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行酒
小的時候看《綱鑒》看到晉朝的懷帝被漢主劉聰所虜,?顏稱臣,稱劉聰為陛下,“漢主聰謂帝曰:‘卿昔為豫章王,朕與王武子造卿(“造”是訪問的意思),卿贈朕拓弓銀硯,卿頗記否?’帝曰:‘臣安敢忘之?但恨爾日,不早識龍顏?!斣唬骸浼夜侨?,何相殘如此!’帝曰:‘大漢將應天受命,故為陛下自相驅(qū)除,此殆天意,非人事也?!边@不能不算是極盡委屈求全的能事了!但是劉聰還不夠,“漢主聰宴群臣于光極殿,使帝著青衣行酒。庾珉、王雋等不勝悲憤,因號哭?!蔽覀児艜r青衣是奴隸的標志,“青衣行酒”便是做著倒酒的奴隸,庾珉和王雋都是懷帝的舊臣,所以看到這樣的慘狀,禁不住號哭起來。結(jié)果這兩位號哭的朋友固然被殺,就是甘為奴隸而不辭的懷帝,仍然被殺。我小的時候雖蒙里懵懂,當時看了這一段,小小心弦也被震動,感到莫名其妙的凄慘!
最近看到報上的消息,在華北日軍進攻北平大演習的時候,遭難的老百姓流離失所,不堪設想,懷仁堂上卻特設盛筵歡宴日軍司令,“舉杯為祝,眾皆鼓掌”,并“殿以中西歌曲”。這慘痛的現(xiàn)象,和上面所說的情形,不知道有什么兩樣!
有朋友由華北來,誰都盛贊廿九軍的愛國精神和宋哲元氏的處境困難,但認為非有全國整個的救國行動,華北在實際上是必然要全部淪亡的,盡管在名稱上也許還存著多少的煙幕。
歷史如果還有教訓的話,晉朝的懷帝該是我們的前車之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