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 抄碑的方法

魯迅的故家 作者:周作人


六 抄碑的方法

抄碑的目的本來也是避人注意,叫袁世凱的狗腿看了覺得這是老古董,不會顧問政治的,那就好了。直到復辟打倒以后,錢玄同和他辯論那么一場之后,這才開始活動起來。那場辯論也正是在補樹書屋的槐樹下進行的。他的抄碑的起因既然如此,那么照理在袁世凱死后,即是從民國五年下半年起可以停止不再抄了,可是他還是繼續(xù)抄下去,在民國七年給《新青年》寫稿之前,他所忙著寫的差不多就是碑文或是碑目。這是什么緣故呢?因為他最初抄碑雖是別有目的,但是抄下去他也發(fā)生了一種??钡呐d趣,這興趣便持續(xù)了好幾年,后來才被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興趣替代了去。他抄了碑文,拿來和王蘭泉的《金石萃編》對比,看出書上錯誤的很多,于是他立意要來精密的寫成一個可信的定本。他的方法是先用尺量定了碑文的高廣,共幾行,每行幾字,隨后按字抄錄下去,到了行末便畫上一條橫線,至于殘缺的字,昔存今殘,昔缺而今微存形影的,也都一一分別注明。從前吳山夫的《金石存》,魏稼孫的《績語堂碑錄》,大抵也用此法,魯迅采用這些而更是精密,所以他所預定的自漢至唐的碑錄如寫成功,的確是一部標準的著作,就是現(xiàn)存已寫的一部分我想也還極有價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