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歸入納例第三十
僖十五年:九月,公至自會(huì)。十七年:九月,公至自會(huì)。
文十四年:七月,公至自會(huì)。
宣八年:春,公至自會(huì)。十七年:秋,公至自會(huì)。
成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會(huì)。七年:秋,公至自會(huì)。九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會(huì)。十五年:三月,公至自會(huì)。十六年:秋,公至自會(huì)。冬,公至自會(huì)。十七年:秋,公至自會(huì)。
襄三年:秋,公至自會(huì)。五年:秋,公至自會(huì)。十年:夏,公至自會(huì)。十一年:秋,公至自會(huì)。十六年:夏,公至自會(huì)。二十年:秋,公至自會(huì)。二十二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會(huì)。冬,公至自會(huì)。二十四年:冬,公至自會(huì)。二十五年:八月,公至自會(huì)。
昭十三年:八月,公至自會(huì)。二十六年:公至自會(huì)。定四年:七月,公至自會(huì)。十四年:五月,公至自會(huì)。
哀十三年:秋,公至自會(huì)。
桓二年:冬,公至自唐。
莊二十三年:春,公至自齊。夏,公至自齊。二十四年:秋,公至自齊。
僖三十三年:冬十二月,公至自齊。
文四年:春,公至自晉。十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晉。十七年:秋,公至自穀。
宣四年:秋,公至自齊。五年:夏,公至自齊。九年:春,王正月,公至自齊。十年:春,公至自齊。五月,公至自齊。
成三年:夏,公至自晉。四年:秋,公至自晉。十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晉。十八年:夏,公至自晉。
襄三年:四月,公至自晉。五年:春,公至自晉。八年:夏,公至自晉。十三年:春,公至自晉。二十一年:夏,公至自晉。二十九年:五月,公至自楚。
昭五年:七月,公至自晉。七年:九月,公至自楚。十六年:夏,公至自晉。二十六年:三月,公至自齊居于鄆。二十七年:春,公至自齊居于鄆。冬,公至自齊居于鄆。二十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鄆。
定八年:夏,公至自瓦。十年:夏,公至自夾谷。十二年:十一月,公至自黃。
定六年:二月,公至自侵鄭。八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侵齊。三月,公至自侵齊?!惨焉现磷郧??!?
桓十六年:七月,公至自伐鄭。
莊六年:秋,公至自伐衛(wèi)。二十六年:夏,公至自伐戎。
僖二十六年:冬,公至自伐齊。
宣七年:秋,公至自伐萊。
成三年:二月,公至自伐鄭。十三年:七月,公至自伐秦。十七年:十一月,公至自伐鄭。
襄十年:冬,公至自伐鄭。十一年:七月,公至自伐鄭。十九年:春,公至自伐齊。
哀十年:五月,公至自伐齊?!惨焉现磷苑ァ!?
僖二十九年:春,公至自圍許。
定十二年:十二月,公至自圍成?!惨焉现磷試??!?
襄五年:十二月,公至自救陳。
僖六年:夏,公會(huì)齊侯、宋公、陳侯、衛(wèi)侯、曹伯,伐鄭,圍新城。秋,楚人圍許,諸侯遂救許,冬,公至自伐鄭。
襄十年:春,公會(huì)晉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會(huì)吳于柤。夏五月,甲午,遂滅偪陽。公至自會(huì)。
僖四年:春,王正月,公會(huì)齊侯、宋公、陳侯、衛(wèi)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八月,公至自伐楚。
襄十一年:七月,公會(huì)晉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鄭,會(huì)于蕭魚。公至自會(huì)。
成七年:秋,公會(huì)晉侯、齊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鄭。八月,公至自會(huì)。十六年:秋,公會(huì)尹子、晉侯、齊國佐、邾人,伐鄭。十二月,公至自會(huì)。
定四年:春三月,公會(huì)劉子、晉侯、宋公、蔡侯、衛(wèi)侯、陳子、鄭伯、許男、曹伯、莒子、邾子、頓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國夏,于召陵,侵楚。秋七月,公至自會(huì)。〔已上不以本事致,而以會(huì)致?!?
襄十八年:十月,公會(huì)晉侯、宋公、衛(wèi)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圍齊。十九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伐齊?!惨嗖灰员臼轮隆!?
桓十八年:夏,公之喪至自齊。
啖子曰:凡公行,總一百七十有六。書至者,八十有二;不書至者,九十有四。此因時(shí)君告廟不告廟也。《左氏傳》桓二年公至自唐,曰告于廟也。此說是。告廟則書之于策,故夫子隨其所致而書,以示功過,且志其去國遠(yuǎn)邇遲速也。其有一出而涉兩事者,則或致前事,〔若僖六年伐鄭救許,書至自伐鄭之類?!郴蛑潞笫??!踩糍宜哪昵植谭コ?,至自伐楚之類?!成w夫子擇其重者志之也。又有不致本事者,蓋本事非功也。十二公獨(dú)隱公不告,蓋謙讓不以人君之禮自處也。其余不告,或恥也,或怠也。
桓十一年:九月,突歸于鄭。
莊二十四年:冬,赤歸于曹。
僖三十年:秋,衛(wèi)侯鄭歸于衛(wèi)。
昭十三年:秋,蔡侯廬歸于蔡。陳侯吳歸于陳。
定十三年:冬,晉趙鞅歸于晉。
哀八年:夏,歸邾子益于邾。十年:衛(wèi)公孟彄,自齊歸于衛(wèi)。
桓十七年:秋八月,蔡季自陳歸于蔡?!泊艘严陆宰阅硽w。〕
成十四年:夏,衛(wèi)孫林父自晉歸于衛(wèi)。十五年:八月,宋華元自晉歸于宋。十六年:秋,曹伯歸自京師。
襄二十三年:夏,陳侯之弟黃自楚歸于陳。
昭十三年: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晉歸于楚。
桓十五年:五月,鄭世子忽復(fù)歸于鄭。
僖二十八年:六月,衛(wèi)侯鄭自楚復(fù)歸于衛(wèi)。冬,衛(wèi)元咺自晉復(fù)歸于衛(wèi)。曹伯襄復(fù)歸于曹。
襄二十六年:二月,甲午,衛(wèi)侯衎復(fù)歸于衛(wèi)。
閔元年:八月,季子來歸。
僖五年:八月,鄭伯逃歸不盟。
襄七年:十二月,陳侯逃歸。
隱八年:庚寅,我入邴。
桓十五年:夏,許叔入于許。秋九月,鄭伯突入于櫟。
莊六年:夏六月,衛(wèi)侯朔入于衛(wèi)。九年:夏,齊小白入于齊。二十四年:秋,夫人姜氏入。
襄二十五年:秋,衛(wèi)侯入于夷儀。三十年:秋,鄭良霄出奔許,自許入于鄭。
昭元年:秋,莒去疾自齊入于莒。二十二年:秋,劉子、單子以王猛入于王城。二十六年: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
定十一年:秋,宋樂大心自曹入于蕭。
哀六年:秋,齊陽生入于齊。
成十八年:夏,宋魚石復(fù)入,于彭城。
襄二十三年:夏晉欒盈復(fù)入于晉,入于曲沃。
莊九年:夏,公伐齊,納子糾。
僖二十五年:秋,楚人圍陳,納頓子于頓。
文十四年:秋,晉人納捷菑于邾,弗克納。
宣十一年:冬,楚子入陳,納公孫寧儀行父于陳。
昭十二年:春,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
哀二年:夏,晉趙鞅帥師納衛(wèi)世子蒯聵于戚。
已上啖趙之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