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製綿類

蠶桑萃編 作者:衛(wèi)杰


製綿類

做張綿法,其式有圓有方有長有斜,不拘一定,然其製之要,確有不易者。

一曰去污水,浸各項劣繭,以絞不出污水為度。

一曰煮熟,繰絲已畢,以稻草燒灰,桑柴灰亦可,瀝汁入鍋,再以大碗盛香油一杯,用灰水沖入碗內(nèi),候鍋中灰汁煎滾時間,將已經(jīng)浸去污水之各樣劣繭,及蛾口繭,絲搭頭,水繭,併投於鍋,隨以碗內(nèi)油灰水一半,勻澆鍋內(nèi),數(shù)滾之后,將繭翻轉(zhuǎn),復(fù)以所馀一半油灰水入鍋再煮,務(wù)期煮熟。

一曰漂凈,煮熟之后,乘熱取置篩內(nèi),放之水中,淘洗潔凈。

一曰剝開,漂凈之后,放水盆中,挨個剝開。

一曰做手透子,剝開之后,以繭套左手之上,以右手摘去蠶蛹,將繭徐徐拉扯,一邊扯至手掌,一邊扯至手背,謂之剝手繡,亦謂之做手透子,約計大繭五六個,或小繭十馀個,可做一個手透子。

一曰做綿兜,做成手透子后,即將手透子蒙於綿豁上,將綿扯寬扯長,然后逐層加增,逐層拉扯,約計手透子四個,可成一個綿兜。

一曰曬乾,做成綿兜之后,隨時曬乾,便是絲綿。

一曰雪白,曬乾之后,須色極白為佳,或以漿粉,或以白灰,不潮而色永白,此便成裝。

一法有異同,四川湖州杭州,均大同小異,去污之后,蜀中杭中以香油一杯煮繭,湖州則以木爉燭油二三兩同煮,煮熟之后,蜀中杭中乘熱淘洗,湖州則以清水漂浸,四五日換水三次,剝開之后,蜀中杭中以繭數(shù)個,或十?dāng)?shù)個做成手透子,然后將手透子蒙於綿豁之上,做成綿兜,湖州則以繭四五十個,套於左手上,將綿扯至手掌手背,再以右手插入綿內(nèi),一一拉長,一一拉寬,即成綿兜,隨時曬乾,不再蒙於綿豁之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