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兄軾下獄上書

唐宋八大家作品集選·蘇轍 作者:蘇轍


為兄軾下獄上書

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坐獄。事件一發(fā)生,蘇轍迅速作了此文呈交神宗皇帝,“乞納在身官,以贖兄軾”,希望能赦免蘇軾。文章寫于性命攸關的時刻,蘇氏兄弟情深義重,因此文章飽含真情,令人不禁動容。

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為冒死一言。

臣聞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雖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懇,惟天地父母哀而憐之。臣早失怙恃,惟兄軾一人,相須為命。今者竊聞其得罪逮捕赴獄,舉家驚號,憂在不測。

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論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廣大,不加譴責。軾狂狷寡慮,竊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頃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興,作為歌詩,語或輕發(fā),向者曾經(jīng)臣寮繳進,陛下置而不問。軾感荷恩貸,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為。但其舊詩已自傳播。臣誠哀軾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輕易,跡涉不遜,雖改過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

軾之將就逮也,使謂臣曰:“軾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獄,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雖齟齬于當年,終欲效尺寸于晚節(jié)。今遇此禍,雖欲改過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無由。況立朝最孤,左右親近,必無為言者。惟兄弟之親,試求哀于陛下而已?!背几`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為冒死一言。

昔漢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緹縈,請設為官婢,以贖其父。漢文因之,遂罷肉刑。今臣螻蟻之誠,雖萬萬不及緹縈,而陛下聰明仁圣,過于漢文遠甚。臣欲乞納在身官,以贖兄軾,非敢望末減其罪,但得免下獄死為幸。兄軾所犯,若顯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憐,赦其萬死,使得出于牢獄,則死而復生,宜何以報!臣愿與兄軾,洗心改過,粉骨報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臣不勝孤危迫切,無所告訴,歸誠陛下,惟寬其狂妄,特許所乞,臣無任祈天請命激切隕越之至。

臣聽說人受困于危急之時就會呼叫蒼天,遇到難忍的痛苦就會呼叫父母,這些都是人最強烈的感情表現(xiàn)。臣如小草一般卑微,然而在受到危難壓迫時也還是有所求的,但現(xiàn)在恐怕只有天地和父母肯悲憫我了吧。臣很小的時候就沒了父親,一直無依無靠,只有哥哥蘇軾和我相依為命。現(xiàn)在我聽說他犯罪,被關押在監(jiān)獄里,我們?nèi)叶挤浅s@恐害怕,擔心他會有什么不測。

臣私下里揣度,軾在為人和為官上,并沒有什么大的過錯,只是天性過于率直,考慮事情不夠周全罷了,他喜歡談古論今,還有好幾次他上折對事發(fā)表看法,觀點與陛下不一致。陛下圣德廣布,沒有責難他什么。但蘇軾性格過于狂妄,做事缺乏考慮,還私下里依仗著皇帝天地般寬容的恩德,而不知敬畏和收斂。近來他在擔任杭州通判和密州知府期間,常常看到事物時就有感而發(fā),于是寫成詩,詞語有時隨便的拿來用(而沒考慮是否妥帖),在這之前曾經(jīng)有一些同僚就把他的詩文呈給陛下,但是陛下放在一旁沒追問。蘇軾覺得辜負了圣上的恩澤,常常自己悔過內(nèi)疚,不敢再有(輕慢的)行為了。但是他以前寫的詩卻自行傳開了。臣真心哀嘆蘇軾因過于自信而導致的愚昧行為,不知道自己的文字寫出來輕慢容易,但是其中不恭敬的痕跡卻不容易消除。現(xiàn)在雖然想改過自新,卻已經(jīng)身陷刑律,不可挽救了。

蘇軾在被捕之前,就讓人捎話說:“我身體過早衰老而且體弱多病,肯定會死在牢獄里,死也是我應該的。然而所遺憾的,就是年少時我就懷有的能夠有所作為的志向,而恰好逢到世上難遇的賢明君主,雖然當年的所作所為有些偏離圣上的想法,終究只想在晚年時能夠為國家效些微薄力。現(xiàn)在卻出了這樣的禍患,即使想改過自新,洗心革面重新報答賢明的君主,卻沒有足夠的理由來證明。況且我在朝中沒有什么朋黨,皇帝的左右親近,也肯定沒有替我說話的人,只有靠你我兄弟的情分,試著向皇帝陛下乞求哀憐罷了。”我很贊同他的志向,而且沒法拒絕手足之情,所以只好冒死向陛下為他求情。

從前漢朝的淳于公犯了罪,他的女兒緹縈請求朝廷將自己收為官婢,來贖回她的父親。淳于公因此免遭肉刑?,F(xiàn)在像我這樣極為卑微的一點誠意,是萬萬不能和緹縈相比的,但是陛下的聰明仁圣,遠遠超過了漢文帝。臣想要祈求用我的官職贖回兄長蘇軾,不奢望到最后能夠減輕他的罪過,只求能不讓他死在牢獄里便是幸運了。臣的兄長蘇軾所犯的罪,如果有明顯的文字根據(jù),一定不敢抗拒不認,來加重他的罪行。如果承蒙陛下能夠給予同情憐憫,赦免他的死罪,使他能夠從牢獄中出來,他就等于死而復生了。這樣的恩德實在無以為報!臣愿意和兄長蘇軾改過自新,粉身碎骨報答陛下,只要是陛下的差遣,一定竭盡全力,直到生命完結。

臣現(xiàn)在非常慌張和迫切,沒有可以申訴痛苦的去處,只有滿腔忠誠歸附陛下,只希望您能寬恕我的狂言妄行,恩許我的請求。臣不勝祈求蒼天饒恕的惶恐之情,迫切到無法自制的地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