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張默生
夙聞負雋才奇氣,文章閎肆。魯國多儒,由來舊矣。來書感拳拳之孤意,于吾書閱寫勤劬。力老而孤露,得雅契如君,私衷慶慰,可勝言耶?迂陋之學,始于思考,終歸體認,乃其本則在一心之誠,非為見聞知解而學?!兑住分队^》曰:“觀我生?!弊员啾荷柃ひ?,將求得真理為依歸焉。始固多方,博稽之天地萬物,久之,豁然確信此理不待外求,反諸己而得矣。此中經(jīng)歷,自有千言萬語道不出,愿自此與吾相遇于文字之外焉可也。
某君謂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此等主張,在今世根據(jù)唯物思想而談心理者,皆如是,無所奇也。近世心理學,本是一種科學。科學之言心也,元不談心之本體,即所謂本心,此屬哲學范圍。而但依據(jù)生理如神經(jīng)系統(tǒng)。以研究精神現(xiàn)象或心作用。所率循之法則,故心理學講成物理學,亦有由也。
大著《異行傳》,閱之,興趣勃然。先生之文可謂于時獨步矣。今人小品文字,氣力不堪馳放,此弱象也,得先生起而振之,有裨世運。力猶欲獻一言者,愿責志貴嚴,積誠不懈,德蓄于中,則其發(fā)為文也,自然言中有物。文之質(zhì)曰理與氣。理御氣而行之也如天化,氣載理而運之也如地凝。天地合而成章,文之所以參造化也。積理存乎思與學并進,養(yǎng)氣在于積義。文學畢竟不離躬行,至于詞藻之美,亦須別有一番功力。如《文選》《弘明集》《漢魏叢書》,時置案頭,不時諷玩,極于詞藻有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