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方詩選》

海外文學(xué)談 作者:梁遇春


(提真斯編)

歐美人總愛談東方的事情,尤其是東方的藝術(shù),東方的哲學(xué)和文學(xué)等等??墒撬麄儗τ跂|方的了解常有欠缺透徹的地方;或者因?yàn)樗麄儾荒軌蚴置靼孜覀冞@古色斑斕的東方,所以在他們心眼中,東方始終是神秘的結(jié)晶,好似星光朦朧底下的一所茅屋,剛好做這班住在大城里的疲勞心靈的安息地。世界上有哪件事看穿了,還覺得有趣味呢?所以他們對于東方文學(xué)的見解我們看起來也覺得非常有趣。他們的見解有和我們相同的地方我們覺得很愉快,即使他們的認(rèn)識有出我們意外的地方我們也可以拿來作一種參考。倘若大家全是“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那么話也不用說了,書也不用寫了,這些書評更是用不著了。假使他們是完全不了解的話,我們這里也用不著多說。我是一個玩賞這種一知半解,無關(guān)緊要的誤解的人,所以我才這么高興談這部芝加哥女詩人所編的東方詩選。

有人說詩人總是主觀性很濃厚的,所以他們不能夠做個客觀批評家,自然也不會編出好詩選來,他們太著重于自己的口味,選的東西恐怕不容易博得大眾的同情。又有人說非有這種主觀的態(tài)度不能得到生氣,如此他們的選集才可以很顯明地表現(xiàn)出他們的性格,仿佛變做一首申訴自己情緒的詩歌,我們卻應(yīng)當(dāng)盡我們力量和它去表同情。孰是孰非,我們這部詩選或者會給我們一個證明。

提真斯在序言里聲明集內(nèi)不選宗教詩,所以希伯來,古代的埃及,同許多絕妙的印度詩人都沒有包含以內(nèi)。通常一提到東方的詩歌,歐美人便會想到希伯來的長老,恒河河畔修行的老僧,以及埃及宗教的習(xí)俗。現(xiàn)在她卻偏重于世俗的詩歌,這倒是新鮮的辦法,因?yàn)榭梢愿恼@個誤解。

全書分五部:阿剌伯,波斯,日本,中國,印度。每部前面都有一篇概括的序論,跟著就是那一國英譯的代表作品。提真斯定下一個標(biāo)準(zhǔn):凡是譯成英文后仍然是一首好詩才算有錄入這部選集的資格;若使找不到還帶有詩的情調(diào)的英譯,那么不管原詩多么有名也就不選進(jìn)去。這倒是個好辦法。提真斯在各篇序言里面討論各國詩的特色,她說阿剌伯的詩歌是自由的詩歌,淋漓痛快是他們的特色,波斯卻和他們正相反,詩的形式技能非常講究,作者是取一種超然的態(tài)度,同英詩的情調(diào)有點(diǎn)相似,日本的詩是短小精悍,(真是跟他們的身體一樣,羅馬人說得不錯,有健全的身體然后有健全的精神?。┧麄兊脑娮钪v究的是煉句,將許多的意思用一兩句輕松的話半隱半露地說出,那些不盡的余音讓讀者自己去體貼理會,這是俳句的妙處;印度的詩歌卻是主觀的詩歌,是冥想的結(jié)晶,句句全含有超乎物外的色彩,他們是不怎么感覺現(xiàn)實(shí)的民族,他們的詩里也沒有現(xiàn)實(shí)的影子。提真斯所寫的序言都很短,全書十分之九是名家英譯的東方詩,的確是一部包羅很豐富的東方詩選。

末了要談到她對于中國詩的見解了。她說中國詩的最大特征是“成熟”這個性質(zhì)the quality of being adult,歐洲的詩總帶有稚氣。中國詩是非??陀^的,不像印度那樣充滿了“靈”的情感。中國的詩歌同中國人的人生觀同樣地受孔子思想的支配。中國詩歌里幾乎找不出男子對于女子的戀歌,而女子思慕男子的情歌卻是很多。中國人一般是非常敬重文學(xué)的,這一點(diǎn)提真斯是由她在中國時所用的無錫仆人敬惜字紙的習(xí)慣上推論出來的。中國念詩的調(diào)子和愛爾蘭古詩人有些相像。她在說到宋元明清四朝的詩時候,只提起袁枚一人的名字。這是這位美洲女詩人對于中國詩的意見。我想沒有一個中國人看到這些話,不會莞爾,然而我們很感謝她的盛情同熱心。不知我們的鄰居們:拜火不怕燒著衣服的波斯,騎著駱駝流蕩,衣服老穿不整齊的阿剌伯,臉色青白的日本,和紅頭阿三的同鄉(xiāng)對于提真斯的批評有什么感想。人類的互相不能了解常使我們悵惘,可是雖然不能夠抓著真相,她始終是極力地想來了解;所以我們也愿意忽略她多半不妥當(dāng)?shù)牡胤?,只去看她的高誼隆意;這樣我們便覺得非常感謝她。

當(dāng)人類的互相了解性還是這么柔弱時候,我以為這部《東方詩選》是本很難得的好選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