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月

朱自清日記 作者:朱自清


一月

一日 星期五 晴

讀諾拉·瓦魯之《到星球上去》和貝爾之《數學家》。經常休息。

二日 星期六 晴

早晨散步至倒石頭。閱讀。

三日 星期日 晴

上午訪達元,并共進午餐。訪正之。胃病發(fā)作,晚未進食。

四日 星期一 晴

讀一些雜志。

五日 星期二 晴

讀《臺風》。晚到拍賣行。因被阻于門外,在王面前失態(tài)。

六日 星期三 晴

《國文》雜志社 竹 耿鈺

上午讀《臺風》。

七日 星期四 陰

清晨很冷。接傅孟真先生信,稱贊我論《事與義》,這真使我高興并使我有信心做研究工作。

出門未帶講課筆記,不得不中途折回去取。七時二十分到學校,范與季遇到我,謂學生們已走掉,對此情況很不愉快,但無可奈何。

讀完《臺風》。

游先生與趙西陸先生下午來訪。從《臺風》譯本作摘記。晚橋戲。向清華借一千五百元,寄潘永年。

八日 星期五 晴

上午參加預備班開學典禮,以教授代表身份演說。午餐食甚多。下午繼續(xù)讀《到星球上去》,覺甚有趣。晚參加金的演講會,講題《小說與哲學》,其結論希望建立一種既“說不得”是藝術,又“說不得”是哲學的小說理論。甚感疲倦。

九日 星期六 晴

孟真 潘永年 三弟

上午歸來,讀《說文》。

十日 星期日 晴

上午讀日文,《獵鷹》一文甚難讀。下午至晚讀《中國通史選讀》一百四十頁。晚刮風,寒冷。

十一日 星期一 陰

今天很冷。上午讀《中國通史選讀》,寫《詩教》數行。晚餐后為準備明日之早餐而傷腦筋。

十二日 星期二 晴

孟真

早食“成佛日”之臘八粥,甚佳。繼續(xù)寫文章。進城,忘記帶筆記本。讀《失樂園》之一節(jié)。

十三日 星期三 晴

趕回拿講課筆記,幸而能趕上車,在十一時前趕上預備課。讀《失樂園》譯本。

十四日 星期四 晴

訪盧芷芬。參加聞家駟的晚餐會,菜甚好。

十五日 星期五 晴

在大一國文課上發(fā)脾氣,在預備課試行練習的方法,成功。參加新詩形式討論會。李廣田與邢慶蘭作他們研究新詩之報告,甚好。后者提出許多重要觀點,卞、馮與聞君提出他們的意見,聞認為中國的詩詞格律對于我們是損失,而非一般人理所當然地認為的那樣有益。他引用施子馀統(tǒng)計資料的數字說明盛唐時期舊風格的詩數量超過現(xiàn)代的,以此證明他的假設,因為盛唐時期的詩被認為是唐朝四個時期中最好的。我認為此結論草率。李之主要觀點似認為我們必須有格式,一首詩只要一種形式。他強調句子長短要一律。邢提出意義隨時間而變化,要完全發(fā)掘作家在寫作舊文學作品時的意義是很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他還分析了漢文詩的韻律,然而他的重點是放在重讀與非重讀音節(jié)上的。時間太短,不能讓更多的人發(fā)表意見。天黑而冷,晚飯已備,菜甚平平。

十六日 星期六 晴

上午歸來。倦甚。做例行工作后就寢。

十七日 星期日 晴,上午落雨數次

讀日文與《中國通史選讀》。晚上招待客人,菜甚好,玩四圈麻將。由于消化不良,近二日怠甚。

十八日 星期一 晴

胃痛至今約七日,究系何時開始已不記得。不快及痛感不可告語。上午讀《中國通史選讀》,繼續(xù)寫《詩教》一文。

十九日 星期二 晴

上午計劃廣播演講,浦示余傅懋勉信,傅嚴厲抨擊浦對傅文之批評,而浦系應冠英之請而評判傅文。浦將其印象寫信告訴冠英,冠英讓趙西陸將此信轉交傅,第一條意見則已涂去。第一條意見謂該文無新意。傅將信紙映日而閱,乃獲悉。他的信確實等于侮辱了浦,但浦對此不很在意。一多閱此信后頗激動。其時,冠英來告知此事始末。浦持其文與信向莘田訴苦,而冠英盡力勸浦收回此信,但冠英到達龍頭村稍晚,信已到浦手中。一多傾向于責備傅。但何自告奮勇要先去與彼交談,若傅后悔,則一多將讓他向浦道歉;如何失敗就不必麻煩一多去教訓這個頑固的學生。何說趙西陸曾表示看不起我。余乃我系第二名被年輕助教輕視之教授。余安靜地聽渠講述,立即想到何自身對余亦如此看。余早就感到此點。

收到楊遇夫先生信,下午進城,收讀九子、采芷信,采芷說黃季陸將任他們的新校長。

二十日 星期三 晴

準備廣播稿,尚未完成,參加雷伯倫的晚餐會,因等待主客,故進食甚晚,食畢距廣播開始僅有十分鐘,不得不乘人力車前去。廣播后,覺寫出的那部分稿尚自然。

二十一日 星期四 晴

讀雨僧論《紅樓夢》文章與孫先生之《中國古代經濟學》連載。去拍賣行。訪耿君夫婦,談及秦等之事。

二十二日 星期五 晴

隱 采芷 寅恪

上午將馮至之文稿及《大眾讀本》交李。下午因寫信過晚致未歸。訪莘田。晚讀孫的文章。

二十三日 星期六 上午雨下午晴

上午歸來,僅做一些日常工作。然后我們招待多德斯(Dodds)教授,晚餐精美。飯后進行有趣的討論,錢提出一問題:希臘是否有零這個概念。多德斯似在邏輯問題上說不清楚。錢認為前置詞“太初有道”與希臘語中包含“Logos”的句子有同樣意義,都具有尊嚴之意,而英譯文為“開始,世界很光明”。但多德斯指出,“世界”這個詞在他們心中引起的感情反應比我們想像的要重。然而,“Logos”既有“思想”又有“世界”的含義,即比英語“World”一詞含義豐富。錢與馮告多德斯:中文之“道”恰有此二義。錢還提及《雷雨》,認為此劇與中國社會格格不入,《雷雨》之主題來自希臘悲劇,但寫作失敗。他不理解為什么與希臘生活一致的東西竟不適合于我們。我們討論哲學與語言之間的關系,錢不同意語言與哲學同源。

二十四日 星期日 晴

讀一多《莊子校釋》。下午與一多、江清至金殿觀茶花,茶花甚美。讀金殿之碑文,得知金殿之歷史。

二十五日 星期一 晴

參加游的午餐會,讀完馮的《新原道》手稿并作札記。

二十六日 星期二 晴

上午讀陶重華之《論讀曲》,文中“別散曲”之內容為四類:游賞、懷古、隱逸、愛情,劇曲則盛行神仙、愛情、科場三類,社會劇則甚少,而清代如蔣士銓等試認真做劇曲,反見其拙。摘記《莊子校釋》。讀楊遇夫《古文字學講義》并摘記。下午進城。忙于改正學生作文。

二十七日 星期三 晴

竹 蓬子 老舍

上午修改學生作文,下午參加清華教授會,梅校長報告他們如何募集貸款一百五十萬元,而政府并不準備保證支付庚子賠款,他認為這一點不會影響清華大學的未來,但我們有些人在這一點上有不同看法。我們向同事開放住宅以歡迎多德斯教授。

二十八日 星期四 晴

上午準備國文講稿。下午參加多德斯教授之歡迎會,彼作“英德之大學教育”之演講,其要點為:

一、德國之大學統(tǒng)制政策非自希特勒始,蓋此乃該國一貫之大學政策之一端也。

二、德國之自由化之大學由十九世紀末開始崩潰,其原因有五:1.煩瑣的分工;2.無中心之哲學;3.經濟發(fā)達之結果,與其說是對各種人才進行職業(yè)之分配,勿寧說是把不適用的青年輸送給大學;4.通貨膨脹時代,知識階級的損失較重;5.眾多之知識階級成為馬克思主義之階級斗爭理論之信徒。

三、結論有二:1.今后必須注意知識階級與政治之關系;2.注意職業(yè)之分配確屬必要?!嗟滤狗磳^分的專業(yè)化,并懷疑學分制。

據張學鉞談,星期二多德斯對學生之演講要旨如下:一、英國之教育具有平等化之傾向。二、提出三點疑問:1.演講制是否必要;2.如今之研究工作是否純正;3.古典與宗教崩潰之后,將何以取代之。

二十九日 星期五 雨

支取薪金與補助費并寄竹一月生活費,向岱孫借五百元給開明,讀廣田之《沉思的詩》,極佳。

三十日 星期六 陰晴不定

上午讀廣田《新詩之藝術》附論《十年詩草》,不可謂文學批評,然確有好意見。在韻律方面,彼論及節(jié)數、行數、頓數、韻句等,以每行五頓之限制為不適當。并論陰韻及內韻。于摹聲字及比喻亦有詳細分析。

三十一日 星期日 陰晴不定

與繼侗、岱孫歸來,他們走得很快,我大出其汗。參加端升晚餐會,菜好。我儀態(tài)欠佳,要留心于此!

聽關于戰(zhàn)爭的英語討論三小時有馀。在彼處晚餐,秦、周、錢與我談及青年。我有意識地抑制自己不去過分批評與攻擊他們,免得我可憐的學識使自己顯得可笑。分發(fā)禮品。

數日前,與王顯群討論馮對威尼斯學派的評論。他認為前者與后者有根本分歧,后者的哲學是理性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的,而前者是經驗主義與游牧主義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