)貓頭鷹,他就將憔悴而死?!边@末了的一句話是確實的,我在民國初年養(yǎng)過一只小貓頭鷹,不過半年就死了,因為專給他好肉吃,實在也無從去捉老鼠來飼他?!兑磺薪?jīng)音義》七引舍人曰,狂一名茅鴟,喜食鼠,大目也。中國古人說梟鴟說得頂好的恐怕要算這一節(jié)了吧。
中國關于動物的謠言向來很多,一直到現(xiàn)在沒有能弄清楚。螟蛉有子的一件梁朝陶弘景已不相信,又有后代好些學者附議,可是至今還有好古的人堅持著化生之說的。事實勝于雄辯,然而觀察不清則實驗也等于幻想?!队详栯s俎》十六廣動植中云:
“蟬未脫時名復育,相傳言蛣蜣所化。秀才韋翾莊在杜曲,嘗冬中掘樹根,見復育附于朽處,怪之,村人言蟬固朽木所化也。翾因剖一視之,腹中猶實爛木。”即其一例。姚元之以樹中鳴聲為老鸮被食,又有人以所吐毛骨為證,是同一覆轍,但在英國的鄉(xiāng)下紳士見之便不然了,他知道貓頭鷹是吞食而又吐出毛骨的,這些又都是什么小動物的毛骨。中國學者如此格物,何能致知,科學在中國之不發(fā)達蓋自有其所以然也。
(二十四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