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潮之謎

小言論:第一集 作者:鄒韜奮


我國的大學在學術(shù)上有什么“大”處,記者不敏,不大明白,不過有一種“大”是近數(shù)月來的事實明明擺在我們眼前的,便是慣于“大”鬧學潮。最近廣州的中山大學又聞風興起不愿落人后的“大”鬧其拒金(金曾澄,原任廣東教育廳長)迎戴(戴季陶,現(xiàn)任考試院長,已辭職的中山大學校長)的“大”學潮,他們的宣言里第一段就說:“近數(shù)月來中國的教育界實在是不幸極了,清華驅(qū)長運動發(fā)軔于前,中央大學校務(wù)改進的風潮和勞動大學改組的風潮繼起于后,這種現(xiàn)象所給予我們的深刻的現(xiàn)象,只是感覺中國教育前途是十二萬分的悲觀。尤其一想到一般青年學子出于環(huán)境的驅(qū)使,不得不把寶貴的光陰犧牲于這種風波中,更覺沉痛不置?。〔恍椅覀兛偫硭謩?chuàng)的中山大學竟亦陷于這種境地,這又是多么扼腕痛心的一件事呢?”他們所引為同調(diào)的“大”鬧學潮的“大”學似乎還忘卻一個鬧得也很“大”的中國公學。我們滿耳朵所領(lǐng)教的是今天這個“大”學迎這個拒那個,明天那個“大”學拒這個迎那個,以后“大”學里“大”可以增設(shè)切于實用的一科,叫做“迎拒學”,善于煽動迎拒風潮的教授可以睜著眼睛張大喉嚨來擔任“迎拒學”的“大”教授,善于鼓動迎拒風潮的學生盡是“迎拒學”的高材“大”學生,熱心奔走,致志吶喊!諸君毋以記者為作囈語,試閉目以思,最近鼎鼎大名的幾個“大”學,實際狀況是否這樣?他們不在“大”學里“大”研究其學術(shù),卻為著“迎拒”而“大”忙于寫標語喊口號,“大”忙于草宣言,“大”忙于打通電,“大”忙于乘汽車散發(fā)宣言,“大”忙于總罷課三天作示威運動!這真是“大”其所“大”而絲毫無補于“大”學之所應(yīng)學。他們對于這種舉動盡管“感覺……十二萬分的悲觀”,盡管“更覺沉痛不置”,盡管“多么扼腕痛心”,但一面卻盡管“大”鬧學潮!聽說此次中山大學的“大”學潮中“拒金迎戴會”的組織還有什么“總司令部”,推某某為“總司令”,領(lǐng)導(dǎo)罷課示威,那更是“迎拒學”里的最新教材了!

但是我們終希望我國的“大”學能在學術(shù)上發(fā)揚光“大”,勿在學潮上盡量擴“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