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例第十七
趙子曰:《春秋》紀(jì)兵,曷無曲直之辭與?〔怪不以客主曲直為褒貶?!吃唬罕?,殘殺之道,滅亡之由也,故王者制之?!矡o王命及非侯伯不得興師?!惩跽忍?,諸侯專恣,于是仇黨構(gòu)而戰(zhàn)爭興矣;為利〔利其土地及黨與?!碁樵梗惨詧?bào)仇怨。〕王度滅矣。故《春秋》紀(jì)師無曲直之異,〔時(shí)興師雖有曲直,侵伐圍入之辭皆同?!骋黄渥镆??!财鋵mё锿?,不復(fù)分其曲直。〕不一之,則禍亂之門辟矣?!踩舴智?,則謂自直者專興師,轉(zhuǎn)相讎仇無已?!称洳钫?,〔差有善意者?!成跽?,〔惡甚者?!硠t存乎其文矣。〔救患為善,滅同姓為惡,差甚之類也?!秤衷唬罕鍪夥Q,何也?〔或稱師,或稱人,或稱帥師,或稱某?!痴灰?。〔以辯正其將之名位?!惩趺蠓蛟荒常簿呙弦??!尘蠓蛟荒橙??!餐趺淅?,見僖八年傳?!巢环Q帥師,避不成辭也?!渤晒亚埃址シQ人。若言某人帥師,則不成言辭?!衬赀h(yuǎn)人多難詳?!渤晒亚扒址シQ人者,多不必盡是君命之卿。蓋遠(yuǎn)事難詳,從舊史書人耳。義見隱元年公子益師卒傳?!诚麓蠓蚍Q師,〔內(nèi)外同此稱,但以眾為文,言將卑不足稱?!匙I委重于卑也?!脖咭詢次V拢划?dāng)委之賤者。〕內(nèi)之師少,則但稱伐,或稱及,詳內(nèi)以異外也?!餐鈳煵槐啬軐徠涠嗌?,故以將之品例為名目。至于內(nèi)師,則多者稱師。莊八年師及齊師圍郕之類,是也。少則但稱及,稱伐,桓十七年及宋人衛(wèi)人伐邾,八年秋伐邾之類,是也?!炒蠓驎鴰泿煟o(jì)其為將也;〔使當(dāng)勝敗之榮辱也?!巢粫鴰泿煟怀蓭熞??!泊酥竷?nèi)將也。二千五百人為師,不書帥師,明師少也。內(nèi)大夫出將凡三十二,不稱帥師凡十一,故此例指為內(nèi)言之也。〕外則一之,莫能詳也?!餐獯蠓蛞磺蟹Q帥師,莫能審其多少?!尘环Q師,重君也?!泊恕豆颉放f義,凡君出境,必以師從,重人君也。況是稱伐,必知師眾也?!橙值遗e號(hào),賤之也?!踩值矣帽环制渚粑患熬?,但稱其國名而已。〕諸侯稱國,狄之也?!仓T侯用兵為戎狄行者,亦但稱國名而已。此《公羊》義例,只施于用兵,不通于他處也?!场豆颉吩唬簩⒆饚煴姡荒硯泿?;將尊師少,曰某。此例施于內(nèi)師則可,于外則不可,何者?凡外國來告侵伐,但言其將,何能悉以眾寡來告乎!且《春秋》意在褒貶其事之是非,不必須知其眾寡也。故外大夫一切稱帥師。內(nèi)事不得云不知,故須詳言其眾寡,以異于外耳?!豆颉酚衷疲瑢⒈皫熒?,稱人。按,前后稱人以圍者,凡十五?!菜稳藝埽嵢藝S之類?!橙魧⒈皫熒伲文車鷩??益知外師不可以多少為目也。凡內(nèi)外事,皆異文,況用兵大事,必不一例也,明矣。又,凡師稱罪致討曰伐,〔稱彼罪而與師。〕無名行師曰侵?!膊谎宰锩袣⒙??!场蹲笫稀吩挥戌姽脑环?,無曰侵。按,前后凡書侵者,齊侯侵蔡〔在僖四年〕,晉侯侵楚〔在定四年〕之類,皆用大師而總數(shù)國,若無鐘鼓,何以行師乎?又,狄?guī)熞嘤袘?zhàn)伐者,豈是能有鐘鼓乎?則知《左氏》之例非矣?!秶Z》亦有序鐘鼓為伐之義,此則一門之書,自相扶會(huì),不足疑也?!豆颉穭t云粗者曰侵,精者曰伐。此則以深者為精,淺者為粗。按,前后有侵師至破其國,伐師不深者殊多,則《公羊》之例又非矣。《穀梁》則云苞人民、毆牛馬曰侵,斬樹木、壞宮室曰伐。按,齊桓伐楚,不戰(zhàn)而服,無壞宮室、伐樹木之事。又,豈有二百四十二年行師,悉皆如此暴亂乎?則知《穀梁》亦非也。今以趙氏為長。戎伐凡伯者,大天子之使,非正例也。
或問淳曰:三傳侵伐之例不當(dāng),理則然矣。今用趙氏之例,何知必然?答曰:據(jù)《春秋》書侵者,凡五十有七。無事跡者,莫知其可驗(yàn)者,亦可略舉。如僖二十六年,齊人侵我西鄙,公追齊師至巂,弗及。據(jù)公聞?dòng)锌埽分巡患?,則無名之驗(yàn)也。定四年,大會(huì)于召陵,侵楚。據(jù)《左氏》,本謀伐楚,以荀寅之言而止,足明不稱罪致討,只侵掠而已。又,僖四年,齊桓侵蔡,遂伐楚;文十五年,齊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宣元年,楚鄭侵陳,遂侵宋;定八年,晉士鞅侵鄭,遂侵衛(wèi)。其伐師而言遂者,唯襄二十三年齊侯伐衛(wèi)、遂伐晉一處而已。此又益明為無名行師之意也。又,自成公已前,書侵者凡四十,戎狄居其半,即又夷狄侵掠無名之驗(yàn)也。成公以后,狄為晉所滅,乃不見爾。或曰侵伐之文,皆從告也?!矒?jù)魯有侵有伐,則非從告也。〕又曰眾曰伐少曰侵?!矒?jù)齊侯侵蔡,及晉侯會(huì)于召陵侵楚,皆眾國,故知非?!秤衷蛔耘d師而告者曰侵?!矒?jù)魯亦言外來伐,此又非也?!秤衷慌d師而直曰伐,曲曰侵?!矒?jù)前后夷狄伐中國多矣,豈是直乎?故知又非也?!惩茡?jù)侵伐之例,已上者皆似是而非,故悉不用。〔已上例推,前后都不成文義如此,切慮學(xué)者生疑,故發(fā)明也?!?
啖子曰:凡侵伐不至國都,則但書侵伐而已;若至國都,則書圍。若他國伐魯,不至國都,則言某鄙;至國都,則但言伐我。皆不深言之,理當(dāng)然也。又曰:《公羊》云戰(zhàn)不言伐,圍不言戰(zhàn),入不言圍,滅不言入,皆舉重也。此說是有與例不合者,則隨義釋之。
隱七年:秋,公伐邾。
桓八年:秋伐邾。
莊二年:夏,公子慶父帥師伐于馀丘。九年:夏,公伐齊,納子糾。二十六年:春,公伐戎。
僖二十一年:冬,公伐邾。三十年:夏,公伐邾。秋,公子遂帥師伐邾。
文七年:春,公伐邾。十四年:春,叔彭生帥師伐邾。
宣四年:春,公伐莒。十年:公孫歸父帥師伐邾。十八年:春,公伐杞。
襄二十年:秋,仲孫速帥師伐邾。二十二年:春,公伐邾。
昭十年:秋七月,季孫意如、叔弓、仲孫婼帥師伐莒。
哀元年:冬,仲孫何忌帥師伐邾。二年:春,王二月,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伐邾,取漷東田及沂西田。六年:冬,仲孫何忌帥師伐邾。七年: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來。
莊十九年:冬,齊人、宋人、陳人伐我西鄙。
僖二十六年:夏,齊人伐我北鄙。
文十四年:春,邾人伐我南鄙。十七年:夏,齊侯伐我西鄙。
成二年:春,齊侯伐我北鄙。
襄八年:夏,莒人伐我東鄙。十年:秋,莒人伐我東鄙。十二年:春,王三月,莒人伐我東鄙,圍邰。十五年:夏,齊侯伐我北鄙,圍成;公救成,至遇?!糙w子曰:書遇,公畏齊,不敢至成?!城?,邾人伐我南鄙。十六年:春,齊侯伐我北鄙。秋,齊侯伐我北鄙,圍成。十七年:秋,齊侯伐我北鄙,圍桃。齊高厚帥師伐我北鄙,圍防。冬,邾人伐我南鄙。十八年:秋,齊師伐我北鄙。二十五年:春,齊崔杼帥師伐我北鄙。
定七年:秋,齊國夏帥師伐我西鄙。八年:夏,齊國夏帥師伐我西鄙。
哀八年:春,吳伐我。十一年:春,齊國書帥師伐我。
隱二年:冬,鄭人伐衛(wèi)。四年:夏,宋公、陳侯、蔡人、衛(wèi)人伐鄭。五年:秋,邾人、鄭人伐宋。七年:冬,戎伐凡伯于楚丘,以歸?!病豆贰斗Y》皆云大天子之使,故曰伐。伐,用兵也,變例也?!?
桓五年:秋,蔡人、衛(wèi)人、陳人從王伐鄭?!侧⒆釉唬翰谎詴?huì)及,臣從君之辭也?!呈哪辏憾?,宋人以齊人、蔡人、衛(wèi)人、陳人伐鄭?!糙w子曰:凡不用我?guī)煟帽藥?,曰以。言用齊蔡等兵,而不自交鋒也。何以知其然?經(jīng)書以者,唯此與僖二十六年公以楚師伐齊取穀,及定四年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zhàn)于柏舉三處而已。柏舉之戰(zhàn),《左氏》所敘事跡,并吳楚自戰(zhàn),都不言蔡。經(jīng)下文又云庚辰吳入楚,亦不言蔡師。明吳楚自戰(zhàn),蔡不交鋒。《左氏》云,凡師能左右之曰以。且齊桓、晉文用諸侯師,悉能左右之,何不言以?《穀梁》曰:民,君之本也,使民以其死,非正也。則諸處用兵,悉不能死乎?范寧注,云本非所得制而今得制之,蓋言宋素不制齊而今制之,則莊十五年宋人、齊人、邾人伐郳,何不言以?又定四年蔡侯以吳子,豈是能制之哉?〕
莊十四年:春,齊人、陳人、曹人伐宋。十五年:秋,宋人、齊人、邾人伐郳。十六年:夏,宋人、齊人、衛(wèi)人伐鄭。秋,荊伐鄭。二十年:冬,齊人伐戎。二十八年:秋,荊伐鄭。三十年:冬,齊人伐山戎。三十二年:冬,狄伐邢。
僖元年:秋,楚人伐鄭。三年:冬,楚人伐鄭。七年:春,齊人伐鄭。八年:夏,狄伐晉。十年:夏,齊侯、許男伐北戎。十一年:冬,楚人伐黃。十五年:春,楚人伐徐。秋七月,齊師曹師伐厲。冬,宋人伐曹。十七年:春,齊人、徐人伐英氏。十八年:春,宋公、曹伯、衛(wèi)人、邾人伐齊。冬,邢人、狄人伐衛(wèi)。〔凡夷狄用兵,唯舉國號(hào),如與諸侯列序侵伐盟會(huì),則稱人,以便文,而君臣同辭。他皆仿此?!呈拍辏呵?,衛(wèi)人伐邢。二十年:冬,楚人伐隨。二十一年:秋,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會(huì)于盂,執(zhí)宋公以伐宋。二十二年:夏,宋公、衛(wèi)侯、許男、滕子伐鄭。二十三年:秋,楚人伐陳。二十四年:夏,狄伐鄭。二十六年:夏,衛(wèi)人伐齊。二十八年:春,晉侯伐衛(wèi)。三十三年:冬,晉人、陳人、鄭人伐許。
文元年:夏,晉侯伐衛(wèi)。衛(wèi)人伐晉。二年:冬,晉人、宋人、陳人、鄭人伐秦。三年:夏,秦人伐晉。四年:秋,晉侯伐秦。七年:冬,徐伐莒。九年:春,楚人伐鄭。十年:夏,秦伐晉?!矔卣?,狄之也。傳無事跡。凡但稱國者,《公羊》云狄之也。他仿此?!呈荒辏捍海臃?。十七年:春,晉人、衛(wèi)人、陳人、鄭人伐宋。
宣元年:秋,宋公、陳侯、衛(wèi)侯、曹伯會(huì)晉師于棐林,伐鄭?!矔x師先在棐林,故言會(huì),又言伐也?!扯瑫x人、宋人伐鄭。二年:春,秦師伐晉。三年:春,楚子伐陸渾之戎。四年:冬,楚子伐鄭。五年:冬,楚人伐鄭。八年:夏,晉師、白狄伐秦。冬,楚師伐陳。九年:夏,齊侯伐萊。秋,晉荀林父帥師伐陳。冬,楚子伐鄭。十年:六月,宋師伐滕。晉人、宋人、衛(wèi)人、曹人伐鄭。冬,楚子伐鄭。十二年:冬,宋師伐陳。十二年:春,齊師伐莒。夏,楚子伐宋。十四年:夏,晉侯伐鄭。十五年:夏,秦人伐晉。十八年:春,晉侯、衛(wèi)世子臧伐齊。
成三年:夏,鄭公子去疾帥師伐許。秋,晉郤克、衛(wèi)孫良夫伐廧咎如。〔趙子曰:外大夫?qū)⒈财呤?,惟五處不言帥師,闕文也。〕鄭伐許?!矔嵳?,狄之也,傳無事跡?!乘哪辏憾?,鄭伯伐許。六年:夏,楚公子?jì)臊R帥師伐鄭。七年:春,吳伐郯。秋,楚公子?jì)臊R帥師伐鄭。九年:秋,晉欒書帥師伐鄭。冬,楚公子?jì)臊R帥師伐莒;庚申,莒潰。秦人、白狄伐晉。十四年:秋,鄭公子喜帥師伐許。十五年:夏,楚子伐鄭。十八年:夏,楚子、鄭伯伐宋。
襄元年:夏,晉韓厥帥師伐鄭。二年:春,鄭師伐宋。三年:春,楚公子?jì)臊R帥師伐吳。冬,晉荀掞帥師伐許。五年:冬,楚公子貞帥師伐陳。八年:冬,楚公子貞帥師伐鄭。九年:冬,楚子伐鄭。十年:夏,楚公子貞、鄭公孫輒帥師伐宋。晉師伐秦。十一年:秋,楚子、鄭伯伐宋。冬,秦人伐晉。十四年:秋,楚公子貞帥師伐吳。十七年:春,宋人伐陳。夏,衛(wèi)石買帥師伐曹。十八年:冬,楚公子午帥師伐鄭。十九年:夏,衛(wèi)孫林父帥師伐齊。二十三年:秋,齊侯伐衛(wèi),遂伐晉。二十四年:夏,楚子伐吳。秋,齊崔杼帥師伐莒。冬,楚子、蔡侯、陳侯、許男伐鄭。二十五年:冬,鄭公孫夏帥師伐陳。十有二月:吳子遏伐楚、門于巢、卒?!擦x同鄭伯髡原如會(huì)未見諸侯卒于操。其文見會(huì)例中?!扯辏憾?,楚子、蔡侯、陳侯伐鄭。
昭四年:秋七月,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吳,執(zhí)齊慶封,殺之,遂滅厲。五年:冬,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吳。六年:秋,楚薳罷帥師伐吳。冬,齊侯伐北燕。十二年:冬,楚子伐徐。晉伐鮮虞?!卜Q晉者,狄之也?!蹲笫稀吩疲蚣俚蓝ブ?。〕十五年:秋,晉荀吳帥師伐鮮虞。十六年:春,齊侯伐徐。十九年:春,宋公伐邾。秋,齊高發(fā)帥師伐莒。二十二年:春,齊侯伐莒。三十二年:夏,吳伐越。
定二年:秋,楚人伐吳。四年:秋,晉士鞅、衛(wèi)孔圉帥師伐鮮虞。十二年:夏,衛(wèi)公孟彄帥師伐曹。十三年:夏,衛(wèi)公孟彄帥師伐曹。十五年:夏,鄭罕達(dá)帥師伐宋。
哀元年:秋,齊侯、衛(wèi)侯伐晉。三年:夏,宋樂髡帥師伐曹。五年:夏,齊侯伐宋。晉趙鞅帥師伐衛(wèi)。六年:春,晉趙鞅帥師伐鮮虞。吳伐陳。冬,宋向巢帥師伐曹。九年:夏,楚人伐陳。秋,宋公伐鄭。十年:夏,宋人伐鄭。冬,楚公子結(jié)帥師伐陳。十二年:秋,宋向巢帥師伐鄭。十三年:夏,楚公子申帥師伐陳。
隱四年:秋,翬帥師會(huì)宋公、陳侯、蔡人、衛(wèi)人,伐鄭。十年:夏,翬帥師會(huì)齊人、鄭人,伐宋。
桓十五年:冬,十一月,公會(huì)宋公、衛(wèi)侯、陳侯于袲,伐鄭。十六年:夏四月,公會(huì)宋公、衛(wèi)侯、陳侯、蔡侯伐鄭。十七年:秋,及宋人、衛(wèi)人伐邾。
莊三年:春正月,溺會(huì)齊師伐衛(wèi)。五年:冬,公會(huì)齊人、宋人、陳人、蔡人伐衛(wèi)。十四年:夏,單伯會(huì)伐宋。〔會(huì)齊、陳、曹也。在外伐例中。〕二十六年:秋,公會(huì)宋人、齊人,伐徐。
僖四年:春正月,公會(huì)齊侯、宋公、陳侯、衛(wèi)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糙w子曰:凡眾散曰潰?!城铮敖?、黃人伐陳。二十六年:冬,公以楚師伐齊,取穀。〔趙子曰:以字例,見桓十四年?!?
文三年:春正月,叔孫得臣會(huì)晉人、宋人、陳人、衛(wèi)人、鄭人伐沈,沈潰。
宣七年:夏,公會(huì)齊侯伐萊。十一年:夏,公孫歸父會(huì)齊人伐莒。
成三年:春正月,公會(huì)晉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伐鄭。八年:冬,叔孫僑如會(huì)晉士燮、齊人、邾人,伐郯。十年:五月,公會(huì)晉侯、齊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伐鄭。十三年:夏五月,公自京師,遂會(huì)晉侯、宋公、衛(wèi)侯、鄭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十六年:秋,公會(huì)尹子、晉侯、齊國佐、邾人伐鄭。十七年:夏,公會(huì)尹子、單子、晉侯、齊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邾人伐鄭。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冬,公會(huì)單子、晉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齊人、邾人伐鄭。
襄九年:冬,公會(huì)晉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莒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伐鄭。十年:秋,公會(huì)晉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莒子、邾子、齊世子光、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鄭?!侧⒆釉唬菏雷庸庠谥T侯上見非禮。〕十一年:夏,公會(huì)晉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鄭。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京城北。公會(huì)晉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鄭;會(huì)于蕭魚。十四年:夏四月,叔孫豹會(huì)晉荀偃、齊人、宋人、衛(wèi)北宮括、鄭公孫蠆、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伐秦。十六年:夏,叔老會(huì)鄭伯、晉荀偃、衛(wèi)甯殖、宋人,伐許。
哀十年:春,公會(huì)吳伐齊。十一年:五月,公會(huì)吳伐齊。
莊十年:二月,公侵宋。
成六年:二月,仲孫蔑、叔孫僑如帥師侵宋。
襄二十四年:春,仲孫羯帥師侵齊。
定六年:二月,公侵鄭。八年:正月,公侵齊。二月,公侵齊。九月,季孫斯、仲孫何忌帥師侵衛(wèi)。
僖二十六年:春,齊人侵我西鄙,公追齊師至巂,弗及。〔趙子曰:寇至不知,追而不及,言內(nèi)之無戒警?!?
文七年:夏,狄侵我西鄙。十五年:秋,齊人侵我西鄙。冬,齊侯侵我西鄙,遂伐曹。
襄十四年:夏,莒人侵我東鄙。
莊十五年:秋,鄭人侵宋。二十四年:冬,戎侵曹。二十九年:夏,鄭人侵許。
僖二年:冬,楚人侵鄭。十三年:春,狄侵衛(wèi)。十四年:秋,狄侵鄭。二十一年:春,狄侵衛(wèi)。二十八年:春,晉侯侵曹。三十年:夏,狄侵齊。秋,介人侵蕭。三十二年:夏,衛(wèi)人侵狄。三十三年:夏,狄侵齊。
文四年:夏,狄侵齊。九年:夏,狄侵齊。十年:狄侵宋。十一年:秋,狄侵齊。十三年:冬,狄侵衛(wèi)。
宣元年:秋,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冬,晉趙穿帥師侵崇。二年:夏,晉人、宋人、衛(wèi)人、陳人侵鄭。三年:夏,楚人侵鄭。秋,赤狄侵齊。四年:夏,赤狄侵齊。六年:春,晉趙盾、衛(wèi)孫免侵陳?!糙w子曰:不書帥師,闕文也?!?
成二年:冬,楚師鄭師侵衛(wèi)。六年:春,衛(wèi)孫良夫帥師侵宋。八年:春,晉欒書帥師侵蔡。十年:春,衛(wèi)侯之弟黑背帥師侵鄭。十六年:夏,鄭公子喜帥師侵宋。十七年:春,衛(wèi)北宮括帥師侵鄭。十八年:冬,楚人、鄭人侵宋。
襄元年:秋,楚公子壬夫帥師侵宋。二年:夏,晉師、宋師、衛(wèi)甯殖侵鄭?!膊谎詭泿?,闕文?!嘲四辏合模嵢饲植?,獲蔡公子燮。十一年:夏,鄭公孫舍之帥師侵宋。十二年:冬,楚公子貞帥師侵宋。十九年:秋,晉士抃帥師侵齊,至穀,聞齊侯卒,乃還?!病蹲笫稀贰豆颉方栽贫Y也?!?
定七年:夏,齊人執(zhí)衛(wèi)行人北宮結(jié)以侵衛(wèi)。八年:秋,晉士鞅帥師侵鄭,遂侵衛(wèi)。
哀七年:春,宋皇瑗帥師侵鄭。晉魏曼多帥師侵衛(wèi)。十年:夏,晉趙鞅帥師侵齊。十三年:秋,晉魏曼多帥師侵衛(wèi)。
僖四年:春正月,公會(huì)齊侯、宋公、陳侯、衛(wèi)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冬十二月,公孫茲帥師會(huì)齊人、宋人、衛(wèi)人、鄭人、許人、曹人,侵陳。定四年:三月,公會(huì)劉子、晉侯、宋公、蔡侯、衛(wèi)侯、陳子、鄭伯、許男、曹伯、莒子、邾子、頓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國夏于召陵,侵楚。
趙子曰:凡書侵伐,不書勝敗,殺掠而還也?!仓魅瞬怀鰬?zhàn),客軍殺人掠物而還也。〕
成元年:秋,王師敗績于貿(mào)戎。
啖子曰:王師不言戰(zhàn),無敵也;敗則但書敗而已,人臣無敵君之義也。故雖君能敗臣之師,亦不言敗,不許其有師徒以敵君也。鄭伯?dāng)《沃畮熢豢耍雌淞x也。〔在隱元年?!车珪芷浦?。時(shí)若有王師敗諸侯之師,亦當(dāng)言克也。〔但春秋時(shí),無王師敗諸侯之師,故無克文也?!?
隱十年:六月,公敗宋師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桓十年:冬十二月,丙午,齊侯、衛(wèi)侯、鄭伯來戰(zhàn)于郎?!糙w子曰:不書及,罪專于外也。〕十二年:十一月,公會(huì)鄭伯,盟于武父;十二月,遂伐宋。〔案十二月六字,《春秋經(jīng)》無此文,疑衍。〕十二月,及鄭師伐宋;丁未,戰(zhàn)于宋。十三年:二月,公會(huì)紀(jì)侯、鄭伯;己巳,及齊侯、宋公、衛(wèi)侯、燕人戰(zhàn),齊師、宋師、衛(wèi)師、燕師敗績?!采弦蜒詴?huì)紀(jì)、鄭,及鄭戰(zhàn),故須言敵國敗績也。〕十七年:五月,丙午,及齊師戰(zhàn)于奚。
莊九年:八月,庚申,及齊師戰(zhàn)于乾時(shí),我?guī)煍】??!糙w子曰:內(nèi)敗不書。此書者,納仇喪師以惡內(nèi)也?!呈辏捍赫拢珨↓R師于長勺。夏,公敗宋師于乘丘。十一年:夏五月,戊寅,公敗宋師于鄑。
僖元年:九月,公敗邾師于偃。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麗,獲莒挐。二十二年: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戰(zhàn)于升陘。
文十一年:冬十月,甲午,叔孫得臣敗狄于咸。
成二年:六月,癸酉,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帥師會(huì)晉郤克、衛(wèi)孫良夫、曹公子手,及齊侯戰(zhàn)于鞍,齊師敗績?!矔鴶】儯x同桓十三年?!?
昭五年:秋,戊辰,叔弓帥師敗莒師于蚡泉。
啖子曰:凡魯勝,則曰敗某師?!斗Y梁》云內(nèi)不言戰(zhàn),舉其大者。〔舉敗彼,足知戰(zhàn)?!炒苏f是也。敗則但書戰(zhàn)而已,不可斥言也。《公羊》云內(nèi)不言戰(zhàn),言戰(zhàn)乃敗績也?!斗Y梁》云內(nèi)諱敗,舉其可道者。二說并通。
趙子曰:凡內(nèi)戰(zhàn),公戰(zhàn)也。〔謂但書戰(zhàn),不言勝敗也。〕不書公,諱也?!擦x與不書內(nèi)盟者同。〕《穀梁》曰:不言其人〔不書將也〕,以吾敗也〔言恥敗,故不書將〕。若實(shí)公敗,故不書公,以示諱;若大夫敗,則名,書以示罪,豈有隱蔽之理乎?
莊十年:九月,荊敗蔡師于莘,以蔡侯獻(xiàn)舞歸?!糙w子曰:不曰獲,見其戰(zhàn)之不力,敗而不奔也。言楚之易,所以云以蔡侯也。〕二十八年:三月,甲寅,齊人伐衛(wèi),衛(wèi)人及齊人戰(zhàn),衛(wèi)人敗績。〔趙子曰:敗稱人,罪衛(wèi)之不服王命,故異其文?!?
僖十五年:冬,楚人敗徐于婁林。十八年:春正月,宋公、曹伯、衛(wèi)人、邾人伐齊;夏,師救齊。五月,戊寅,宋師及齊師戰(zhàn)于甗,齊師敗績。〔啖子曰:據(jù)《左氏》事跡,乃是齊伐宋也,故反常例書之?!扯辏憾辉?,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宋師敗績。二十八年:夏四月,己巳,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zhàn)于城濮,楚師敗績。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晉人及姜戎,敗秦于甗?!侧⒆釉唬呵夭谎詭?,狄之也。趙子曰:及,衍文也。何以知之?據(jù)宣八年晉師白狄伐秦,成九年秦人白狄伐晉,如此例甚多,并不言及,故知此衍文耳。蓋舊史列序,皆以主兵者及同行者,夫子修經(jīng),舉主兵為首,義已明矣,故悉去及字以從簡。此誤存之耳。是也?!城?,晉人敗狄于箕。
文二年:二月,甲子,晉侯及秦師戰(zhàn)于彭衙,秦師敗績。七年:夏,戊子,晉人及秦人戰(zhàn)于令狐?!病豆颉吩唬翰谎詭煍】?,敵也。言勝負(fù)敵也?!呈辏菏拢煳?,晉人、秦人戰(zhàn)于河曲?!糙w子曰:凡戰(zhàn)不言及,交為主也。〕
宣十二年:夏六月,乙卯,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zhàn)于邲,晉師敗績。
成二年:夏四月,丙戌,衛(wèi)孫良夫帥師及齊師戰(zhàn)于新筑,衛(wèi)師敗績。十二年:秋,晉人敗狄于交剛。十六年:夏,甲午,晦,晉侯及楚子、鄭伯戰(zhàn)于鄢陵,楚子、鄭師敗績?!渤觽慷耍鋷煵粩?,故不言師?!?
昭元年:夏,荀吳帥師敗狄于太原。十七年:冬,楚人及吳戰(zhàn)于長岸?!膊谎詳。x同文七年?!扯辏何斐剑瑓菙☆D、胡、沈、蔡、陳、許之師于雞父,胡子髡、沈子盈滅,獲陳夏齧?!病豆颉吩唬浩溲詼绔@何?別君臣故也?!?
定四年: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zhàn)于柏舉,楚師敗績?!糙w子云:以字見外伐例中桓十四年?!呈哪辏何逶?,於越敗吳于槜李。
哀二年:秋八月,甲戌,晉趙鞅帥師及鄭罕達(dá)帥師戰(zhàn)于鐵,鄭師敗績。
啖子曰:凡外戰(zhàn),皆先書被伐之國,以及來伐者。僖十八年宋師伐齊,宋師及齊師戰(zhàn),獨(dú)違常例。按《左氏》二國已和,齊又伐宋。〔時(shí)宋納孝公于齊,齊人將立之,不勝,四公子之徒遂與宋人戰(zhàn)?!炒四她R伐宋也,故可云宋及齊戰(zhàn)。若魯國與他國戰(zhàn),則皆先書魯,以及外,此內(nèi)外之體也。凡外有不書勝敗者,《公羊》云敵也,言勝敗等也。此說是?!蹲笫稀吩唬何搓惗≈粩∧硯?;言師未成列,則非戰(zhàn)也。又曰:大崩曰敗績,言功績敗散也。此說為外戰(zhàn)例,則可通;如內(nèi)戰(zhàn)用此例,并非也。若是未陳則曰敗某師,據(jù)魯敗外師凡八,皆言敗某師,豈是盡未陳乎?唯兩處書敗績者,即別有義?!惨岩妰?nèi)戰(zhàn)及敗例中。〕
趙子曰:凡戰(zhàn),先主人,見不服也?!仓魅朔?,則不戰(zhàn)。故戰(zhàn)由主人而成。是以《春秋》書中國之戰(zhàn),以主及客也,〕又曰:凡外師,敵者曰戰(zhàn);〔師眾寡相敵,或雖小國,實(shí)有抗敵之心而戰(zhàn)者,皆書曰戰(zhàn)?!硲?zhàn)而書及,以主及客也,〔中國戰(zhàn),悉以主客言之也?!骋匀A及夷也?!踩A謂中國,夷謂吳楚。此但以內(nèi)外為文;彼此皆欲戰(zhàn),罪均,故不以及字為貶責(zé)之文也。〕掩敗之曰敗某師。〔敵未有備,我掩敗之也。此外師之例。〕《公羊》曰:伐者為主,伐者為客。夫文字本以記分別,今同其文,誰能了之?又據(jù)晉楚戰(zhàn)皆以晉及楚,則是內(nèi)中國而外四夷也;又戰(zhàn)之道,以主及客也?!仓魅朔?,則客不戰(zhàn)?!撤矐?zhàn),不言及,交為主也?!踩缜爻醴x而退,晉復(fù)追之至河曲交戰(zhàn)之類,是也?!场斗Y梁》云秦晉之戰(zhàn)已亟,故略之。〔亟,數(shù)也。言戰(zhàn)不可悉記。〕今按經(jīng),定書日月,又書地,則是一戰(zhàn)耳,何得云數(shù)哉?蓋不曉交為主之意,遂妄為此說。
莊十年:九月,荊敗蔡師于莘,以蔡侯獻(xiàn)舞歸?!膊粫鴪?zhí)獲,義已見上?!?
僖元年: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麗,荻莒挐。十五年:十一月,壬戌,晉侯及秦伯戰(zhàn)于韓,獲晉侯。
宣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華元帥師及鄭公子歸生帥師戰(zhàn)于大棘,宋師敗績,獲宋華元。
襄八年:夏,鄭人侵蔡,獲蔡公子燮。
昭二十三年:秋,吳敗頓、胡、沈、蔡、陳、許之師于雞父,胡子髡、沈子盈滅,獲陳夏齧?!惭詼缂矮@,義已見上。〕
哀十一年:夏,甲戌,齊國書帥師及吳戰(zhàn)于艾陵,齊師敗績,獲齊國書。
啖子曰:凡戰(zhàn)而死者,君曰滅,胡子、沈子是也,言與國滅同也。生禽曰獲,獲晉侯是也,言以力得之也。大夫死生皆曰獲,〔鄭獲華元,生也;吳獲陳夏齧,死也?!车e得之也。諸侯滅,則書名,以其死也;獲則依執(zhí)例,以失地不失地言之?!踩羲焓У?,則名之;不失地,則不名?!巢毯瞰I(xiàn)舞,戰(zhàn)敗之后,隨楚子歸,非見獲也?!膊谎詰?zhàn),故知戰(zhàn)敗后隨楚歸也。〕故依國滅以歸例書名。
莊八年:夏,師及齊師圍郕,郕降于齊師;秋,師還?!糙w子曰:書師還,告廟也。義見本傳?!?
僖六年:秋,楚人圍許。十九年:秋,宋人圍曹。二十五年:秋,楚人圍陳,納頓子于頓。〔納義見歸納例?!扯吣辏憾?,楚人、陳侯、蔡侯、鄭伯、許男圍宋。〔《穀梁》曰:楚人,楚子也;人楚子,所以人諸侯也。〕二十八年:冬,諸侯遂圍許,遂會(huì)諸侯圍許?!采蠒?huì)之諸侯也,義在會(huì)例中?!橙辏呵?,晉人,秦人圍鄭。三十一年,冬,狄圍衛(wèi)。
文三年:秋,楚人圍江。十二年:夏,楚人圍巢。
宣三年:秋,宋師圍曹。九年:冬,宋人圍滕。十二年:春,楚子圍鄭。十四年:秋九月,楚子圍宋。
成九年:冬,鄭人圍許。
襄四年:冬,陳人圍頓。七年:冬,楚公子貞帥師圍陳。十八年:冬十月,公會(huì)晉侯、宋公、衛(wèi)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圍齊?!病斗Y梁》云,言同,以病齊?!?
昭十一年:夏,楚公子棄疾帥師圍蔡。
定四年:秋,楚人圍蔡。五年:冬,晉士鞅帥師圍鮮虞。十年:夏,晉趙鞅帥師圍衛(wèi)。
哀元年:春,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三年:冬,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邾。七年:秋,宋人圍曹。
啖子曰:凡以兵圍其國都曰圍,諸侯同心圍齊,故特曰同圍?!苍谙迨四?。時(shí)齊背盟主,數(shù)伐小國,故諸侯同心圍之?!?
隱五年:冬,宋人伐鄭,圍長葛。
僖六年:夏,公會(huì)齊侯、宋公、陳侯、衛(wèi)侯、曹伯,伐鄭,圍新城。二十三年:春,齊侯伐宋,圍緡。二十六年:冬,楚人伐宋,圍緡。
襄元年:春,仲孫蔑會(huì)晉欒黡、宋華元、衛(wèi)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圍宋彭城。十五年:夏,齊侯伐我北鄙,圍成;公救成,至遇。十六年:秋,齊侯伐我北鄙,圍成。十七年:秋,齊侯伐我北鄙,圍桃。高厚帥師伐我北鄙,圍防。
昭三十三年:春,晉人圍郊。十三年:莒人伐我東鄙,圍臺(tái)。
哀三年:春,齊國夏、衛(wèi)石曼姑帥師圍成。
趙子曰:凡圍他國之邑,皆系其國?!卜ニ螄?、伐鄭圍長葛之類?!巢幌嫡撸宰円?。〔其義各見本傳。〕
成三年:秋,叔孫僑如帥師圍棘。
昭十三年:春,叔弓帥師圍費(fèi)。二十六年:夏,公圍成。〔時(shí)昭公在外。〕
定六年:夏,季孫斯、仲孫何忌帥師圍鄆。十年:夏,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郈。秋,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費(fèi)。十二年:十二月,公圍成。
趙子曰:凡內(nèi)自圍者,皆叛邑。〔義見叛例。〕
隱五年:冬,宋人伐鄭,圍長葛。
僖六年:夏,公會(huì)齊侯、宋公、陳侯、衛(wèi)侯、曹伯伐鄭,圍新城。二十三年:春,齊侯伐宋,圍緡。二十六年:冬,楚人伐宋,圍緡。
趙子曰:伐國而圍邑,皆書之,不可遍遺也?!惭云涫螺p重等,故不遍舉之也?!场豆颉吩唬簭?qiáng)也夫!一邑之強(qiáng),亦何能為,而特書乎?且隱五年圍長葛,明年又書取。若長葛能強(qiáng),何可取乎?《穀梁》曰:久也。據(jù)《春秋》書伐國而言圍邑者,凡四,〔皆已見上?!碂o久師之事,蓋見圍長葛,明年書取,以為經(jīng)年不解圍,故云爾。殊不知今年自圍,明年自取耳。其二傳見圍者例不言伐,故怪而發(fā)例耳。凡圍不言伐,自為圍國都成例,不關(guān)圍邑耳。或問曰:外諸侯相伐甚多,其圍邑者四處而已;魯一國,而被伐圍邑亦四,何也?〔并見外入伐門〕答曰:內(nèi)事詳,故多;外事不告則不書,故少。不足疑也。
隱二年:夏,無駭帥師入極。十一年: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
桓二年:九月,入杞。
僖二十七年:秋,公子遂帥師入杞。
襄十二年:春,季孫宿帥師救邰,遂入鄆?!侧i,莒邑?!?
哀七年,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來。
隱二年:夏五月,莒人入向。五年:秋,衛(wèi)師入郕。十年:秋,宋人、衛(wèi)人入鄭。冬十月,壬午,齊人、鄭人入郕。
莊十四年:秋七月,荊入蔡。
閔二年:十有二月,狄入衛(wèi)。
僖二十年:夏,鄭人入滑。二十八年:三月,丙午,晉侯入曹。三十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文五年:夏,秦人入鄀。十五年:夏,晉郤缺帥師伐蔡;戊申,入蔡?!糙w子曰:入而言伐,言伐之不服而后入也,所以兼惡蔡。言晉本不欲入,故與諸入不同也?!扯?,齊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
宣十一年:冬,丁亥,楚子入陳。
成七年:秋,吳入州來。九年:冬,楚人入鄆。
襄二十五年:六月,壬子,鄭公孫舍之帥師入陳。
昭十八年:六月,邾人入鄅。
定四年:冬十一月,庚午,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zhàn)于柏舉,楚師敗績,楚囊瓦出奔鄭;庚辰,吳入楚。五年:夏,於越入?yún)恰?
哀八年:春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十三年:夏,於越入?yún)恰?
趙子曰:入者,《公羊》所謂得而不居,是也?!蹲笫稀吩唬焊サ卦蝗?,言入其國而不有其地。按,侵伐圍滅等,亦是不有其地,何獨(dú)于入云爾乎?《穀梁》曰:入,內(nèi)不受也。按,侵伐圍滅,皆用兵之事,安有彼國愿受之乎?獨(dú)隱五年我入邴,義與歸入之入同,言不當(dāng)入也,與用兵之入不同。
莊十年:冬十月,齊師滅譚,譚子奔莒。十三年:夏六月,齊人滅遂。
僖二年:夏,虞師晉師滅下陽。〔趙子曰:言虢之罪由于虞,于此書滅,以惡虞也。義見本傳?!澄迥辏呵?,楚人滅弦,弦子奔黃。十年:春,狄滅溫,溫子奔衛(wèi)。十二年:夏,楚人滅黃。十七年:夏,滅項(xiàng)。〔魯滅之也?!扯迥辏赫拢?,衛(wèi)侯燬滅邢。〔滅同姓,故名。〕二十六年:秋,楚人滅夔,以夔子歸?!糙w子曰:楚滅同姓,夔失國隨敵人,俱不名者,莫得而知之也。時(shí)未與魯通也。〕
文四年:秋,楚人滅江。五年:秋,楚人滅六。十六年:秋,楚人、秦人、巴人滅庸。
宣八年:夏,楚人滅舒蓼。十二年:冬十二月,戊寅,楚子滅蕭。十五年:六月,癸卯,晉師滅赤狄潞氏,以潞子?jì)雰簹w?!糙w子曰:所以書名也,與魯近;晉盟主來告,知而書之,故與夔異也?!呈辏捍赫?,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
成十七年:冬,楚人滅舒庸。
襄六年:秋,莒人滅鄫。十有二月,齊侯滅萊。十年:春,公會(huì)晉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會(huì)吳于柤。夏五月,甲午,遂滅偪陽。二十五年:楚屈建帥師滅舒鳩。
昭四年:秋七月,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吳,執(zhí)齊慶封,殺之,遂滅賴。八年:冬十月,壬午,楚師滅陳。十一年:冬十一月,丁酉,楚師滅蔡,執(zhí)蔡世子有以歸,用之。〔啖子曰:稱執(zhí)者,內(nèi)系之也。趙子曰:稱用者,義同僖十九年邾人用鄫子傳?!呈辏憾?,吳滅州來。十七年:八月,晉荀吳帥師滅陸渾之戎。二十三年:秋七月,戊辰,胡子髡、沈子盈滅。二十四年:冬,吳滅巢。三十年:冬十二月,吳滅徐;徐子章羽奔楚?!侧⒆釉唬盒熳用?,初已自服吳子,吳子唁而送之,非能自奔也?!?
定四年:夏四月,庚辰,蔡公孫姓帥師滅沈,以沈子嘉歸,殺之。〔啖子曰:書殺,言蔡罪甚也?!沉辏赫拢锖?,鄭游速帥師滅許,以許男斯歸。十四年:二月,辛巳,楚公子結(jié)、陳公孫佗人帥師滅頓,以頓子牂歸。十五年:二月,辛丑,楚子滅胡,以胡子豹?dú)w。
啖子曰:凡滅國,直書滅者,罪來滅者甚于見滅者,〔楚子滅蕭、衛(wèi)侯燬滅邢之類,是也?!逞粤η拦室?。凡書滅,又書其君奔者,〔譚子奔莒、弦子奔黃之類?!硠t兩罪之,且責(zé)其不死社稷也。諸侯失地則名?!仓T侯奔,例書名?!硣鴾缍颊撸我圆幻俊沧园l(fā)其問,以辨其疑?!臣葧錅?,罪已昭矣,緣隨敵人歸者,書名以重其罪。故奔者不名,以示等差也。凡書滅,又書以歸及書名者,罪重于奔者也,既責(zé)其不死位,又責(zé)其無興復(fù)之志也?!渤珙D、以頓子牂歸,楚滅胡、以胡子豹?dú)w之類?!潮妓圆幻?,位或未絕也。以歸者,則位必絕矣。國滅君奔者四,其三不書名,〔譚子奔莒、弦子奔黃、溫子奔衛(wèi),是也?!澄ㄐ熳诱掠饡?,傳以服吳后乃奔楚,故依以歸例,書名以罪之。〔《左氏》曰:吳滅徐,徐子斷其發(fā),攜夫人以逆吳子,吳子唁而送之,使其邇臣從之,遂奔楚也?!畴S之以歸者,皆名之?!惭圆粡?fù)為人君也。夔子不名,變例也。已具上注?!?
趙子曰:凡覆邦絕祀曰滅,其惡著矣,皆罪之也?!泊私庵睍鴾?,其君死者也,言非但來滅者之罪,亦見滅者無德所致?!场蹲笫稀吩唬河么髱熝稍粶?。竊謂但敗而絕祀則書滅,何必大師乎?《春秋》用大師多矣,何不盡書滅乎?《公羊》曰:滅,上下同力者也。據(jù)侵伐圍襲,未必不同力也,豈止滅乎!又曰:亡國之善辭。豈有絕祀而得稱善辭者哉!此直當(dāng)滅亡之文耳。至于惡更深者,則更異其文,以彰罪重?!惨郧班⒆又T例,是也?!?
僖二年:夏,虞師晉師滅夏陽?!糙w子曰:不名虞晉,虢未滅也。義見本傳?!扯迥辏捍赫?,丙午,衛(wèi)侯燬滅邢。二十六年:秋,楚人滅夔,以夔子歸。〔趙子曰:楚、夔俱不名,以遠(yuǎn)國。義見本傳?!?
啖子曰:凡諸侯滅同姓,則名之,衛(wèi)侯燬是也。三傳意同?!沧兝撸丫呱献?。〕
莊四年:夏,紀(jì)侯大去其國。十年:三月,宋人遷宿。三十年:秋七月,齊人降鄣。
閔二年:春正月,齊人遷陽。
僖三年:夏,徐人取舒。五年:冬,晉人執(zhí)虞公?!糙w子曰:以不絕祀,故不稱滅。義見本傳。〕
二十一年:春,公伐邾,取須句。
宣九年:秋,取根牟。
成六年:春,取鄟。
襄十三年:夏,取邿。
昭四年:九月,取鄫。
趙子曰:凡得國而不言滅者,〔諸取國及遷降之類。〕不絕其祀也。〔以為附庸。〕又曰:紀(jì)侯使弟以國屬齊為附庸,宿及陽遷入封內(nèi)為附庸,鄣則降服為附庸,虞則以君被執(zhí),遂屬為附庸。諸言取者,并為有所系屬而取之也,但為得之事異,所以異辭耳。其義各見本傳。
隱八年:三月,鄭伯使宛來歸邴。十年:六月,壬戌,公敗宋師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僖二十二年:春,公伐邾,取須句。二十六年:公以楚師伐齊,取穀?!病斗Y梁》云,言以,不當(dāng)以也。〕三十一年:春,取濟(jì)西田?!舶福敬讼轮爻鋈荒甏喝?jì)西田之文,今刪?!橙辏合模ホ?,取訾婁。
文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須句?!侧⒆釉唬簳赵抡撸鞑灰蚍ザ∫?。趙子曰:本非魯?shù)?,嘗為魯取之,中間卻為邾取,皆不書之,例見于后。不復(fù)系于邾者,省文,從可知也。〕
宣四年:春,公伐莒,取向。九年:秋,取根牟?!侧⒆釉疲翰环制鋰??!呈辏捍?,齊人歸我濟(jì)西田。秋,公孫歸父帥師伐邾,取繹。
成二年:秋,取汶陽田。六年:春,取鄟?!侧⒆釉疲翰环制鋰??!诚迨辏合模∵?。十九年:春,取邾田,自漷水。
昭元年:三月,取鄆。四年:九月,取鄫。三十二年:春,取闞?!惨匾病!?
定十年:夏,齊人來歸鄆、讙、龜陰田。
哀二年:春二月,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伐邾,取漷東田及沂西田。八年:夏,齊人歸讙及闡。
隱四年:春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婁。六年:冬,宋人取長葛?!踩ツ攴ム崳瑖L葛,故此不重言鄭,從省文也。〕十年:秋,宋人、蔡人、衛(wèi)人伐戴,鄭伯伐取之。
僖三年:夏,徐人取舒。
啖子曰:凡先言伐國,下言取邑者,明其國之邑也。伐莒取向、伐杞取牟婁之類,是也。伐邾取須句亦同。如取郜,取防,上言敗宋師,則宋邑可知也。又曰:凡取田者,得其土田,而不得其國邑也。歸田亦然。
趙子曰:凡力得之曰取,〔或是邑,或是附庸,力得之,故曰取。取師,義亦同也。〕不當(dāng)取也。〔言取,見其不當(dāng)取也?!巢皇瞧鋵Z,雖復(fù)取本邑,亦無異辭?!财溆斜臼俏乙丶拔腋接?,為彼所奪之后,卻取得,當(dāng)異其文,謂其不能申明直辭請于王以正疆理,但專以兵爭奪,不得正道,故悉同辭言之。〕《左氏》云,凡書取,言易也?!斗Y梁》亦曰,取,易辭也。按,取者,收奪之名,何關(guān)難易?假令取之難而得之,欲如何書之乎?又云凡克邑不用師徒曰取。今經(jīng)文見云伐,何得云不用師徒乎?今謂凡系屬外,而我克有之,不論難易,一切稱取。其言伐某取某者,是用師徒也。取者或以師威逼,或招收而得之,既不侵伐,方可是不用師徒耳。然取之非正,皆為力得?!洞呵铩分x,在辨其得之邪正,〔若得合宜,則不言取?!彻滩划?dāng)唯以師徒為例。又曰:凡內(nèi)取之邑,不系國者,皆本是魯邑,曾為外國所奪,今卻取之。既是本國邑,不可系之他國耳。又曰:凡有邑稱邑,〔諸取邑歸邑,皆是也?!碂o邑稱田?!豆颉吩唬禾锒嘁厣俜Q田,邑多田少稱邑。按,田系于邑。若有邑則稱邑,舉重也;無邑自然稱田;皆據(jù)事實(shí)耳。
宣元年:六月,齊人取濟(jì)西田?!残T齊?!?
成八年:春,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歸之于齊。
昭二十五年:十有二月,齊侯取鄆?!簿诱压病!?
哀八年:夏,齊人取讙及闡?!掺敳慌c季姬,故怒而取二邑也?!?
趙子曰:凡外取田邑,多不書所系,取于我也;不言我,諱之也。〔失邑大事,故諱以示譏。〕其不書者,非我封也。〔春秋時(shí)相侵奪田邑及附庸者多。據(jù)魯取外邑凡二十二,其被外取者唯三耳。且魯非強(qiáng)霸,不應(yīng)如此,蓋當(dāng)時(shí)側(cè)近小國,并被列國收為附庸;其被取者本非魯邑,不可系之于魯。若書之,則與本封無異,故悉不書之。是魯本封乃書?!扯藭仓^濟(jì)西田?!秤泦适氐??!矠槭?,故書本上?!硟?nèi)取悉書,可別知也?!惭苑ツ橙∧?,即彼田邑。若不系于外,則本魯邑,可分別而知,故一切書之也?!场斗Y梁》但師資相傳,知有外邑不書之義,而不知其非魯本封之故,遂云內(nèi)不言取,言取授之也,言我以賂外者乃書之,且以賂外者,是內(nèi)之罪也,以強(qiáng)取者,是外之罪也。若賂者則書,而被兵取者不書,斯乃掩外之惡,揚(yáng)內(nèi)之丑,考之情理,豈然乎?且疆邑,社稷之本,若失而不書,豈成史冊?故知《穀梁》之說,非也。
哀九年:春,宋皇瑗取鄭師于雍丘?!糙w子曰:不言帥師,闕文也。〕十三年:春,鄭罕達(dá)帥師取宋師于嵒。
趙子曰:凡悉俘之,曰取某師。〔取者,悉俘虜之,故不言敗?!场蹲笫稀吩唬焊捕鴶≈?,曰取某師。按,取者,得之之稱,若但敗之,彼不死者,則走歸,何名為取?則當(dāng)書云敗某師耳,不當(dāng)云取也?!豆贰斗Y》并云取,易辭也。按經(jīng)以得為義,故名為取,不論難易。假令用力甚難,而悉取得,豈得不名為取哉!〔啖云:取以得為義。三傳之說,并未安?!?
莊六年:春正月,王人子突救衛(wèi)?!簿裙忧惨病!扯四辏呵铮珪?huì)齊人、宋人,救鄭。
閔元年:春正月,齊人救邢。
僖元年:春正月,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病豆贰斗Y》并云救不當(dāng)次?!沉辏呵?,諸侯遂救許。十五年:春,公孫敖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采蠒?huì)牡丘諸侯。〕十八年:夏,師救齊。狄救齊。二十八年,春,楚人救衛(wèi)。
文三年:冬,晉陽處父帥師伐楚,以救江。九年:春,公子遂會(huì)晉人、宋人、衛(wèi)人、許人,救鄭。
宣元年:秋,晉趙盾帥師救陳。九年:冬,晉郤缺帥師救鄭。十二年:冬,衛(wèi)人救陳。
成六年:冬,晉欒書帥師救鄭。七年:秋,公會(huì)晉侯、齊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鄭。
襄五年:冬,公會(huì)晉侯、宋公、衛(wèi)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齊世子光,救陳。十年:冬,楚公子貞帥師救鄭。十二年:春,季孫宿帥師救臺(tái),遂入鄆。二十三年:八月,叔孫豹帥師救晉,次于雍榆?!侧⒆釉唬合葧?,明魯君之命也;后言次,罪叔孫豹?!?
哀七年:冬,鄭駟弘帥師救曹。十年:冬,吳救陳。
啖子曰:救者,救其患難。凡救患,皆為美也。凡救,當(dāng)奔命而往。救次,失救道也。《公羊》《穀梁》云救不言次,言次非救。此說是也。救邢之師,譏不速赴,故先書次于聶北而救,邢竟得其援,故又言救邢?!惭杂谐墒??!秤志葧x之師,君命往救,而叔孫次止,故先書救晉,明魯君之命也,下言次于雍榆,罪叔孫也。
莊三年:冬,公次于郎。八年:春,師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十年:夏六月,齊師、宋師次于郎。三十年:夏,師次于成。
僖元年:春正月,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十五年:三月,公會(huì)齊侯、宋公、陳侯、衛(wèi)侯、鄭伯、許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
文十年:冬,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襄元年:仲孫蔑會(huì)齊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二十三年:八月,叔孫豹帥師救晉,次于雍榆。
定九年:秋,齊侯、衛(wèi)侯次于五氏。十三年:春,齊侯、衛(wèi)侯次于垂葭。十五年:夏,齊侯、衛(wèi)侯次于蘧蒢。
趙子曰:凡師駐曰次,惡興師也?!惭苑欠钔醪杂懽锞葋y,則不當(dāng)興之;惡其興師無名,故書次,以譏之?!潮撸瑏y之大者也,次猶不可,〔次者,無所用,但次止耳。經(jīng)猶譏之?!硾r侵伐乎!〔言小猶戒之,況其大者。〕唯莊八年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俟寇以免其譏耳。即明無寇而次,是欲自為寇也,皆譏之也。《左氏》云,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按,經(jīng)無信舍之文,此例亦妄也?!豆贰斗Y》解次,悉云有畏,非也。夫子意在刺其無王命而興師,書之以懲亂耳,豈譏其怯懦哉?若譏其怯懦,則當(dāng)褒其勇者,《春秋》乃鼓亂之書也。決無是理!
莊元年:冬,齊師遷紀(jì)郱、鄑、郚?!侧⒆釉唬糊R欲滅紀(jì),故遷其三邑。趙子曰:遷邑,唯此一處與諸遷國不同例。〕十年:三月,宋人遷宿?!病斗Y梁》云,其不地宿,不復(fù)見也。〕
閔二年:春正月,齊人遷陽。〔義與上同?!?
僖元年:夏六月,邢遷于夷儀。三十一年:十二月,衛(wèi)遷于帝丘。
成十五年:冬,許遷于葉。
昭九年:春,許遷于夷。十八年:冬,許遷于白羽。
定四年:夏,許遷于容城。
哀二年:十一月,蔡遷于州來。
啖子曰:凡書遷者,有二義。如宋人遷宿、齊人遷陽之類,是移其國于國中,而為附庸也。《公羊》云,遷之者,非其意也。〔被人強(qiáng)遷之耳?!炒苏f是也。如邢遷于夷儀、衛(wèi)遷于帝丘之類,或自請遷,或見強(qiáng)遷,皆猶為列國,故不言某人遷之,言所遷之地,但言其移國都而已,非為附庸也。《公羊》云,遷者,其意也。〔言其意自欲遷?!炒苏f是也。
趙子曰:凡非所遷而遷之,〔非其己邑而遷也?!称鋹褐??!卜策w他邑他國都,必知非也?!秤衷唬耗芤試w曰某遷,〔邢遷于夷儀之類也,言存為列國?!翅愣贾贿w某?!惨迫敕鈨?nèi),以為附庸也,宋人遷宿之類?!?
隱元年: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
啖子曰:克者,君戡臣之稱也。〔臣不當(dāng)敵君,故變其文?!?
襄二十三年:冬,齊侯襲莒。
趙子曰:掩其不備曰襲?!泊吮遗f說,義備,故依之。〕《左氏》云輕曰襲。若不掩擊,輕兵侵掠,不得云襲。
莊十八年:夏,公追戎于濟(jì)西?!侧⒆釉唬喝ド琊?,遠(yuǎn)追戎,危公?!?
僖二十六年:齊人侵我西鄙,公追齊師,至酅,弗及?!糙w子云:寇至不知,追而不及,言內(nèi)之無戒備也?!?
啖子曰:追者,寇已去而躡之也。
僖二十八年:春,公子買戍衛(wèi),不卒戍,刺之。
襄五年:冬,戍陳。十年:冬,戍鄭虎牢。
啖子曰:戍者,以兵守之也。
莊三十年:秋,齊人降鄣。
啖子曰:凡服從內(nèi)附曰降?!惭詢?nèi)附為附庸?!巢谎詼?,不絕祀也。不言取,異乎有系也。不言鄣降,降由于齊也。
桓七年:二月,己亥,焚咸丘。
《公羊》:云以火攻。
僖十九年:冬,梁亡。
三傳云:自取滅亡,故不書滅,而以自亡為文,其實(shí)亦因秦取之乃亡也。
莊十七年:夏,齊人殲于遂。
啖子曰:殲者,自滅之義,不言遂人殲之,言齊人自取其殲也。
閔二年:冬,鄭棄其師。
啖子曰:罪其不以禮退臣,〔臣謂高克。〕故特異其文。
昭元年:秋,叔弓帥師疆鄆田。
趙子曰:凡疆田而有帥師者,皆有難也。城亦同此?!参氖昙緦O行父帥師城諸及鄆之類?!?
莊八年:秋,師還。
趙子曰:凡師還,告廟則書,重之也。〔用師,國之安危所系,故重之?!秤浧涫且灾浞且病!灿洿?,則他時(shí)不告者,皆失禮,可知也?!秤忠远偎氖晡ㄒ惶帟鴰熯€告廟,義可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