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家人,利女貞。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內(nèi),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yán)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曰:風(fēng)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初九:閑有家,悔亡。
象曰:“閑有家”,志未變也。
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巽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婦子嘻嘻”,失家節(jié)也。
六四:富家,大吉。
象曰:“富家大吉”,順在位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愛也。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
《大學(xué)》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对姟吩疲骸疤抑藏?,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币诵忠说?,而后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逼錇楦缸有值茏惴?,而后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孝經(jīng)》曰:閨門之內(nèi),具禮矣乎?嚴(yán)父嚴(yán)兄,妻子臣妾,猶百姓徒役也。
昔,四岳薦舜于堯曰:瞽子,父頑,母嚚,象傲??酥C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試哉?!迸跁r,觀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媯汭,嬪于虞。帝曰:“欽哉!”
《詩》稱文王之法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贝私允ト苏乙哉煜抡咭?。降及后世,爰自卿士以至匹夫,亦有家行隆美可為人法者,今采集以為《家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