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俗文學(xué)史 作者:鄭振鐸


《詩經(jīng)》以外的古代歌謠,實在沒有多少。逸“詩”經(jīng)后人的辛勤的搜輯,可靠的不過薄薄的一卷而已。(《詩經(jīng)拾遺》一卷,清編,有《郝氏遺書》本。)且也無甚重要者。此外,古代各書所引的民間歌謠,大半也都不過是零句片語,不能成篇,且多半是一種諺語或格言,不足重視。

(1757-1825),清代經(jīng)學(xué)家、訓(xùn)詁學(xué)家。號蘭皋,山東棲霞人。著有《爾雅義疏》、《春秋說略》、《山海經(jīng)箋疏》、《易說》、《書說》、《詩說》、《禮記箋》等。

姑引可靠的幾部古書里所載的這一類諺語十幾則,以見一斑。

《孟子》所引諺語,像《公孫丑篇》:

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又《離婁篇》上: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都是格言式的東西。

《左傳》里引“諺”最多,這里也只能舉其數(shù)則。

狐裘龍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春秋左氏》僖五年傳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

——《春秋左氏》僖二十八年傳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chǎn),吾其與之!

我有子弟,子產(chǎn)誨之;我有田疇,子產(chǎn)殖之。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

——《春秋左氏》襄三十年傳

最后這一篇是成片段的民謠了。

此外《荀子》、《吳越春秋》和《家語》里也有可注意的諺語。

《吳越春秋》:

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這也是一種格言。

《家語·辯政篇》:

天將大雨,商羊鼓舞。

又《家語·子路初見篇》:

相馬以輿,相士以居。

《》,即《孔子家語》,最早著錄于《漢書·藝文志》,孔子門人所撰,其書早佚。今本《孔子家語》為三國時魏人王肅收集并撰寫,十卷本。王肅在《家語》中,詳細(xì)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門生的問對詰答和言談行事。

這種民間的成語,乃是從經(jīng)驗里得來的東西。

《荀子·大略篇》:

欲富乎?忍恥矣,傾絕矣,絕故舊矣,與義分背矣。

這卻帶些諷刺的罵世的意味了。

一、《毛詩傳箋》三十卷,鄭玄箋,有《相臺五經(jīng)》本,坊刻本亦多。

二、《毛詩正義》四十卷,孔穎達(dá)疏,有阮刻《十三經(jīng)注疏》本。

三、《詩集傳》八卷,朱熹撰坊刻本極多。

四、《詩三家義集疏》二十八卷,王先謙編,乙卯虛受堂刊本。

五、《周人經(jīng)說》八卷(存四卷),王紹蘭撰有《功順堂叢書》本。關(guān)于《詩經(jīng)》的,見第四卷。

六、《詩經(jīng)拾遺》一卷,郝懿行撰有《郝氏遺書》本。

七、《楚辭章句》,王逸注,刊本甚多。

八、《楚辭集注》,朱熹注,刊本甚多。

九、楊慎:《古今諺》二卷,有《升庵別集》本,有《函海》本。

十、楊慎:《古今風(fēng)謠》二卷,有《升庵別集》本,有《函海》本。

十一、馮惟訥:《古詩紀(jì)》,有萬歷刊本。

十二、杜文瀾:《古謠諺》一百卷,有原刊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