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 房間的擺飾
靠東邊的屋就是所謂東二,在癸巳以前是祖母蔣老太太住的,我從小跟了她睡,大概在那里也住過六年以上,可是那房間里的情形一點(diǎn)都記不得了。曾祖母去世后,祖母搬移到東一,那里邊擺飾完全照舊不動,這以后的事我就都記得,大致是如此。祖母的床靠西北角,迤南是馬桶箱,八仙桌左右安放大安樂椅,都是什么紫檀之類的,壁上子母閣,放著好幾個(gè)皮制和板制的帽盒。東北角房門內(nèi)是一只米缸,高大的衣櫥,再下去是一張中床,即寶姑睡處,后來歸我使用,不過那已在戊戌之后了。東南角有小門,通往東二,南窗下并列著兩個(gè)很大的被柜,上邊靠窗排列著忌辰祭祀時(shí)所用的香爐燭臺,以及別的什物,柜的西頭是一個(gè)油墩甏,中盛菜油,夠一年點(diǎn)燈之用,這里西南角開門出去,即是小堂前了。這樣器具的排列,在那時(shí)代恐怕是一般如此,沒有什么特性,這里只有屋角的米缸油甏,表示出是主婦的房間,與別處略有不同而已。
魯迅的母親魯老太太與伯宜公住在西一,癸巳以后移居?xùn)|二,至乙巳又移居第四進(jìn)新修的屋里。那西一前房的情形也不清楚了,雖然大床坐北朝南,原是一定的擺法,靠著東壁放有畫桌和四仙桌,上下兩把藤心椅子,都是照例的東西。后房向東開門,共是四扇,中間兩扇略窄,倒還整齊,左右各一較寬的門扇卻并不一樣,也是太平天國后隨便配來應(yīng)用的。北窗斜對往廚房及后園去的通路,冬天“弄堂風(fēng)”大得很,因此在那里特別做有一副風(fēng)窗,底下是一塊橫長的格子窗,五分之三糊紙,其二嵌有玻璃,上面格子窗三塊,可以自由裝卸。窗下有四仙桌,它的特色是抽斗拉手的銅環(huán)上結(jié)著長短不一的錢串繩,那種用什么草葉搓成,精致可喜的繩索現(xiàn)在早已不大有人知道了。靠窗東邊有一張黃色漆柱的單人床,這床后來裝在東二前房的西北隅,伯宜公在病革的前一天為止一直是睡在那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