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蟻類
清明后穀雨前,取蠶種置懷中,或裹以綿花,即煖子也,然清明穀雨亦就大概而言,各省節(jié)氣寒煖不同,煖子遲早不一,大約不論何省,不論節(jié)氣,只看桑上生葉大如茶匙,便是煖子之候,以此為準(zhǔn),既不失之太遲,亦不失之太早,如桑葉未生,切勿早煖。
蠶子將出之時,先變綠色,卵中皆清水,次顏色帶紫,次紫變?yōu)榫G,則水化為蠶矣,或煖在未變綠色之先,或煖在已變綠色之后,或分作兩次生蟻,其法約有三。
桑樹放葉如錢大時,取蠶連摺好,以桑皮紙一重包之,切勿過厚,恐煖氣不到,晝置於懷內(nèi)裏衣外,沾人身煖氣,則子易出,夜置被絮內(nèi)近身處,不可壓,只看通連碧綠,便是轉(zhuǎn)勻之候,再用綿花包好,由綠色變灰色,次日即出矣,自煖子至子出約六七日,此煖在未變綠色之先也。
蠶子變綠色,不時取閱,見變青黑色,內(nèi)有一二細如頭髮,蠕蠕欲動,是蠶子將出,仍密藏之,俟桑抽嫩葉,取出蠶連,溫於懷中半日,攤開置煖處,又半日,即出,此煖在已變綠色之后也。
如不置於懷中,以二連相合為一層,連背向外,層層平鋪以綿花,包裹厚三四寸,再裹以潔凈綿襖,外覆衣被,置溫室床上,常用手試探,以被底有溫和之氣為妙,如恐留種太多,日后繅絲太忙,即分作兩次生蟻亦可,后一次比前一次遲十日,須藏蠶子於壇內(nèi),置冷處,封壇口,勿令風(fēng)熱透入,十日后取出,蠶子一見熱風(fēng),蟻自破殼而出。
忌大熱,恐蟻不出,出亦焦枯不旺,忌大寒,恐出遲則先后不齊,忌乍熱乍寒,恐子損壞,勿置產(chǎn)婦身上,勿置粗人身上,恐出汗熱蒸,勿只煖一面,須表裏互換,煖氣均勻,出方齊整,勿當(dāng)風(fēng)看視,恐殼乾不易出也。
蟻之初出者名報頭,以燈草長四五寸者數(shù)十莖,勻鋪連上,再行摺好,以防壓損。
蟻生均在午前,過午則不生,不過三日,即當(dāng)出齊,第三日,摘野薔薇葉放鍋內(nèi)炒燥,揉為細末,將蠶連平鋪篩內(nèi),置明亮處,以薔薇末勻撒連上,子得香氣,頃刻盡出,或隔年枯桑葉炒燥揉末亦可,過三日后出者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