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濟難民與國防經濟
上海的抗戰(zhàn)爆發(fā)以后,突然顯現一個困難的問題,那便是數十萬“難民”的洶涌,弄得大家手忙腳亂!上?,F在由熱心團體和同鄉(xiāng)會等等設立了幾十處的救濟所,忙于辦“給餐”,忙于設法“遣送回籍”,為救濟所所容納不下的便在馬路旁過露天的慘苦生活,流為乞丐,最近連馬路旁都不能立足,被人視為“無業(yè)游民”而加以驅逐了。我國既下決心作長期抗戰(zhàn),在抗戰(zhàn)過程中,如聽任這種現象在各處擴大起來,不但消耗國力,同時還要妨礙軍事,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是需要根本解決的問題。
其實這件事本就該在“政治準備”(見上期本刊社評)里面早定下有計劃的處置,不應到火燃眉頭的時候才感到“突然”的。
我們認為這巨量的“難民”都是抗戰(zhàn)期中的國防經濟建設的可貴的勞動力;倘只有消極的處置,仍不免消耗物力和人力,于抗戰(zhàn)仍然是很大的損傷。根本的辦法應該和后方各區(qū)域的(如云南,四川,貴州,兩湖,兩廣等)國防經濟建設聯系起來,在“戰(zhàn)時狀態(tài)”的加速度的國防經濟建設的整個計劃之下,把這巨量的勞動力運用起來,分配于重工業(yè),輕工業(yè),以及農業(yè)生產等等部門。這樣由消極的救濟而一變?yōu)榉e極的生產,便由消耗物力人力而一變?yōu)樵鲩L物力人力,便由妨礙長期抗戰(zhàn)而一變?yōu)檩o助長期抗戰(zhàn),這許多被人認為“無業(yè)游民”也一變而成為衛(wèi)護國家的干城了!
這種根本的辦法,不但是救濟難民的迫切需要,而且原來就是長期抗戰(zhàn)計劃中應有的實施。我們知道政府對于國防經濟建設已在積極努力,但是似乎還不免散漫,缺少整個的聯系,尤其是對于抗戰(zhàn)的緊張狀況相適應。我們希望政府對這件事加以深切的注意,集中各方可資利用的力量,急謀迅速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