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譜第三十九
周,姬姓,黃帝之苗裔,后稷之后也。后稷封于邰。及夏之衰,后稷之子不邰失其官,竄于西戎。至大王,為狄所逼,去邠居岐。文王受命,武王克殷,而王有天下。至幽王,為犬戎所殺。平王遷都王城,今河南縣是也。平王四十九年,魯隱公之元年也。敬王又遷成周,今洛陽是也。敬王三十九年,獲麟之歲也。四十二年而敬王崩。
平王 桓王 莊王 僖王 惠王 襄王 頃王 匡王 定王 簡(jiǎn)王 靈王 景王 敬王 悼王
魯國,姬姓侯爵,文王子周公旦之后也。周公股肱周室,成王封其子伯禽于曲阜,為魯侯,今魯國是也。隱公是惠公之子,伯禽七世孫也。哀公以下,九世二百一十七年,而楚滅之。
晉,姬姓侯爵,武王子唐叔虞之后也。成王滅唐而封之,今太原晉陽是也。燮父改唐為晉。燮父孫成侯徙都曲沃,今河?xùn)|聞喜縣是也。穆侯徙都絳。鄂侯二年,魯隱公之元年也。定公三十一年,獲麟之歲也。自定公以下六世,而韓、趙、魏滅之。
衛(wèi),姬姓侯爵,文王子康叔封之后也。周公既誅祿父,殺管蔡,以其地封康叔,為衛(wèi)侯,居殷墟,今朝歌縣是也。狄滅衛(wèi),文公居楚丘。成公徙居帝丘,今東郡濮陽是也。桓公十三年,魯隱公之元年也。公輒十二年,獲麟之歲也。自公輒已下,十一世二百五十八年,而秦滅之。
鄭,姬姓伯爵,周厲王子、宣王母弟桓公友之后也。宣王封友于鄭,今京兆鄭縣是也。及幽王無道,友徙其人于虢。鄶滅虢,鄶之君分其地,遂國焉,今河南新鄭縣是也。莊公二十二年,魯隱公之元年也。聲公二十年,獲麟之歲也。聲公三十七年卒。自聲公已下,五世九十一年,而韓滅之。
蔡,姬姓,文王子叔度之后。武王封之于汝南上蔡,為蔡侯,作亂見誅。子蔡仲,成王復(fù)封之于蔡。至平侯卒,徙封新蔡。昭侯徙九江下蔡。宣侯二十八年,魯隱公之元年也。昭侯子成侯十年,獲麟之歲也。自成侯以下,三世,而楚滅之。
滕,姬姓侯爵,文王子叔繡之后也。武王封之,居滕,今沛郡公丘縣是也。自叔繡至宣公十七世,乃見《春秋》。隱公以下,后春秋七世,而齊滅之。
曹,姬姓伯爵,文王子叔振鐸之后也。武王封之于陶丘,今濟(jì)陰定陶縣是也?;腹迥?,魯隱公之元年也。伯陽立十五年,魯哀公之八年,而宋滅之。
北燕,姬姓伯爵,召公奭之后也。周武王封之于燕,居漁陽薊縣,其國僻小,不通諸夏。自召公至簡(jiǎn)公款二十九世,始見《春秋》。簡(jiǎn)公子獻(xiàn)公十二年,獲麟之歲也。獻(xiàn)公以下七世,始大稱王,十三世二百四十年,而秦滅之。
吳,姬姓子爵,周大王之子泰伯、仲雍之后也。武王克殷,而封其曾孫周章于吳,為子,至壽夢(mèng)而稱王。壽夢(mèng)元年,魯成公之六年也。夫差十五年,獲麟之歲也,二十三年而越滅之。
虞,姬姓公爵,武王克商,封虞仲之庶孫,以為虞仲之后,處中國為西虞。〔案,杜譜作西吳,是也?!澈笫乐^之虞公,在河?xùn)|太陽縣也。僖公五年,晉滅之。
隨,姬姓侯爵,不知始封。僖二十年經(jīng),書楚人伐隨。自是以后,遂為楚之私屬,不與諸侯會(huì)同。至定四年,吳人入楚,昭王奔隨,隨人免之,卒復(fù)楚國;楚人德之,列于諸侯。哀元年,隨侯見經(jīng)。其后不知為誰所滅。
齊,姜姓侯爵,太公望之后也。其先四岳,佐禹有功,或封于呂,故太公曰呂望也。太公股肱周室,成王封之于營丘,今臨淄是也。僖公九年,魯隱公之元年。簡(jiǎn)公四年,獲麟之歲也。后田氏奪齊,太公之后遂滅矣。
宋,子姓公爵。其先契,佐唐虞為司徒,封于商。成湯受命,王有天下。及紂為無道,周武王伐紂,而封其子武庚以紹殷后。武庚作亂,更封紂兄帝乙之元子微子啟為宋公,今梁國睢陽縣是也。穆公七年,魯隱公之元年也。景公三十六年,獲麟之歲也。后六世,齊、魏、楚滅之。
陳,媯姓侯爵,虞舜之后也。當(dāng)周之興,有虞遏父者。為周陶正。武王賴其利器用,以為先圣之后,以元妃之女太姬配遏父之子滿,封于陳,賜姓曰媯,號(hào)胡公?;腹?,魯隱公之元年。湣公二十二年,〔案,杜譜湣作緡?!倡@麟之歲也,二十四年楚滅之。
杞,姒姓公爵,夏禹之后也。武王克殷,求禹后,得東樓公而封之于杞,今陳留雍丘是也。九代,及成公,遷緣陵。文公居淳。于成公始見《春秋》。湣公六年,獲麟之歲也。后三世,而楚滅之。
莒,嬴姓子爵,少昊之后也。周武王封茲輿期于莒,今城陽莒縣是也。自紀(jì)公以下,為己姓,不知誰賜之也。十一世茲丕公始見《春秋》。共公以下,微弱,不復(fù)見。四世,楚滅之。
秦,嬴姓伯爵,隴西山谷之名也。于漢,則隴西郡秦亭秦谷是也。堯時(shí)有伯益,佐禹治水有功,帝舜賜其姓曰嬴氏。其后世之孫曰非子,事周孝王,使之養(yǎng)馬于汧渭之間,封之為附庸,邑之于秦谷。非子曾孫秦仲,周宣王又命為大夫,始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秦仲之孫襄公,平王之初,興兵討西戎,以救周。平王既東遷,以岐豐之地賜之,始列為諸侯。九世,穆公始見《春秋》。悼公十一年,獲麟之歲也。悼公子厲共公。厲共公三十四年而卒。自厲共公以下,十三世百八十八年,而秦王政立,并天下,始稱帝。至二世,而漢滅之。
楚,芊姓子爵,顓頊之后也。其后有鬻熊子,事周文王,早卒。成王封其曾孫熊繹于楚,以子男之田居丹陽,今南郡枝江縣是也。熊達(dá)始稱武王。武王十九年,魯隱公之元年也。武王居郢,今江陵是也。昭王徙鄀?;萃醢四?,獲麟之歲也。惠王五十七年卒。自惠王以下,十一世二百九年,而秦滅之。
越,姒姓。其先,夏后氏少康之庶子也。封于會(huì)稽,自號(hào)於越。於越者,夷言發(fā)聲也。濱在南海,不與中國通。后二十余世,至允常,魯定公五年,始伐吳。允常卒,子句踐立,是為越王。越王元年,魯定公十四年也。魯哀公二十二年,句踐滅吳,霸中國。春秋后七世,為楚所破,遂微弱矣。
邾,曹姓。顓頊之后,有陸終氏,產(chǎn)六子。其弟五子曰安,邾即安之后也。周武王封其苗裔邾挾為附庸,居邾,今魯鄒縣是也。自挾至儀父十二世,始見《春秋》。齊桓公行霸,儀父附從,進(jìn)爵稱子。文公徙繹?;腹韵拢呵锖蟀耸?,而楚滅之。
許,姜姓男爵,堯四岳伯夷之后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許,今潁川是也。自文叔至莊公十一世,始見《春秋》。元公子結(jié)元年,獲麟之歲也。二十四世,為楚所滅。
薛,任姓侯爵,黃帝之苗裔也。奚仲封薛,今魯國薛縣是也。仲虺居薛,為湯左相。武王時(shí),復(fù)封其胄為薛侯。齊桓公霸諸侯,黜為伯。至獻(xiàn)公,始與魯同盟。小國無紀(jì),世不可知,亦不知為誰所滅。
小邾,曹姓子爵,挾之后也。夷父顏有功于周,其子友別封為附庸,居于郳。曾孫黎來,始見《春秋》。數(shù)從齊桓公以尊周室,王命以為小邾子。穆公之孫惠公以下,春秋六世,而楚滅之。
正國一百一十五附庸國九
姓爵具者四十六國
魯〔姬姓侯爵〕晉〔姬姓侯爵〕楚〔芊姓子爵〕齊〔姜姓侯爵〕秦〔嬴姓伯爵〕吳〔姬姓子爵〕越〔姒姓子爵〕宋〔子姓公爵〕衛(wèi)〔姬姓侯爵〕鄭〔姬姓伯爵〕陳〔媯姓侯爵〕蔡〔姬姓侯爵〕邾〔曹姓子爵〕曹〔姬姓伯爵〕許〔姜姓男爵〕莒〔己姓子爵〕杞〔姒姓公爵〕滕〔姬姓侯爵〕薛〔任姓侯爵〕小邾〔曹姓子爵〕息〔姬姓侯爵〕隨〔姬姓侯爵〕虞〔姬姓侯爵〕紀(jì)〔姜姓侯爵〕北燕〔姬姓伯爵〕巴〔姬姓子爵〕鄧〔曼姓侯爵〕郕〔姬姓伯爵〕徐〔嬴姓伯爵〇案,據(jù)《左傳》稱徐子奔楚,伯字疑誤。〕鄫〔姒姓子爵〕芮〔姬姓伯爵〕胡〔姬姓子爵〕南燕〔姞姓伯爵〕州〔姜姓公爵〕梁〔嬴姓伯爵〕荀〔姬姓侯爵〕賈〔姬姓伯爵〕凡〔姬姓伯爵〕祭〔姬姓公爵〕宿〔風(fēng)姓男爵〕鄅〔妘姓子爵〕原〔姬姓伯爵〕夔〔芊姓子爵〕舒鳩〔偃姓子爵〕滑〔姬姓伯爵〕郯〔己姓子爵〕
有姓無爵者一十八國〔案,下文所列,止十七國?!?
黃〔嬴姓〕羅〔熊姓〕邢〔姬姓〕魏〔姬姓〕霍〔姬姓〕郜〔姬姓〕鄋瞞〔隗姓〕向〔姜姓〕偪陽〔妘姓〕韓〔姬姓〕舒庸〔偃姓〕焦〔姬姓〕楊〔姬姓〕夷〔妘姓〕申〔姜姓〕密〔姬姓〕耿〔姬姓〕
有爵無姓者一十七國
麇〔子爵〕萊〔子爵〕頓〔子爵〕沈〔子爵〕穀〔伯爵〕譚〔子爵〕舒〔子爵〕宗〔子爵〕 〔子爵〕白狄〔子爵〕賴〔子爵〕肥〔子爵〕鼓〔子爵〕戎蠻〔子爵〕唐〔侯爵〕潞〔子爵〕弦〔子爵〕
姓爵俱無者三十三國
江鄖權(quán)道柏貳軫絞蓼六遂崇戴冀溫厲項(xiàng)英氏介巢庸根牟無終邿姒蓐狄房鮮虞陸渾桐鄀於馀丘
附庸國九
一國姓爵具
須句〔風(fēng)姓子爵〕
三國有姓無爵
顓臾〔風(fēng)姓〕任〔風(fēng)姓〕葛〔嬴姓〕
五國姓爵俱無
蕭牟鄟極鄣
四夷國,共四十三
夷狄蠻戎,皆氐羌之別種。周衰,交侵雜居中國。自隱二年潛之會(huì),見于《春秋》。桓、莊、僖世頗盛,為中國患。其后種族遂分。
大戎〔唐叔子孫,別在夷狄者,亦見前爵姓門莊二十八〕小戎〔居瓜州者〕驪戎〔西戎之別〕犬戎〔西戎之在中國者〕揚(yáng)拒泉皋伊洛之戎〔揚(yáng)拒泉皋,皆戎邑,及諸雜戎,居伊水洛水之間〕陸渾之戎〔入居陸渾者〕茅戎〔戎之別〕徐吾氏〔茅戎之別〕戎子駒支〔即姜戎氏〕陰戎〔陸渾之別〕九州之戎〔亦陸渾之別,在晉陰也〕狄戎〔戎之屬楚者〕戎州〔戎邑之在衛(wèi)者〕北戎〔山戎也〕山戎〔北狄也〕狄〔氐羌別種,在北曰狄〕東山皋落氏〔赤狄別種;皋落,其族氏〕廧咎如〔赤狄別種〕白狄〔狄別種,河西郡有白部胡〕鄋瞞〔長(zhǎng)狄國名,防風(fēng)氏之后〕赤狄〔唐叔子孫之在狄者〕潞氏〔赤狄別種〕甲氏留吁〔二國皆赤狄別種〕鐸辰〔同上〕無終〔山戎國名〕肅慎〔北狄也〕鮮虞〔白狄別種,在中山〕肥〔白狄別種,在巨鹿〕鼓〔同上〕東夷〔郯莒、徐夷之類〕群舒〔舒庸、舒鳩之類,皆東夷國〕根牟夷虎〔蠻之叛楚者〕淮夷〔魯東夷〕三夷〔從越之戎〕盧戎〔南蠻國〕山夷〔今之溪洞〕蠻氏〔戎別種〕戎蠻〔蠻之居中國者〕黎〔并東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