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七 平橋村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 作者:周作人


八七 平橋村

《社戲》中說明年代是著者十一二歲的時(shí)候,即清光緒辛卯或壬辰,即一八九一或九二年,那么與《白光》的本事差不多是同時(shí)吧。地點(diǎn)則說明在外祖母家里,本文中清楚的交代過,“那地方叫平橋村,是一個(gè)離海邊不遠(yuǎn),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住戶不滿三十家,是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這些都說得很對,只須補(bǔ)充一句,那里的人于種田之外也還做酒,而且手段很不差,如本文末了所說六一公公的弟兄七斤便是一個(gè),到了做酒時(shí)期常被外縣請去,專工聽酒熟夠了沒有,這叫作“酒頭工”,地位是頗高的。社戲卻并不在平橋村舉行,乃是在趙莊,這是離平橋五里的較大的村莊,平橋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戲,每年總付給趙莊多少錢,算作合做的。小說里因?yàn)橐么?,所以那么安排,事?shí)上原不是如此。平橋村原名安橋頭,趙莊則原是外趙和里趙兩個(gè)小村,在安橋頭的東首并排著。有一年曾往里趙去看過戲,沿著河的北岸走去,不過一里路就是,河身很窄,又是個(gè)溇,(不通行的水路,)船用不著,大家只是站在稻地上看罷了。上節(jié)引用本文說河里一望烏黑的是看戲人家的船篷,這乃一般的情形,大抵要在較大的地方才如此??磻虻拇氃谥写陨希闶谴硪?,那么頭艙部分鋪平板,將船篷頂起,放幾把椅子,可以坐看,若是站在船艙里,有如矮人看燈,是望不見什么來的。這里民間風(fēng)俗,要徹底了解,不免煩絮,而且煩絮了有時(shí)也還未必能全明了。即如船這東西,在中國式樣很多,實(shí)在不容易說清楚,曾見有人畫過《社戲》里的圖,那只船的櫓裝在頭部,但鄉(xiāng)下的船搖櫓都在后艄的,用的櫓也與“無錫快”不一樣,實(shí)在非親看一下是難畫得對的。前清時(shí)大地主家人工眾多,自家的大船用三四枝櫓,夾著船頭再加兩枝,過去也曾有過,但這種情形在近五十年中也早已不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